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22章 褚蒜子:红颜摄政挽狂澜,三度临朝撑社稷

在那遥远的东晋时期,有这样一位奇女子,她虽为女流之辈,却在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褚蒜子,一个三度临朝听政,扶持六位皇帝,以柔弱之躯撑起东晋半壁江山的传奇太后。

公元324年,褚蒜子出生在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的一个官宦世家。祖父褚洽,做到了武昌太守;父亲褚裒,更是厉害,官至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死后还被追赠侍中、太傅,封爵都乡亭侯。在这样优渥的家庭环境里,褚蒜子不仅天生丽质,还饱读诗书,见识开阔,气度宽宏。

十四岁那年,褚蒜子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她被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这桩婚姻,看似是命运的安排,实则也是门第之见下的产物。不过,对于褚蒜子来说,这却是她走进东晋政治核心的第一步。

婚后的生活还算甜蜜,可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让褚蒜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公元342年,晋成帝司马衍去世,司马岳即位,是为晋康帝。年仅十九岁的褚蒜子,一下子从王妃变成了皇后,这身份的转变,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成为皇后的褚蒜子,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荣耀冲昏头脑。她深知,这皇后的宝座,可不是那么好坐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在宫廷的日子里,她接触到了谢安、王羲之一众名士,被江南文化圈的氛围所熏陶,礼仪、政治与文化方面的知识不断增长,也为她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基础。

本以为日子会这样平静地过下去,可命运又一次和褚蒜子开了个大玩笑。公元344年,晋康帝去世,年仅两岁的儿子司马聃即位,是为晋穆帝。这一下,整个东晋朝廷都慌了神,一个两岁的孩子,怎么治理国家呢?

于是,领司徒蔡谟等人联名上奏,言辞恳切地请求褚蒜子临朝摄政。他们在奏章里把褚蒜子夸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说她“陛下体兹坤道,训隆文母。昔涂山光夏,简狄熙殷,实由宣哲,以隆休祚。伏惟陛下德侔二妫,淑美《关雎》,临朝摄政,以宁天下。”意思就是说,褚蒜子品德高尚,堪比古代的贤后,只有她出来主持大局,才能让天下安宁。

褚蒜子看到奏章后,心里也是百感交集。她本是个女子,只想相夫教子,过着平淡的生活,可如今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但为了国家,为了年幼的儿子,她咬咬牙,答应了下来。就这样,二十一岁的褚蒜子,开启了她的第一次临朝摄政。

初入朝堂的褚蒜子,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朝中新旧势力相互倾轧,何充与司马昱等人辅佐幼帝,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却各怀鬼胎。但褚蒜子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冷静,在各方势力之间周旋。

有一次,有司官员奏请褚蒜子,说她的母亲谢氏已经被封了寻阳乡君,那么她的前母荀、卞二夫人也应该追赠封谥。褚蒜子却拒绝了,她觉得这样做不符合礼制,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份而破坏规矩。这件事让朝中大臣们对她刮目相看,都觉得这个太后不简单,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

还有一次,太常殷融提议,依照郑玄的释义,褚蒜子的父亲卫将军褚裒,在宫廷里应该行臣礼,回家的时候则行家人礼。褚蒜子觉得这件事关系重大,不能草率决定,于是下诏说:“典礼如何规定没有详查,如照殷融所奏,是我心所不能安的,以后再详细考究。”后来,征西将军庾翼、南中郎将谢尚议论认为“父在一家最尊,君在天下最重,郑玄的释义合乎情理”,褚蒜子这才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从此以后,朝臣们都对褚裒敬重有加,而褚蒜子也通过这件事,在朝堂上树立了自己的威望。

在褚蒜子的努力下,东晋朝廷逐渐稳定下来,百姓们也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但褚蒜子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要想让国家长治久安,还需要做很多事情。

时光荏苒,转眼间晋穆帝就长到了十五岁。按照礼制,他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褚蒜子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儿子,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是时候把权力还给儿子了。

于是,在升平元年(357年)正月,褚蒜子下诏说:“昔日遭受不幸,皇帝尚在幼年,皇权微弱,虚居其位。百官卿士都遵前朝之例,劝我摄政。为了社稷之重,遵守先代成规,勉力听从众议,不敢固守己见。仰凭祖宗保佑,俯仗群臣护养,皇帝已成年加冠,礼制已成,德望已备,应当南面亲政,治理万国,今归还政事,一切遵照旧典。”

从这道诏书里,我们可以看出褚蒜子的无奈和豁达。她本无意权力,只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如今国家安定了,她便毫不犹豫地退居幕后。这在古代的政治人物中,是非常难得的。

退居崇德宫的褚蒜子,并没有彻底远离政治。她虽然不再处理日常政务,但还是会接见朝臣,关注国家的安危。对于国家的版图、边疆情况以及各项政令等,只要她觉得有必要,依然会发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朝臣们也都知道,太后虽然不在朝堂,但她的话依然分量十足,谁都不敢轻易忽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这一阶段,东晋的局势依旧复杂。权臣们如恒温等,还在不断地试探着权力的边界。坊间甚至传言:“褚太后若心动,朝中势力要震。”可褚蒜子就用她这退位的姿态,巧妙地设定着权力的边界,让那些权臣们虽心里痒痒,却也不敢过度地扩张自己的权力。她就像是一个幕后的操控者,用自己的智慧,维持着东晋朝廷的平衡。

然而,东晋的命运似乎注定要多舛。升平五年(361年)五月,晋穆帝去世,年仅十九岁。这对褚蒜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白发人送黑发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但更让她头疼的是,晋穆帝死后无子,这皇位该由谁来继承呢?经过一番商议,大臣们迎立了晋成帝的长子琅琊王司马丕即位,是为晋哀帝。

本以为新皇帝即位,国家就能稳定下来,可没想到,这个晋哀帝是个糊涂蛋。他对政事不感兴趣,却迷信方士,成天不吃饭,只吃金石药饵。结果年纪轻轻就病倒在床,拖了一年,仍不见好转。

这下大臣们又慌了神,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请出褚蒜子临朝摄政。起初,褚蒜子是不愿答应的,她已经退居幕后,享受着难得的清闲,实在不想再卷入这权力的纷争。但宫廷内外的压力实在太大,她最终还是心软了,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褚蒜子第二次挂起了帘子,开启了她的第二次垂帘听政。这一回,她面临的局势比第一次还要复杂。朝中风云变幻,政变频发,权臣们争权夺利,一片混乱。但褚蒜子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她凭借着自己的谨慎和智慧,一次次化解了危机。

她一方面用谨慎的诏令限制着权臣的扩张,一方面又巧妙地平衡着各方势力的力量。在她的努力下,东晋朝廷再次稳定下来。虽然这次摄政的时间不长,但她的冷静与智慧,在史书中都留下了“默识远谋”的记载,为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是,命运似乎还没有放过褚蒜子。兴宁三年(365年),晋哀帝去世,同样无子嗣。褚蒜子只好立晋哀帝之弟琅琊王司马奕为帝。本以为这次能安稳一些,可没想到,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咸安元年(371年)十一月,权臣桓温亲自赶赴建康,暗示褚蒜子,请废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丞相司马昱为帝。这简直就是**裸的篡位啊!但桓温手握重兵,朝廷上下都敢怒不敢言。

当时,褚太后正在佛屋烧香,侍臣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报告说:“外有紧急奏章。”褚蒜子心里一惊,她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她出来靠住门把奏章看了几行,就说:“我本来就猜疑会发生这样的事。”奏章读了一半,她停下来,找了一支笔,在奏章上批复道:“我遭此百忧,感念生者与死者,心如刀割。”

桓温开始呈诏书草稿时,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他顾虑褚太后会有异议,紧张得流汗,脸色都变了。可当诏书批复出来后,他一看,心中大喜。原来,褚蒜子虽然心里悲痛,但为了大局着想,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司马昱即位,是为晋简文帝,褚蒜子被尊为崇德太后,移居崇德宫。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可没想到,第二年简文帝就去世了,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晋孝武帝。孝武帝年幼,桓温又去世,于是群臣便上奏请褚蒜子再度临朝听政。

这已经是褚蒜子第三次临朝听政了,她的心里想必也是五味杂陈。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挑起了这个重担,以“崇德太后”的身份发布宣诏,辅佐简文帝立法、整顿吏治,凭借着自己的权威,压住了桓温余党的势力。

在这期间,她精心设定辅政体制,命谢安、桓温等大臣辅佐孝武帝,一点点清除政变后的混乱局面。她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着东晋的生死存亡,而她也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挽救了东晋朝廷。

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已经成年,褚蒜子便下诏还政于孝武帝,复称崇德太后。这一次,她是真的彻底退出了权力中心,回到崇德宫,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回顾褚蒜子的一生,她三次摄政,历经六位皇帝,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从不带亲戚入朝为官,也未曾想着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划,尽显不恋权的态度。每一次结束摄政,回到崇德宫时,朝中虽会送上钦赐,她也只是淡然接受。

即便退隐了,她对朝政依旧有着影响力。在往后的十几年里,每逢历史的关键转折,臣下若来请教,她总会低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却从不越界去掌权、干涉,始终维持着一种“幕后坚守”的角色,就像站在政治与私人生活之间的平衡点上,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众人的精神支柱。

太元九年(384年)六月初一,褚蒜子在显阳殿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孝武帝与褚蒜子为叔嫂关系,朝中议论如何服丧的问题。太学博士徐藻提议说:“侍父侍君都应该做到敬。《礼记》上说:‘夫妻丧礼,丈夫按父亲丧制,则妻子按母亲丧制’,那么丈夫按君礼,妻子应按后礼。为太后服齐丧,是母亲的丧制。鲁人讥讽违礼的祭祀,是表明对尊者之尊。今皇帝亲自奉祀康帝、穆帝、哀帝及靖后,尊重如同亲生,怎么可以尊敬为君,而丧服按本亲呢?应该行齐衰丧礼,服丧一年。”孝武帝听从了这个意见。七月二十八日,孝武帝将褚蒜子安葬于崇平陵。

参考《晋书》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