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水火既济,众谋之殇(4)
一番计议过后,权衡的自去权衡,筹备的自去筹备,待诸人离去后,戎胥伯独自将戎胥牟留了下来。
屋室里只剩三人,骊戎氏继续为戎胥伯驱毒,而爷俩俨然有正事要说。
戎胥伯被药蛭吸取了不少毒血,刚刚还呕了一大口,脸上青气淡了些,只是嘴唇有点发白。
不待爷孙开口,倒是骊戎氏先忍不住问道:“牟儿,为何一定要你阿爷诈死呢,骗周人以为他杀出城去了,不行吗?”
眼里有疑惑,也有骄傲,为儿子的智谋感到骄傲。
“你不懂,牟儿这一计,重中之重,便是要让莘人自以为,周人相信了老夫已死。”
“啊?”
骊戎氏一时绕不弯来。
“莘人只有看到,在周人在老夫死后,依然不肯撤兵,才会彻底相信牟儿的判断,周人意在莘,而不仅仅在我戎胥,如此才能与老夫同心同德!
因此,老夫才必须‘死’!”
戎胥伯并未听孙儿多解释,却能体悟这一赌的真意,看透情势间的要害,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
“那为何出城之人要三百,多一些不好吗?东门听说也有千人围攻!”
戎胥牟对娘亲摇了摇头道:“不能多,如今阿爷有毒在身,这里最少也要有四百精锐坐镇,才能确保莘人真的不会生二心,或者溃败投诚。”
“这样啊,那索性多留一些不好吗?”
骊戎氏嘴上问,手也不停地换取着血蛭。
“不是不好,是不能,毕竟东门外的周兵也有上千,三百人夜袭已是极致,再少的话,伤亡还在其次,最怕的是不能一击凿穿,一旦被拖住,西门的援兵便能赶到,那时将功亏一篑,哪怕最终杀了出去,依然可能引周师全力追击,那赌约咱们就真的输了!”
“这么麻烦啊,少也不行多也不行,牟儿,你究竟是怎么想到的啊?”
骊戎氏这是第一次当场听儿子分析事情,之前大都听人转述,因而冲击来得格外强烈,实在让她不知该如何夸奖,仿佛对面坐的原本就是位谋士长者。
戎胥牟见娘亲瞠目结舌,也不禁流露孩童让父母惊叹时的得意:“其实还有更简单的道理,我曾打听过城防之力,算了算,加上咱们自己的马匹,城中也就五百匹上下,而联兵中擅长骑马的大多是咱戎胥人,也就能凑足个三百之数,只有擅骑,加上快马,才能不被周兵阻住或追上,才能让周昌彻底放弃追击,才能误导莘人以为周人原本就意在莘国。”
“原来这么多弯弯绕绕,真亏得你这小脑袋瓜……”
骊戎氏晃晃脑袋,感觉彻底转不过来,干脆不去深想,转向父君时,却心生疑虑,“这诈死,难道不怕周伯怀疑吗?
“娘,就是要让他怀疑,只有存疑,才会分兵,才不会以为莘人必能投降,才有后顾之忧,才不敢全力追击联兵。”
“啊~原来如此,我看待父君好转些,咱们就干脆杀回戎胥去,管他莘人降不降的,好生麻烦,还要防备自己人,晴姒那丫头白疼她了!”
“妇人之见!
若莘人一降,便如牟儿推测,则西土之势尽归周人,咱们纵使回得家中,战火也定会烧至戎胥城啊!”
老将叹口气,这也是他为何从始至终都没考虑过放弃,固守莘国以待大商之援的策略,可不仅仅是担心被衔尾而追的危险。
他转而又道:“阿爷知道牟儿还有未尽之言,如今没有外人,当可尽抒己见。”
戎胥牟发觉同阿爷讲话就是痛快,会心一笑道:“孙儿如今开个头,相信集三族之智,定然能将诈死与反目之计筹划好,无需周人眼中的天衣无缝,只需莘人自以为然就好。
娘也不要怪晴姒姐,她也是站在自家的立场,就算想帮忙,也无法说服莘国上下。
如果真算起来,还是儿子对不住她,使了些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