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 第43章 新时代的到来

都,数日之后。

先帝驾崩的阴霾依旧笼罩着这座蜀汉都城。宫廷内外,缟素飘扬,风中偶尔传来压抑的啜泣,让这夏日的空气,都带上了一丝挥之不去的寒意。压抑的哀戚无处不在。然而,国不可无主,朝廷,更不能停止运转。在最初的混乱与悲痛之后,权力的交接与国丧的仪程,在诸葛亮、陆瑁等一众辅政大臣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诸葛亮坐镇丞相府,总领全局,安抚百官,调拨钱粮,确保整个帝国的行政体系,平稳过渡。赵云则全权负责京师防务,他麾下的禁军,如同最忠诚的猎犬,肃清了城内所有可能存在的隐患,将任何一丝不稳定的苗头,都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而陆瑁,则承担了最为繁琐,也最为重要的联络与军事部署工作。他每日都要处理来自荆州、雍凉、汉中各地的军情汇报,分析曹魏与东吴的动向,并以辅政大臣的名义,拟定一道道军令,确保在国丧期间,大汉的万里边疆,固若金汤。

晚上,当处理完最后一份军报时,已是深夜。陆瑁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自己在成都的府邸。

一踏入府门,外面那压抑沉重的氛围,便被隔绝开来。府中灯火通明,却又无比静谧,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他那根紧绷了数日的神经,终于,稍稍得以放松。

关凤早已等候在堂前。她看着夫君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和那眉宇间,因过度劳累而刻下的深深的印痕,看到陆瑁辛苦的样子,不尽心疼。

她心中,是双重的悲痛。她既为那如同亲生父亲般的大伯父刘备的死心疼,也为陆瑁这些日子以来,不眠不休的操劳而心疼。

“夫君,你回来了。”她没有多言,只是上前,自然而然地,为他卸下那身代表着官职与责任的厚重朝服,换上了一身舒适的家常便服。又从侍女手中,接过一碗早已温好的,莲子羹。

“先喝点东西,暖暖胃。”

陆瑁接过碗,却没有喝。他只是看着妻子,看着她那同样泛红的眼眶,和那故作坚强的模样,心中,涌起无尽的歉疚与怜惜。

他放下碗,伸出手,将她,轻轻地,拥入怀中。

“凤儿,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一句话,让关凤那强撑了数日的坚强,瞬间崩塌。她将脸,埋在夫君宽阔的胸膛,压抑了许久的泪水,终于,无声地,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襟。

她哭的,不仅仅是伯父的离世。更是哭的,那些逝去的,回不去的,美好的过往。

陆瑁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抱着她,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他知道,此刻,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他只需要,给她一个可以依靠的,温暖的港湾。

良久,关凤的哭声,才渐渐止住。她从他怀中抬起头,脸上梨花带雨,却又带着一丝雨过天晴的释然。

“夫君,我没事。”她替他整理了一下衣领,勉强笑道,“只是……只是突然想起,小时候,大伯父还抱过我,教我写字。他总说,我们凤儿,最像我父亲,将来,定也是个不让须眉的女英雄……”

往事如烟,却又历历在目。

陆瑁伸手,为她拭去眼角的泪痕,柔声道:“陛下,他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看着我们。看着我们,去完成他未竟的,心愿。”

他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感受着那份独属于他的温暖与支持。

“凤儿,有你你真好。”他由衷地感叹道。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最简单,也最真挚的四个字。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关凤看着他眼中的疲惫与深情,心中更是怜惜。她轻轻地,拉着他的手,走向床榻。

“夫君,”关凤说,“国事如山,非一日之功。你已经数日未曾合眼,身子是铁打的也扛不住。早点睡吧,凤儿陪着你。”

她为他宽衣解带,动作轻柔。

“明天,你还要和丞相一起,主持新皇的登基大典。那,才是最要紧的事。你需要养足精神,去面对满朝文武,去面对整个天下。”

陆瑁点了点头,他知道,妻子说得对。他顺从地,躺在床上,感受着那久违的,柔软的触感。

关凤没有离开,她只是静静地,坐在床边,像从前无数个夜晚一样,为他轻轻地,按摩着因长时间伏案而僵硬的太阳穴。她的手指,纤细而又有力,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让他那根紧绷的神经,一点一点地,彻底放松了下来。

“睡吧,夫君。”她在他耳边,轻声呢喃,“天,塌不下来。有你,有丞相,有子龙叔……还有我,我们都在。”

陆瑁“嗯”了一声,眼皮,越来越沉重。在妻子那令人安心的气息与温柔的陪伴中,他终于,沉沉地,睡了过去。

次日,天色大明。

成都皇宫,正殿之上,缟素被暂时撤去,换上了代表着皇权交接的,庄严的仪仗。

新君刘禅,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身着冕服,头戴冠冕,一步一步,登上了那座他既熟悉又陌生的,至高无上的龙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少年的稚气与悲伤,但眼神中,却也努力地,想要展现出属于帝王的威严。

登基大典,由丞相诸葛亮,与中都护陆瑁,共同主持。

诸葛亮手捧先帝遗诏,再次当众宣读,申明新君继位的合法性与正统性。

陆瑁则手持传国玉玺,代表着军方与辅政大臣,将这象征着天下权柄的神器,郑重地,交到了新君刘禅的手中。

“陛下,请受玉玺。”

刘禅伸出还有些颤抖的双手,接过了那沉甸甸的玉玺。当他的手指,触碰到那冰凉的玉石时,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太子,而是,大汉的皇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下,文武百官,山呼海啸,齐齐跪倒在地。

新的时代,在这一刻,正式开启。

简单的登基仪式结束后,诸葛亮以丞相之名,当庭宣布了几项稳定大局的决定:

一、 尊大行皇帝为“汉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以彰其不世之功。

二、 尊吴皇后为皇太后,居长乐宫。

三、 大赦天下,与民更始,以示新君之仁德。

四、 全国继续服丧,具体礼仪由礼部会同博士,颁行天下。

五、 昭烈皇帝梓宫暂奉于宫中正殿,由皇家禁军日夜守护,待万年陵寝修筑完毕后,再择吉日隆重安葬。

六、 新皇年号改元“建兴”,寓意继承先帝遗志,建立兴复之功。

各项事宜宣布完毕,新帝刘禅在群臣的簇拥下,神情肃穆地退回后宫。他稚嫩的肩膀,从此刻起,正式扛起了四百年大汉的国祚。

百官散去后,诸葛亮并未休息,而是立刻召集了陆瑁、赵云、以及侍中董允、中郎将费祎、尚书令蒋琬等核心成员,于偏殿议事。这,是建兴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会议。

“陛下登基仪式已毕,朝局算是初步稳定。”诸葛亮揉了揉疲惫的眉心,他已经两夜未曾合眼,但精神依旧矍铄。“但眼下,仍有几件大事需刻不-容缓。”

他的目光,首先看向费祎:“文伟,各地,特别是南中、江州等地,对先帝宾天、新君即位的反应如何?可有异动?”

费祎手持文书,起身拱手道:“回丞相,各地文书已陆续发出,派往各地的信使亦在严密监控之中。目前除了一些地方豪强略有观望外,大部分郡县尚算平稳。只是南中方面,虽已加派人手安抚各部首领,送去厚礼,暂时未有大规模异动的情报。但建宁太守雍闿等人之心,不得不防。”

诸葛亮沉重地点头:“南中乃心腹之患,蛮夷反复,非一日之寒。待国丧之后,必须设法彻底解决。此事,还需子璋你多费心思,你的情报网遍布天下,可先行收集情报,预作筹谋。”

他又转向赵云和陆瑁:“子璋、子龙,国丧期间,成都及周边防务绝不可松懈。曹魏、东吴那边,想必很快就会得到我朝国丧的消息,他们的反应,将是我等面临的第一个重大考验。必须严密布防,特别是东部和北部边境。”

陆瑁沉声道:“丞相放心,东部荆州一线,臣已密信元直,请他协助岳父稳定防务。永安宫方向,亦有陈到将军的白毦兵驻守,可随时策应荆州。”

赵云接口道:“汉中魏将军处已有回音,他来信说,人可死,汉中不可失,誓死镇守汉中,绝不负先帝所托。凉州翼德与士元,虽悲痛万分,亦已加强戒备。成都禁军及城防,末将亦已安排妥当,请丞相宽心。”

诸葛亮微微颔首,听着这一条条有条不紊的回报,他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期许:“先帝大业未竟,我等身负托孤之重,前路艰险,波诡云谲,唯有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方能上报先帝知遇之恩,下安黎民百姓。接下来的日子,诸位,辛苦了。”

在场众人,无论文武,皆起身离席,对着诸葛亮,对着这位大汉帝国的擎天之柱,深深一揖。

众人齐声道:“敢不效死,以报陛下!”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