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 > 第9章 三界乾坤定

朝歌的秋,是浸在暖香里的。青石板路被晨露浸得发潮,踩上去软乎乎的,像踩在晒透的棉絮上。巷口的老槐树还剩半树叶子,风一吹,“哗啦啦”响,碎光从叶缝里漏下来,落在张婶的胡辣汤摊子上,把铁锅映得发亮。

张婶的摊子支了二十多年,黑铁锅里的汤永远是滚着的,椒香混着骨头汤的醇厚,飘得满巷都是。她总穿着件蓝布围裙,围裙边角磨出了毛边,却洗得发白透亮。这会儿刚辰时,摊子前就围了不少人:挑着菜筐的菜农,背着书包的学童,还有刚下工的脚夫,都捧着粗瓷碗,小口小口地嘬着汤,辣得直吸气,却舍不得放下。

“张婶,再给我加勺辣油!”穿短打的脚夫抹了把嘴,碗底已经见了底。

张婶笑着应“好嘞”,手里的铜勺“叮”一声碰在碗沿上,辣油顺着汤面滑开,瞬间又飘起一层香。她眼尖,看见角落里缩着个穿补丁衣裳的孩子,正盯着别人的碗咽口水,便盛了小半碗汤,还卧了个荷包蛋,递过去:“娃,快喝,凉了就不好喝了。”

孩子怯生生地接过来,小声说“谢谢婶”,捧着碗蹲在槐树下,小口小口地喝,眼睛亮得像星星。

巷中间的李叔修鞋铺,门帘总挂着半幅,能看见里面的木桌。李叔今年六十多了,鬓角全白了,却依旧耳不聋眼不花,手里的锥子穿线又快又准。他孙子小豆子才六岁,总蹲在桌旁,手里攥着个小锤子,学着爷爷的样子敲鞋钉,锤子总敲在自己手上,疼得咧嘴,却还是不肯停。

“爷爷,你看我敲的!”小豆子举着只破布鞋,鞋钉歪歪扭扭地钉在鞋帮上。

李叔放下手里的活,拿起布鞋看了看,笑着摸了摸孙子的头:“不错不错,比爷爷小时候强多了。就是这钉得再正点,不然穿鞋会硌脚。”

小豆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拿起锤子,这次学得格外认真,连巷里传来的胡辣汤香味都没吸引他。

巷尾的朱楼食肆,门总是开得最早。朱成碧站在石磨旁,正往磨盘里添黄豆,素色布裙的裙摆沾了点白浆,她却浑然不觉,只盯着磨盘里缓缓流出的豆浆,嘴里念叨着:“再磨两圈,浆就稠了,陈店家爱喝稠的。”石磨是去年陈玄帮她选的,磨盘纹路深,磨出的豆浆细,她特意在磨盘边缘刻了道浅痕,每次添豆到浅痕处,磨出的浆就刚好是陈玄喜欢的稠度。她真身是自盘古开天便存在的饕餮,活过千年却始终是十三四岁双髻少女的模样,眼角缀着淡淡的红妆,抬手添豆时,袖口滑落露出的皓腕上,系着根陈玄去年送的红绳——说是避邪,其实是他路过布庄时,见这红色衬她,随手买的。

陈玄的茶肆就在朱楼斜对过,黑木招牌上“陈记茶肆”四个字,被岁月磨得泛着温润的光。他坐在柜台后,手里捏着个粗瓷罐,罐里是新腌的金橘,颗颗饱满,裹着层薄糖霜。他没急着摆出来,而是先擦了擦柜台上的茶盏,每个茶盏都擦得锃亮,摆得整整齐齐——其中有只带青花的茶盏,是朱成碧上次送的,说这盏盛桃花茶最香。

帝辛走进茶肆时,身上还带着晨露的湿气。他穿了件半旧的布袍,不像当年的人皇,倒像个寻常的读书人。“先生,今日的豆浆,朱掌柜该磨好了吧?”他笑着走到柜台前,手里还拿着本旧书,是陈玄上次借他的。

陈玄抬头,把腌金橘罐推过去:“刚腌好的,你拿去给朱掌柜,让她配着豆浆吃。”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别说是我给的,就说是你顺手带的。”

帝辛挑了挑眉,接过罐子:“先生还是这么客气。”话虽这么说,却还是小心地抱着罐子,往朱楼走去。路过李叔的修鞋铺时,小豆子举着布鞋喊他:“帝辛叔叔,你看我敲的鞋钉!”

帝辛停下脚步,蹲下来看了看,笑着说:“真棒,比叔叔小时候强多了。以后李爷爷的铺子,就靠你了。”

小豆子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又低头敲起了鞋钉。

朱楼里,朱成碧刚把豆浆盛好,看见帝辛进来,笑着说:“正想给陈店家送过去呢。”

帝辛把腌金橘罐放在桌上:“这是我家腌的,你配着豆浆吃,解腻。”

朱成碧拿起一颗,放进嘴里,酸甜味瞬间漫开来,她眼睛亮了:“真好吃,谢谢你啊。”说着,她盛了两碗豆浆,递了一碗给帝辛,“快尝尝,今天磨得格外稠,陈店家肯定喜欢。”

帝辛接过碗,喝了一口,醇厚的豆香混着金橘的酸甜,暖得心口发颤。他看着朱成碧忙着把另一碗豆浆装进竹篮——竹篮里垫着的布,是陈玄上次给的粗棉布,她一直没舍得换,忽然觉得,这巷里的人,都在悄悄把彼此的喜好记在心里。

巷里的日子,就这么慢悠悠地过着。张婶的胡辣汤摊子,每天都围着人;李叔的修鞋铺,总有修不完的鞋;朱成碧的豆浆,每天都磨得稠稠的,竹篮里的布永远是那块粗棉布;陈玄的茶肆,总有温好的桃花茶,青花盏总摆在最顺手的位置。偶尔有外乡来的旅人,走进巷里,喝一碗胡辣汤,尝一口豆浆,都会说:“这朝歌的巷弄,比别处暖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帝辛偶尔会帮着张婶看摊子,帮着李叔递鞋钉,帮着朱成碧磨豆浆——他见过朱成碧对着磨盘上的浅痕发呆,也见过她摩挲腕上的红绳时,嘴角偷偷上扬的模样。陈玄则坐在茶肆里,看着巷里的人来人往,手里的茶盏擦了又擦,偶尔抬头看向朱楼,刚好能看见她添豆的身影,眼神会软上半分。

没人知道他们是谁,只知道陈店家的茶好喝,帝辛小伙子人勤快,朱掌柜的豆浆香,张婶的汤够辣,李叔的活够细——这就是朝歌最寻常的日子,也是最祥和的日子,藏着无人点破的温柔。

只是,这样的祥和,没过多久,就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打破了。

那天下午,原本晴朗的天,突然暗了下来,风变得又急又冷,吹得槐树叶“哗哗”作响,像是在哭。张婶的胡辣汤摊子被吹得晃了晃,铁锅差点翻了,她赶紧用石头压住;李叔的修鞋铺门帘被吹飞了,小豆子吓得躲在爷爷怀里;朱成碧刚磨好的豆浆,晃出了半碗,她急得直跺脚,下意识地护住了腕上的红绳,这是陈玄送的,她不想被风吹丢。

巷里的百姓慌了,纷纷往屋里躲。帝辛站在茶肆门口,眉头皱了起来,周身的真人境真意不自觉地凝出淡金光罩,挡住了吹向茶肆的冷风。“先生,这风不对劲。”他转头看向陈玄。

陈玄放下手里的茶盏,走到门口,抬头看了看天。天空的颜色越来越暗,西边的天际,隐隐出现了一道裂缝,裂缝里透出刺骨的寒气。“是共工要撞不周山了。”他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帝辛心里一紧:“那怎么办?天要是塌了,百姓会遭殃的!我去拦他!”说着,他就要往外冲。

陈玄伸手按住他:“不用去。天不倾,三界不分,百姓只会更苦。”他顿了顿,抬手对着巷里挥了挥,一道淡淡的光从他指尖飘出,落在巷口的老槐树上。瞬间,整个朝歌巷都被一层无形的屏障护住了,风停了,寒气也被挡住了,张婶的铁锅稳了,李叔的门帘落回了原位,朱成碧的豆浆也不再晃了,他特意让屏障的光温了些,刚好能护住朱成碧腕上的红绳不被寒气冻着。

百姓们愣了愣,随即又恢复了往常的模样,张婶继续煮着汤,李叔捡起门帘,朱成碧擦了擦磨盘,指尖碰见红绳时,悄悄松了口气。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刚才的冷风突然没了,巷里又暖和了起来。

帝辛看着这一切,眼里满是震撼。他知道先生厉害,却没想到,先生连这样细微的地方都能顾及到。

“看着吧。”陈玄转身回了茶肆,拿起桌上的青花盏,慢慢擦了起来。

西边的天空,裂缝越来越大,漆黑的裂缝里,滚出浓云,带着碎石和寒气,砸在远处的山上,瞬间把山头夷平。共工的身影在裂缝旁显现,青面红发,手里举着半截不周山断柱,嘶吼声传遍天地:“天道不公!仙神欺压我等巫族,我便毁了这天地!”

他的嘶吼声里,满是不甘和愤怒。这些年,他看着仙神在人间抢香火,看着诸侯欺压百姓,看着无数人饿死在街头,却无能为力。如今,他终于找到了机会,要撞断不周山,让天塌地陷,让仙神和诸侯都尝尝毁灭的滋味。

共工举起断柱,朝着天空裂缝狠狠砸去。“轰隆”一声巨响,整个世界都在震动,东边的平原裂开深沟,洪水从沟里涌出来,淹没了村庄;西边的山地塌陷,岩浆喷薄,烧得草木成灰;南边的森林里,妖魔趁机冲出,对着逃难的百姓嘶吼;北边的雪原上,仙神们忙着抢占地盘,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百姓们哭喊声、尖叫声传遍天地,无数人被洪水冲走,被岩浆烧死,被妖魔吞噬。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

就在这时,东边的天空亮起一道金光,比太阳还刺眼。金光里,鸿钧老祖驾着紫霄宫的云辇,身后跟着七圣——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女娲、伏羲,个个身着法袍,手持法器,神色凝重。

云辇行到天空裂缝前停下,鸿钧老祖抬手一挥,一道金色的法则符文飘出,暂时稳住了裂缝的扩张。他看着下方混乱的天地,眉头皱得很紧:“共工,你可知此举会毁了三界根基?速速退去,我可饶你不死!”

共工狂笑起来,手里的断柱往裂缝里又砸了一下:“鸿钧!你和这群仙神,整天高高在上,视万物为草芥,这天地毁了又如何!”说着,他就要往裂缝里跳,想彻底撞碎天空。

鸿钧老祖脸色一沉,不再多言。他知道,共工已经疯了,多说无益。他抬手对着七圣示意,七圣同时释放仙力,金光汇聚成一张巨大的法网,朝着共工罩去。这张法网,是用七圣的仙力和天地法则编织而成,能封印一切力量。

法网刚碰到共工的身体,就紧紧地裹住了他。共工挣扎着,嘶吼着,却怎么也挣脱不开。老子上前一步,手里的扁担对着共工一点,一道白光闪过,共工的身体瞬间被封印,化作一道流光,被扔进了地界深处,那里是即将为妖魔开辟的居所,也是共工的囚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解决完共工,鸿钧老祖转头看向混乱的天地。他能看到,整个世界的法则都在崩解,若是不尽快补救,用不了多久,这方世界就会变成一片混沌。“开始分三界。”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传遍天地。

七圣同时点头,各自拿出本命法宝,准备配合鸿钧老祖构建三界秩序。

鸿钧老祖首先举起手中的太极图。太极图缓缓转动,黑白两色的法则之力从图中扩散开来,像潮水一样漫过天空。他将白色的法则之力往上引,白色光芒越来越亮,渐渐在高空凝聚成一层透明的壁垒。

这层壁垒,是用天界法则构建而成,坚硬无比,能挡住一切外来的冲击。壁垒之上,仙雾缭绕,法则符文不断闪烁,像是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老子率先踏上壁垒,手里的扁担一挥,一道白光落在壁垒中央,瞬间化作一座宏伟的宫殿——玄都紫府。紫府的屋顶是用琉璃打造的,在仙雾中闪着金光,殿门上方,刻着“玄都”二字,透着股威严。

“此后,此为天界,仙神居之。”老子的声音传遍天界,“凡仙神者,皆可在此开辟道场,然不可私自下凡,违者,天界法则诛之。”

元始天尊紧随其后,手里的玉清琉璃盏对着壁垒东侧一挥,一道青光闪过,化作一座玉虚宫。玉虚宫的柱子是用白玉打造的,殿内摆满了法宝,透着股仙气。他看着下方的天地,冷哼一声:“此前帝辛毁我法器,今日分三界,也算断了他与仙神的纠葛。”

通天教主则在壁垒西侧开辟了碧游宫,宫门前立着四根诛仙柱,透着股凌厉的气息。他对着身后的截教弟子说:“此后,截教弟子皆居于此,尔等需遵天界法则,不可再像从前那般随意下凡。”

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在壁垒南侧开辟了极乐世界,金光闪闪,满是祥和之气。女娲则在壁垒北侧开辟了娲皇宫,宫里摆放着当年补天剩下的五彩石,透着股温润的力量。伏羲则在壁垒中央开辟了八卦台,台上刻着八卦符文,能观测天地变化。

仙神们纷纷踏上天界,在壁垒内开辟自己的道场。有的仙神在道场周围种上仙树,有的在门口设下法阵,有的则在殿内修炼。天界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这是仙神的居所,也是他们远离人界的界限。

鸿钧老祖看着构建完成的天界,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抬手对着天界壁垒又布下一层法则:“天界法则,以‘静’为基,仙神不可干预人界之事,不可与妖魔勾结,违者,轻则废除仙力,重则魂飞魄散。”

法则符文深深印在天界壁垒上,闪烁着金光,成了仙神不可逾越的规矩。

处理完天界,鸿钧老祖将太极图中黑色的法则之力往下沉。黑色光芒渗入地下,将塌陷的山地、裂开的深沟都“裹”住,慢慢往下延伸,形成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这个空间,比人界还要广阔,里面漆黑一片,只有岩浆的红光和妖魔的眼睛在闪烁。

“此后,此为地界,妖魔伏之。”鸿钧老祖的声音传遍地下空间,“凡妖魔者,皆居于此,不可私自冲出地界,违者,地界法则诛之。”

七圣中的伏羲上前一步,手里的八卦图对着地下空间一挥,一道八卦符文飘出,落在地下空间的入口处,化作一道巨大的封印。这道封印,是用地界法则和八卦之力构建而成,能挡住妖魔的冲击。“此封印名为‘镇妖印’,除非有圣人之力,否则妖魔绝无可能冲出。”伏羲的声音带着股自信。

通天教主看着地下空间里躁动的妖魔,眉头皱了皱。他之前收了不少妖魔弟子,如今却要将它们困在地界,心里有些不忍,却也知道,这是维持三界秩序的必要之举。他抬手对着地下空间一挥,一道黑气飘出,落在妖魔身上:“尔等虽为妖魔,却也有生存之权。此后,地界内可自行建立秩序,然不可伤害人界百姓,违者,我截教亦不会容你。”

妖魔们嘶吼着,却也知道,他们根本不是鸿钧和七圣的对手,只能乖乖待在地界里。有的妖魔在地下空间里开辟洞穴,有的则在岩浆旁修炼,有的则互相争斗,争夺地盘。地界的轮廓,也渐渐稳定下来。

鸿钧老祖看着地下空间里的妖魔,又布下一层法则:“地界法则,以‘禁’为基,妖魔不可冲出地界,不可与仙神勾结,违者,轻则废除妖力,重则魂飞魄散。”

黑色的法则符文印在地下空间的各处,像一张巨大的网,将妖魔牢牢困在里面。

最后,鸿钧老祖将太极图中剩下的灰色法则之力铺在天地之间。灰色光芒像一层薄纱,覆盖在人界的上空,修补着天空的裂缝。他将天空的倾斜度调整到最小,又用法则之力堵住裂缝,不让寒气和碎石再漏下来——他特意将朝歌上空的裂缝补得更严实些,不知为何,总觉得那方小城该多些护佑。

“此后,此为人界,百姓居之。”鸿钧老祖的声音传遍人界,“凡百姓者,皆可在此安居乐业,仙神不扰,妖魔不侵,违者,三界法则诛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女娲上前一步,手里的五彩石对着人界一挥,一道五彩光芒飘出,落在人界的大地上。瞬间,被洪水淹没的村庄开始恢复,被岩浆烧毁的草木重新发芽,被妖魔伤害的百姓慢慢苏醒。“我以五彩石之力,修复人界创伤,愿百姓此后安居乐业,再无灾祸。”女娲的声音带着股温柔,她的目光扫过朝歌时,也停顿了片刻——那方小城的安稳,让她觉得莫名安心。

老子则在人界的各处布下“教化阵”,阵法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百姓,让他们变得更聪慧,更容易接受知识。“此后,人界当以‘教化’为本,让百姓认字、明理,方能长久安稳。”他在朝歌周围布下的阵法,比别处更柔和些,像是怕惊扰了巷里的烟火。

鸿钧老祖看着修复完成的人界,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抬手对着人界布下最后一层法则:“人界法则,以‘安’为基,百姓可自行建立王朝,可互相往来,然不可勾结仙神、妖魔,违者,轻则废除权力,重则身死族灭。”

灰色的法则符文印在人界的天空和大地上,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守护着百姓的生活。朝歌巷上空的符文,似乎比别处更亮些,将那层无形的屏障裹得更紧。

三界的轮廓基本构建完成,鸿钧老祖却没有立刻离开。他的目光,落在了朝歌的方向。

他能看到,那方小小的巷弄,在整个世界混乱的时候,依旧保持着安稳。青石板路平得像没动过,张婶的胡辣汤摊子还冒着热气,李叔的孙子还在敲鞋钉,朱成碧正用布擦着石磨上的浅痕,陈玄坐在茶肆里擦着那只青花盏,帝辛站在门口看着天空——这方天地,像是被隔绝在了混乱之外,成了一片“孤岛”,连他刚布下的人界法则,到了这里都变得更温和。

“奇怪。”鸿钧老祖皱紧眉头,释放出圣人级别的感知,想探知这方天地里的存在。他的感知能穿透山川、穿透云层、穿透三界壁垒,却在靠近朝歌时,突然消失了——不是被挡住了,是像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回响。他感觉不到任何力量的波动,看不到任何异常的存在,仿佛那方天地里,只有寻常的百姓和寻常的日子,可那股安稳的秩序,却比他的法则更厚重。

“师尊,怎么了?”元始天尊走上前,顺着鸿钧的目光看向朝歌,却只看到寻常的巷弄和百姓,“那不过是个人间小城,有什么异常?”

鸿钧老祖摇了摇头,又让七圣一起释放感知。老子、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女娲、伏羲,七圣的感知同时涌向朝歌,却和鸿钧一样,都石沉大海。

“这不可能。”老子皱了皱眉,“我的感知能探知混沌之外,却探知不到这方小城的力量源头。”

女娲也有些疑惑:“我能感觉到,这方小城被一种强大的秩序护着,却不知道这秩序来自何处。那秩序很温和,像在守护什么……”她的话没说完,却让鸿钧心里的疑惑更重。

鸿钧老祖的心里,升起一丝莫名的敬畏。他活了无数岁月,见过混沌生灭,见过法则重组,却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能看到,却感知不到;能感觉到秩序,却找不到秩序的源头。他知道,这方天地里,一定藏着一个远超他理解的存在,只是这个存在,不想被他发现,只想守着那巷里的烟火。

“罢了。”鸿钧老祖深吸一口气,收回感知,“三界已分,秩序已定。这方小城既然能保持安稳,便随它去吧。此后,我等不可再踏足人界,尤其是这朝歌之地。”

七圣纷纷点头。他们能感觉到,朝歌那方天地里的秩序,比他们掌控的法则更古老、更强大,若是强行探究,很可能会引来不测,更可能惊扰了那方安稳的烟火。

鸿钧老祖带着七圣,驾着云辇往紫霄宫飞去。路过朝歌上空时,他又忍不住看了一眼——陈玄刚好擦完青花盏,抬头往天空看了一眼,眼神平淡,没有任何波澜,却让鸿钧觉得,对方早就知道他在看;朱成碧则把刚磨好的豆浆装进竹篮,指尖碰见红绳时,嘴角又悄悄扬了扬;张婶的摊子前,又围满了人,笑声传遍了巷弄。

鸿钧老祖不再停留,加快速度飞回紫霄宫。他知道,从今往后,三界将各自运行,而朝歌那方小小的天地,会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空白”,也是永远的敬畏,敬畏那藏在烟火里的秩序,敬畏那不愿被打扰的守护。

三界分定后,人界的日子慢慢恢复了平静。洪水退去,岩浆冷却,妖魔被封印在地界,仙神居于天界,百姓们开始重建家园,开垦荒地,种植庄稼。

只是,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人界又开始动荡起来。有些诸侯不满现状,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开始互相征战;有的地方闹了灾荒,百姓没饭吃,只能起来造反;有的部落趁机崛起,想要争夺天下的控制权。

战争蔓延开来,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数村庄被烧毁。帝辛看着这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出手阻止,却被陈玄拦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