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电力设计院的日常 > 自我成长和团队协作

杨帆盯着屏幕上闪烁的光标,第七次修改着220千伏变电站的二次接线图。右下角的时间显示晚上十点二十七分,变电部办公区只剩他工位这一盏灯还亮着。

“小杨,还不走啊?”

杨帆头也没抬,“这个图明天就要交,还差一点。”

问话的是部门老员工刘工,他拎着公文包站在门口摇了摇头,“年轻人别太拼,有些事不是埋头苦干就能解决的。”

这话里有话,杨帆听出来了,但他只是“嗯”了一声,继续盯着屏幕。

在XX电力设计院变电部工作的三年里,杨帆始终秉持着一个信念:工作是来赚钱的,不是来交朋友的。他技术过硬,图纸精准,从不拖延交稿时间,但也从不参加部门聚餐,不参与同事间的八卦闲聊,更不会在领导面前刻意表现。

这种作风让他成了部门里的“独行侠”。

周一早晨,部门例会。

主任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城南220千伏变电站改造项目正式启动,这是院里今年的重点项目,业主特别重视。经研究决定,成立专门项目组,由张涛担任项目经理。”

张涛,部门里最会来事的中年工程师,技术一般但人际关系处理得滴水不漏。会议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项目组成员包括...”主任念了一串名字,最后才说,“还有杨帆,负责一次部分设计。”

散会后,张涛热情地拍着杨帆的肩膀,“小杨,有你在我放心,你的一次部分设计是全部门最细致的。”

杨帆不动声色地挪开肩膀,“分内工作。”

“周五晚上项目组聚餐,联络感情,方便后续合作,你一定要来啊。”张涛笑着说。

“我周五有事。”杨帆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张涛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那改天吧,工作要紧。”

回到工位,隔壁桌的李工探过头来,“又拒绝张工了?他可是项目负责人,你这样不太好吧?”

“我把工作做好就行了。”杨帆打开电脑,调出城南变电站的资料。

接下来的两周,杨帆全身心投入到设计方案中。他发现原有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存在隐患,大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布置方案,能节省空间并提高供电可靠性。

项目组内部讨论会上,他详细讲解了自己的方案。

“这个想法不错,但业主能接受吗?风险有点大啊。”张涛皱着眉头说。

“技术上完全可行,我已经计算过所有参数。”杨帆调出计算书。

“要不这样,我们做个备选方案,也准备一个保守点的...”张涛试图折中。

“没必要,这个方案就是最优解。”杨帆语气坚定。

会议室陷入尴尬的沉默。

最终,在杨帆的坚持下,项目组采纳了他的方案。但在向院里汇报的前一天,张涛私下找到他。

“小杨,汇报还是我来吧,你经验不足,万一领导问得太细...”

“我对自己设计的方案很熟悉,能回答任何问题。”杨帆直接拒绝。

张涛脸色不太好看,“这是规矩,项目经理负责汇报。”

杨帆没再争辩,把汇报材料全部发给了张涛。

汇报很顺利,院里领导对方案评价很高。张涛在汇报中特意提到“我们项目组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这个创新方案”,赢得了领导的赞许。

杨帆并不在意这些,他只觉得方案通过了就好。

变故发生在一个月后。

施工图即将交付,杨帆在做最后检查时,发现设备布置图中一个细微但关键的错误——主变与110kV配电装置的安全距离不够。他立刻调出原始图纸,发现是自己最初计算时的一个疏忽。

更让他心惊的是,这个错误居然通过了校审、审核多道关卡,没人发现。

此时离最终交图只剩两天。

杨帆第一时间找到张涛说明情况。

“什么?安全距离不够?”张涛从椅子上弹起来,“这要是施工了后果不堪设想!杨帆啊杨帆,我一直觉得你技术好,怎么犯这种低级错误!”

“是我的责任,现在需要尽快修改。”杨帆平静地说。

“修改?说得轻巧!所有相关图纸都要改,两天时间怎么够?业主那边怎么交代?”张涛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这事我得马上向主任汇报。”

消息迅速传开,整个变电部都知道了杨帆的“重大设计失误”。

午饭时间,食堂里,杨帆独自坐在角落,能感觉到四周投来的异样目光。

“听说没?杨帆那个错误差点导致整个项目返工。”

“平时那么傲,以为自己技术多牛,结果呢?”

“张工被他害惨了,项目可能要延期。”

杨帆默默吃完饭,起身离开。

下午,他本以为会接到更换设计人员的通知,却被告知继续负责修改。后来才知道,是张涛在主任面前力保他,说“没有人比杨帆更了解这个项目,临时换人只会更耽误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电力设计院的日常请大家收藏:()电力设计院的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杨帆几乎没合眼。让他意外的是,原本对他敬而远之的同事们陆续伸出了援手。

校审的李工主动留下来陪他熬夜,一页页复核修改后的图纸;二次接线设计的王姐帮他检查了一次二次接口部分;连平时只会喝茶看报的刘工也送来夜宵,说:“年轻人,犯错不可怕,重要的是怎么面对。”

最让杨帆惊讶的是张涛。作为项目经理,他本可以把责任全推给杨帆,但他没有。相反,他亲自去跟业主沟通,争取到了三天宽限期;又协调其他项目组调来人手支援。

第三天凌晨三点,全部图纸修改完成并通过审核。

当最后一份图纸发送成功后,办公室里爆发出疲惫的欢呼声。张涛拍了拍手说:“我请大家吃早饭,楼下豆浆油条管够!”

那一刻,杨帆看着这些他从未试图去了解的同事,突然明白了什么。

早餐桌上,张涛坐到他身边,“小杨,别往心里去,谁没犯过错呢?重要的是我们团队一起解决了问题。”

“为什么帮我?”杨帆直接问。

张涛笑了,“因为我们是同事啊。在设计院,没有哪个项目是靠一个人能完成的。技术重要,但信任和合作同样重要。”

杨帆沉默片刻,轻轻说了声“谢谢”。

这件事后,杨帆依然不是个善于交际的人,但他学会了在同事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学会了在项目讨论中耐心倾听不同意见,也学会了偶尔参加部门活动。

他发现,当他不把自己隔绝在人群之外时,工作并没有变得复杂,反而顺畅了许多。有同事提醒他业主的偏好,有校审主动帮他注意易错点,有项目经理为他的创新方案争取更多支持。

一年后,城南变电站改造项目顺利投运,获得了省级优秀工程设计奖。庆功宴上,杨帆破天荒地主动举杯,敬了所有项目组成员。

那天晚上,他给刚入职的师弟发了一条微信:

“工作是来赚钱的没错,但好的同事关系能让这条路走得更远。记住,技术和人情从来不是对立面。”

窗外,由他们设计的变电站正静静地将电力输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就像团队协作的力量,无声却不可或缺。

喜欢电力设计院的日常请大家收藏:()电力设计院的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