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 第13章 周瑜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第13章 周瑜

作者:兔子爱吃甜甜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4:20: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鄱阳湖的水战操练刚刚结束,周瑜一身微汗,风尘仆仆地赶回柴桑府邸。他刚换下那身沾了江风水汽的铠甲,亲兵便匆匆入内,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与紧张,禀报道:“启禀大都督!府外,子敬先生领着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以及那位在当阳长坂名声大噪的陆瑁将军,前来求见!”

周瑜正在擦拭佩剑的手微微一顿。

“哦?他们来了。”

他语气平淡,仿佛早已料到。事实上,从他决定接受主公托付,总领抗曹之事起,他就在等待这一刻。刘备想联盟,就必须派他最有分量的人来。而这个“最有分量的人”,毫无疑问,便是那位传说中的“卧龙”。

“知道了,请他们稍候,我即刻便至。”

周瑜将佩剑归鞘,从容地整理了一下衣冠。镜中,映出一张俊美绝伦却又英气逼人的脸庞。他知道,接下来的会面,不仅是两个政治集团的谈判,更是他与诸葛亮之间,一场无声的较量。

府门之外,鲁肃正压低声音,面带焦虑地对二人做着最后的叮嘱:“孔明先生,子璋,我家公瑾……他虽雅量高致,却也心高气傲,稍后还望二位……”

他的话还未说完,府门大开,周瑜已大步流星地迎了出来。三人立刻停下话语,齐齐望去。

陆瑁抬眼望去,心中亦是暗赞一声。眼前的周瑜,身姿挺拔如松,面如温润美玉,一双星眸明亮而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那眉宇间的勃发英气与举手投足间的自信从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丝毫没有一丝武将的粗犷,却又蕴含着执掌千军万马的滔天气势。这,便是传说中令江东女子倾心、令天下英雄侧目的“美周郎”,果然名不虚传。他不像一个将军,更像一位佩剑的王者。

“子敬,辛苦了。”周瑜率先向鲁肃拱手,声音朗阔如钟,带着一种让人心安的沉稳。

“公瑾!”鲁肃连忙还礼,脸上带着他一贯的憨厚笑容,侧过身,郑重引荐道:“公瑾,我为你介绍。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诸葛孔明。站在他旁边的,便是在当阳长坂威震曹胆的陆瑁陆子璋将军,他也是伯言的亲弟弟。”

说完,他又转向诸葛亮和陆瑁,语气中充满了敬意:“孔明先生,子璋,这位便是我江东的擎天玉柱,八十一州军民的守护神,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诸葛亮与陆瑁同时拱手,深深一揖:“见过大都督。”

周瑜脸上立刻绽放出如春风般的笑容,丝毫不见丝毫位高权重的倨傲,亦是郑重地拱手回礼:“孔明先生大名,瑜在江东亦如雷贯耳。子璋将军于万军之中救主,面对曹氏五员大将围攻而面不改色,这份胆魄与武勇,亦让瑜钦佩不已。”

他的目光先是在诸葛亮身上停留片刻,那目光带着审视,却又恰到好处地化为欣赏,随即又扫过陆瑁,眼中透出真诚的赞许。这份恰到好处的礼节与气度,瞬间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外面风大,并非待客之道。两位,子敬,里面请。”

一行人随周瑜进入府中正堂。府内陈设雅致,古朴大气,墙上挂着利剑与兵书,角落里静置着一张古琴,空气中甚至还飘散着淡淡的墨香。这里不显奢华,却处处透着主人文武双全、品味不凡的特质。

分宾主落座,侍女奉上香茗。

鲁肃心中焦急,率先放下了茶盏,神色郑重地开口:“公瑾,如今主公已将抗曹重任全权托付于你,我等皆以公瑾马首是瞻。只是,曹军势大,我江东上下人心惶惶,不知公瑾对眼下战局,可有定计?”

周瑜闻言,并未立刻回答。他修长的手指优雅地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拨开水面上的浮沫,从容地呷了一口,再缓缓放下。就在这短短的几个动作之间,他身上那股从容不迫、一切尽在掌握的气度,已经深深感染了在场众人。

他抬起眼,脸上是成竹在胸的笑容:“子敬不必忧虑。曹操此番南下,号称拥兵八十万,沿江而下,声势滔天,看似要将我江东一口吞下。但在瑜看来,这不过是虚张声势,用来恫吓我江东鼠辈的伎俩罢了。”

他伸出两根手指,语气笃定地说道:“真正能让他投入到与我江东决战的兵力,我看,顶多也就二十余万。”

“什么?!”鲁肃闻言大惊,险些从席上站起,“此言怎讲?曹军号称八十万,就算其中多有夸大,也不至于悬殊至此吧?”

周瑜淡然一笑,他站起身,走到一旁的巨幅地图前,信手拈来,指点江山:“子敬你想。其一,许昌、邺城、洛阳,此乃曹氏经营多年的根本之地,岂能不留重兵?如今荀彧坐镇许昌,名为安抚中枢,实则是为曹操看守后院。为何?因为西凉的马腾、韩遂,那两头饿狼,可一直盯着中原这块肥肉!一旦曹操主力尽出,后方空虚,他们岂能不趁虚而入?这几处加起来,为防万一,少说也要抽调十万精锐吧?”

“其二,襄阳。”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襄阳位置,“此地乃荆襄门户,更是他曹操大军北归的咽喉要道!一旦襄阳有失,被我军截断,他这数十万大军便成了瓮中之鳖,尽数要葬身于江南!如此性命攸关之地,曹操便是再自信,也绝不敢掉以轻心。我料他必以心腹大将曹仁,率重兵驻守,这又得耗去他数万兵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其三,人心。”周瑜的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新得的荆州九郡,人心未附。那些荆州世家大族,如蒯、蔡之流,不过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岂会真心为他卖命?曹操要稳住这片新占之地,防止地方生乱,必然要分派一支可观的兵力,四处弹压,监视那些心怀叵测的荆州旧臣。这林林总总加起来,又得多少人马?”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的目光转向地图上江东的位置,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江东水师,才是他曹操此行真正的噩梦!他岂能不防备我军趁他主力南下之际,从合肥、寿春一线,直捣其腹心,给他来个釜底抽薪?我料定,乐进、李典等人,必然早已陈兵淮南,不敢稍有异动。此路兵马,亦不可或缺。”

他逐条分析,条理清晰,逻辑缜密,语气从容笃定,仿佛曹军的所有部署都已在他面前的沙盘上清晰呈现。鲁肃听得是连连点头,脸上的忧色不知不觉间已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钦佩与信服。

陆瑁更是听得心潮澎湃,暗自钦佩不已。他原以为周瑜只是演义中所描绘的那般,风姿过人,精通音律,却心胸狭隘。今日一见,方知其不仅有帅才之貌,更有经天纬地之韬略!与军师相比,二人风格迥异,军师之谋,如行云流水,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这大都督之略,则如高山磐石,堂堂正正,稳扎稳打,将一切变数都纳入算中。如此才能之人,又岂是那等善妒之辈?演义小说,果然误人!

一番话说完,周瑜缓缓走回席位,重新端起茶盏,目光却温和而锐利地转向了自始至终安静聆听、神色淡然的诸葛亮,微笑道:“瑜之一点浅见,倒是让孔明先生见笑了。不知先生以为,在下所言,可还有疏漏之处,需要补充?”

一时间,堂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诸葛亮那张平静无波的脸上。这看似谦逊的询问,实则是一场最高级别的智慧交锋的开始。整个正堂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都凝固了。

面对周瑜那看似谦逊实则暗藏机锋的询问,堂内所有人的目光都如聚光灯般,聚焦在了诸葛亮身上。鲁肃屏住了呼吸,陆瑁则暗自捏了把汗,他知道,这既是周瑜对诸葛亮的最后一次试探,也是决定二人未来合作关系的关键时刻。

只见诸葛亮轻摇羽扇,那张平静如水的脸上,不见丝毫压力。他目光如静水深流,迎上周瑜锐利的视线,微微颔首,声音清朗地说道:“大都督洞若观火,条分缕析,将曹军的部署剖析得淋漓尽致,亮深以为然。都督所言,乃是兵法之‘正’,算的是敌我之兵力多寡,地理之远近。然兵者,诡道也,虚实相生,胜负之机,未必尽在兵力与地理。”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透出一股强大的自信:“亮以为,曹军虽分兵四路,看似处处设防,周全稳妥,实则已将自己置于一个进退失据的死局之中。都督方才所言的二十余万可战之兵,乃是其纸面上的实力。若深究其内里,其成分之驳杂,军心之浮动,远超你我想象。”

他伸出一根手指,缓缓道:“其一,北卒。曹军主力,皆是北方旱鸭子,骤然南下,久居舟船之上,受江风湖浪颠簸,必然头晕目眩,呕吐不止,此乃水土不服,非人力可强行扭转。届时,战力十不存五,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其二,荆州降兵。蔡瑁、张允虽新附,献上荆州水师,看似为曹操添了一大臂助。然此二人首鼠两端,反复无常,曹操何等样人,岂会真心信赖?亮料定,曹操必不会将水军指挥大权完全交予此二人。临阵交锋,蔡、张二人既不受信任,又心怀鬼胎,必不敢死战,甚至可能临阵倒戈。此军,非但无益,反成大害!”

最后,他伸出第三根手指,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其三,青徐之兵。此乃曹操起家之根本,亦是其军中精锐。然这些士卒的家眷亲属,皆在北方。如今,西凉马腾、韩遂虎视眈眈,曹操后院不稳。一旦战事胶着,我等只需派人散布谣言,言马腾、韩遂已袭扰关中,兵锋直指许都,则这些青徐兵卒必军心大乱,思乡归家之心一起,便再无战意!”

“故而,”诸葛亮总结道,声音虽不大,却字字如千钧之重,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曹军这看似强大的二十余万兵力,其真实的战斗力究竟几何,据亮估计,在长江之上,不堪一击!都督,以为然否?”

言罢,诸葛亮目光炯炯,不再言语,只是安静地直视着周瑜,那眼神仿佛在说:我已将曹军的底裤都扒了下来,现在,该你表态了。

周瑜沉吟片刻,堂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他那双明亮的星眸中,光芒急速闪烁,显然是在飞速消化和评估诸葛亮这番更为深刻的剖析。

突然,他抚掌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真诚,打破了满堂的寂静。

“哈哈哈!孔明先生所言,真乃金玉良言,一针见血!瑜只看到了曹军之形,先生却已洞察其神!曹军之弊,确如先生所析!北卒晕船,不堪水战;降兵离心,阵前难料;青徐思归,军心易乱!此三者,皆是曹军之软肋,是其不可弥补的死穴!我江东之胜算,又平添了何止三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瑜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诸葛亮发自内心的赞赏与敬佩,以及对未来战局前所未有的信心。

他站起身,走到诸葛亮面前,郑重一揖,诚恳地说道:“先生之才,经天纬地,世所罕见。今日得闻先生高见,瑜如饮甘醇,茅塞顿开。愿与先生携手,共谋抗曹大-计,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这一揖,代表着他已彻底放下了心中最后一丝骄傲与试探,真心将诸葛亮视为可以并肩作战的盟友。

诸葛亮见状,亦是起身还礼,羽扇轻挥,淡然笑道:“都督言重了。亮此来,本就是为促成孙刘联盟,共抗国贼。亮虽不才,愿为江东尽绵薄之力。抗曹之事,关乎天下苍生安危,亮岂敢有丝毫推辞?愿与都督同心戮力,共破曹贼!”

一番话,说得周瑜心中大喜。他再次拱手道:“先生高义,瑜感激不尽!我江东有先生相助,何愁曹贼不灭,大事不成!”

二人相视而笑,那笑容中,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是智者之间的心意相通,更有一种即将联手搅动天下风云的坚定与豪迈。堂内众人见状,皆心生敬意,仿佛已经看到了曹操百万大军在长江之上灰飞烟灭的场景。他们知道,江东有此二人联手,抗曹之事,定矣!

就在这气氛热烈之时,周瑜的目光却忽然一转,锐利如鹰隼,落在了自始至终未发一言的陆瑁身上。那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几分好奇,也带着身为上位者不容置疑的威严。

“子璋,”他开口,声音平稳,却让堂内的气氛再次安静下来,“吴郡陆氏,乃我江东望族,诗书传家,世代为官。令兄伯言,更是我东吴未来的柱石之才。你既是陆家血脉,为何不在家乡江东建功立业,反而屈身于寄人篱下的刘备帐下?”

这话问得直接而尖锐,带着几分不解,也隐隐有些责备的意味。府内一时有些安静,连旁边一直气定神闲的诸葛亮,也微微抬了抬眼皮,似乎对这个话题也颇感兴趣。

陆瑁并未立刻回答。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纷乱的思绪中寻找一个出口,又像是在回忆那段早已尘封的遥远过去。他缓缓抬起眼,迎向周瑜那探究的目光,脸上不见丝毫惶恐与不安,反而露出一丝复杂的淡然。

“大都督此问,倒让瑁,想起了一些陈年旧事。”

他顿了顿,语气平缓得像是在述说别人的故事:“诚然,瑁是吴郡陆氏之后,先父先母赐予性命,此生养之恩,瑁没齿不敢忘。然,瑁自六岁起,便与家人失散,流落四方,饥寒交迫,命悬一线之际,是恩师将我从荒野中拾回,视如己出,传我武艺,授我兵法,教我安身立命之本。若非恩师,这世间,早已无陆瑁此人。”

他这话并非抱怨,更像是在陈述一个对他而言,远比血缘更深刻、更重要的事实。

“大都督言及吴郡陆氏,于瑁而言,更像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名号。而恩师之情,却是实实在在的再造之恩。说句于礼法不敬的话,这身骨血是父母所给,但这身本事、这条性命,却是恩师所续。陆氏给了我一个姓氏,恩师却给了我一次新生。”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一旁的诸葛亮,嘴角似乎还牵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些许戏谑的笑意:“至于为何选择投效刘皇叔……”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才看着周瑜,半开玩笑地说道:“莫非大都督也以为,这又是孔明先生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将瑁给说动了的?”

诸葛亮闻言,羽扇轻摇,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并未言语,将舞台完全留给了陆瑁。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