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东北,刚入秋,天就凉得厉害。老吴裹紧褪色的军大衣,蹲在鱼塘边的土坡上,望着眼前这片让他夜不能寐的水面。烟卷儿在他指间忽明忽暗,像是黑夜中唯一的活物。
这鱼塘是老吴一家子的命根子。三年前,他从村里承包下来,东拼西凑交了承包费,指望着靠它给女儿小梅攒够大学的学费。开头两年还行,虽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眼见着鱼苗一天天长大,年底卖出好价钱,老吴心里踏实。可今年邪门了,自从开春投了新鱼苗,怪事就一桩接一桩。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老吴的妻子秀兰。那天清晨她照例来喂食,发现塘边的水面上飘着一层细密的泡沫,腥味扑鼻,不是正常的鱼腥,而是那种腐肉在水里泡久了的恶臭。
“当家的,你闻闻这水,咋这个味儿?”秀兰皱着眉问。
老吴蹲下身,掬起一捧水,确实腥得反常。他当时没太在意,只觉得可能是天气转凉,水质有了变化。直到一周后,他们发现鱼苗少了一大半。
“是不是让人偷了?”秀兰猜测。
老吴摇头,塘边没有脚印,网捞的痕迹也没有。更怪的是,失踪的都是活蹦乱跳的健康鱼苗,剩下些病怏怏的在塘里游得无精打采。
接下来的一个月,鱼继续少,塘水越来越腥。夜里常有奇怪的声响从水面传来,像是有什么沉重的东西被拖拽着划过水面。村里开始有风言风语,说老吴的鱼塘惹上了不干净的东西。
“老吴啊,你这鱼塘下面,早年间是不是埋过什么人?”村里最年长的马大爷某天拄着拐杖过来,神秘兮兮地问。
老吴心里咯噔一下。他不是本地人,二十年前才从关内逃荒到此地安家,对这片地的历史知之甚少。但秀兰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她后来告诉老吴,这片鱼塘在日本人占领时期确实死过不少人,据说当年抗日游击队员的尸体曾被扔进这里喂鱼。
“别瞎想,都什么年代了,哪来的鬼啊神啊。”老吴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打起了鼓。
九月的一个深夜,老吴被一阵急促的狗叫声惊醒。他披衣起身,打着手电筒出门查看。鱼塘边静得出奇,手电光照在水面上,反射出惨白的光。突然,他看见水中央泛起一圈巨大的涟漪,仿佛有什么庞然大物刚刚潜入深处。空气中弥漫着那股熟悉的腥臭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浓烈。
第二天清晨,老吴在塘边发现了几片奇怪的黏液,黏糊糊的,散发着恶臭。他小心翼翼用树枝挑起一些装进塑料袋,打算送到乡上的农技站问问。还没等他出门,村里有名的李半仙不请自来。
“吴老弟,你这塘子不干净啊。”李半仙绕着鱼塘走了一圈,脸色越来越凝重,“水腥为阴,夜响为怨,这是有水鬼找替身呢。”
老吴本不信这些,但眼下情况逼得他不得不考虑各种可能。秀兰更是害怕,偷偷从李半仙那里求来一道符,贴在鱼塘边的小屋门上。
情况没有丝毫好转。鱼还在少,塘水腥得连路过的人都掩鼻快走。老吴一咬牙,决定夜里蹲守,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作怪。
第一夜,除了几声野鸭叫,什么也没有。第二夜,起风了,水波荡漾,老吴盯得眼睛发酸,还是一无所获。第三夜,月亮被乌云遮得严严实实,鱼塘漆黑一片。
就在老吴快要放弃的时候,第四夜,事情发生了。
那晚没有风,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黑镜。老吴藏身于塘边芦苇丛中,强忍着蚊虫叮咬,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水面。大约子夜时分,水面突然无声地裂开,一个巨大的黑影缓缓浮起。
那东西似人非人,全身覆盖着厚厚的水草,像是穿了件破烂的蓑衣。它的头部异常庞大,几乎看不见脖颈,两只眼睛像是两个深不见底的黑洞。最让老吴毛骨悚然的是,它移动时没有一丝声响,就连水波都异常平静。
黑影在塘中央停留片刻,然后缓缓沉入水中,消失不见。老吴浑身冷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二天,他把夜所见告诉秀兰,秀兰吓得脸色煞白,非要老吴别再夜间蹲守。
“不行,我得弄清楚,不然这一年就白干了,小梅的学费怎么办?”老吴固执地说。
接下来几夜,老吴继续蹲守,但那黑影再未出现。就在他快要怀疑自己那晚是不是眼花时,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那是十月的一个寒夜,老吴照例蹲守在芦苇丛中。午夜刚过,水面再次泛起涟漪,那个长满水草的黑影又出现了。这次它没有停留在塘中央,而是缓缓向岸边移动。老吴屏住呼吸,眼睁睁看着它爬上岸,拖着一道湿漉漉的水迹,向鱼塘旁山坡上的羊圈挪去。
老吴养了五只山羊,原本关在离鱼塘较远的畜棚里,但因为最近畜棚漏雨,临时挪到了鱼塘旁山坡上的简易羊圈里。
黑影移动缓慢而僵硬,但目标明确。它靠近羊圈时,原本安静的山羊突然惊恐地尖叫起来,在圈内横冲直撞。其中一只半大的山羊竟然撞开了不够结实的圈门,惊慌失措地向外逃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