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 第28章 荆州战略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第28章 荆州战略

作者:兔子爱吃甜甜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4:20: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诸葛亮重新落座,端起酒杯,目光在刘备与关羽之间转了转,嘴角似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那是智者洞悉人心的从容,却又迅速隐去。他轻啜一口酒,正待开口将话题引向下一步的战略部署,忽听帐外传来一阵急促却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亲兵的通报。

“启禀主公、军师!赵将军与陆将军回营!”

刘备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由衷的喜悦与关切,他霍然起身:“子龙、子璋回来了!快快有请!”

片刻后,帐帘掀开,赵云与陆瑁并肩而入。赵云仍是一身甲胄,虽带着征尘,却不见半分疲惫,眉宇间是惯有的沉稳与坚毅。陆瑁则显得更为内敛,眼神中透着思索的光芒,步履虽轻,却也透着一股干练。

“子龙,子璋!”刘备快步上前,亲自拉住赵云的手,又拍了拍陆瑁的肩膀,眼中满是慈爱与赞许,“你们一路辛苦了!曹操后路如何?可曾受到阻截?”

赵云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回禀主公,末将与子璋,在乌林山口点燃烽火,又率部一路袭扰曹操后方,所过之处,尽是曹军溃败之迹。徐晃所部被我等牵制,未能及时支援曹操。曹军粮草辎重,多有焚毁,其残兵败将,亦疲于奔命。”

陆瑁也躬身补充道:“曹军后撤之路,一片狼藉。”

刘备闻言大喜,连连点头:“好!好!你们二人,皆是功臣!快入座,喝几杯暖身酒,好好歇息!”

待赵云与陆瑁在侧座落定,诸葛亮这才放下酒杯,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终落在地图上。他轻摇羽扇,语气中带着一丝深谋远虑:“诸位将军功勋卓着,赤壁一战,奠定了我军之威。然而,此战虽胜,基业未稳,曹操虽败,但其势力仍在。我等当乘胜而进,夺取荆州,以为立足之本。”

“军师之意,莫非是……”赵云沉声道,“江东周瑜?”

“正是。”诸葛亮点头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赤壁之战,江东出力最大,周公瑾更是居功至伟。他此刻,恐怕正率领着得胜之师,兵锋直指江陵。我料他心中所想,亦是要将这南郡作为他江东基业的北上屏障,甚至以此为跳板,窥伺中原。”

刘备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丝忧色,他看向一旁的徐庶,眼中带着询问:“元直,你以为如何?这……我军与江东乃是盟友,方才共抗曹贼。若为此地而刀兵相向,岂不是让曹操坐收渔利,反而落人口实?”

徐庶闻言,沉吟片刻,拱手道:“主公所虑甚是。江东与我军,唇齿相依,若内讧,实非明智之举。然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若拱手相让,亦是坐失良机。”他目光转向诸葛亮,眼中带着一丝了然,“军师心中,想必已有万全之策,既能得南郡,又不伤盟友之情,是也不是?”

诸葛亮微微一笑,赞赏地看了徐庶一眼,然后起身,走到地图前,羽扇在南郡江陵的位置轻轻一点。

“主公仁德,元直所言,亮亦有此忧。所以,这江陵城,我们得取,但不能明着跟周郎去抢,更不能因此与江东反目。”

他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缓缓道来:“周瑜心高气傲,又急于在孙权面前立此不世之功,定会亲率大军,猛攻江陵。而曹仁亦非等闲,乃曹操帐下虎将,必然死守。此二人相争,必是一场两败俱伤的龙虎斗!”

诸葛亮顿了顿,目光环视众人,声音带着强大的自信:“而我们,”他羽扇在地图上轻轻一点,“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坐山观虎斗。待他们斗得精疲力竭,士气衰颓之时,再以雷霆之势,一举夺城!”

徐庶微微颔首,接口道:“军师此计甚妙。周瑜骄傲自负,一旦陷入苦战,定然不肯轻易罢手。曹仁虽勇,却也难免独木难支。待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军以逸待劳,正可坐收渔利。”

“正是如此。”诸葛亮眼中精光闪烁,“我已算定,周瑜虽智,却有急躁好胜之弊。亮,只需略施小计,便可让他为我军做嫁衣,心甘情愿地,将这南郡‘借’给我们!”他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仿佛已看到周瑜届时那懊恼不已的神情。

刘备闻言,眼中忧色渐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信任与期待。他知道,只要有诸葛亮在,再大的难题,也总能化解。

“军师既然胸有成竹,备便依军师之计行事。只是这‘借’字,又当如何说起?”刘备追问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主公莫急,待时机成熟,亮自会向周公瑾‘借’来。届时,他非但不能拒绝,还得感激我们替他解了围!”他羽扇轻摇,眼中满是成竹在胸的自信,仿佛江陵城已然是囊中之物。

帐内气氛正热烈,诸葛亮刚刚抛出“借南郡”的妙计,众将士皆精神一振。刘备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正待再问细节,一直沉思的陆瑁忽然起身,抱拳拱手。

“军师、主公,”陆瑁的声音带着几分思虑后的沉稳,“属下有一愚见,或许可供军师参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备温和地示意:“子璋但讲无妨。”

陆瑁的目光在地图上流转,最终落在荆州南部,他缓缓说道:“军师方才言及‘借’南郡之策,瑁以为,此计虽妙,但周瑜毕竟心高气傲,又恐生变。与其与周郎在南郡一地周旋,不如我等先行向孙权释放更明确的善意,将我军的精力,更多地放在荆南的长沙、武陵、零陵和桂阳四郡。”

他指向地图上荆南的广袤区域,继续分析道:“这四郡远离江东核心,曹军在此处兵力薄弱,且民心不稳,我军可趁势而取,迅速扩充实力。同时,我等可向孙权表明,我军并非贪图整个南郡,而是希望能**‘借’南郡西面一部分**,作为我军攻取荆南四郡的门户与后方支援之所。而作为代价,”陆瑁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我们可以主动提出,帮助孙权攻取南郡!”

此言一出,帐内众人皆是一愣。张飞挠了挠头,大嗓门道:“帮周瑜攻城?那岂不是便宜了他?”

刘备也皱起眉头,看向诸葛亮:“子璋此计,是何用意?既要借地,又要出力,这……”

诸葛亮微笑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轻摇羽扇,打断了刘备的疑虑:“子璋所言,实为上策!”

他踱步到地图前,指着南郡与荆南四郡的连接处,解释道:“周瑜攻打江陵,必是困兽之斗,曹仁守城,亦是拼死抵抗。若我军此时介入,以‘帮助’之名,既能名正言顺地将兵力部署到南郡周边,又能避免与周瑜正面冲突,更可借机消耗曹仁的兵力。”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看向陆瑁,眼中满是肯定,“子璋提出‘借南郡西面一部分’,并非贪得无厌,而是恰到好处。这既能满足我军北上或西进的战略需求,又不会让周瑜感到我军胃口太大,从而引起他的警惕。而我们主动攻取荆南四郡,则能迅速壮大自身,与江东形成更为平衡的盟友关系。”

徐庶也捋须点头,补充道:“军师此言极是。周瑜攻取江陵,本就耗费巨大,若我军主动相助,可大大减轻他的压力。他既能得到南郡,又不必付出过多的代价,自然乐见其成。而我军则可趁势拿下荆南四郡,待时机成熟,再图南郡,便水到渠成了。”

刘备听闻,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妙哉!妙哉!如此一来,既不伤盟友之情,又能壮大我军实力,更可占据荆州要地,实乃一石三鸟之计!”他看向陆瑁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欣赏。

诸葛亮微笑着,目光深邃,环视帐内众人:“周瑜虽智,却终究是武将出身,性情急躁,易被眼前之利所惑。他以为我们是在帮他,却不知,这正是我们借力打力,为日后基业铺路的第一步。”他羽扇轻摇,眼中闪烁着运筹帷幄的自信,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主公,就依子璋之计,我等先助孙权攻取南郡,同时趁势攻取荆南四郡。”诸葛亮语气笃定,掷地有声,“亮自有计策,让周瑜心甘情愿地,将这南郡‘借’给我们!”他并未明说具体细节,却让在场所有人对他的智谋更加深信不疑。

刘备欣然点头:“军师既然胸有成竹,备便依军师之计行事。如此妙计,实乃我军之幸!”

诸葛亮满意地颔首,目光随即扫向下方众将,声音变得庄重而有力:“然而,此计要成,需有人前往东吴,与孙权、周瑜当面协商,晓以利害,促成合作。东吴君臣,皆非等闲之辈,此去不仅要辩才无碍,更需胆识过人,能屈能伸,方可不辱使命。”

他停顿片刻,目光在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身上一一掠过,语气沉稳地问道:

“不知诸位将军中,谁愿为使,前往东吴,与那江东英豪,一较高下?”

帐内,诸葛亮的话语掷地有声,回荡在每个将领的心头。前往东吴谈判,绝非易事。那孙权年少英武,周瑜更是心高气傲,江东群英璀璨,皆是眼高于顶之辈。此去,不仅要面对言语上的交锋,更要身处虎狼之境,稍有不慎,便是身败名裂,甚至性命不保。一时间,除了关羽、张飞、赵云等少数几人,其余将领皆面面相觑,无人敢贸然应声。

就在这短暂的沉寂中,一道身影从席间走出。陆瑁,身姿挺拔,面容清秀而沉静,他上前一步,抱拳拱手,朗声说道:“主公、军师,若不嫌瑁资历尚浅,此番前往东吴的重任,便让瑁去吧!”

此言一出,帐内众人皆是一惊。张飞瞪大了眼睛,粗声粗气地嚷道:“子璋,你小子莫不是喝多了酒?那江东可是龙潭虎穴,你一个文士,去跟那些老狐狸打交道,岂不是羊入虎口?”

刘备也面露担忧之色,温和地劝道:“子璋有此心意,备心甚慰。然此行凶险异常,江东君臣皆是人杰,子璋虽有才干,但毕竟年轻,恐有不测。不如再从长计议。”

陆瑁却神色坚定,不为所动。他再次躬身,语气恳切而自信:“主公所虑,瑁皆知晓。然瑁敢请此行,并非一时冲动。瑁乃吴郡陆氏之后,家族在江东素有声望,与诸多士族亦有往来。此去,瑁可凭借这层身份,更容易地接近孙权与周瑜,了解其真实意图,探听其内部消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诸葛亮:“且瑁自幼饱读诗书,于兵法谋略亦略有涉猎。此番前往,定当谨言慎行,以主公大业为重。周瑜虽傲,却也识大体;孙权虽疑,却也重利益。瑁自信能以诚意打动他们,以利害说服他们,最终促成我军与江东的深度合作,为我军顺利入主荆州,打下坚实基础!”

诸葛亮一直面带微笑,静静地听着陆瑁的陈述。待他言毕,诸葛亮才轻摇羽扇,目光中带着一丝深不可测的赞许:“子璋有此胆识与见地,亮心甚慰。”他转向刘备,解释道:“主公,子璋所言不虚。他出身江东名门,此去确实比寻常使者更具优势。既能借其家族之名望,又能以同乡之情,更容易与江东士族建立联系。更何况,子璋心性沉稳,思虑周全,绝非莽撞之辈。此等重任,非子璋莫属。”

刘备见诸葛亮如此推崇,又见陆瑁态度坚决,便不再劝阻。他走到陆瑁面前,亲手扶起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子璋,此去江东,万事当以自身安危为重,切莫逞一时之勇。备在此等候子璋佳音,待你凯旋之日,备定为你设宴庆功!”

“多谢主公!”陆瑁心中感动,再次抱拳行礼。

张飞见状,虽然嘴上仍嘟囔着“小心那周瑜的毒计”,但眼中也流露出几分敬佩。赵云则上前一步,拍了拍陆瑁的肩膀,沉声道:“子璋保重,万事小心。若遇危难,可寻我旧日相识,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陆瑁一一谢过众将,便开始着手准备。他深知此行责任重大,事关刘备基业的未来走向。

夜深人静,营帐外只剩下巡逻士兵的脚步声。陆瑁收拾妥当,正欲离开,却被亲兵告知,军师有请。他心中一凛,知道诸葛亮定有更重要的事要单独交代。

他来到诸葛亮的营帐,只见孔明端坐案前,案上烛火摇曳,映照出他深邃而睿智的脸庞。帐内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氛庄重而肃穆。

“子璋来了,请坐。”诸葛亮指了指对面的位置,待陆瑁落座后,他挥退了左右亲兵,确保帐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此番前往江东,除了明面上的谈判,亮还有两件极其重要的私事,需子璋代为办妥,且这两件事,皆不可为外人道也。”诸葛亮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

陆瑁闻言,心头一震,知道这才是此行真正的核心任务。他立刻起身,拱手道:“军师请吩咐,瑁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军师所托!”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如星海,他拿起羽扇,在案上轻轻敲击着,缓缓说道:“第一件事,便是此行谈判,务必达成我们之前商议好的条件:即助江东攻取南郡,而后我军趁势夺取荆南四郡,并向周瑜‘借’得南郡西面一部分作为我军的立足之基。但切记,与周瑜谈判时,言辞当柔和而坚定,不可与其正面冲突,更不可显露出我军对整个荆州的野心。周瑜心高气傲,又对荆州之地垂涎已久,若让他察觉我军意图,恐生变故。”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你需将此战之利害,摆明在孙权面前。曹操虽败,但元气未伤,北方仍有雄兵百万。若我军与江东因荆州内耗,则曹操必将坐收渔利。唯有孙刘两家精诚合作,方能抵御曹操再度南下。而我军取得荆南四郡,便是为江东巩固后方,分散曹操兵力,实乃盟友之举。至于‘借’南郡西面一事,你当强调乃是为了方便我军攻取荆南,并非觊觎江东固有之地。言语之间,务必让孙权觉得此举对他江东有利无害,甚至是大大的有利,方能成事。”

陆瑁仔细聆听,将诸葛亮的每一个字都牢记在心。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借”字背后,实则隐藏着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精准把握和对人心的巧妙算计。

“瑁明白了。定当谨记军师教诲,竭力周旋,达成所愿。”陆瑁沉声应道。

诸葛亮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远,似乎穿透了帐幔,望向遥远的江东。

“第二件事,也是最为隐秘,最为重要之事。”诸葛亮的声音更轻了,几乎带着一丝耳语般的神秘,“此番前往江东,子璋务必替亮寻访一人。此人姓庞名统,字士元,道号凤雏。乃是与亮齐名的当世奇才。”

陆瑁心中大惊,庞统之名,他亦有所耳闻,乃荆襄名士,素有“凤雏”之称,与卧龙齐名。传闻此人相貌不扬,却才华横溢,只是性情孤傲,不肯轻易出仕。

“凤雏先生?”陆瑁低声重复了一句,脸上带着不解,“他……他为何会在江东?”

诸葛亮轻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庞士元心怀天下,却也性情耿直,不为世俗所羁。曹操南下之时,他曾想过投奔,但终究未能如愿。如今赤壁战火平息,他或因某种机缘,或因对江东之地的观察,暂居于东吴境内,也未可知。”

“凤雏先生之才,不下于亮,若得他相助,主公霸业可期矣!”诸葛亮语气中充满了对庞统的推崇与渴望,“此人胸怀韬略,洞察世事,尤其擅长奇谋,若能为我军所用,犹如再添一臂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看向陆瑁,目光灼灼:“子璋此去,可多方打探。庞统此人,虽有大才,却不喜表露,常以傲慢或不羁之态示人,世人多不识其真才。他或隐于市井,或寄居于某位友人门下,或以游士身份行走。你需用心观察,留心那些看似寻常,实则言语不凡、举止超脱之人。”

“如何辨识?”陆瑁问道,这寻找一个隐士的任务,远比谈判更加困难。

“亮曾与庞士元有过数面之缘,虽不甚熟稔,却也知其秉性。”诸葛亮沉吟片刻,给出了一些线索,“庞士元相貌不扬,身材略显矮小,肤色偏黑,额头微凸,眼角上挑,言谈举止间,常带一丝玩世不恭,却又偶有惊人之语。他素不喜束缚,爱饮酒,好清谈,若有才士聚会之处,子璋可多加留意。”

“但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加重了语气,“庞士元识人之明,远超常人。他若肯与你交谈,你便可试探其对天下大势的看法,若他能一语中的,直指要害,且言语间流露出对曹操的轻蔑和对汉室的忠诚,那多半便是他了。”

“此人并非等闲之辈,子璋切不可轻视,更不可轻易暴露身份。你当以游学之名,或以同乡之谊,慢慢接近。若能寻得他,务必以最诚挚之心,代亮向他问好,并晓以主公爱才之心,匡扶汉室之志,请他出山相助。”

诸葛亮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庞统的尊重与渴求。陆瑁深知,能让诸葛亮如此重视之人,其才华必然非同小可。

“此二事,皆关系到主公的未来大业,子璋务必谨慎再三,不可有丝毫懈怠。”诸葛亮最后叮嘱道,“特别是寻找凤雏先生一事,一旦有任何线索,即便不能请动他,也要速速派人回报于亮。此任务,绝密,只有你我二人知晓,切不可告知旁人,即便是主公,也暂不需提及。”

陆瑁心中凛然,他意识到这第二件事的份量,可能远超第一件。他再次起身,郑重地抱拳拱手:“瑁明白了!请军师放心,瑁定当竭尽所能,不辱使命!”

“去吧。”诸葛亮看着陆瑁,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欣慰。他知道,陆瑁此行,肩负着刘备集团未来发展的重担。

陆瑁告别诸葛亮,走出营帐。夜风吹拂,带着江水的湿气,却吹不散他心中的激动与沉重。他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仿佛看到了江东的茫茫水域,以及那隐藏在其中的未知挑战与机遇。此行,他不仅要为刘备争取荆州之地,更要为刘备寻访到一位能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绝世奇才。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下决心:此番江东之行,他定要全力以赴,不负主公与军师的信任与厚望!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