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57章 宋真宗赵恒:从贤君到“闹剧”主角

赵恒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既能挽回面子,又不用打仗。于是,一场荒诞的“天书”闹剧就此拉开帷幕。公元1008年正月,赵恒煞有介事地对大臣们说:“去冬十一月庚寅月,将近半夜时分,我刚灭烛就寝,忽然室中亮堂起来,有个穿绛衣的神人对我说:‘来月于正殿建道场一个,将降天书“大中禅符”三篇。’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另外还有黄色字条三幅,内容是说真宗以孝道承统,务以清净简俭,必致世祚长久云云。”说完,他就命人在左承天门找到了所谓的“天书”。为了让这场闹剧更加逼真,赵恒还命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宣读“天书”,然后将其郑重盛入金柜中,派官员祭告天地、宗庙和社稷。

这还不算完,赵恒又授意一班大臣如陈尧叟、丁谓等,以经义加以附和,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争言祥瑞”的热潮。三月间,由宰相王旦牵头,动员了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耋寿父老等二万四千三百余人,连续五次联名上表请求赵恒封禅。赵恒见“民意”如此,便顺水推舟,于十月初正式东行封禅泰山。那“天书”被载以玉辂,在前开路;王旦等一般文武百官扈从;还有一大批供役人员,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历时十七天始到达泰山。在山下斋戒三日,始行登山。按照事先拟定的礼注,在山上完成了祭天大典后,第二天又下到社首山行了祭地礼。之后,又是一连串的庆贺活动。总计这次“东封”,包括到曲阜祭孔在内,前后花了47天。

封禅泰山还不够,三年之后,赵恒又到离辽国更近的山西汾阳去“祭祀后土”(又称“西封”)。为了供奉“天书”,他还大兴土木,修建了玉清昭应宫等大量宫观。这些活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原本清明的官场,也因为这场闹剧变得乌烟瘴气,官员们纷纷迎合赵恒,争言祥瑞,以求升官发财。赵恒的“天书”闹剧,不仅让他自己晚节不保,也给北宋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在这场“天书”闹剧中,赵恒逐渐迷失了自我,变得昏庸起来。他开始疏远正直的大臣,重用王钦若、丁谓等奸佞之臣。这些人结党营私,贪污**,把朝廷搞得一团糟。政治上的**,加上大量的财政支出,使得北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百姓生活困苦,起义不断。

而在家庭生活方面,赵恒也有诸多不如意。他与刘皇后无子,偶然临幸刘氏的侍女李氏,李氏生下一子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刘皇后将赵受益据为己有,与嫔妃杨氏共同抚养。李氏则默默忍受,不敢声张。这便是着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原型,虽然故事有很多夸张虚构的成分,但也反映了赵恒后宫的一些复杂情况。

公元1022年,赵恒病逝于东京汴梁,享年五十五岁。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前期的他,勤勉治国,开创了“咸平之治”,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换来了和平。但后期的他,却沉迷于“天书”闹剧,封禅祭祀,劳民伤财,使得北宋的国力逐渐衰退。

他的功过是非,一直是历史学界争论的焦点。但无论如何,他都是北宋历史上一位重要的皇帝,他的所作所为,深刻地影响了北宋的发展进程。正如史书所评价的那样:“真宗英悟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虑其聪明,必多作为,数奏灾异以杜其侈心,盖有所见也。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赵恒的一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历史样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帝王在权力、荣誉、**面前的挣扎与抉择。

参考《宋史》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