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392章 卜卦石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392章 卜卦石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辽西的冬天,北风像一把钝刀子,割得人脸生疼。刘嫂裹紧那件补了又补的棉袄,站在村口的黄土坡上,望着那条蜿蜒伸向远方的土路。路两旁,枯黄的杂草在风中瑟瑟发抖,一如她此刻的心情。

“整整十三个月零七天了。”她喃喃自语,呵出的白气瞬间被风吹散。

儿子铁柱最后一次来信是去年秋收后,信上说他在南方一个叫东莞的地方盖楼房,等攒够了钱就回来,给她修葺漏风的屋顶。可自那以后,音讯全无。刘嫂托人打听,去乡里邮电局问,甚至咬牙花了一个月的鸡蛋钱给铁柱的工友拍了电报,全都石沉大海。

刘嫂家的小院在村子最西头,三间土坯房歪斜着,仿佛一阵大风就能吹倒。院墙角有一堆乱石,石堆下住着一窝刺猬,也不知住了多少年。刘嫂的男人还在时,曾想捣了那窝,说刺猬阴气重,不吉利。刘嫂不让,说好歹是条性命,不碍事。男人走后,这窝刺猬成了她唯一的伴儿。

每天傍晚,刘嫂总会抓一把玉米或剩饭,轻轻放在石堆前。久而久之,只要她一声轻唤,两只大刺猬就会带着三四只小刺猬窸窸窣窣地爬出来,毫不怕人地进食。村里人笑她傻,说这玩意儿又不能下蛋,养着干啥。刘嫂只是笑笑,心想万物有灵,就当积德吧,但愿这德能积到铁柱身上。

这天夜里,北风刮得特别凶,窗户纸哗啦啦响。刘嫂躺在冰冷的土炕上,辗转难眠。黑暗中,她听见院里有动静,不是风声,倒像是有人在低声说话。她心里一惊,摸黑起床,撩开窗帘一角往外看。

月光如水,照得院里明晃晃的。石堆前,不知何时坐着一个白胡子老头,身穿灰布长衫,正慢悠悠地梳理着胡须。他身旁围着那几只刺猬,安静地趴着,像是在听什么指令。

刘嫂吓得腿软,却不敢出声。那老头忽然抬起头,目光直直射向她窗口。刘嫂想躲,身体却像被钉住了似的动弹不得。

“刘家媳妇,莫怕。”老头的声音清晰传来,不高,却穿透风声,字字分明,“你儿在南方,遇贵人,平安,腊月归。”

刘嫂心跳如鼓,壮着胆子问:“你、你是什么人?我儿现在在哪儿?”

老头捋了捋胡须,缓缓道出一串地址:“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建设路38号,永发建筑工地,他在那里做泥瓦工,上月从脚手架上摔下,伤了腿,现已无大碍,只是行动不便,怕你担心,故未写信。”

说完这些,老头的身体渐渐变得透明,最后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石堆方向。那几只刺猬也窸窸窣窣地钻回了石缝中。

刘嫂猛地惊醒,发现自己还躺在炕上,窗外天刚蒙蒙亮。原来是场梦?可那地址如此清晰,仿佛刻在她脑子里一样。她翻身下炕,跑到院中,石堆依旧,积雪上只有刺猬爬过的痕迹。

“是刺猬仙托梦啊!”隔壁八十岁的王奶奶听后,笃定地说,“咱们这一带,刺猬修仙的传说多了去了。你常年喂养它们,它们是报恩来了。”

刘嫂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按地址写封信试试。她不识字,只好去找村里小学的张老师代笔。张老师推了推眼镜,惊讶地说:“东莞市石龙镇?这么详细?刘嫂,你这梦做得可真准。”

信寄出去了,刘嫂的心却悬得更高。万一不是呢?万一铁柱根本不在那里?万一这只是一场空欢喜?

半个月后的一个下午,刘嫂正在院里喂鸡,邮递员小王骑着绿色的自行车停在院外。

“刘嫂!信!你儿子来信了!”小王挥舞着一个信封,满脸喜气。

刘嫂双手颤抖地接过信,急忙去找张老师。信果然是铁柱写来的,他说他确实在石龙镇的工地干活,上个月摔伤了腿,怕母亲担心就没说。奇怪的是,他受伤后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老头说会告诉他母亲他的情况,让他安心养伤。没想到母亲真的来信了。

“娘,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铁柱在信中疑惑地问。

刘嫂泪流满面,对着院角的石堆连连鞠躬。

腊月将至,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回来了,可铁柱还是不见踪影。刘嫂每天都要去村口等上大半天,回来时眼睛总是红肿的。

腊月初八,天降大雪,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刘嫂的心像这天气一样冰冷。她开始怀疑那封信是不是自己的幻觉,甚至怀疑铁柱是不是真的还活着。

这天夜里,她又梦见那白胡子老头。老头面色凝重:“你儿有难,明日午时三刻,去村口老槐树下,有人带信来。”

第二天,刘嫂早早来到老槐树下等候。风雪很大,她几乎冻成冰人。午时三刻,果然看见一个陌生男子踉跄而来,一问,竟是和铁柱一同打工的同乡,刚回来过年。

“铁柱他……他为了多挣点钱,答应留守工地看材料,要晚些回来。”那人眼神闪烁。

刘嫂心头一紧,抓住那人的胳膊:“你别瞒我,铁柱到底怎么了?”

那人叹了口气,终于说了实话。原来铁柱腿伤未愈,工地老板却逼他干活,否则不发工资。铁柱无奈,只能拖着伤腿勉强工作,结果伤口感染,发高烧,现在躺在工棚里无人照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嫂听后,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

回家后,刘嫂疯了似的翻箱倒柜,找出家里仅有的三十七元六角钱,又跑去亲戚家借钱。可那年头,谁家有余钱呢?跑了一整天,也只凑够去县城的车费。

夜深了,刘嫂独自坐在炕沿上,望着窗外茫茫夜色,眼泪早已流干。她走到院中,跪在石堆前,磕了三个响头:“刺猬大仙,求你救救铁柱,我愿折寿十年,换他平安归来!”

就在这时,石堆中突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接着,一只最大的刺猬慢慢爬了出来,嘴里叼着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轻轻放在刘嫂面前。那石头形状奇特,表面光滑如镜,隐隐泛着青光。

刘嫂拾起石头,只觉得手心一热,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把这石头当了,或许能换些钱。

第二天一早,刘嫂带着石头去了县城唯一的当铺。当铺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头,他拿起石头仔细端详,脸色越来越惊讶。

“这、这是卜卦石啊!”老板惊叹道,“传说中刺猬修仙时会收集这种石头,用它占卜吉凶,极为灵验。老太太,你这石头从哪里来的?”

刘嫂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老板也不多问,当即出了二百元的高价。刘嫂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二百元,在当时足够铁柱回家的路费和医药费了。

钱汇出的第十天,已是腊月二十八,村里到处弥漫着年味。刘嫂站在村口,望眼欲穿。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路的尽头,一瘸一拐地向她走来。

“铁柱!”刘嫂大喊一声,飞奔过去,母子俩抱头痛哭。

回家后,铁柱说他收到钱后立即去医院治疗,病情很快好转。更奇怪的是,工地老板突然良心发现,不仅补发了工资,还额外给了他一笔医药费。

“娘,我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他说你用自己的阳寿换我平安,是真的吗?”铁柱担忧地问。

刘嫂摇摇头,只是笑。

第二天清晨,刘嫂照例去石堆前喂食,却发现那窝刺猬不见了,只在草窝里留下一枚光滑的卜卦石,和她当掉的那块一模一样。

此后每年冬天,那窝刺猬都会回来住上一阵,每次都留下一枚卜卦石。刘嫂把它们小心收藏起来,再困难的时候也没去变卖。

铁柱用老板补发的工资翻修了老屋,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日子渐渐好起来。后来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刘嫂抱上了孙子。

如今,刘嫂已过世多年,但那窝刺猬的故事仍在辽西一带流传。有人说刺猬修仙本为自保,若遇真心相待,必以真心回报。也有人说,那不是刺猬仙,只是刘嫂的虔诚感动了天地。

铁柱至今还保存着那些卜卦石,每当有人问起,他总是摸着石头,眼含泪光:“万物有灵啊,你待它好,它知道的。”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