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13章 水泥孕爪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13章 水泥孕爪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九九三年秋,我刚从省城调回雾松市文化局工作。办公室的老陈递给我一支“大生产”,烟卷有些发霉,我捏在手里没点。

“小李,听说你大学念的是历史?正好,档案科那边刚转来一批伪满时期的资料,你去整理整理。”老陈吐着烟圈,眯眼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

我应了声,端着搪瓷缸子往地下室走。雾松市曾是伪满时期的工业重镇,地下档案室堆满了蒙尘的卷宗。潮湿发霉的气味钻进鼻孔,我在最里面的铁架上发现了一本棕皮日记,扉页写着“康德九年,满洲国雾松市警务厅记录”。

翻到第七页,一段记录让我脊背发凉:

“康德九年十月三日,满洲国雾松市官邸维修,西侧水泥柱意外开裂,内现人右手骨,指骨紧攥布条,上书‘反满抗日’。日宪兵队即刻封锁现场,浇筑新水泥。参与工匠十二人次日全部‘调往新京’,再无音讯。”

后面附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水泥裂缝中隐约可见森白指骨。

我盯着那照片,茶缸子没拿稳,热水溅了一腿。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被困在水泥里,动弹不得,只能看着一抹微弱的光从缝隙透进来。有声音在耳边说:“找找我们……”

第二天我早早到单位,想再仔细看看那本日记,却发现它不见了。问老陈,他皱着眉头说:“什么日记?档案科最近没转东西过来啊。小李,是不是地下室呆久了,眼花啦?”

我哑口无言。接下来几天,我跑遍市图书馆、档案馆,甚至拜访了几位研究本地历史的老人,却再找不到任何关于“水泥柱人骨”的记录。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悄悄抹去了这段历史。

周末回家看爷爷,我随口提起这事。爷爷原本眯着眼听收音机,突然坐直了身子。

“雾松官邸那事,”他压低声音,“你打听得这个做啥?”

我顿时来了精神:“爷,您知道?”

爷爷起身锁上门窗,声音更低了:“那是康德年间的事。当时官邸征用中国劳工,有个学生抗议团混了进去,想在水泥里埋反满标语。被发现了,日本人当场把五个学生活活浇进水泥柱里……其中一个,是你太叔公家的儿子,叫陈志远。”

我愣在那里,血脉里有什么东西突然苏醒。

“那之后就邪门了,”爷爷接着说,“官邸夜里总有抓挠声,像是有人从水泥里往外刨。日本人请喇嘛念经、萨满跳神,都不管用。后来有个云游道士说,冤魂困在水泥里,怨气太盛,除非柱毁人出,否则永世不得超生。但日本人第二年就战败投降了,没人敢动那柱子,说是碰了要倒大霉。”

“为什么现在都没人提?”

“提?”爷爷苦笑,“解放后那官邸成了政府办公楼,八十年代改成了文物保护单位。谁敢提里面封着人?不吉利不说,弄不好还扣帽子。再说了……”

爷爷突然收住话头,摆摆手:“都是老黄历了,别瞎打听。对你没好处。”

回到单位,我心里像堵着块水泥。每当走过那座伪满官邸——如今挂上了“雾松市近代建筑艺术馆”的牌子——我总忍不住多看西侧那根柱子几眼。它比别的柱子更粗,表面刷了多层白灰,却仍隐约可见修补痕迹。

一九九四年春,雾松市迎来第一波房地产开发热潮。宏达房地产看中了官邸地块,计划拆掉老建筑,建起二十层的商业中心。

文保部门强烈反对,但开发商老板赵宏达能量很大。报纸上开始出现“保护阻碍发展”的论调,民间也有传言,说官邸闹鬼,拆了也好。

我作为文化局代表,参加拆迁前的评估会。赵宏达亲自到场,四十多岁,西装革履,金表晃眼。

“同志们,雾松要发展,不能总守着老皇历。”赵宏达敲着桌子,“那破楼是伪满遗毒,留着就是耻辱!我们要建的是现代化的购物中心,那才是新中国的气象!”

我忍不住开口:“赵总,历史建筑不仅有艺术价值,更是民族苦难的见证……”

赵宏达直接打断我:“小李同志是吧?年轻人有情怀是好事,但要现实点。市政府已经批准了拆迁计划,下周一就动工。散会!”

他起身就走,我追上去想再争取,却被他保镖推开。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五十年前的日本军官,同样傲慢,同样不可一世。

拆迁前夜,我偷偷溜进官邸。手电光扫过西侧水泥柱,我鬼使神差地拿出小锤,轻轻敲下一块碎片。

突然,一阵刺骨的寒风掠过。我分明听见——水泥深处传来细微的抓挠声。

我吓得连退几步,几乎是连滚带爬地逃出官邸。

第二天拆迁,大型机械轰隆作响。我请了假,远远望着。当挖掘机撞向西侧柱子时,突然熄火。工人们换上破碎锤,奇怪的是,每次锤头接近那根柱子,就会莫名断电。

工头骂骂咧咧,亲自上操作台。一锤下去,水泥柱裂开一道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突然,所有机械同时熄火。一片死寂中,裂缝处传来清晰的“咔咔”声,像是骨头在摩擦。

围观人群骚动起来。赵宏达闻讯赶来,气得满脸通红:“装神弄鬼!给我拿大锤来,人工拆!”

三个工人战战兢兢上前。抡起大锤的瞬间,裂缝突然扩大,一只森白的人手骨猛地从水泥中伸出!指骨如钩,紧紧攥着一块褪色的布条。

人群惊叫着后退。赵宏达也吓白了脸,但很快镇定下来:“怕什么!肯定是以前的标本材料!王队长,把它弄出来!”

保安队长硬着头皮上前,刚用铁钳碰触指骨,那手骨突然一动,直接抓碎了铁钳!碎片迸溅,划伤了队长的脸。

更骇人的是,水泥柱深处传来呜咽声,像是许多人的哭泣交织。

赵宏达连连后退,突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他挣扎着爬起来,脸上却露出极度恐惧的表情——他看见那只手骨指向了他,指节咔咔作响。

“反……满……抗……日……”虚无缥缈的声音从水泥中渗出,回荡在每个人耳边。

赵宏达突然疯了一样冲上前,抢过一把大锤:“我让你抗日!让你反!”他发狂地砸向手骨,白骨应声碎裂,但一块碎片迸入他的右眼,他惨叫一声捂住脸。

这时,那只破碎的手骨中飘落那块布条,上面暗褐色的字迹突然变得鲜红如血。布条无火自燃,化作一只火鸦,直扑赵宏达!

火鸦啄瞎了他的左眼,在他脸上留下焦黑的印记,然后振翅高飞,在空中盘旋三圈,长鸣一声,消散在风中。

赵宏达的惨叫声中,水泥柱彻底开裂。五具相互拥抱的骷髅显现出来,他们的指骨深深抠入水泥,仿佛临终前仍在挣扎。

现场鸦雀无声。突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蹒跚走出人群,跪在骷髅前:“志远啊……姐来了……姐接你回家……”

那是我姑奶奶,陈志远的亲姐姐。她每年清明都会在官邸外烧纸,等了五十一年。

后来,政府为五位学生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迁葬仪式。赵宏达的开发项目被叫停,官邸修缮后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至于赵宏达,他双目失明,公司也很快破产。有人说常看见他在官邸外徘徊,嘴里念叨着“我有罪,我有罪”。

而我自己,辞去了文化局的工作,专心研究本地抗战历史。那本消失的日记再没出现过,但我不再需要它了。

有时深夜伏案,我会感觉一阵微风拂过,像是有人在轻轻拍我的肩。我知道,那是志远叔公和他的同学们,终于能够安息。

水泥能封住**,却封不住灵魂。记忆可能被抹去,但真相总会找到出路,就像嫩芽终将顶开冻土,就像那只火鸦,在半个世纪后终于振翅高飞。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