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332章 叹息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332章 叹息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九九八年那会儿,哈尔滨的冬天,嘎嘎地冷,风像刀子片儿,刮在脸上生疼。城西边儿上,有所停了快十年的小学,叫“向阳小学”。名儿叫得敞亮,里头却是一片灰败。墙皮跟得了癞疮似的,一块块往下掉,窗户没几扇完整的,都用破木板子钉死了。院子里那几棵老杨树,光秃秃的枝桠指着灰蒙蒙的天,像一伙儿怨天怨地的老鬼。

守着这片死寂的,是校工董四海,我们都叫他董大爷。

董大爷是个鳏夫,背有点驼,脸上褶子多得能夹死苍蝇,一双眼睛却还没浑,看东西贼亮。他住学校门口那间小传达室里,炉子一烧,烟味儿、剩饭菜味儿、还有他身上那股子老旱烟的味儿混在一块,倒也成了个人气儿。学校停用后,没几个活物来,除了偶尔溜进来撒野的半大孩子,和那些在断壁残垣里安家的野猫。董大爷的任务就是看着这片地方,别失了火,别让贼把最后几根椽子也拆了去。

事情出在那年入冬后,最冷的那几天。董大爷每晚巡查,都得裹紧那件油光锃亮的破棉袄,提着个铁皮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空荡荡的校园里走。那手电光晃悠在破败的教室窗户上,像鬼眨眼。

怪事,就出在二楼东头那间老教室。

连着三四天了,董大爷每晚推开门,都能闻到一股子淡淡的、甜腥腥的粉笔灰味儿。然后,手电光柱就打到了那块黢黑的旧木黑板上——上面总是写满了字,密密麻麻,全是同一道算术题。那题,董大爷瞅着眼熟,是小学高年级的玩意儿,什么“一个水池,单开进水管8小时放满,单开排水管12小时排空,俩管一起开,几小时能满?”旁边还画着歪歪扭扭的水池和水管。

头一回见,董大爷啐了一口:“哪个小兔崽子闲出屁了!”以为是白天溜进来的孩子捣蛋。他拿起黑板擦,嘴里哼哼着不成调的东北小曲,把那满黑板的数字和符号擦得干干净净。粉笔灰呛得他咳嗽了几声,在冰冷空气里显得格外响。

可第二天晚上,他一推门,那题又工工整整地写满了黑板,字迹清晰得像是刚写的。粉笔灰味儿依旧。董大爷心里有点毛了,这学校白天他都转悠,除了他,连个鬼影子都难见,谁能天天溜进来干这同一件事?

第三天,他留了心,下午特意去那教室窗外转了转,积雪平整,连个脚印子都没有。晚上,黑板依旧被写满。董大爷擦黑板的手有点抖了,冰凉的触感顺着黑板擦传到胳膊肘。他感觉后脖颈子凉飕飕的,好像有人在他背后吹气。猛地回头,手电光扫过空无一人的破旧桌椅,只照见几只被惊扰的耗子,吱吱叫着钻进了墙洞。

恐惧像湿冷的苔藓,悄悄爬上了董大爷的心头。他活了大几十年,不信邪,可这接二连三的邪乎事,让他心里直打鼓。他想到了这学校停用前的传闻,好像是有个孩子……他不敢深想,晃晃脑袋,把那念头甩出去。

第四天晚上,董大爷决定不巡查了,他要去守着。

天黑得像锅底,风刮过窗棂,发出呜呜的哭声。董大爷提前钻进了那间老教室,躲在了最后排的角落阴影里,那里堆着些破破烂烂的桌椅,正好藏身。他没敢生炉子,裹紧棉袄,还是觉得寒气从脚底板直往天灵盖钻。空气里弥漫着木头腐烂和尘土混合的霉味,还有一种……说不清的,冰冷的味道。

时间一点点 crawl(爬行)。外面偶尔传来野猫凄厉的叫春声,或者树枝被雪压断的咔嚓声,每一下都让董大爷的心提到嗓子眼。他瞪大眼睛,死死盯着前方那块黑洞洞的黑板。手电筒紧紧攥在手里,冰凉的铁壳都让他焐热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墙根儿那架老掉牙的挂钟,闷闷地敲了十二下。午夜了。

就在钟声余韵将散未散之时,董大爷浑身的汗毛唰地立了起来。

他看见了。

没有任何征兆,一支白色的、半截的粉笔,就那么突兀地、静静地,悬浮在了黑板前方。没有任何东西拿着它,它就那样悬在半空,违反着董大爷活了六十多年认知里的一切常理。

然后,那粉笔动了。

它缓缓地,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迟疑,落在了黑板上。

“嗒……嗒……吱嘎……”

粉笔划过黑板的细微声响,在死寂的教室里被放大了无数倍,像钝刀子割在董大爷的心尖上。他屏住呼吸,眼睛瞪得几乎要裂开,看着那支无人持有的粉笔,在黑板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痕迹。数字、符号、文字……正是那道他擦了又写,写了又擦的水池放水题。

书写的速度不快,甚至有点慢,一笔一划,透着一种执拗的认真。董大爷能闻到那股熟悉的、甜腥的粉笔灰味儿在冰冷的空气里弥漫开来,越来越浓。他感觉自己像被冻僵了,动弹不得,只有胸腔里的心脏在疯狂擂鼓,咚咚咚,震得他耳膜发疼。

写到一半,刚好是列完式子,快要计算的时候。那粉笔,突然停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它就那么悬停在黑板前,一动不动。

时间仿佛凝固了。教室里只剩下董大爷粗重而压抑的喘息声,还有窗外呜咽的风声。

死一样的寂静里,一声轻轻的叹息,响了起来。

那叹息声极其稚嫩,像个十来岁孩子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沮丧和……无助。

紧接着,那个稚嫩的声音又响起了,带着哭腔,飘荡在冰冷空旷的教室里:

“老师,这道题……我还是不会……”

话音落下,那悬浮的粉笔,“啪嗒”一声,轻飘飘地掉在了讲台下的阴影里,不见了踪影。黑板上,只留下那道写了一半的算术题,白色的字迹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刺眼。

董大爷一口气差点没上来,他猛地捂住自己的嘴,才没叫出声。恐惧像冰水,瞬间浸透了他全身。鬼!真的有鬼!还是个不会做算术题的小鬼!

他连滚带爬,几乎是手脚并用地逃出了那间教室,冰冷的空气灌进肺里,像刀子割。回到传达室,他插上门闩,靠在门板上大口喘气,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那一夜,他炉子也没敢熄,睁着眼睛直到天亮。

第二天,董大爷病了一场,发烧,说明话,嘴里不停地念叨“粉笔……孩子……题……”。病好后,他整个人都蔫了,眼神里多了点畏缩的东西。他绕着那栋教学楼走,再也不敢晚上去巡查了。

可过了几天,他心里那点不信邪的劲儿,又慢慢冒了出来。而且,那孩子声音里的无助和沮丧,像根小钩子,老是勾着他的心。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脑子笨,数学也老是学不会,没少挨先生的戒尺。那火辣辣的疼,和同学们嗤嗤的笑声,他到现在还记得。

一种同病相怜的古怪情绪,混杂着残留的恐惧,在他心里翻腾。

又熬了几天,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寒风小了些。董大爷不知哪来的勇气,或许是那声“老师”触动了他心里某个柔软的地方。他灌了几口老白干,揣上酒瓶子,又提着手电,一步一步,再次走上了二楼,走向那间东头的教室。

推开门的瞬间,粉笔灰味儿依旧。黑板是空的。

他走到讲台边,弯腰,从阴影里捡起了那半截掉落的粉笔。粉笔冰凉。

他盯着空黑板看了很久,酒精让他的胆子壮了些,也让那股子属于底层人的、被生活磨砺出的倔强冒了头。他颤抖着,伸出粗糙得像老树皮的手指,捏着那半截粉笔,在黑板上,就着那孩子昨晚写了一半的地方,慢慢地,歪歪扭扭地,继续演算下去。

他写得极慢,极其认真,嘴里还低声嘟囔着:“……这里……要先通分……对,找最小公倍数……唉,我这脑子,也快锈住了……”

写完最后一步,得出答案。他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灰,对着空荡荡的教室,沙哑着嗓子说:“娃……你看,这么算,就对喽……”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他的回声。他等了一会儿,什么也没发生。自嘲地笑了笑,觉得自己真是老糊涂了,准备离开。

就在他转身,脚刚要迈出门槛的时候。

身后,那个稚嫩的声音又响起来了,这次,带着一丝恍然和轻微的、如释重负的喜悦:

“哦……原来是这样啊……谢谢……老师。”

那声“老师”叫得董大爷脚步一顿,鼻子有点发酸。他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走出了教室。

从那以后,那间老教室的黑板上,再也没有出现过那道算术题。粉笔灰味儿也消失了。

但董大爷偶尔晚上巡查路过时,会感觉那教室似乎不像以前那么阴冷了。有时,他甚至会觉得,在某个角落的阴影里,有一个看不见的孩子,正静静地、乖巧地“坐”在那里。

他不再害怕。反而有时,会揣半块糖,或者一个家里带来的、有点冻伤了的苹果,放在那教室的讲台上。第二天去看,东西总是不见了。

他知道,那个因为一道题没弄懂,而徘徊了不知多少年的小家伙,大概,是终于能安心地去他该去的地方了。而这所破败小学的死寂里,似乎也因为这一场跨越阴阳的“教学”,多了那么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弱的暖意。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