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东汉:格物致癫 > 第19章 风雨欲来

东汉:格物致癫 第19章 风雨欲来

作者:如璟欲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07:10:1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邺城新颁的“求贤令”,如同一块巨大的陨石砸入看似平静的湖面,激起的不仅是涟漪,更是汹涌的暗流与浮上水面的各色鱼虾。布告贴出不过旬日,大将军府门前便已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不仅吸引了各地精于农桑、水利、匠作、医理的实干之士,更引来了众多自称能“沟通鬼神”、“洞悉天机”、“炼石成金”的方术之流。一时间,三教九流,齐聚邺城,将府前广场变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众生相舞台,比庙会还热闹。

(群众表示:吃瓜看戏,其乐无穷!今天又有几个“神仙”要现原形?)

袁绍/谢安端坐于临时设置在外堂的屏风之后,并未直接露面,只是透过细密的竹帘,静观其变。田丰与几名新选拔出来、暂充“格物院”属官的干练文吏在一旁负责初步接待、记录与甄别。他此举,一为打破门第之见,广纳天下真正有用之才,夯实根基;二则为引蛇出洞,看看能否钓上那条隐藏在暗处的“大鱼”——或者说,看看有多少不自量力的“小虾米”会先蹦跶出来。

几日甄别下来,确有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能人异士。一位来自河内的老农,对堆肥沤粪、改良土壤之法讲得头头是道,甚至带来了他自己培育的、穗粒更为饱满的麦种,田丰当场让人煮了一小锅麦饭,香气扑鼻,引得众人食指大动;一名南阳来的工匠,当场用木料和皮绳演示了他改进的水排模型,效率比旧式提升了近两成,水流哗哗,看得人啧啧称奇;甚至有一位衣衫褴褛的游方郎中,虽言语木讷,却精通针灸之术,所论经络穴位之理,竟与张道陵/顾炎武在《经世要略·医理篇》中所载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当场给一个腰肌劳损的文吏扎了几针,那文吏立刻感觉轻松不少。对于这些身怀实学之人,袁绍/谢安皆通过田丰,予以热情接纳,量才录用,或安排进正在筹建的“格物院”,或派往各郡县指导农工,引得一片赞誉,都觉得大将军是真要干实事。

(袁绍/谢安:人才!这都是宝贝!比那些只会清谈的强多了!)

然而,更多的则是滥竽充数、企图浑水摸鱼之辈。有须发皆白的老者,颤巍巍地捧着一块黑不溜秋的“点金石”,声称能点铁成金,结果被田丰让人拿来一块生铁,要求当场演示,那老者顿时支支吾吾,汗如雨下,最后被两个膀大腰圆的卫士“客气”地“请”了出去,那“点金石”掉在地上,被眼尖的人发现就是块普通煤块。更有甚者,一位披头散发、自称来自东海蓬莱的“大师”,号称能登坛作法,呼风唤雨,选定吉时煞有介事地舞剑念咒,结果原本阴沉的天空愣是没下一滴雨,反而云开见日,阳光灼灼,将那“大师”晒得满头大汗,妆容(如果那算妆容的话)都花了,引得围观众人哄笑不止,那“大师”面红耳赤,掩面而遁,连法器都忘了拿。田丰对此类人物毫不客气,一律斥退,并记录在案,以防其再生事端,还冷冷地补充一句:“下次再敢招摇撞骗,就不是请出去这么简单了!” 吓得后面几个想碰运气的家伙悄悄溜走了。

(围观群众:这比看杂耍有意思多了!天天有乐子!)

这一日,来了一位身形高瘦、面容枯槁如同千年古木、眼神却偶尔闪过一丝精光的中年道士,自称道号“云梦散人”。他言谈间引经据典,玄之又玄,从紫微斗数谈到奇门遁甲,仿佛无所不知,目光却不时看似无意地扫视着堂上的布置、往来人员的身份,尤其在旁听的属官低声交谈提及“百炼”、“军器监”等词时,他枯瘦的手指会微微捻动,眼神也微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仿佛听到了极其重要的信息,那专注劲儿,比听自己师父讲道还认真。

“贫道云游至此,观邺城王气之上,隐有黑煞缭绕,紫中带黑,此乃大凶之兆!”云梦散人捋着下巴上几根稀稀疏疏、仿佛随时会掉光的山羊胡,煞有介事地对负责接待的田丰说道,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莫名的蛊惑力,“主贵人身边有小人作祟,蒙蔽圣听,且北疆兵戈之灾,戾气冲天,恐非寻常征战,难以速平,若处理不当,恐有倾覆之危啊!” 他说得唾沫横飞,差点喷到田丰脸上。

屏风后的袁绍/谢安不动声色,心中冷笑,这套危言耸听、故弄玄虚的把戏,他在东晋见得多了,都是套路!面上却通过身旁侍从,传出故作关切的话语:“哦?竟有此事?不知真人可有解法?” (内心:我看你能编出什么花来。)

那云梦散人一听似乎引起了重视,精神微微一振,腰板都挺直了些,侃侃而谈:“此乃天机示警,非同小可!需行禳星拜斗之**,于城中巽位筑九尺高坛,以灵玉、丹砂、百年桃木芯为引,贫道需斋戒沐浴七日,净心涤虑,方可于子时登坛,步罡踏斗,上达天听,祈求天帝垂怜,化解此兵戈灾厄,驱逐小人晦气。”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搓了搓手指,“只是……这筑坛所需之物,灵玉需和田美玉,丹砂要辰州上品,皆颇为珍贵,所费不赀……另外,这做法事的辛苦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汉:格物致癫请大家收藏:()东汉:格物致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云梦散人:终于到关键环节了!开价!必须开价!)

“此事关乎邺城安危与北疆战事,确实重大,容我斟酌,必给真人一个答复。”袁绍/谢安通过侍从淡淡回应,语气听不出喜怒,随即示意属官将这位“云梦散人”带下去,“安排到驿馆,好生款待,勿要怠慢。” 实则将其软禁起来,并立刻增派精明暗探,对其一举一动进行严密监视,连他一天上几次茅房,用了多少厕筹都有人记录(嗯,四世三公的朋友们都知道,大将军总该有些奇怪的癖好吧?)。此人言行做派,故弄玄虚却又对军政之事格外敏感,与沮授密信中描述的“玄元子”虽未必是同一人,但那种神棍气质和打探消息的意图颇有几分神似,即便不是核心党羽,也极可能是其外围的眼线或试探的卒子。

(暗探:盯梢这活儿我熟!保证连他梦里说啥梦话都记下来!)

就在邺城忙于“引蛇”与“辨贤”,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暗藏机锋之际,千里之外的蜀中鹤鸣山,却真正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夹杂着自然之威与人心险恶的猛烈风雨。

夏日的蜀地,天气说变就变,雷暴频繁。这一夜,更是格外不同。乌云如墨,低压苍穹,电蛇乱舞,将群山映照得忽明忽暗,震耳欲聋的雷鸣仿佛要将天穹炸裂,随之而来的暴雨如天河倒泻,砸在屋顶瓦片和山林树叶上,发出哗啦啦的巨响,掩盖了世间大部分声响。简直就是标准的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然而,比这自然风雨更险恶的,是趁此天时悄然出动、如同鬼魅般的黑手。

两名借着游学之名、已在山中道观客舍盘桓数日、自称来自“北地”的商旅,悄无声息地披上黑色油衣,身形如同融入了夜色,利用雷声和雨幕的掩护,熟练地避开几处巡哨点,潜进了格物堂后方那座存放重要图籍、研究笔记和一些试验性物件的库房。他们的目标异常明确——曲辕犁的全套设计图样与工艺流程记录,以及所有关于冶金、淬火工艺的一切笔记!显然,河北那边“百炼法”带来的军事优势,已让幕后黑手高度重视起一切可能与提升武力相关的技术!这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方倒是挺强,可惜用错了地方。

库房平日有弟子轮流值守,但今夜这罕见的狂暴雷雨,确实掩盖了许多细微的动静。其中一名贼人显然精于此道,用特制的、裹了布的木楔和薄钢片,竟悄无声息地拨开了那看似牢固的门栓,手法专业得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兼职开锁匠。

就在他们如同阴影般潜入库房,借着窗外不时亮起的惨白闪电光芒,快速而精准地翻找着那些标注着“农具改良”、“金铁纪要”的匣子时,一道凌厉的剑光,如同暗夜中的闪电,骤然划破库房内的黑暗,直刺向那名正在翻找的贼人后心!

“何方宵小,敢犯我格物堂清静之地!道友请留步!”赵升的怒喝声紧随剑光之后响起,压过了隆隆雷声。他心思向来缜密,早已察觉这两人形迹可疑,平日问答虽谨慎,但眼神总在不该留意的地方停留,像极了偷鸡的黄鼠狼。今夜这般恶劣天气,他更是心生警惕,预感对方可能会趁机行动,早已亲自带着几名武艺较好的弟子,埋伏在库房附近的阴影处,就等着瓮中捉鳖。

(赵升:等的就是你们!真当我们格物堂是菜市场,想来就来?)

那两名贼人见行迹彻底败露,眼中凶光毕露,却并不答话,反手拔出腰间淬了幽蓝光泽、显然喂了剧毒的短刃,身形如电,直扑赵升!招式狠辣刁钻,配合默契,进退之间竟隐隐带着军中搏杀之术的影子,绝非寻常毛贼!一看就是专业干脏活的。

库房内空间狭小,堆积着不少物品,瞬间刀光剑影,劲风呼啸,与窗外连绵不绝的电光雷鸣交织在一起,更添几分凶险。赵升身为张道陵亲传弟子,武艺根基扎实,剑法灵动,但对方二人显然也是好手,且悍不畏死,以命搏命的打法一时竟让他难以迅速拿下,只能缠斗。一个贼人甚至试图用火折子点燃旁边的书卷制造混乱,被赵升一剑挑飞,火星溅到他自己身上,烫得他龇牙咧嘴。

激烈的打斗声和兵刃撞击声,终究还是穿透了部分雨幕雷声,惊动了附近巡夜以及住在不远处的其他弟子。很快,更多的灯笼火把被点燃,人影幢幢,将那两名贼人所在的库房出口团团围住,水泄不通。一名机灵的小道士更是冒雨敲响了示警的铜锣,锣声在雨夜中传得老远。

其中一名贼人见逃脱无望,眼中闪过一丝狠绝,猛地从怀中掏出一包粉末,作势欲撒向围拢过来的众人,企图制造混乱,另一只手则迅速探向口中,显然欲咬碎暗藏的毒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黑影猛地从旁边窜出,竟是一位平日负责捣药、力气颇大的中年道民,他情急之下也顾不得许多,将手中那根沉重的硬木捣药杵如同投掷标枪般狠狠砸了过去!“砰”地一声闷响,正中那贼人的腮帮子,将其砸得一个趔趄,满口鲜血混合着几颗碎牙喷出,毒囊也掉了出来。另一名贼人则被赵升觑准机会,一剑精准地刺穿其持刀的右肩肩胛,废其战力,随即被一拥而上的弟子们死死按住,生擒活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汉:格物致癫请大家收藏:()东汉:格物致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道民:叫你偷东西!吃我一杵!我这捣药杵,既能捣药,也能捣贼!)

张道陵/顾炎武身披道袍,手持灯笼,在大雨中闻讯快步赶来。他看着库房内被翻得一片狼藉的箱柜,以及那两名被牛筋绳捆得结结实实、面色灰败却眼神怨毒的贼人,面色沉静如水,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仿佛有风暴在凝聚。竟真有人将黑手伸到了这偏远的鹤鸣山,伸到了他这方致力于民生实学的清净之地!这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搜身,仔细检查。”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弟子们立刻动手,很快从贼人贴身处搜出了全套的夜行工具、几包不同用途的药粉(包括迷药和剧毒)、一些散碎的金银,以及最为关键的——几枚材质特殊、刻着怪异狼蛇缠绕纹饰的青铜符牌!那纹饰,与之前赵升留意到那些可疑“北地商旅”皮囊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果然是他们。”张道陵/顾炎武拿起一枚冰凉刺骨的铜符,指尖摩挲着那凹凸不平的纹路,仿佛能感受到其背后隐藏的森森恶意。他走到那名被捣药杵砸晕后刚醒转、又被生擒的贼人面前,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其皮囊,直视其灵魂深处。

“尔等受何人指使?那藏身胡地的‘玄元子’,与你们是何关系?”他直接问出了从河北那边情报中得来的关键名号,这是试探,也是施加心理压力。

那贼人听到“玄元子”三字,身体几不可察地一震,瞳孔猛地收缩,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随即死死闭上双眼,咬紧牙关,任凭嘴角血流如注,也一言不发,显是受过极其严苛训练、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死士。

张道陵/顾炎武不再多问。他知道,从这种被彻底洗脑的工具人口中,很难问出真正有价值的线索。但对方的行动本身,以及这铜符和他们对“玄元子”名号的反应,已经足够说明一切。那隐藏极深的幕后黑手,已经将他这鹤鸣山格物堂,视为了必须清除或至少严密掌控的目标!

“即日起,格物堂内外戒备提升至最高。加派可靠人手,将所有重要图籍、工艺记录、试验数据,分门别类,转移至山中备用的几处密窖妥善保管。凡陌生面孔要求入山或接近格物堂,需严加盘查,验明正身,稍有可疑,立即上报,不得放入!”他沉声吩咐赵升,语气凝重,“另外,将今夜之事详细记录,连同这铜符的精确拓印图样,设法通过稳妥渠道,传递给……我们在河北的那位友人。”

他隐隐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一场针对他与那位素未谋面、却命运相连的“河北友人”的狂风暴雨,正在迅速酝酿、逼近。他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同时也必须尽快提醒那位可能面临同样、甚至更为猛烈冲击的“同类”。

风雨已至,山雨欲来风满楼。

而在邺城驿馆之中,被严密监视、软禁起来的“云梦散人”,于深夜时分,竟试图以某种类似缩骨之术的技巧,悄然挣脱了捆绑的绳索,意图溜出房间,却被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伪装成驿丞属下的暗探头目带领甲士及时发现,当场按住。一场针对此人的深入审问,即将在天亮后开始。这位“散人”怕是要散架了。

南北两地,相隔千里,针对同一股黑暗势力的暗战与反击,几乎在同一时刻骤然升级。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汹涌的暗流已然化为吞噬一切的致命漩涡。

(第十九章 完)

喜欢东汉:格物致癫请大家收藏:()东汉:格物致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