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电力设计院的日常 > 在枯燥的工作中寻找意义

凌晨三点,张工在变电站的轰鸣声中醒来。安全帽压扁的头发还保持着白天的形状,像一顶无形的头盔。他打开电脑,屏幕蓝光映着他眼里的血丝——那是无数个核对图纸的夜晚留下的印记。

第七百三十四基铁塔。

这个数字跳进他脑海时,他正把最后一口凉透的咖啡灌进喉咙。手指已经先于意识开始动作:CAD界面,塔基荷载计算,绝缘子串选型。每一个操作都精准得像流水线上的机械臂。

“张工,华东电网那个项目批了。”手机弹出消息。这是他主导的第三条超高压线路,年薪刚涨了30%,可他只是把手机倒扣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想起十年前第一次跟着师父爬铁塔。八十米高空,长江在脚下变成一条银带。师父指着远处说:“小张,咱们画的每一条线,都是在给这片土地输血。”那天风很大,吹得他们摇摇晃晃,但他心里装着一团火。

现在他坐在恒温办公室里,拥有独立显示器阵列,却再也找不到那团火了。

直到他收到老同学聚会的邀请——在云南一个连4G信号都时断时续的傈僳族寨子。

“你一定要来看看,”电话那头,在寨子支教十年的老同学说,“看看你设计的那些铁塔,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他请了年假,飞往那个需要换乘三种交通工具才能到达的地方。

寨子里的孩子带他去看“会发光的山”。夜幕降临时,远处山脊上的铁塔亮起航标灯,像一串星星落入凡间。孩子们不知道那是保障城市用电的电力大动脉,他们叫它“天梯”——因为有了这些灯,夜里上山采药的老人再也不会迷路。

“张叔叔,”一个缺了门牙的小女孩拽他衣角,“老师说,电是你们送来的。电是什么呀?”

他愣住了。他精通交直流输电原理,能背诵所有安全规程,却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那晚,在寨子唯一的通电教室——用他设计的线路送来的电——他给孩子们上了第一堂电力科普课。当简易小灯泡在孩子们手中亮起,六十双眼睛同时被点亮的那一刻,他突然理解了什么是“通电”。

回程前,老同学带他爬上寨子后面的山。晨雾中,他设计的327号铁塔矗立在那里,银色的塔身在朝阳下闪着光。最让他震撼的是——塔基周围,傈僳族人用石块摆出了塔的图案,像某种原始崇拜的图腾。

“他们知道这塔让寨子通了电,让山货能冷藏,让孩子晚上能看书。”老同学说,“这是他们表达感谢的方式。”

张工伸手触摸冰冷的钢架。这是他画过无数遍的角钢搭接,但此刻,透过手套传来的震动不一样了——那不是电流,是心跳。

回到城市后某个加班夜,年轻同事小赵对着屏幕叹气:“又是一基塔,感觉就是在重复劳动。”

张工放下咖啡,调出327号塔的卫星图。红色图钉标记的位置,现在已经有了新的公路和路灯。

“你看,”他指着屏幕,“这一基,让山里的诊所疫苗不断电。这一基,支撑着三个县的智能灌溉。”他移动鼠标,“而我们正在画的这一基——”

他调出傈僳族寨子的照片,孩子们站在亮着灯的铁塔下,笑容比航标灯还亮。

“会成为另一个地方的天梯。”

小赵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张工在他身上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那个相信每一根电线都是在连接未来的年轻人。

深夜,张工独自留在办公室完成最后的校验。窗外,城市灯火通明,那是由无数个他这样的设计师绘制的图谱在发光。他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输电线路的人文地图》,把327号塔的照片设成了封面。

意义不会在重复中自动浮现,但它永远藏在细节里——在每一次电流嗡鸣的背后,在每一盏被点亮的灯里,在每一个因电力而改变的人生里。

他保存文件,关掉电脑。最后一个离开时,他特意走楼梯,从十六楼一路往下。每一层的应急灯都亮着——那也是他参与设计的供电系统在正常工作。

走到大楼门口,保安老李正用新买的智能手机和女儿视频——手机电量满格,信号满格。

“张工,才下班啊?”老李笑着打招呼,“你们设计的电网真稳,我闺女说村里现在24小时不断电!”

张工点点头,走进夜色。他抬头看了看城市上空的电线——那些他画了十年的线条,此刻在月光下像五线谱,而绝缘子串就是音符,正在演奏一首无声的灯火交响曲。

第十年,第七百三十四基铁塔,张工终于听懂了这首曲子的旋律。

喜欢电力设计院的日常请大家收藏:()电力设计院的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