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 第76章 血布娃娃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第76章 血布娃娃

作者:灶边闲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7 13:29: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长白山脚下的风,进了腊月门儿,就跟剔骨刀没啥两样,嗖嗖地往人骨头缝里钻。双林镇窝在山坳里,灰蒙蒙的一片,那些个红砖墙的厂房,烟囱早就不冒烟了,锈迹斑斑的,像老人嘴里烂掉的牙。雪是灰的,路是破的,空气里总浮着一股子煤灰和失落混杂的气味。这地方,仿佛被时代甩在了后头,只剩下些走不出去的老弱妇孺,守着日渐冷清的屋子和一点点磨灭的希望。

张志刚就是这镇子上一个不甘心却又没啥大本事的男人。三十五六的年纪,在镇中心开了家小卖部,卖点烟酒糖茶、油盐酱醋,生意不死不活,刚够糊嘴。他这人,脑子活络,可惜没用在正道上,总琢磨着咋样能占点小便宜,发笔横财,最不信的就是那些老辈子传下来的“说道”。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啥鬼啊神的,都是唬人的玩意儿,谁见过?真有那东西,让它来找我老张试试!”

这天傍晚,小卖部里烟雾缭绕,张志刚跟几个酒友围着炉子嗑毛嗑儿,几杯散装白酒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不知咋地,就聊到了镇子边缘那栋早已荒废的“向阳供销社”。那是个老苏式建筑,墙皮剥落得厉害,窗户没几块完整的,黑洞洞的像骷髅的眼窝。供销社后院,有个更大的旧仓库,据说里头堆满了从建国前后到七八十年代的各种滞销货,积了不知多厚的灰。

“要说那仓库里头,邪性着呢,”老酒友马老二压低了声音,浑浊的眼睛里带着点神秘,“尤其是最里头那个枣木柜子,上了老大一把铁锁,漆都掉光了。我爹在世时候说过,那里头装的,是建国前的老花布,是……是陪葬品改的!动不得,谁动谁倒霉!”

旁边有人附和:“可不是嘛!听老辈人讲,那布料子不干净,好像跟以前一个叫啥‘圣童教’的邪门歪道有关,那教派早些年让政府给剿了。反正那柜子,多少年没人敢碰了。”

张志刚嗤笑一声,仰头灌了口酒:“扯犊子!啥陪葬品,啥邪教,净自己吓唬自己。那不就是些放旧了的布吗?指不定是多好的料子呢,现在想买都买不着。白放在那儿喂耗子,真是糟践东西。”他心里活泛开了,妹妹下个月结婚,他这当哥哥的手头紧,正愁送不出像样的彩礼,要是能弄点那老花布,做件时髦的棉袄,既省钱又能挣足面子。

贪念一起,就像野草见了春风,呼呼地往上窜。那关于禁忌的警告,在他听来,反而成了某种诱惑——越是说不能动,他越觉得里头有好东西。

接下来几天,张志刚心里就跟揣了只猫似的,抓挠得他坐立不安。他偷偷去供销社后院踩过几次点。仓库大门上的锁锈死了,但旁边一扇小窗户的插销似乎有些松动。他琢磨着,找个风雪大的晚上动手,动静能被风声掩盖。

机会很快就来了。这天夜里,北风嗷嗷地刮,卷着鹅毛大雪,把天地间都搅得一片混沌。镇上早就没了人声,连狗都缩在窝里不叫唤。张志刚揣着手电筒,一把老虎钳,还有个大布袋子,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到了供销社后院。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他却觉得浑身燥热。

那扇小窗户果然没费太大力气就被撬开了。他笨拙地爬了进去,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混合着灰尘、霉烂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陈旧气味扑面而来,呛得他直咳嗽。手电光柱在黑暗中扫过,照亮了堆积如山的破纸箱、缺腿的桌椅、摞得歪歪扭扭的搪瓷盆缸,还有那些印着褪色标语的宣传画,一切都像是被时间凝固在了这里。

他按照马老二描述的方位,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仓库最里头走。脚下踢到什么软绵绵的东西,大概是死耗子,他也顾不上怕了。终于,在角落,他看到了那个几乎被杂物埋起来的枣木柜子。柜子比想象中还大,暗红色的漆面斑驳脱落,露出里头黑黢黢的木纹,那把沉重的老式铁锁,更是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冷硬。

张志刚深吸一口气,举起老虎钳,对准锁鼻,用力一撅!“嘎嘣”一声脆响,在死寂的仓库里显得格外刺耳。锁头应声而落。他心跳如鼓,伸手缓缓拉开了柜门。

“吱呀——”门轴发出干涩悠长的呻吟。

一股更浓郁、更怪异的气味瞬间涌出。不再是单纯的霉味,而是混合了一种淡淡的、类似陈年草药的苦涩,以及一丝极其微弱,却勾得人心里发毛的甜腥气。柜子里,整齐地码放着一匹匹布料。手电光下,那些花布的颜色依旧鲜艳得诡异,大红大绿,图案多是牡丹、石榴、胖娃娃之类,带着强烈的旧时代审美。他伸手摸了摸最近的一匹红布,那布料入手是一种异常的冰凉,滑腻腻的,不像普通棉布的质感,倒像是……摸到了某种冷血动物的皮肤。他打了个寒颤,强压下心头的不适,念叨着:“自己吓自己,就是放久了。”

他看中了其中一匹最扎眼的“红底绿牡丹”,那红色艳得像血,牡丹花瓣层层叠叠,绿得发黑。他扯了足够做一件女式棉袄的料子,胡乱塞进布袋,慌忙离开了这个让他脊背发凉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天,他找到镇上年纪最大的老裁缝,加了工钱,让对方用这布赶工做一件时兴的掐腰棉袄。老裁缝摸着布料,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嘟囔着:“这布……咋这凉?啥年头的东西了?”但在张志刚的催促和加钱下,还是动手做了。

棉袄做成那天,张志刚拎在手里,那份量似乎比寻常棉袄要沉一些。他迫不及待地让妹妹试穿。妹妹穿上那红彤彤的棉袄,衬得脸色都好了不少,左右照着镜子,很是喜欢。张志刚心里那点得意,把之前那点不安全冲散了。看看,多好的料子!那些老迷信,真是胡说八道。

然而,怪事,就从他穿上这件“体面”新棉袄去参加妹妹婚礼那天开始,悄无声息地找上门了。

起初是极细微的感觉。婚礼上人多热闹,他忙着敬酒递烟,后脖颈子却总感觉有一阵阵微弱的、冰凉的气流吹过,像是有个看不见的人贴在他身后,对着他轻轻呵气。他猛地回头,身后只有喧闹的宾客,或是空荡荡的墙壁。他以为是堂屋穿堂风,或者是自己酒喝多了上头,并没太在意。

接着,夜晚开始不安宁了。他独身一人住在小卖部后屋,以前倒头就睡。可自从棉袄拿回来(虽然主要是妹妹穿,但他自己也时不时套上臭美一下),他就开始做噩梦。梦里,总被一群看不清面容的小孩子围着,那些孩子个子矮矮的,影影绰绰,伸出无数只冰冷的小手指,一下下地戳他的胳膊、腿、后背,不疼,但那种冰冷的触感无比真实。他想跑,腿却像灌了铅;想喊,喉咙里却发不出一点声音。白天醒来,浑身酸软,比干了一天重活还累,精神也恍惚得厉害。耳边老是隐隐约约能听到小孩子嘻嘻哈哈的笑声,那笑声空灵灵的,忽远忽近,可凝神去听,又只剩下窗外呼呼的风声。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清晨。他睡眼惺忪地站在洗脸盆架子前,弯腰掬水洗脸。冰凉的水刺激得他清醒了几分。他直起腰,随意地瞥了一眼挂在对面墙上的那面旧镜子。镜面有些水汽,映出他模糊的身影,还有身上那件为了显摆一直穿着的红底绿牡丹棉袄。起初他没在意,可就在目光要移开的瞬间,他浑身血液仿佛一下子凝固了——镜子里,他棉袄的领口位置,赫然攀附着好几只青白色、细得像小树枝的婴儿手指!那些手指正以一种缓慢而诡异的动作,轻轻地抠抓着棉袄的布料,指甲盖是淡淡的灰色。

张志刚头皮瞬间炸开,猛一回头看向自己的肩膀——什么都没有!只有平整的棉袄面料,那鲜艳的牡丹花依旧盛开。他心脏狂跳,几乎是扑到镜子前,死死盯着镜面。镜子里,那几只青白色的小手指依然在,似乎感知到他的注视,抠抓的动作停顿了一下,然后更急促地抓挠起来。他猛地抬手摸向领口,触感只有布料的冰凉和棉花的柔软。

冷汗瞬间湿透了内衣。他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第一次感受到了彻骨的恐惧。这不是错觉!从那以后,这镜中的异象就如影随形。每次不经意间瞥向镜子,都能看到那些青白色的小手指,数量似乎还在增多,从领口慢慢蔓延到前胸、后背的位置,它们无声地抠抓、攀附,像是在玩一个只有他能看见的恐怖游戏。他不敢再照镜子,把家里所有能反光的东西都蒙了起来或是扔掉了。

情况还在恶化。他的胳膊上、大腿上,开始出现一块块莫名其妙的青紫色瘀斑,形状不规则,像是不知被什么东西用力掐过,按上去还有一种深层的酸痛感。那件棉袄也变得越来越沉,压得他肩膀酸痛。而且,它仿佛有了自己的温度,一种驱之不散的、阴冷潮湿的寒意,即使靠着火炉,穿着它也觉得骨头缝里发凉。他的小卖部生意也一落千丈,不是找错钱,就是货品莫名其妙地摔碎,他整个人变得疑神疑鬼,憔悴不堪。

他终于意识到,马老二他们说的不是醉话,那枣木柜子里的花布,是真的动不得!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他尝试过把棉袄扔掉,甚至想烧了它。可奇怪的是,每次他把棉袄丢到镇外的垃圾堆,或者塞进灶膛,第二天,它总会完好无损地、静静地出现在他的枕头边,那红底绿牡丹,颜色仿佛更加鲜艳刺眼了。

走投无路之下,他想起了镇子最西头独居的吴老姑。吴老姑今年怕是有八十多了,是镇上最年长的老人,年轻时经历过各种怪事,懂得些老理儿。以前张志刚对这类人是不屑一顾的,现在却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他提着好不容易凑齐的一点礼物,在一个黄昏,敲响了吴老姑家那扇低矮的木板门。屋子里弥漫着草药和香火的味道,光线昏暗。吴老姑干瘦得像一段枯木,脸上皱纹堆垒,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清澈,盯着他看了半晌,没等他开口,就叹了口气:“后生,你身上有股子洗不掉的阴气儿,还有……娃娃的怨味儿。你是不是,动了供销社后院那柜子里的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志刚噗通一声就跪下了,鼻涕眼泪直流,把前因后果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包括那镜子里的小手指和身上的瘀斑。

吴老姑闭着眼睛听他说完,沉默了很久,才用沙哑的声音缓缓说道:“那是‘圣童教’造的孽啊……建国前,这帮天杀的玩意儿,信什么‘童灵护脉’,专挑夭折的孩童,用特殊法子把他们的骨灰和心头血混进染料里,织成布,想把娃娃的魂儿困在布里,保佑他们家族香火不断……那些孩子死得不甘不愿,怨气都渗到布丝里去了。那柜子里的布,就是当年抄没的,镇在仓库里,用阳气重的地方压着,指望年月久了能化解掉。谁让你这贪心的玩意儿去动它!”她猛地睁开眼,目光锐利,“缠上你的,不是一个两个,是一群没着没落的童魂!它们把你那棉袄当成了窝,把你当成了……娘亲,抑或是玩物。”

吴老姑告诉张志刚,唯一的生路,就是在这月农历十五子时之前,也就是三天后,她这把老骨头还能撑住的时候,亲自看着他,把棉袄原封不动地穿回那个仓库,放回枣木柜子,并且完成一个简单的安抚仪式,送走那些童魂。错过时辰,或者再出纰漏,大罗金仙也救不了他。

这三天,是张志刚人生中最漫长的三天。他度日如年,身上的瘀斑越来越多,镜中小手的抓挠似乎变得急切,那件棉袄也沉重冰冷得像一副铁甲,压得他几乎直不起腰。耳边的嬉笑声变成了若有若无的哭泣和呢喃。

终于到了农历十五。这天晚上,天色阴沉,北风卷着雪沫子,比他那晚偷布时刮得还要凶。吴老姑穿着一身黑色的旧棉袍,拄着拐杖,在张志刚的搀扶下,再次踏入了向阳供销社的废弃仓库。手电光下,仓库里的一切仿佛都和那晚一样,但又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暗处窥视。

枣木柜子的柜门还敞开着,像一张黑洞洞的嘴。吴老姑让张志刚站在柜子前,她自己则从怀里掏出三炷细细的线香,点燃了,插在柜门前的缝隙里。香烟袅袅升起,在凝滞的空气里画出诡异的图案。她嘴里念念有词,是一种古老而晦涩的调子,像是在安抚,又像是在劝解。

然后,她示意张志刚脱下那件红底绿牡丹的棉袄。脱下的瞬间,张志刚感觉浑身一轻,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按照吩咐,将棉袄仔细叠好,双手颤抖着,恭敬地放回柜子里那匹同样花色的布匹之上。

就在棉袄接触布匹的一刹那,柜子里似乎传来一声极其轻微、若有若无的叹息,又像是好多孩子同时松了口气。吴老姑的咒语声更急了,她猛地抬手,“砰”一声合上了柜门!那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惊人。

“好了,”吴老姑喘着气,脸色苍白得吓人,“锁是没法锁了,但……它们回去了。你快走吧,天亮之前,别再回头。”

张志刚如蒙大赦,搀着吴老姑,几乎是逃出了仓库。离开时,他总觉得后背发凉,好像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盯着他。风雪声中,他似乎又听到了那空灵灵的孩童嬉笑声,但这一次,笑声似乎远了一些。

第二天,风雪停了。有早起的人发现供销社仓库的锁被破坏了,消息在镇上传开。有人想起前几天张志刚魂不守舍的样子,跑去他的小卖部看,却发现店门紧锁,怎么叫也没人应。从此以后,张志刚这个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在双林镇出现过。

几天后,吴老姑也在睡梦中安然离世。关于供销社仓库和那枣木柜子的恐怖传说,又添上了新的、鲜活的注脚。

日子仿佛又恢复了平静。只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寒风依旧吹过废弃的供销社后院,卷起地上的雪沫。空无一人的仓库里,黑暗浓稠得化不开。那个静静立在角落的枣木柜子,斑驳的柜门缝隙里,在一片死寂之中,悄然地、无声无息地,飘出了一角鲜艳的布料——那红得像血,绿得发黑的牡丹花瓣,在从破窗漏进的微弱月光下,仿佛活了过来,微微颤动着,等待着下一个被它的艳丽所迷惑,或者被内心的贪念所驱使的……“有缘人”。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