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102章 老烟锅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102章 老烟锅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2004年暑假,我刚满二十,在省城读大学。那是七月中旬,我因姥姥腿脚不便,回东北老家照顾她几日。姥姥家住在辽北一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庄里,老屋是那种典型的东北土坯房,窗户小小的,屋里总是阴暗潮湿,带着一股经年不散的霉味。最显眼的就是那一铺占据了半间屋子的大炕,炕席早已泛黄,边缘破损,露出里面暗红色的炕土。

我回来的第三天,天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午饭后,姥姥服了药睡下了,我则躺在老炕上翻着一本旧小说。窗外知了声嘶力竭地叫着,屋内却异常安静,只有姥姥均匀的呼吸声和老挂钟“滴答滴答”的走动声。不知不觉,我也迷迷糊糊睡着了。

突然间,我感觉到一种异样,仿佛有什么东西压在我胸口上,沉甸甸的,让我呼吸困难。我想睁开眼,却发现眼皮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我想动动手脚,四肢却如同灌了铅,完全不听使唤。

我心中一惊——这就是老人们常说的“鬼压床”吗?在大学里,我读过相关文章,说这是“睡眠瘫痪”,是科学现象。于是我努力告诉自己:别慌,这是幻觉,一会儿就好。

可就在这时,我竟然睁开了眼睛。

一个瘦小干瘪的老头正坐在我的胸口上。他戴着一顶黑色的瓜皮帽,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棉袄棉裤,虽然是大夏天,他却穿得严严实实。他的脸皱得像一枚核桃,眼睛眯成两条缝,嘴角向上翘起,露出几颗黄黑色的牙齿,正对着我诡异地笑着。

更可怕的是,我还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味道——一股陈旧的、刺鼻的烟袋油子味,混杂着泥土和腐朽的气息。

我拼命想挣扎,想喊叫,却连一根手指都动不了,一声都发不出来。恐惧像冰水一样从头顶浇到脚底,我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

“小志……小志……”

恍惚中,我好像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小名。声音很轻,很遥远,却异常清晰。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有几分钟,也许有几个小时,我突然感觉胸口一轻,那个老头不见了,我的身体也能动了。我“腾”地一下坐起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心脏狂跳不止。

“怎么了?做噩梦了?”姥姥被我的动静惊醒,关切地问。

我脸色苍白,汗珠从额头滚落,结结巴巴地把刚才的经历告诉了姥姥。

姥姥听完后沉默了很久,脸色变得凝重。她艰难地支起身子,点了根烟,深吸一口,才缓缓说道:“你看见的,可能是老烟锅。”

“老烟锅?”我疑惑地问。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姥姥叹了口气,“大概还是伪满时期,屯子里有个叫刘老四的光棍汉,因为总揣着一杆铜烟袋,大家都叫他老烟锅。他无亲无故,给地主家扛活为生。那年冬天特别冷,老烟锅因为顶撞了地主,被赶了出来,没地方去,就冻死在了屯子口的林子里。开春后才发现他的尸体,已经不成样子了。屯里人凑钱给他打了副薄棺,就埋在了后山。”

“可他为什么来找我?”我还是不解。

姥姥眼神复杂地看了我一眼:“你睡的那位置,就是当年老烟锅经常来串门时坐的地方。他活着的时候,常来咱家跟你太姥爷唠嗑,每次都坐在那儿抽烟袋。”

我顿时觉得毛骨悚然,下意识地挪了挪位置,远离那块炕席。

那天晚上,我死活不敢再睡在炕上,硬是在姥姥的床边打了地铺。黑暗中,我一闭上眼,就是那个戴瓜皮帽、对着我笑的瘦小老头,鼻尖似乎又萦绕起那股刺鼻的烟袋油子味。

接下来的两天相安无事,我渐渐放松了警惕,以为那只是一次偶然的噩梦。直到第三天中午,我又一次经历了“鬼压床”。

这次更可怕,我不仅清楚地看到老烟锅就站在炕边俯身对着我笑,还感觉有一只冰冷的手在摸我的脸。那股烟袋油子味更加浓烈,几乎让我窒息。当我终于能动弹时,发疯似的冲出屋子,在院子里干呕了很久。

姥姥看我吓成这个样子,终于下定了决心:“这事儿得找人来瞧瞧了。”

当天下午,姥姥请来了屯里的李半仙。李半仙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瘦小精干,眼睛炯炯有神。她听了我的经历后,点点头说:“这孩子阳气弱,又正好睡在了老烟锅常待的地方,就被缠上了。”

李半仙让我准备三样东西:红绳、铜钱和糯米。她亲自在炕沿上挂了一串铜钱,又在炕席下撒了一层糯米,最后用红绳在炕脚绕了三圈。做完这些法事后,她叮嘱我:“今晚你安心睡,应该没事了。”

说来也怪,那天晚上我果然睡得很踏实,一夜无梦。第二天一早,我觉得神清气爽,之前的恐惧也消散了不少。李半仙得意地说:“看看,我这法子灵吧?老烟锅不敢再来了。”

然而,我们高兴得太早了。

就在李半仙做法事后的第三天夜里,我又被鬼压床了。这次老烟锅的样子更加清晰,他甚至张开了嘴,露出黑乎乎的牙齿,仿佛要对我说什么。而那烟袋油子味更加浓烈,几乎充满了整个房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醒来后,绝望地发现姥姥也一夜没睡,她的脸色比我还难看。

“姥姥,你怎么也没睡好?”

姥姥叹了口气:“老烟锅也来找我了。”

我震惊地看着姥姥。原来,姥姥也梦见了老烟锅,但在她的梦里,老烟锅没有恶意,只是反复说着:“冷啊,冷啊,我的房子漏了。”

第二天,姥姥决定去找村里最年长的赵老爷子打听情况。赵老爷子已经九十多了,是屯里唯一可能知道更多细节的人。

赵老爷子听我们说明来意后,混浊的眼睛眨了眨,缓缓说道:“老烟锅啊……我想起来了,当年埋他的时候,确实草率。那时候兵荒马乱的,棺材薄,埋得也浅。后来山坡水土流失,说不定棺材真的露出来了。”

姥姥恍然大悟:“这么说,他是来求助的,不是来害人的?”

赵老爷子点点头:“老烟锅活着时候是个老实人,就是命苦。死了这么多年,要是棺材真的漏了,尸骨暴露在外,那真是受罪啊。”

回到家后,姥姥做出了一个决定:“小志,咱们得给老烟锅修修坟。”

我虽然害怕,但想到老烟锅可能是因尸骨暴露而受苦,心里也生出了一丝怜悯。于是第二天,我和姥姥请了屯里几个壮劳力,带着工具去了后山老坟地。

果然,在一片荒草丛生的坡地上,我们找到了老烟锅的坟。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侵蚀,棺材已经部分暴露在外,上面还有一个破洞,看起来像是被野兽啃咬过。

我们重新修整了坟墓,填上了新土,烧了纸钱,还按照东北的习俗,用纸扎了一杆烟袋和一件棉袄烧给了他。姥姥还喃喃说道:“老烟锅,你安心走吧,别再回来吓唬孩子了。”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经历过“鬼压床”。那年暑假结束后,我返回了省城,继续我的学业。

多年后,姥姥已经过世,老屋也早已翻新,那铺老炕被拆除了。但每次回靠山屯,我总会想起那个夏天发生的诡异经历。

如今我已入中年,成为了一名记者,采访过许多奇闻异事。每当有人说起“鬼压床”的经历,我总会想起老烟锅。我不再简单地将这类现象归为幻觉或迷信,而是思考其背后可能的历史和人文因素。

老烟锅的故事,其实是那个兵荒马乱年代的缩影。多少像他一样的小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无闻地生老病死,连一座像样的坟墓都难以保全。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苦难,是否正是通过这种诡异的方式,在向后人诉说呢?

去年清明,我回靠山屯给姥姥扫墓,特意也去后山看了老烟锅的坟。经过这些年的维护,那座孤坟已经整齐多了。我在坟前放了一包新烟叶,静静地站了一会儿。

山风吹过,我似乎又闻到了那股熟悉的烟袋油子味,但这次,不再刺鼻,反而带着一丝温暖。

也许,每一个“鬼”背后,都有一段等待被倾听的故事吧。而真正的恐惧,并非来自未知的存在,而是来自我们对历史的遗忘和对弱小的漠视。

老烟锅,愿你在另一个世界,有温暖的棉袄穿,有足够的烟叶抽,不再受冻,不再孤独。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