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33章 杨贵妃:荔枝飞骑红尘笑,马嵬坡前玉碎悲

大唐天宝年间的顶流网红,不是诗仙李白,不是画圣吴道子,而是一位“颜值天花板”的美女——杨玉环。她凭一己之力,把帝王爱情甜成古偶剧,让唐玄宗老哥“不爱江山爱美人”,硬生生把大唐盛世的繁华推向“撒糖巅峰”,最后却成了安史之乱的“背锅侠”,马嵬坡一缢,香消玉殒。

杨玉环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父亲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妥体制内中层人士,母亲也是名门闺秀。按现在的话说,她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白富美”,从小接受顶级教育,《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她“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颜值、才艺、智商三项全满,堪称“古代版全能女神”。

可这位女神的“初恋”,却有点“戏剧性”——开元二十三年,17岁的杨玉环嫁给了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成了“寿王妃”。李瑁长得帅、性格温和,对杨玉环也是百般呵护,小两口日子过得“甜甜蜜蜜”,放在现在就是“郎才女貌的神仙眷侣”。

谁知道,这桩婚姻只维持了五年,就被“公公”唐玄宗给“截胡”了。咱只能说,杨玉环的颜值实在太能打,唐玄宗某次偶然见到她,直接“一眼万年”,魂都被勾走了。《新唐书·杨贵妃传》里写“玄宗见而悦之”,就这五个字,直接改写了杨玉环的人生轨迹——这剧情,比现在的“狗血偶像剧”还离谱!

唐玄宗想把杨玉环纳入后宫,可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妇,直接“抢”太难看。于是,他玩了波“曲线救国”,先让杨玉环去道观当“女道士”,赐号“太真”,名义上是“为窦太后祈福”,实则是“洗白身份”,断了她和寿王的关系。

这波操作,放在现在就是“职场跳槽前先‘停薪留职’,清空过往履历再入职新公司”,唐玄宗为了娶杨玉环,也是把“面子工程”做到位了。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正式结束“道士生涯”,入宫成为唐玄宗的妃子;天宝四年,唐玄宗直接册封她为“贵妃”,还特意下旨:“贵妃资质丰艳,宜承宠命,可册为贵妃,位同皇后”(《唐大诏令集》)。

从此,寿王成了“前老公”,公公成了“现任丈夫”,杨玉环完成了史上最华丽的“宫廷逆袭”。咱不得不说,杨玉环的心态是真稳,换别人面对这种“伦理暴击”,早就慌了神,她却能从容应对,不仅深得唐玄宗宠爱,还把宫廷关系处理得明明白白——这情商,放在现在就是“顶级职场社交达人”!

自从杨玉环成了杨贵妃,唐玄宗直接化身“宠妻狂魔”,把“偏爱”两个字刻进了骨子里。别的妃子是“偶尔翻牌子”,杨贵妃是“天天独宠”,后宫三千佳丽全成了“背景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唐玄宗的世界里,只有杨贵妃一个女主角”。

杨贵妃爱吃荔枝,可荔枝这东西“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而新鲜荔枝只产自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离长安(今西安)好几千里地。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荔枝,唐玄宗直接下旨:“置驿传送,走数千里,马死无数”(《新唐书·杨贵妃传》)。

这波“唐朝版顺丰特快”还是“不计成本”的那种——驿马昼夜兼程,累死了一匹又一匹,只为让荔枝以最快速度送到长安。杜牧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这波宠妻操作的真实写照。咱只能说,这待遇,比现在的“明星专属应援”还夸张!

杨贵妃不仅颜值高,才艺更是一绝,尤其擅长跳舞。唐玄宗本身就是“音乐发烧友”,还亲自创作了《霓裳羽衣曲》,而杨贵妃一听到曲子,立马就能编出舞蹈,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旧唐书》记载“(贵妃)善歌舞,通音律,玄宗甚加宠爱”,每次杨贵妃跳《霓裳羽衣舞》,唐玄宗都看得“目不转睛”,还亲自为她伴奏。

这对“才艺夫妻”,放在现在就是“顶级歌手 舞蹈家”的组合,每次合作都是“全网刷屏”的名场面。唐玄宗还特意为杨贵妃打造了“专属舞台”,用最好的乐器、最华丽的服饰,就为了让她展现最美的舞姿——这资源倾斜,简直是“顶流中的顶流”!

杨贵妃受宠,杨家也跟着“飞黄腾达”。唐玄宗封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还赏赐了大量金银珠宝和豪宅;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更是一路飙升,从一个“市井无赖”做到了宰相,权倾朝野。《资治通鉴》里写“杨氏诸姨,竞为侈靡,甲第洞开,僭拟宫掖”,杨家的富贵程度,堪比皇室宗亲。

这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放在现在就是“明星爆红后,全家都成了‘流量网红’”,虽然风光无限,却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毕竟“树大招风”,杨家的嚣张跋扈,早就引起了朝廷上下的不满。

很多人觉得杨贵妃只是个“靠颜值上位的花瓶”,但实际上,她的智商和才艺完全配得上唐玄宗的宠爱。除了跳舞,杨贵妃还精通琵琶、笛子等多种乐器,《唐国史补》记载“杨贵妃善弹琵琶,每弹奏,诸王、郡主、驸马皆围而听之,为之击节”,连专业的乐师都对她的技艺赞不绝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更绝的是,杨贵妃还很懂“文人社交”。大诗人李白当年在长安任职,唐玄宗特意让他为杨贵妃写诗,李白一挥而就,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千古名句,把杨贵妃的美貌形容得“超凡脱俗”。杨贵妃看到诗后,当场为李白斟酒,还亲自弹琵琶助兴——这波“跨界互动”,放在现在就是“顶流明星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同框”,直接引爆全网!

而且杨贵妃情商极高,从不干涉朝政,只在唐玄宗面前“撒娇卖萌”,偶尔还会“劝谏”几句。有一次唐玄宗因为小事生气,把杨贵妃送回了杨家,结果才过了一天,唐玄宗就“茶饭不思”,赶紧派人把她接回来。杨贵妃回来后,没有哭闹,反而主动认错,还说“臣妾罪该万死,陛下能原谅臣妾,是臣妾的福气”,把唐玄宗哄得“龙颜大悦”——这情商,放在现在就是“顶级情绪价值提供者”!

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神仙爱情”,在天宝十四载戛然而止——这一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了“安史之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长安,唐玄宗没办法,只能带着杨贵妃、杨国忠等一行人,偷偷逃出长安,往蜀地逃亡。

这场兵变,就像“盛世里的一场大地震”,直接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幸福生活”震得粉碎。《资治通鉴》记载“禄山发范阳兵及奚、契丹之众号十五万,号称二十万,反于范阳”,叛军的凶猛,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而杨家因为之前的嚣张跋扈,成了众矢之的——大家都觉得,这场战乱是杨国忠和杨贵妃“祸国殃民”导致的。

逃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时,随行的士兵突然哗变,他们把矛头指向杨国忠,大喊“杨国忠谋反,诛杀奸臣!”,然后一拥而上,杀了杨国忠。杀了杨国忠还不够,士兵们又把矛头指向杨贵妃,说“贼本尚在,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旧唐书·杨贵妃传》)——意思是,杨国忠是杨贵妃的亲戚,不杀杨贵妃,后患无穷!

士兵们的逼迫,让唐玄宗陷入了两难——一边是自己宠爱了十几年的贵妃,一边是哗变的士兵和自己的性命。唐玄宗哭着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想为杨贵妃辩解,可士兵们态度坚决,说“国忠谋反,贵妃乃其亲族,岂能无罪?若不诛杀,我辈难以安心!”(《新唐书·杨贵妃传》)

没办法,唐玄宗只能“赐杨贵妃死”。最终,杨贵妃在马嵬坡的佛堂里,自缢而亡,年仅38岁。《资治通鉴》里记载“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一代美人,就这样香消玉殒。

很多人把“安史之乱”的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骂她是“祸国妖妃”,但实际上,这对她太不公平了。杨贵妃从来没有干涉过朝政,她只是一个“被宠爱的妃子”,而“安史之乱”的根源,是唐玄宗晚年的昏庸无道、朝政**,以及安禄山的野心勃勃。杨贵妃之所以成为“背锅侠”,只是因为她是杨国忠的亲戚,又是唐玄宗最宠爱的人——在士兵们看来,杀了她,才能“平息众怒”。

就像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杨贵妃的死,从来不是因为她自己有罪,而是时代的悲剧,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很多人说,杨玉环是“祸国殃民的妖妃”,但实际上,她只是一个被时代裹挟的女人。唐玄宗晚年的昏庸,杨国忠的嚣张跋扈,安禄山的野心勃勃,这些才是“安史之乱”的真正原因,而杨玉环,只是一个无辜的“背锅侠”。就像苏轼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杨玉环的一生,是盛世的缩影,也是悲剧的注脚。

马嵬坡的风,吹了千年,吹散了盛世的繁华,却吹不散人们对杨玉环的记忆。她的美貌、她的才艺、她的爱情、她的悲剧,都成了千古流传的话题。

参考《唐书》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