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东晋风华 > 第209章 立言

东晋风华 第209章 立言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18:47:16 来源:全本小说网

陆昶深知,一场战役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喘息,慕容厉虽退,北燕的威胁未除,天下强敌环伺。东海郡若想在这乱世中真正屹立不倒,仅凭刀兵之利与一时之勇远远不够,更需要一种能够凝聚人心、指明方向、贯穿始终的魂与魄。这魂魄,不在建康流行的虚无缥缈的清谈玄理,亦不在门阀固守的僵化教条,而在经世致用的文治武功,在能让百姓安居、郡国强盛的实实在在的方略。

于是,在处理繁重军政事务的间隙,于郯城太守府那间唯有书卷、舆图与一盏孤灯相伴的简朴书房内,陆昶常常秉烛至深夜。他并非埋首故纸堆,而是将他自穿越以来所学之现代知识、所观之历史兴衰、所行之东海新政,与此世现状深度融合,系统性地梳理、总结、升华。他要为东海郡,也为这混乱的世道,立下一块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基石。

这部正在孕育的着作,他暂定名为 《治世新策》 ,意在与旧有的、日益空洞的玄学清谈和束缚人才的僵化门阀政治划清界限,阐述一条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民生的务实之路。

今夜,烛火摇曳,映照着陆昶沉静而专注的面庞。他提笔蘸墨,在铺开的宣纸上,写下了开篇总纲的标题——《文武论》。这不是兵书,亦非纯粹的政论,而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石。

笔锋落下,字迹筋骨隐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夫立国之道,在文与武。文非虚言,武非暴戾。文者,经济民生,礼法教化,乃国家之血脉脏腑;武者,甲兵之利,征伐之能,乃国家之筋骨爪牙。血脉枯则筋骨衰,脏腑损则爪牙钝。故善治国者,必使文器充盈,以养武备;武备修明,以护文器。二者相济,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倾。”

写到这里,他略作停顿,目光仿佛穿透墙壁,看到了那些仍在崇尚空谈的建康名士,那些倚仗门第尸位素餐的官僚,还有那些只知穷兵黩武、不顾民生的割据军阀。他继续写道,笔锋更显锐利:

“今之弊,或尚清谈而废实务,玄风空泛,于国何益?或重门第而轻寒微,贤能埋没,于政何补?或恃武力而竭民力,根基动摇,于邦何利?皆偏颇之道,非长治久安之策。吾所谓新策,首在正此文武之名,务其实而不炫其华,重其用而不拘其形。文,当为安邦定国之实学;武,当为止戈守土之利器。”

搁下笔,陆昶轻轻吹干墨迹。这短短数百字的《文武论》,凝聚了他对当前时局最深刻的观察与批判,也指明了东海郡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文武并重,相辅相成。

数日后,陆昶将这篇《文武论》的初稿,示于前来商议军务的谢玄与汇报内卫情况的高啸。

谢玄接过文稿,初时只是随意浏览,但很快,他的神色变得专注而凝重,目光在字里行间反复流连。良久,他放下文稿,长长吁了一口气,眼中满是叹服与激赏:“陆兄!此论……真如暮鼓晨钟,振聋发聩!‘文器’、‘武备’之喻,形象而深刻,直指要害!以往我只知练兵备战,或听人谈论诗书礼乐,却从未有人将二者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一体之两面,缺一不可!此论一出,足以廓清当下迷雾,为我东海乃至天下有志之士,指明一条务实前行之路!”

高啸虽不似谢玄般善于言辞,却也紧紧攥着文稿边缘,重重点头,声音低沉而坚定:“府君,此论甚合我心。以往只觉府君新政皆为民为郡,今日观此文章,方知所有举措背后,皆有此深意。文武并举,内外兼修,若能贯彻始终,何愁我东海基业不固?何惧外敌环伺?”

陆昶看着两位最重要的伙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但眼神依旧清明冷静:“此篇仅为总纲,意在统一我等认知,明确前行之根本。具体如何充盈‘文器’,如何修明‘武备’,还需后续篇章详细阐述。譬如,‘文器’不仅在于富民,更在于启智、聚才、恤民;‘武备’不仅在于强兵,更在于固本、利器等。前路漫漫,望诸位与我一同,将此理念深植于心,贯彻于东海郡的每一项政令、每一次操练之中,使其成为我郡之魂。”

《文武论》如同一声清越的号角,首先在东海郡的核心层中吹响。它迅速在郡府高层、军中将领以及如顾雍之等受重用的寒门官员中小范围传阅、讨论,引起了巨大的思想震动。一股务实、求新、强调功用、反对空谈的思想风气,开始在这片饱经战火而焕发生机的土地上悄然兴起,并逐渐渗透到新政的方方面面。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东晋风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