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 > 第94章 透明地宫的秘密

陈砚抬起脚,踩在刚冒出来的晶石上。

脚底碰到晶体的那一刻,他心里猛地一震。不是疼,也不是麻,而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像是心被轻轻撞了一下。他一下子停下呼吸,眼睛睁大,整个人僵住了。那一秒,周围特别安静,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地面轻轻抖了一下,像大地在翻身。震动很轻,但一直传上来,从脚底爬到腿上,再进到身体里,最后到了脑子里。他知道,这不是地震,也不是石头自己动。这感觉,像是这片土地有了知觉,正在醒来。

接着,地面开始一起一伏,很有节奏,像在呼吸。青金色的光从脚下散开,顺着裂缝和地上的菌丝慢慢蔓延。光线不刺眼,却让人觉得暖。那种暖不是火烤出来的,而是从心里生出来的,像冬天喝了一杯热茶,舒服又安心。

陈砚低头看,自己的影子在发光的地面上变了样子,一会儿长,一会儿短,忽然间,影子里出现了画面:七岁的他蹲在田边,用树枝数蚂蚁;大学时他在实验室通宵做实验,眼睛都是红的;还有父亲葬礼那天,下雨了,他跪在坟前不肯起来,雨水混着眼泪往下掉……

这些画面一闪就没了,但他好像真的回到了那个时候。他闻到了小时候稻田的味道,听到了实验室机器的声音,也感受到了跪在地上膝盖发冷的感觉。这不是回忆,是重新经历了一遍。

地面变得光滑,踩上去有点弹。他试着往前走一步,身体突然一沉,像穿过了什么东西。眼前一花,光影乱转,等他看清时,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了。

头顶没有天,只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在轻轻动,像某种生物在呼吸。上面有画面闪过,他看不到声音,却能“听”懂那些画面里的意思。

第一个画面是个老农坐在田边,手里抓着一把黑土,凑近鼻子闻了闻,笑了,嘴动了动。陈砚看出他说的是:“熟了。”这是种地的人才知道的事,土发酵好了才能播种。

下一个画面是个少年在大雨里跑,雨打得脸生疼,衣服全湿了,冷得发抖。可他还是一根一根扶起倒下的秧苗,用手把泥巴压紧。雷响,闪电划天,他头都没抬,眼里只有那片田。

然后是一个女人抱着孩子站在干涸的沟边。她嘴唇裂了,脸上都是灰,眼神空空的,却不肯走。孩子哭哑了,她只能拍拍背,一遍遍说:“再等等,雨会来的。”

画面很快消失,但陈砚胸口很难受。他不是在看,是在感受。他感觉到雨打在身上的痛,闻到旱地扬起的土味,甚至听到泥土裂开的“咔嚓”声。这些事没发生在他身上,却让他像亲身经历过一样。

他站住不动,喘着气。他伸手摸了摸旁边的墙。墙是温的,像活的一样。手指刚碰上去,墙就荡起波纹,又出现新的画面。

昏黄的油灯下,父亲坐在桌前写字。灯光照着他皱着的脸。桌上有一小堆黑色粉末,旁边放着一本破旧的书。书页夹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古肥配方·毒素分解路径”。

陈砚心跳加快。

他从没见过这张纸。小时候,他只知道父亲是个普通农民,每天种地、施肥、收粮,过得很平凡。现在他才知道,父亲每晚都在研究这些东西——用最土的办法记下连现代科学都解释不了的技术。

字写得歪歪扭扭,墨也晕开了,说明手在抖。但每一笔都很认真,生怕写错。陈砚认出了那支钢笔——是他七岁生日时亲手刻了个“父”字送出去的礼物。那时他不懂,以为只是表达爱。现在才明白,那是父亲唯一舍不得扔的东西。

画面继续。

外面传来脚步声,越来越近。父亲抬头,眼神警惕。他迅速把几张纸塞进烟杆的暗格,剩下的揉成团扔进灶膛。火“轰”地烧起来,纸变成灰。火光照着他额头的汗,还有那双眼睛——没有怕,只有坚决。

外面的人停在门口,看了看,走了。

父亲坐回去,拿起一瓶农药,拧开盖子,一口气喝了半瓶。药液从嘴角流下来,烧坏了衣服。最后一幕,他靠着门框慢慢滑倒,手指颤抖地指向床底——那里埋着一本书,封面三个字还能看清:“耕心录”。

陈砚猛地抽回手,胸口像压了块石头,喘不过气。

他记得那个早晨。妈妈说父亲是急病死的,村里人都这么说。可他不信。十六岁那年,他在床头发现了空药瓶,屋里一股刺鼻味。他想查真相,却被妈妈大声骂,不准再提。

现在他懂了——父亲不是病死的,他是自己喝药死的,用命守住了一个秘密。

他哆嗦着手拿出随身带的笔记本,翻开一页,强迫自己冷静。笔尖落在纸上,写下一行字:

“温度十八度,湿度七成三,菌丝活性峰值出现在记忆触发后三点二秒。”

他有个习惯——越难过,越要写点东西。只要还能写字,他就没崩溃;只要还在记,他就还是个观察者,不是被命运推着走的人。

可刚合上本子,指尖突然发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请大家收藏:()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赶紧打开,发现刚才写的字正在消失。墨迹边缘亮了一下,几秒钟后整张纸变白,像从来没写过字。

他心头一震,抬头看墙。

画面变了。

大学实验室里,年轻的他自己正看着几株枯黄的抗旱稻发愁。显微镜旁堆满数据表,电脑屏幕上滚着基因序列。导师摇头:“理论再好也没用,没法推广。”他咬牙不说一句话,转身把《齐民要术》垫在仪器下面当垫子。那时他相信:科学一定能赢过传统,效率一定比经验强。

现在看着过去的自己,他突然觉得羞愧。

这段记忆怎么会在这里?

他终于明白——这不是简单的回忆,而是这个空间在挑对他影响最深的事。它在考他,看他懂不懂土地的意义。它要让他看到,他曾多么瞧不起祖辈的经验,以为科技能代替一切。

他闭上眼,试着清空脑子。

奇迹发生了。

父亲喝药那晚的雨声回来了——滴答滴答敲着瓦片,炉火噼啪响;实验失败后的寂静也回来了——红灯闪着,同事默默收拾东西离开,没人看他一眼;还有育秧棚那个清晨,露珠排成奇怪的图案……当时他觉得是巧合,现在想,也许那是土地在说话。

记忆一波接一波涌来,冲乱了他的想法。就在这时,胸前的玉坠突然发烫。

这是他从小戴的“护耕符”,祖上传下来的,说是能保五谷丰登。村里老人说,这玉是“地魂凝成”,只有真正懂土地的人才能激活。这么多年它一直是凉的,现在不但热,还微微震动,频率和墙上流动的光完全一样!

地上的菌丝也开始轻轻颤,一根根像有生命似的传递信号。空气也变了,安静得让人不敢出声。整个地方像是在等他做决定。

前面,一条由发光菌丝组成的小路悄悄出现,弯弯曲曲通向黑暗深处。

他走上小路,脚步很轻。地面软中带弹,每一步都像踩在时间上。贴在胸口的那本残书突然变冷,寒意穿透衣服,直钻皮肤。这是父亲留下的唯一东西,线装本,封面磨得看不清字,只剩三个模糊的字:“耕心录”。

路上,他停了三次。

第一次停下,墙上出现年轻时的父亲。他在陡坡上开梯田,扛着锄头,汗湿透了衣服。一场山洪过后,泥石流冲垮半边田,秧苗全被埋了。他跪在地上,用手扒泥,一颗一颗捡还有生机的苗,带回家用木盆养水,第二天再种回去。画面没声音,但陈砚听到了风,听到了心跳,也听到了一种沉默的坚持。那种坚持不属于英雄,属于千千万万种地的人——他们不要名利,只求种子不死,土地不荒。

第二次停下,是母亲抱着小时候的他站在村口。远处浓烟滚滚,邻村试验田不知怎么烧了。母亲紧紧搂着他,声音低但坚定:“以后别回来,走得越远越好。”那时他还小,以为妈妈在赶他走。现在才懂——她不怕失去儿子,怕的是他也走上这条路,最后付出生命的代价。

第三次停下,画面定格在父亲烧手稿前的最后一刻。他举起火柴,火焰照亮墙上的日历——日期是:2015年6月28日。

那天,正是陈砚填高考志愿的日子。

他选了农业科学,想用新技术改良种地。就在同一个晚上,父亲选择烧掉证据,用死亡结束知情者的责任。

空中慢慢浮出一行字,黑得像血:

“宁死不交,地脉不可断。”

陈砚双腿一软,扑通跪在地上。

膝盖落地的瞬间,整个空间轻轻震动,菌丝不动了,空气也静了,只有那句话一直在耳边回响,刻进心里。

他没哭,也没喊。心里没有恨,也没有怒。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楚,像雾散了,阳光洒满田野,照亮了所有藏起来的真相。

他终于懂了。

父亲当年反对他学农,并不是不支持他,而是怕他知道太多,重蹈覆辙。那一代人守的秘密,不是技术,也不是权力,而是代价——用命换知识的代价,用沉默换未来的代价。他们宁愿被人说愚昧,也不愿让孩子走上这条孤独又危险的路。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本残书,紧紧按在胸口。粗糙的纸擦着皮肤,有点疼,却让他觉得踏实。这不再只是一本书,而是血脉的延续,是无数个夜晚的坚持,是火烧不掉、刀割不断的信念。

他慢慢站起来,眼神坚定。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周映荷。

她飘在半空,身体由银丝织成,轮廓模糊,只有脸很清楚。黑发垂下,眉眼清冷,就像多年前在气象站递给他数据表的那个下午。那天她穿着灰风衣,袖口有药渍,只说了三个字:“小心雨。”

陈砚喉咙发紧,声音沙哑:“你早就知道了?”

她没回答。但所有菌丝墙同时亮起,画面接连出现——

她深夜溜进水利局档案室,飞快敲键盘备份资料,窗外巡逻车灯光扫过窗台;

她在工程合同里藏了一片枫叶,叶子来自陈家老宅的树,背面铅笔写着:“水位异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请大家收藏:()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发着高烧送来降雨预测报告,声音嘶哑,一字一句念完分析结果;

最后,画面停在她被青铜鼎吞进去前一秒。鼎口喷出蓝火,她回头看了眼陈家祖田,嘴动了动,没说出话。

她的身体开始变淡,银丝一根根断开,化作光点飘散。消失前,她抬起手指,指向空间尽头。

陈砚顺着看去。

原本是墙的地方,菌丝分开,露出一扇巨大的青铜门。门很厚,没花纹,中间一道细缝,透出幽蓝的光。那光不刺眼,却让人呼吸变慢,好像连空气都被净化了。

他走近几步,怀里那本书突然发烫,贴着皮肤几乎灼伤。东南角吹来一阵风,带着泥土、铁锈和烂植物的味道,古老又神秘。

周映荷最后的光影绕到门顶,聚成一个小漩涡,停了几秒,彻底消失。

陈砚站在门前,伸手想去碰,差一寸没碰到。

地宫轻轻震动,菌丝停下,所有画面都没了。只有蓝光照着他的脸,映出眼里不变的决心。

“滴答”一声,像计时器重新开始。

右手小指那道旧疤突然跳了一下。

这是十年前被藤蔓划伤留下的,愈合后成了螺旋状,医生都说不清怎么回事。现在它自己动起来,好像和这扇门有感应。

他收回手,拿出光谱仪,对准门缝扫描。数据显示波长异常,还有很强的生物电信号。他又用地质探针插进门边地面,读数瞬间爆表,仪器发出尖锐警报。

这扇门,不是石头,也不是金属。

它是活的。

整扇门可能是某种远古生物的壳,或是古人做的**屏障。那条缝,是它的呼吸口,也是通往核心的入口。

他再次翻开残书,发现背面原本模糊的纹路竟在发光,频率和门缝的蓝光一样。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说过的话:“地脉有眼,三年一睁,见者承命。”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地脉之眼”?

他深吸一口气,把书轻轻贴上门缝。

刹那间,蓝光暴涨!

整个空间变成深蓝,菌丝疯狂舞动像海草。“滴答”声加快,和心跳同步。地面剧烈震动,青铜门发出低吼,缝隙缓缓打开,露出一条看不到底的幽蓝通道。

一阵风吹来,带着湿土香,还有一点清新的味道——那是春天第一棵嫩芽破土的气息,干净、鲜活,充满生机。

门完全打开的瞬间,他脑中闪过最后一个画面——父亲临终前用血画的地脉图,纹路竟和书背面一模一样。

他明白了。

他不是闯入者,而是继承者。

这片地下世界,是历代农人用命守护的知识库。它不属于国家,不属于机构,更不属于贪婪的人。它是土地的记忆,是千百年来无数双手在风雨中摸索出的智慧。而他手中的书,不只是开门的钥匙,更是责任的象征。

他迈步走进幽蓝通道。

身后,菌丝慢慢合拢,地宫恢复安静。只有那本旧笔记本静静躺在地上,最后一页空白处,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行还没干的字:

“当科学遇见信仰,真理才会生根。”

喜欢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请大家收藏:()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