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 > 第63章 黑色液体的秘密

陈砚站在祠堂外,天刚亮,灰得像泡烂的旧棉布,压着青石镇的屋顶。风从山口灌进来,带着土腥和枯叶味,把他衣角抽得贴在腿上。掌心那块黑还在动,不是疼,也不是痒,是往里爬的感觉,慢,持续,像活的东西顺着血往心口走。

他没抬头,也没回头。

祠堂门半开,吱呀响了一声,像有人在里面翻东西。可他知道没人。昨夜那阵低吟停了以后,里头就没再出声。牌位整整齐齐,香炉灰冷得像铁。可脚底板下有震,细微的,一下一下,像地在喘。

背包里的青铜板贴着背,沉,像从地心挖出来的石头。残卷贴在胸口,温着,不亮也不抖,像刚醒的梦——但他知道不是梦。昨晚他看见光柱从地底冲上来,穿屋顶,刺天,像根针。那时残卷发烫,背面纹路跳起来,像血管搏动,传出一段声,不是话,不是音,是一种频率,和地底的低吟一模一样。

他直接进了实验室。

镇上废弃的兽医站改的,铁门锈得厉害,推一下“哐”地响,尘灰扑簌簌落。检测仪在桌上,屏幕还亮着,停在昨晚最后一条数据:pH值4.2,波形和地下低吟同步。他没关机,也没重启,只是把掌心蹭下来的黑液抹进取样皿。动作轻,像怕惊醒什么。

液体一见空气就开始凝,五秒变胶,边缘发乌,像烧过的油,表面浮一层金属光。仪器报错。成分分析卡在“未知复合物”,数据库比对失败。他换了三次溶剂,调了四次光谱,结果一样。这东西不在系统里,不是有机也不是无机,分子结构歪得不像自然形成,像被谁硬掰过。

他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停了两秒,猛地拉开抽屉。

父亲的本子在最底下,边角卷了,纸发黄,封皮红笔写着:“N-7实验:古肥增效”。他一页页翻,指头停在七月十二日那条:“腐殖土三成,骨粉一成,菌群X-9接种,发酵十四天,pH稳定在5.8-6.2,根系延展提升47%。”后面附了条曲线,和刚才凝胶固化速率几乎一样。

他喉咙滑了一下。

父亲当年在农技站做这个,为抗旱。那年全镇稻田死绝,只有“矮脚粳”活下来,靠的就是这肥。可现在这东西从祠堂梁柱渗出来,顺着地脉往祖田爬,拿地气当养料,拿土当宿主。

不是复活,是寄生。

他把样本放上显微镜,调焦。胶体里有丝,交错成网。放大,丝上有暗斑,排列方式和残卷背面纹路像。他掏出残卷,贴在取样皿旁。纸面微温,升了半度,背面纹路一闪,浮出几个字:“旧肥复生,新毒附形。”

字一冒就散,像烟被风吹走。

他合上本子,手没抖,但指节绷紧。指甲掐进掌心,留下四道月牙印。父亲的研究本是救命的,现在被人改了方向,成了毒。N-7不是肥,是载体;X-9不是益生菌,是侵入体。它们顺地脉走,像病毒一样吃土,再通过根系进作物,最后……进人。

他起身,拎起检测仪,走向祠堂外那堆机械臂残骸。

赵铁柱的液压臂昨天在罗盘共鸣时熔了一半,剩下半截卡在青石缝里,金属扭曲,油管炸开,像是被高频从里头撕裂。他蹲下,把残卷贴在断裂口的电路板上。纸面一凉,像吸了东西进去。三秒后,芯片微闪,投出热力图:地下三米,一条暗流往南,温度比周围低两度,流速快一倍。图上标了几个红点,最北那个写着“排水井”。

他盯着那点。

县农业公司化肥厂。

残卷又震了。这次不是温也不是凉,是颤。他闭眼,脑子里突然跳出画面:赵铁柱的脸,嘴没动,声音直接撞进来——“厂……底……有坑……黑……从下面来……”

画面断了。残卷静了。

他站起来,检测仪夹在腋下,往镇里走。路上没人,早市没开,只有几家铺子支桌。蒸笼冒白气,油条在锅里翻,可他闻不到味。脑子里全是那条暗流,那红点,那“坑”字。

路过村委会,门口电视突然亮了。雪花闪几下,跳出新闻。

白大褂男人站在讲台后,胸前别着工作证,印着“陆子渊”。背景是青石镇地形图,地下水流标成红色脉络,像网罩住全镇。标题:“地脉活性开发计划启动仪式明日举行。”

陈砚停下。

陆子渊开口:“我们已掌握地脉运行规律,通过可控共振技术,可大幅提升土地肥力与作物产量。项目一期覆盖青石镇全域,未来推广至整个江南水系。”

声音稳,科研人那种冷静,可陈砚头皮发麻。

镜头切到模型演示。地下红脉开始跳,频率和昨晚祠堂光柱一模一样。

他掏出检测仪,接上信号捕捉模块,对准电视。几秒后,屏幕跳出分析:信号里含微量荧光试剂,铜-硫复合结构,和第七章管理员记录的试剂残留一致。他记得那数据,当时以为是误报。

不是误报。

是标记。

他们在广播信号里掺了东西,像病毒,随电波扩散,进空气,进水,进呼吸。而这试剂,正是N-7培养液的核心成分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请大家收藏:()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转身往回走,脚步加快。路过周映荷待过的农技站小屋,门没锁。他推门进去,屋里空,桌椅蒙灰,桌上留了个U盘,贴着“气象校准”标签。

他插进电脑,打开隐藏目录。一段加密日志跳出:

“F-7项目进度:古肥N-7提纯完成,菌株X-9嫁接成功,根系应激反应可控率83%。目标:通过地下渗透实现全域根系调控。”

下面一行小字:“试验体F-07已激活,共生状态稳定。”

他盯着那行字。

F-07是谁?赵铁柱?周映荷?还是……他自己?

他忽然想起,三年前父亲葬礼那天,他烧到40度,迷糊着,醒来发现手臂有针孔,周映荷站在床边,手里一支空管,说:“你感染了土壤菌,打了点抗敏剂。”

可现在想,那根本不是抗敏剂。

是接种。

他拔下U盘,塞进兜里,快步回实验室。把父亲的本子摊开,翻到“菌群X-9”那页。旁边一行小字,墨迹淡,像写完又涂过:“X-9具趋地性,易与腐殖质结合,长期滞留土壤,代谢产物可干扰植物神经传导。”

他盯着“神经传导”四个字。

植物没有神经。但地脉有。

地脉不是比喻,是真东西,是大地的“神经系统”。父亲早就在笔记里写过:“地气如血,脉络如经,土为肉,水为津。”他当时当玄学,现在懂了,那是科学,只是超了认知。

陆子渊要的不是开发地脉,是接管。

用父亲的研究当引子,把N-7改造成载体,让X-9顺着地脉爬,吃根系,再通过根系网控制整片地。最后,所有田都听一个信号——他的信号。

而黑液,是药引,也是标记。凡是被它碰过的人或物,都会变成系统的一部分,变成“节点”。

他合上本子,塞进背包。残卷贴胸口,温着。他知道该去哪了。

刚出门,手机响了。县农业公司短信:“陈砚先生,您被邀请参加明日地脉开发发布会,请于上午九点前抵达会场。”

他没删,也没回。

抬头看天。云压得低,像灰膜盖着镇子。远处化肥厂烟囱冒烟,白得不对劲,像在烧东西——不是煤,不是油,是有机物,是含氮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

他转身往祖田走。

田里的水静,但泥色不对,发暗,泛油光,踩上去有点黏。他蹲下,三指搓土。土温正常,但指腹触到底层时,有轻微震,像底下有东西在爬。

残卷贴腕,纹路微闪。

他忽然想起父亲坟前那堆烧焦的稻穗。当时以为是祭品,现在想,或许是警告。父亲临终前最后一句是:“别让N-7见水。”没人听懂。后来试验田被雨泡了,稻子疯长,根缠成团,像血管,刀砍不断,最后只能烧。

他站起来,往田埂走。检测仪还开着,屏幕突然跳出新数据:地下两米,出现低频脉冲,频率和电视里陆子渊背后的模型震动一致。

他停下。

脉冲不是从化肥厂来的。

是从祖田下面。

低头看脚边水沟。水面无风,却起一圈涟漪。中心一点黑液缓缓浮出,像地底吐出来的。

液体在水面摊开,拼成两个字:

“快走”

他后退一步,脚跟踩到松动青石,差点摔倒。残卷突然发烫,烫得胸口一缩。低头,纸面浮现一行字:“血引根,毒连脉。”

血引根——只有带父亲血脉的人,才能激活N-7的完整形态。

毒连脉——毒素已连上地脉,一旦共振启动,全镇土壤同步感染。

他明白了。陆子渊等的就是他回来。等他站在这片祖田上,等他碰黑液,等他成为“钥匙”。

他不是参与者,是启动器。

他转身就走,脚步越来越快,最后几乎跑起来。检测仪在腋下颠,屏幕不断刷新数据:祖田下方,脉冲频率在升,60次,70,80……像心跳在加速。

冲进实验室,砸开保险柜,取出父亲最后一份样本——一瓶深褐色冻干粉,标签写着:“X-9抑制剂,仅限紧急使用。”

翻出注射器,抽一管,扎进手臂。

冰凉液体推进血管的瞬间,残卷猛地一震,整张纸亮了,背面纹路疯狂闪,拼出一行字:

“你已入局,退无可退。”

他靠墙喘气,看着手臂上的针孔。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陈砚。

他是F-07。

是试验体。

也是唯一的解药。

喜欢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请大家收藏:()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