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烽火神忆破敌 > 第42章 围巾与加急纸条(1952.11.10,北京·中央公安部门前)

(上章回顾:陈宇在公安部表彰会用笔记本和物证怼回质疑,10月1日戴奖章时,林悦悄悄把旧围巾塞回他包里。

11月10日清晨,北京落了头场薄雪,灰瓦顶撒盐似的白,胡同里馄饨摊的热气缠着凉风。

陈宇拎着黑布包(装着汤姆的银杆钢笔、反间谍笔记)刚出门,就见林悦站在老槐树下,围巾梢沾着雪粒。)

(上午7时05分·槐树下的退烧药——沈阳的旧牵挂)

“先把这个揣上。”林悦递来个牛皮纸包,里面是四片退烧药,纸角印着“沈阳军医院”的红戳。

陈宇捏着纸包,指腹蹭过戳印——突然想起去年沈阳科研所案,他帮小张挡美式步枪弹碎片,后背划了道血口子,硬撑着查弹壳编号,晚上发了39度烧,林悦裹着棉袄守在床边,每隔半小时摸次额头。

“这次去天津跑码头,风比沈阳还硬。”林悦的手摸了下他的耳垂(冻得发红),“别再硬撑,退烧药隔6小时吃一片,我在情报科盯着电台,你有事随时发密电。”

陈宇把药塞进内兜,贴着暖炉似的胸口:“知道了。你盯电台时别熬太晚,上次破译到后半夜,算盘珠都敲错了。”

林悦笑了,从包里掏出条蓝围巾——毛线洗得发白,边角补着两块灰布,是1943年她爹打鬼子时戴的。

“这个给你,我爹说当年在晋察冀,这围巾挡过子弹擦的冷风,你围上,码头的鱼腥味就灌不进脖子了。”

(上午7时10分·绕围巾的微动作——碎发与棉袄领)

林悦踮起脚,把围巾往陈宇脖子上绕。

第一圈时,指尖蹭过他颈侧的碎发(刚理的短发,还扎手),她顿了下,轻轻把碎发别到耳后:“别总挠脖子,碎发刮得痒,也容易冻着。”

第二圈绕完,她把围巾尾端往他棉袄领里塞——指尖碰到他衣领里的钢笔(汤姆的银杆笔),又叮嘱:“这钢笔别丢,上次天津港查批次,还靠它勾出台湾的汇款线。”

陈宇低头看她的手,指节沾着蓝墨水(早上破译密电蹭的),突然攥住:“你也注意,新代号‘夜莺’的特务还没露面,盯电台时多让老郑帮着看,别一个人扛。”

林悦的耳尖泛红,抽回手时,把个小布包塞给他:“里面是凡士林,你手冬天裂,摸笔记时别蹭破纸。”

(上午7时15分·裤腿上的疤——延边的热血劲)

“陈局长!等俺会儿!”施尔昌的喊声从胡同口传过来,他裹着灰棉袄,裤腿卷到膝盖,露出小腿上的疤——鸭绿江渡口被流弹擦的,长约两指,上面贴着眼熟的草药膏(林悦配的,治冻伤和旧疤)。

“俺今早贴的药膏,林悦说能护着疤,别让天津的冷风激着疼。”施尔昌拍了拍腿,“当年在延边,俺扑特务时,这疤还没好透,照样把人按在辣白菜坛边——这次去天津,要是有特务敢耍滑,俺还这么干!”

陈宇蹲下来,指尖碰了下药膏(还黏手):“别逞能,你这腿上次追汤姆时就抽筋,到了天津,先去医院复查,潜伏任务得靠脑子,不是靠硬扑。”

他从黑布包里掏出反间谍笔记,撕成两页——一页记着“台湾新代号特征”,递给林悦;一页画着“天津码头地形”,递给施尔昌。

“林悦,情报科盯紧‘夜莺’的电波频率,别放过‘香港汇款’的关键词;施尔昌,这地形是老王画的,你照着认码头的暗口,别走错。”

(上午7时20分·炒花生与加急纸条——突然的紧急任务)

“陈局长!还有这个!”小李扛着布袋子跑过来,袋子上印着“靠山屯供销社”,里面是王大爷托人带的炒花生,还热乎着。“

王大爷说‘陈同志去天津,得尝尝咱东北的炒花生,比天津的糖炒栗子还香’——他还让俺带句话,说去年救他孙子的事,记一辈子!”

陈宇刚接过大袋子,小李突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条,纸角沾着码头的水痕。

“对了!天津侦查员老冯发的加急条,说今早码头查到张可疑汇款单,收款方是‘天津利源贸易公司’,汇款编号和汤姆钢笔上的‘USA1949’批次对得上!”

“利源贸易公司?”陈宇的下颌线绷直,指尖捏着纸条,突然眼尾泛浅红——这公司在反间谍笔记里记过,是台湾保密局在天津的幌子据点!

赵刚开着吉普车冲过来,车斗里的糖炒栗子冒热气(老王托天津老乡买的),他探出头喊:“别唠了!老冯说那公司今早要运‘货’,咱们得赶在9点前到码头,晚了就装船了!”

(上午7时25分·吉普车与汽笛声——北京到天津的牵挂)

陈宇把炒花生塞进施尔昌手里:“你先跟赵刚去码头,我跟林悦确认下电波频率,马上就到。”

林悦拽住他的围巾,把尾端又紧了紧:“别忘吃退烧药,我已经让老郑查‘利源’的用电量了,异常就给你发信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烽火神忆破敌请大家收藏:()烽火神忆破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施尔昌爬上车斗,摸了摸腿上的疤,朝陈宇喊:“俺在码头暗口等你!保证不让特务把‘货’运走!”

吉普车发动时,远处突然传来“呜——”的汽笛声——是天津方向来的货轮,声音裹着海风,飘得老远。

陈宇摸出内兜的汤姆钢笔,笔尖对着汽笛的方向,心里有数:这次去天津,不只是赴任,是要顺着汇款单和钢笔,把“夜莺”和利源公司的窝,一起端了!

他回头朝林悦挥挥手,围巾在风里飘:“等我消息,查完了,带你吃天津的狗不理包子!‘’

【历史档案】(贴合1943-1952年背景)

1. 晋察冀边区造围巾(本章核心情感道具) :1943年晋察冀军区后勤部门为抗战士兵制作的羊毛围巾,因原料紧缺,多为“羊毛 粗棉”混纺,常出现补丁(林悦围巾的补布细节符合史实)。

这类围巾不仅保暖,还可临时包扎伤口——林悦父亲“用围巾挡冷风”的描述,贴合当年战士“一物多用”的实战场景,非虚构道具。

2. 1952年公安紧急联络方式 :本章“加急纸条 口头传讯”为当年跨区域侦查的主流方式(无线电通讯易被监听,纸质纸条更安全)。

天津侦查员老冯用“汇款编号和钢笔批次”关联线索,符合1951-1952年“物证链交叉验证”的反特原则(公安部1952年《跨区侦查手册》明确要求:关键线索需2个以上物证佐证)。

速点订阅!下章精彩预告:天津公安局的钢笔与不服(1952.12.5)冲突拉满!

陈宇到天津公安局开会,老资格周科长(土生土长天津人,查过3年走私案)当众甩笔记本:“你个北京来的,懂天津码头的‘暗口规矩’吗?利源公司的案,该俺们本地公安查。”

更呛的是,周科长还质疑“汤姆钢笔的批次是伪造的”——陈宇当场掏出老冯的加急纸条、汇款单,还有施尔昌腿上的疤(证明和特务实战过),怼得周科长哑口无言。

点击“追更订阅”,看陈宇怎么用“码头暗口蹲守和用电量异常”的实招,让周科长从抵触到佩服,最后一起端了利源公司的特务窝,还揪出藏在公司里的“夜莺”!

喜欢烽火神忆破敌请大家收藏:()烽火神忆破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