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 第11章 血井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第11章 血井

作者:灶边闲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7 13:29: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九十年代初,东北大地还未从漫长的寒冬中彻底苏醒。腊月刚过,春寒料峭,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割得生疼。

靠山屯,一个藏在长白山脉褶皱里的小村子,三面环山,一面是冻得铁硬的荒原。土坯房歪歪斜斜地挤在一起,墙皮剥落,窗纸泛黄,烟囱里飘出的炊烟被风撕成碎絮,转眼就消散在灰蒙蒙的天空里。

村东头有一口老井,深不见底,井口用青石砌成,年久失修,石缝间爬满了黑绿色的苔藓。井沿上刻着几个模糊不清的字——“龙眼井”。没人说得清它是什么年代挖的,只知祖辈传下来一句话:“敬井如敬神,违者血水浮发。”

这口井,便是靠山屯的命脉。全村人吃水、牲口饮水、洗菜洗衣,全靠它。可奇怪的是,这井冬不结冰,夏不干涸,水色常年清冽,却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腥气,像是铁锈混着腐叶的味道。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是“祭井日”。

那天夜里,屯子里最年长的老者要主持仪式:杀猪宰羊屠牛,取三牲头颅供于井前;再捧三碗六十度高粱酒,恭恭敬敬地倒入井中。每倒一碗,都要跪拜一次,口中念诵:“敬献井龙王,保我屯平安,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规矩铁打一般:**三碗酒,一碗都不能少。心不诚,则井水变红,发浮水面。**

张承志站在自家院门口,望着远处井边摇曳的火光,眉头紧锁。

他今年二十三岁,刚从省城农学院毕业,回乡探亲。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夹克,脚蹬一双旧军绿胶鞋,说话带着城里人的腔调。屯里人背地里说他“读了书,骨头都轻了”,看谁都一副不屑的样子。

“又搞这套封建迷信?”他冷笑着对身旁的父亲说,“什么井龙王?地下水污染都不知道,还拜神!”

父亲没说话,只是叹了口气,往手上哈了口气搓了搓:“你爷爷非要坚持……咱们张家世代守这个规矩,断不得。”

张承志嗤笑一声:“那要是哪天地震把井震塌了,是不是还得怪‘井龙王’发怒?”

话音未落,一阵狂风猛地扑来,卷起地上的雪沫和枯草,直灌进衣领。远处井边的火把剧烈晃动,几乎熄灭。人群骚动起来。

张承志眯起眼望去——只见他年迈的爷爷颤巍巍地端着第三碗酒,正要倾倒,忽然脚下一滑,整个人踉跄了一下。

“啪!”

瓷碗摔在井沿上,碎成几片。烈酒泼洒而出,顺着石缝渗入地下,一滴也没落入井中。

全场死寂。

爷爷脸色煞白,双膝一软,“咚”地跪倒在雪地上,额头重重磕向冰冷的地面。

“井龙王恕罪!老朽年迈手抖,绝非有意亵渎!求您宽宥……宽宥啊!”

几位老人也跟着跪下,口中喃喃祈祷。火把噼啪作响,映照出他们惊恐的脸庞。

张承志站在远处,心头莫名一紧。但他很快甩甩头,冷笑:“摔个碗而已,至于吗?真是越老越迷信。”

可他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靠山屯时,整个村子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天刚亮,村西头李寡妇去挑水,刚把桶放下去,就尖叫着往后退,差点摔倒在地。

“水……水是红的!全是血啊!”

人们闻声赶来,围在井边往下看——

井水不再是清澈透明,而是呈现出一种浓稠的暗红色,像陈年的血浆,在微弱晨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更可怕的是,水面上漂浮着无数缕乌黑、湿漉漉的长发,纠缠盘绕,仿佛活物般缓缓蠕动。

有人伸手试探性地捞了一把,那头发触感冰冷粘滑,如同蛇皮,指尖传来阵阵寒意。待拉到阳光下,却发现它们迅速干枯萎缩,变成焦脆的枯草;可一旦移入阴影,又恢复湿滑如初,甚至隐隐散发出一股腐烂的气息。

全屯七口水井,无一幸免。每一口井都变成了血红色,每一口井都浮着女人的长发。

恐慌如瘟疫般蔓延。

牲畜开始躁动。牛圈里的黄牛整夜哞叫不止,眼睛通红,撞栏而亡;鸡鸭缩在角落瑟瑟发抖,连蛋都不下了。狗也不肯靠近井边,只要走到十步之内,就会低吼后退,尾巴夹紧。

夜里,不少人做了同一个梦。

梦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站在井口,背对着他们,肩膀微微抽动,似在哭泣。等有人鼓起勇气上前搭话,她缓缓转过头——却没有脸,只有一张空荡荡的黑洞,嘴里伸出无数根黑色长发,缠住梦者的脖子,将他拖入井底……

张承志起初不信这些鬼话。

他戴上手套,用玻璃瓶采集了几处井水样本,打算带回镇上去化验。可当他打开瓶盖时,一股浓烈的腥臭扑面而来,像是铁锈混合着腐肉的味道。显微镜下,水中并无明显微生物或矿物颗粒超标,PH值正常,重金属检测也未见异常。

“不可能。”他喃喃自语,“这不是污染,这是……超自然现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第一次感到脊背发凉。

更让他难受的是屯民们的眼神。

原本对他还算客气的乡亲,如今看他的目光充满了怨恨与指责。

“张家坏了规矩!”村长王德贵拄着拐杖站在晒谷场上,声音洪亮,“你爷爷失手摔了酒碗,就是对井龙王大不敬!现在全屯遭殃,你们张家脱不了干系!”

“可不是嘛!”李寡妇抹着眼泪,“我家娃昨夜发烧说胡话,喊着‘井里有姐姐叫我’……这都是报应啊!”

张承志想辩解,却被一句句“读书人懂什么祖宗规矩”堵了回去。

只有疯癫多年的赵姥姥坐在墙角啃玉米棒子,突然咧嘴一笑,露出仅剩的两颗黄牙:“少了那一碗酒啊……封印松了。她要出来了。”

“谁要出来?”张承志蹲下问她。

赵姥姥眯着眼,手指指向井的方向:“那个被沉下去的姑娘……头发最长的那个。”

说完,她咯咯笑了两声,转身走了,留下张承志一人愣在原地。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张承志翻找爷爷的老柜子,想找些旧资料查查井的历史。

柜子深处,藏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叠泛黄的信纸、几张黑白照片,还有一本破旧的笔记本。

其中一张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五十年前的合影,背景正是靠山屯的老祠堂。一群人站成两排,穿着粗布棉袄,神情拘谨。但在前排左侧,有个年轻女子,留着齐腰长发,面容清秀,眼神温柔。奇怪的是,她的脸被人用剪刀仔细剪掉了,只留下一个空洞的轮廓。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秀娥,勿忘。”

张承志心头一震。

他记得小时候听老人提过,几十年前屯里有个叫“秀娥”的姑娘,长得俊,心也善,后来不知怎么失踪了,有人说她跟外乡人跑了,有人说她跳井自尽……

难道……和这口井有关?

他翻开那本笔记,发现是爷爷年轻时写的日记。

字迹潦草,墨水已褪色:

1947年 农历七月十三

今年旱得厉害,井水一天比一天少。屯里老人说,是井龙王生气了,要加大祭祀。但今年收成不好,买不起三牲……有人提议,不如用“活祭”代替?

我不同意。可村长说,古书上有记载:“以贞女献龙,可换三年丰饶。”

他们选了秀娥。说她孤女一个,无父无母,死了也没人追究。

我劝她逃走,她说:“我能逃到哪儿去?外面兵荒马乱……不如让我替大家挡灾。”

那天晚上,他们把她绑了,塞住嘴,按在井口。她没哭,只是一直看着我,眼泪流了一脸。

第一碗酒倒下,她还在挣扎;

第二碗酒倒下,她不动了;

第三碗酒倒下……他们把她推了进去。

听说,她的头发很长,一直浮在水面,三天都没沉下去。

从此以后,每年七月十五,必须倒三碗酒。酒是封印,压着她的魂。少一碗,她就会回来……

我对不起她。这辈子,只能守着这口井,赎罪。

日记到这里戛然而止。

张承志的手剧烈颤抖,冷汗浸透后背。

原来所谓的“井龙王”,根本不是神灵,而是**被活活沉井的冤魂**!

那三碗烈酒,并非祭祀,而是**镇魂之法**——用阳气极重的烈酒压制怨念,防止她冲破封印归来。

而今年,第三碗酒没倒进去……封印裂了。

难怪井水会变红——那是她积攒了半个世纪的血泪。

难怪会有女人的长发——那是她永不腐烂的执念。

难怪全村人都做同一个梦——她在召唤,在控诉,在寻找当年参与谋杀的人之后代……

张承志终于明白,这不是迷信,而是一场延续了五十年的集体罪恶,被包装成了传统。

而现在,轮到他们还债了。

当晚,暴风雪突至。

狂风呼啸,吹得窗户哐当作响,屋檐下的冰凌断裂坠地,发出刺耳的碎裂声。油灯忽明忽暗,影子在墙上扭曲舞动,宛如鬼魅。

张承志独自坐在炕上,手中攥着那张残缺的照片。

门外传来脚步声,很轻,像是赤脚踩在雪上。

他抬头看向门缝——一道黑影缓缓掠过,长长的发丝垂落在门槛外,随风轻轻摆动。

“咚、咚、咚。”

三声轻敲。

不多不少,正好三下。

就像那三碗酒,缺一不可。

张承志猛地起身,冲到门前,一把拉开门——

风雪扑面而来,门外空无一人。唯有雪地上,留下三串清晰的脚印,直通向老井方向。

他抓起手电筒,冲入风雪。

老井边上,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

长发披散,白衣胜雪,背对着他,静静地望着井口。

风吹起她的发丝,如黑蛇狂舞。

张承志喉咙发紧,却强迫自己开口:“你是……秀娥?”

女人缓缓回头。

没有五官,只有一片漆黑的脸。但从那黑暗中,流淌出无数根湿漉漉的长发,朝他蔓延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少了一碗酒。”她的声音像是从井底传来,带着水泡破裂的咕嘟声,“我要回家了。”

张承志跌坐在雪地里,手电筒滚落一旁。

他知道,如果没人补上那缺失的一碗酒,整个靠山屯都将被血水淹没,所有参与过那场谋杀的家庭后代,都会在梦中被长发缠颈,窒息而亡。

唯一的办法,是**亲自下井**,完成真正的祭祀。

用最虔诚的心,补上那一碗酒。

哪怕……再也上不来。

第二天黎明,风雪停歇。

张承志穿上了最厚的棉衣,腰间绑上绳索,手里捧着一碗烧得滚烫的六十度高粱酒。

全村人都来了,沉默地看着他。

爷爷跪在地上,老泪纵横:“孙子,别去……爷爷该死,不该让你承担这个……”

张承志摇头:“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但我们欠她的,太多了。”

他走到井边,点燃三炷香插在雪中。

“秀娥姑娘,”他声音坚定,“我不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但我代表靠山屯所有人,向你道歉。”

说罢,他将第一碗酒倒入井中。

“砰!”一声闷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井底炸开。

第二碗酒倒下,井水剧烈翻涌,红色泡沫喷溅而出,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

第三碗酒,他没有立刻倒。

他深吸一口气,解开绳索,低声对众人说:“拉我下去。”

“不行!”父亲扑上来抱住他。

“这是唯一的方法。”张承志挣脱开来,“封印要由真心之人重启。我在下面,把酒敬给她。”

绳索缓缓放下。

井壁潮湿阴冷,青苔滑腻,散发着腐朽的气息。越往下,温度越低,呼吸都凝成白雾。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显得微弱不堪,只能照亮前方一小段距离。

忽然,脚下传来触感。

不是泥土,也不是石头。

是**头发**。

厚厚一层,铺满了井底,柔软、湿冷,像活物般缠绕上来,抚过他的靴子,爬上小腿。

“秀娥……”他颤抖着呼唤。

前方,一团幽蓝的光亮浮现。

一个女人坐在井底中央,背对着他,长发及地,身上穿着早已腐烂的红嫁衣。

她缓缓转身。

依旧是无脸,但这一次,张承志看到了她眼中流淌的悲伤,而非仇恨。

他跪下,双手捧起酒碗,高举过头。

“这一碗酒,是我替爷爷补的。也是替整个靠山屯认的错。我们错了,不该拿你祭井,不该让你孤独五十年……请你原谅。”

泪水滑落脸颊。

他将酒缓缓倒入井底。

刹那间,天地寂静。

井水停止翻腾,红色渐渐褪去,恢复清澈。那些纠缠的长发一根根松开,缓缓下沉,最终消失不见。

头顶传来村民的欢呼声,绳索开始往上拉。

可就在即将升到井口时,张承志听见井底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

“谢谢你……来看我。”

然后,一切归于平静。

一个月后,靠山屯的井水彻底恢复正常。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柳树抽出嫩芽。

张承志没有离开。

他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秀娥之墓”。

每逢清明,他会带上三碗酒,静静祭拜。

村里再也没有人提起“井龙王”。

但他们都知道,那口老井里,住着一个等了太久太久的姑娘。

而那个愿意为她下井的年轻人,成了新的守井人。

风起时,井口偶尔还会飘出一缕淡淡的酒香。

有人说,那是她在笑。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