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五年三月,哈尔滨的春天姗姗来迟。松花江的冰层发出沉闷的断裂声,江面上纵横交错的裂缝如同棋盘上逐渐明朗的局势。
林文澜站在江北视察阵地,望远镜里是一片泥泞的雪原。远处几个村庄升起袅袅炊烟,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
"司令,最新情报。"周志宏递过一份电报,"苏军正在秘密调动,一个坦克团从佳木斯方向开来。"
林文澜放下望远镜,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彼得罗夫终于要亮出底牌了。"
回到江南指挥部,他发现赵家骧正在办公室外等候。这位参谋长的脸色有些苍白,眼神闪烁不定。
"司令,南京又来电催促,要求我们尽快稳定局势。"赵家骧递上文件时,手指微微发抖。
林文澜接过文件,目光在赵家骧脸上停留片刻:"参谋长最近似乎很关心南京的态度?"
"这个...毕竟事关重大..."
"是啊,事关重大。"林文澜意味深长地说,"所以每一步都要走稳。"
他走进办公室,立即召见杨文涛:"对赵参谋长的监控有什么发现?"
"他昨晚又发了一份密电,这次用的是新的密码。"杨文涛压低声音,"我们的人正在破译。"
林文澜沉思片刻:"给他创造个机会。通知下去,明天我要去双城视察防务。"
第二天清晨,车队准时出发。但出城不久,林文澜就换乘另一辆车悄悄返回指挥部。果然,留守的杨文涛报告,赵家骧在他离开后立即去了电报局。
"看来,我们的鱼要上钩了。"林文澜站在作战地图前,"通知各部,按第二套方案准备。"
傍晚时分,林文澜突然出现在双城视察部队的消息传回哈尔滨。与此同时,一支神秘的部队正在夜幕掩护下向顾乡屯方向移动。
深夜十一点,指挥部电话骤响。值班参谋接听后脸色大变:"司令,顾乡屯军火库遭袭!"
"知道了。"林文澜异常平静,"按计划行动。"
他亲自率领警卫营赶往顾乡屯。途中,周志宏忍不住问:"司令,您怎么确定他们今晚会动手?"
"因为赵家骧发出的密电说,我今晚在双城过夜。"林文澜冷笑,"这是个他们不能错过的好机会。"
顾乡屯方向的枪声越来越密。当林文澜赶到时,袭击者已经突破外围防线,正在强攻军火库主体建筑。
"司令,太危险了!"卫兵试图阻拦。
林文澜拔出手枪:"我要亲眼看看,是谁在背后搞鬼。"
战斗异常激烈。袭击者显然都是老兵,战术动作干净利落。但在守军顽强抵抗下,他们始终无法突破最后一道防线。
突然,一队苏军"恰好"巡逻至此。带队的正是伊万诺夫。
"林将军!"伊万诺夫故作惊讶,"需要帮忙吗?"
"来得正好。"林文澜意味深长地说,"请贵军封锁东面路口,别让任何人逃脱。"
这个安排打乱了伊万诺夫的计划。在苏军被迫封锁东路的同时,林文澜下令守军发起反攻。
激战至凌晨,大部分袭击者被歼灭,俘虏三人。审讯立即在军火库内进行。
"司令,有重大发现。"杨文涛匆匆赶来,"在俘虏身上搜出了这个。"
那是一枚特制的徽章,图案是太阳和战刀。
"关东军残留分子的标志。"林文澜脸色凝重,"看来,我们的对手比想象的还要复杂。"
就在这时,赵家骧闻讯赶来。看到现场的惨状,他明显松了一口气。
"司令,您没事真是太好了。"赵家骧故作关切,"我接到消息就立即赶来了。"
"是啊,你的消息很灵通。"林文澜直视着他的眼睛,"比伊万诺夫将军来得还快。"
赵家骧的笑容僵在脸上。
回到指挥部,林文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在所有人到齐后,他直接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我们中间有人通敌。"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军官们面面相觑,有人不安地挪动着身体。
"不过,"林文澜话锋一转,"这个人很快就会被揪出来。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下一步行动。"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松花江:"苏军以为我们会被这次袭击搞得焦头烂额,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明天,举行全城阅兵。"
"阅兵?"众将愕然。
"对,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哈尔滨稳如泰山。"
第二天,中央大街再次旌旗招展。这次参阅的部队更多,装备更精良。市民们惊奇地发现,受阅部队中竟然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由投诚的伪满官兵组成的"光复团"。
阅兵式进行到一半时,林文澜突然离开检阅台。在警卫护送下,他来到不远处的一栋小楼。
"都安排好了?"他问早已等候在此的杨文涛。
"万事俱备。"
小楼顶层,几个便衣特工正在操作一套监听设备。耳机里传来赵家骧焦急的声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计划失败,他早有准备...现在正在阅兵...对,光复团也参加了..."
突然,赵家骧的声音戛然而止,接着是推门声和林文澜平静的语调:
"参谋长,在跟谁通话?"
监听设备里传来椅子倒地的声音。林文澜对着隐藏在花盆里的麦克风说:
"南京?还是莫斯科?或者是...关东军的那些老朋友?"
接下来的沉默震耳欲聋。
当林文澜返回检阅台时,阅兵式正好进入**。空军战机编队低空掠过,引起市民阵阵欢呼。
"司令,赵家骧已经控制住了。"周志宏低声汇报。
"先关押起来,不要声张。"林文澜面向欢呼的民众挥手致意,"这场戏,还要继续演下去。"
当晚,林文澜亲自提审赵家骧。这位曾经的得力助手面色灰败,但依然强作镇定。
"司令,这是误会..."
"误会?"林文澜将一叠文件推到他面前,"从去年十月开始,你向苏军传递了十七份情报。需要我一一念给你听吗?"
赵家骧终于瘫软在椅子上:"他们抓了我的家人..."
"所以你就出卖了和你并肩作战的弟兄?"林文澜的声音冷若冰霜,"你知道因为你的情报,牺牲了多少人吗?"
沉默良久,赵家骧突然抬头:"司令,您不会杀我。因为您想知道我背后的真正主使。"
"你说对了一半。"林文澜站起身,"我不杀你,是因为你还有用。"
他按铃叫来卫兵:"把赵参谋长送到'特别招待所',好生照顾。"
处理完赵家骧的事,林文澜站在指挥部顶楼,望着哈尔滨的万家灯火。江北的苏军营地隐约可见,更远处是未知的黑暗。
杨文涛悄声走近:"司令,南京又来电报了。措辞比上次更加严厉。"
"念。"
"'据悉尔部在哈尔滨屡生事端,严重影响中苏邦交。着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等候中央特派员到任。'"
林文澜淡淡一笑:"回电:'职部谨遵中央指示,正全力维持地方治安。唯苏军动向可疑,恳请中央速定大计。'"
"司令,这样回复恐怕..."
"放心吧。"林文澜望向南方,"现在南京那些大人物,比我们更睡不着觉。"
第二天清晨,林文澜出人意料地视察了江北的几个村庄。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他与当地农民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春耕准备情况。
"司令,这里太危险了。"随行军官不断劝阻。
"危险?"林文澜看着田野里忙碌的农民,"比起这些百姓每日面对的生活,我们那点危险算得了什么?"
在返回途中,车队经过一片白桦林。林文澜突然下令停车,独自走进林中。
在一棵特别粗壮的白桦树前,他停下脚步。树干上刻着一个不起眼的标记:一把战刀贯穿太阳。
"果然如此。"他喃喃自语。
回到指挥部,他立即下达命令:组建特别工作队,深入江北农村,帮助百姓恢复生产;同时加强江防,但所有部队后撤五里。
"司令,后撤会不会示弱?"军官们不解。
"有时候,后退是为了跳得更远。"林文澜意味深长地说,"况且,我们要给南京来的特派员一个交代。"
三天后,中央特派员抵达哈尔滨。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林文澜的老对头,军政部次长刘斐。
"文澜兄,别来无恙。"刘斐皮笑肉不笑地说,"委座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啊。"
"有劳次长亲自跑这一趟。"林文澜不卑不亢,"请。"
在接下来的会谈中,刘斐处处刁难,对林文澜的每一个决策都提出质疑。但在视察部队和市政建设后,他也不得不承认哈尔滨的治安确实大有改善。
特派员离开的那天,林文澜亲自到车站送行。
"文澜兄,"临上车前,刘斐突然压低声音,"好自为之。南京有人要借题发挥。"
"多谢提醒。"林文澜坦然道,"不过我行得正坐得直,不怕小人作祟。"
列车缓缓启动,月台上只剩下林文澜和他的随从。
"司令,"周志宏担忧地问,"刘次长这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林文澜整了整军帽,"我们该准备下一场戏了。"
远处,松花江的冰排发出雷鸣般的撞击声。春天,真的来了。而随着冰雪消融,隐藏在水面下的暗礁,也将一一显露。
(本章完)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