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 第81章 丞相葬礼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第81章 丞相葬礼

作者:兔子爱吃甜甜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4:20: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陆瑁转身,回到房内。

刘禅依旧伏在床边,瘦削的肩膀剧烈地颤抖着,压抑的哭声,像一头受伤的幼兽。

陆瑁没有去劝,只是静静地站在他身边,如同一座沉默的山。

许久,刘禅的哭声渐歇,他抬起一双红肿的眼睛,茫然地看着陆瑁,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大哥……相父他……就这么走了……”

“陛下。”陆瑁的声音,平静无波,“人死不能复生。但丞相留下的,是整个大汉。您若就此颓靡,如何对得起丞相的在天之灵?如何对得起先帝的托付?”

刘禅身子一颤,仿佛被一盆兜头浇下的冷水,激得他打了个寒颤。

他看着陆瑁,看着这个父皇和相父都无比信赖的男人,挣扎着从地上站起,用袖子胡乱地抹了一把脸,那双通红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一丝微弱却坚定的光亮。

“大哥说的是……朕,不能倒下。”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悲痛都压进胸膛,“接下来,该如何?朕,都听大哥的。”

陆瑁的目光,落在那张安详的睡脸上,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无人察探的哀伤。

“第一,为丞相治丧。”

他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开始为这艘刚刚失去了舵手的巨轮,重新设定航向。

“陛下,可命大司马与尚书令主理丧仪。但此事,需依礼,也需从权。”

当夜,丞相正寝之内,灯火通明,却寂静无声。

依古礼,行“初终”。

蒋琬端着一盘新絮的丝绵,手微微颤抖着,走到了床榻之前。他跪下身,将那蓬松洁白的“纩”,轻轻地,轻轻地,放在了诸葛亮的鼻息之下。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刘禅、陆瑁、费祎,以及闻讯赶来的,丞相夫人黄月英。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那轻若无物的丝绵,纹丝不动。

一息。

两息。

三息。

蒋琬的脸色,瞬间煞白,他手中的铜盘“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相父——!”

刘禅再也抑制不住,发出一声杜鹃啼血般的哀嚎。

“哇”的一声,积压在所有人胸口的悲恸,终于在此刻,彻底爆发。正寝之内,哭声震天。

陆瑁闭上了眼睛,一滴滚烫的泪,顺着他的脸颊,无声滑落。

他没有哭出声。

因为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再也没有资格放声痛哭了。

哭声稍歇,陆瑁睁开眼,对着已经哭得瘫软,由侍女搀扶着的黄月英,深深一揖:“夫人,节哀。”

黄月英,这位传说中才智不输其夫的女子,此刻面色惨白如纸,但她的眼神,却依旧保持着一丝清明。她看着陆瑁,微微颔首,声音沙哑:“有劳子璋了。”

“陛下,”陆瑁转向刘禅,“请降旨,依礼,为丞相招魂。”

半个时辰后,丞相府最高的角楼之上。

一名太祝官,身着玄色礼服,双手高高举着一件衣物——那是诸葛亮生前在朝会时,最常穿的一件朝服。

他面朝北方,那是古人认为魂魄归去的方向,用一种悠扬而悲怆的声调,高声呼喊:

“惟延熙三年秋,大汉丞相武乡侯,讳亮,字孔明,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一声声的呼唤,穿透夜幕,回荡在成都清冷的夜空里。街道上,无数被惊醒的百姓,走出家门,朝着丞相府的方向,跪倒在地,无声地啜泣。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那悲怆的招魂声,像一把钝刀,割着每一个人的心。

魂,终究是没有归来。

接下来,是“小敛”。

费祎亲自监督,侍者们用一套崭新的布单,将丞相的遗体,一层层地包裹起来。随后,将遗体请下床榻,停于正寝南窗之下,头朝东。

费祎从漆盘中,拿起一枚象牙制成的角柶,轻轻撑开诸葛亮的口腔,谓之“楔齿”。又取来一方小巧的燕几,稳稳地抵住他的双足,谓之“缀足”。

最后,覆盖上华美的殓衾。

做完这一切,费祎直起身,看着那安详的遗体,这位一向以圆滑示人的尚书令,此刻却是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陆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这些繁琐而庄重的礼仪,与其说是给逝者,不如说是给生者。它们用一种近乎残酷的仪式感,逼迫着每一个人去接受:那个擎天之人,真的走了。

次日清晨。

哀诏明发天下。

整个长安,乃至整个大汉,都陷入了一片巨大的悲哀之中。

白幡,挂满了成都的每一条街道。百姓们自发地停止了娱乐,商铺歇业,学童停课。城中,除了风声,便只剩下隐隐约的哭声。

朝堂之上,刘禅一身素服,端坐于龙椅,神情肃穆。

他亲自宣读了早已拟好的诏书。

“……朕闻人生有死,道理之常。然,丞相匡扶汉室,功盖寰宇,其德其才,万世景仰。今不幸薨逝,朕心悲恸,如失左右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兹追谥丞相为‘忠武侯’,以彰其忠,以表其武。忠于国,武于贼,善善恶恶,无有逾言。魂而有灵,嘉兹宠荣!”

忠武侯!

殿下,百官跪伏于地,泣不成声。

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臣等,叩谢陛下天恩!”

陆瑁站在百官之首,听着那熟悉的谥号,心中百感交集。

历史的轨迹,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东西,终究是殊途同归。

忠武,这两个字,丞相当之无愧。

丧仪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吊唁的使者从四面八方涌来。

曹魏和东吴的使者,也到了。他们带来了各自君主的亲笔吊唁信,言辞恳切,情真意切,仿佛失去的不是敌人,而是挚友。

陆瑁代表刘禅,接见了他们。

他没有多言,只是平静地听着他们念完吊唁词,然后淡淡地说了一句:“有劳二位远来。国丧期间,不便宴饮,还请见谅。”

那平静的语气,比任何威吓都更具分量。

两名使者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只觉得脊背发凉,客套了几句后,便匆匆告辞。

他们要立刻回去禀报君主:蜀汉,没有乱。那个陆瑁,比传闻中,还要可怕。

处理完这些纷杂的外事,陆瑁终于有时间,去做一件他早就该做的事。

他走进了丞相府的内院。

这里,比前院更加寂静。

黄月英一身重孝,正坐在堂中,她的面前,摆着一个针线篮子,似乎在缝制着什么。

在她身边,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穿着同样厚重的孝服,正跪坐在那里,低着头,一言不发。

他长得眉清目秀,但脸上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郁。

他就是诸葛瞻。

看到陆瑁进来,黄月英放下了手中的针线,缓缓站起。

“子璋。”

“夫人。”陆瑁还了一礼,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少年身上。

“瞻儿,这位是陆瑁字子璋,你父亲生前最好的朋友。快,过来见礼。”黄月英轻声说道。

诸葛瞻抬起头,看了陆瑁一眼,那双酷似其父的眼睛里,充满了迷茫与戒备。他站起身,不情不愿地拱了拱手:“见过……陆伯父。”

陆瑁没有在意他的无礼。

一个刚刚失去了父亲的少年,他的世界已经崩塌,你不能要求他彬彬有礼。

“夫人,”陆瑁看向黄月英,“丞相临终前,曾与我提及瞻儿。他……放心不下。”

黄月英的眼圈,瞬间红了。她转过头,拭去泪水,再转回来时,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

“夫君一生为国,于家事,多有亏欠。瞻儿自幼,便少有父亲陪伴。如今……”她哽咽了一下,说不下去了。

“夫人若信得过瑁,”陆瑁上前一步,声音温和却坚定,“请将瞻儿,交由我来抚养。”

黄月英和诸葛瞻,都愣住了。

“这……如何使得?”黄月英惊道,“陆牧伯如今总揽国事,日理万机,怎可再为此等家事分心?”

“丞相于我,亦师亦友,更有托孤之义。他的儿子,便是我的儿子。”陆瑁的目光,转向诸葛瞻,“瞻儿在我府中,读书习武,与我儿一同成长,总好过一人在此,孤单寂寥。”

他的话,说得合情合理,也充满了人情味。

黄月英看着陆瑁那真诚的眼神,心中的防线,渐渐松动。

她知道,诸葛亮一死,丞相府,便成了风暴的中心。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这里,盯着她的儿子。将诸葛瞻放在陆瑁身边,这个如今大汉最安全的地方,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她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儿子,柔声问道:“瞻儿,你可愿意……跟着陆伯伯?”

诸葛瞻抬起头,他看着陆瑁,这个被父亲在信中无数次提及的男人,这个一回来就掌控了全局的男人。他的眼神很复杂,有好奇,有畏惧,也有一丝……说不清的期待。

他沉默了半晌,终于,轻轻地点了点头。

陆瑁的心,微微一松。

他走到诸葛瞻面前,蹲下身,与他平视。他伸出手,轻轻地,放在了诸葛瞻的头顶。

“你父亲,是盖世英雄。”他看着少年那双倔强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从今往后,你要学的,不是如何活在他的影子里,而是如何,走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

诸葛瞻的身子,微微一颤。

这句话,仿佛一道光,照进了他那片黑暗而混乱的心。

三日国丧期满,到了出殡之日。

刘禅最终采纳了陆瑁的建议。

“丞相一生,简朴自律,其遗愿,便是不起坟,不树碑。”陆瑁在朝堂之上,对着所有大臣说道,“但,丞相功盖千秋,若无寸土安身,既非人臣之礼,亦寒天下之心。”

“臣请旨,将丞相陪葬惠陵。”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惠陵,是先帝刘备的陵寝!

陪葬帝陵,这是何等殊荣!

“丞相一生,为践行先帝遗志而活。君臣相知,千古无二。如今,让他长眠于先帝身侧,继续为先帝守望这大汉江山,想来,亦是丞相所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禅当即准奏。

出殡那日,天色阴沉。

巨大的灵柩,由十六头最健壮的犍牛,拉着灵车,缓缓驶出长安。

无数百姓前来送行,没有哭喊,只有一片死寂的沉默,和无数张泪流满面的脸。

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摆上了路祭的香案。

当灵车经过时,人们将杯中的酒,洒在地上,然后,重重地,叩首。

陆瑁一身重孝,手扶灵柩,步行在最前方。

他身后,是刘禅,是蒋琬、费祎,是文武百官,是丞相的家人,以及……那个小小的,牵着陆瑁衣角的身影,诸葛瞻。

队伍,像一条白色的长龙,缓缓地,坚定地,走向那埋葬着一个时代的终点。

经过一个月的跋涉,终于来到了成都。

惠陵。

这里松柏苍翠,庄严肃穆。

陵寝早已备好,就在先帝主陵的侧前方,一个稍低的位置。不逾制,却又彰显着与众不同的亲近。

吉时已到。

在祭司的唱喏声中,灵柩被缓缓地,放入了墓穴。

当最后一方泥土,覆盖在棺木之上时。

刘禅带头,跪倒在地。

“恭送相父!”

“恭送丞相!”

山呼海啸般的悲鸣,响彻山谷。

陆瑁静静地站在墓前,看着那块尚未刻字的墓碑。

他没有跪,也没有哭。

他只是在心里,默默地说道:

丞相,你看到了吗?这万里江山,如你所愿,正一点点地,焕发生机。

你放心去吧。

你的路,走完了。

我的路,才刚刚开始。

他感觉到衣角被轻轻地拽了一下。

他低下头,看到诸葛瞻正仰着小脸,看着他,那双通红的眼睛里,除了悲伤,还有一丝依赖。

陆瑁伸出手,紧紧地,握住了那只冰冷的小手。

丧仪结束,百官回都。

就在队伍行至半途之时,一匹快马,从南中方向,疾驰而来。

骑士见到陆瑁,翻身下马,从背上一个防水的皮囊中,取出一卷竹简,单膝跪地。

“报——!南中八万火急军情!张嶷将军,兵败被困,请求援兵!”

一句话,让刚刚平复下来的气氛,瞬间再次绷紧!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射向了陆瑁。

国丧刚过,南疆便起烽烟!

这,就是他将要面对的,第一个考验。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