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 第31章 陆瑁天下大才

中军大帐内,周瑜那句“子璋,你必须回江东效力!”犹如一道惊雷,在陆瑁耳边炸响。他猛地抬头,脸上写满了震惊,僵立在原地,只觉得脑中一片混乱。周瑜的条件,不仅仅是要留下他,更是要将他与刘备军彻底割裂,绑在江东的战车上。这不仅超出了诸葛亮的预料,也超出了他自己的底线。

陆瑁的内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忠诚与道义,主公的宏图霸业,两相权衡,重如千钧。若他拒绝,刘备的基业将再次陷入困境,诸葛亮的谋划也将功亏一篑。可若他留下……他如何对得起刘备的知遇之恩,又如何面对诸葛亮的信任?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刘备那双饱含仁慈与期待的眼睛,以及诸葛亮临行前那句深远的叮嘱:“万事当以自身安危为重,切莫逞一时之勇。”

就在陆瑁心潮澎湃,难以自持之时,鲁肃见气氛僵持,知周瑜此举过于强硬,恐适得其反,便上前一步,拱手道:“都督,子璋远道而来,此等大事,容他细细思量。都督可否暂借一步,容吾与都督商议一二?”

周瑜锐利的目光在陆瑁脸上定格了片刻,似乎要将他此刻的纠结与挣扎尽收眼底。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终于点头:“也好。子璋,吾给你时间考虑。但记住,吾的耐心有限。”

说罢,他转身,在鲁肃的引领下,走出了中军大帐,只留下陆瑁一人,在帐内巨大的压力与复杂的思绪中苦苦煎熬。

帐外,月光如水,洒在营寨的土地上,为这肃杀之地平添了几分清冷。鲁肃将周瑜引到一处僻静的角落,远离了其他将士的耳目。他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周瑜,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与担忧:“都督,你方才之言,是否过于强人所难了?子璋乃刘豫州使者,又出身吴郡陆氏,他本就是忠义之人。你这般逼迫他留下,恐会适得其反,反而坏了吴侯与刘豫州结盟的大事啊!”

周瑜闻言,并未立刻回应,他抬头望向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深邃的目光仿佛能洞穿层层迷雾,直抵事情的本质。片刻后,他才收回目光,看向鲁肃,眼中闪烁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精光。

“子敬啊,你以为吾此举,当真只是意气用事,或是单纯地贪图一个刘备麾下的年轻文士吗?”周瑜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深沉,“吾今日之言,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鲁肃闻言一愣,他素知周瑜智谋过人,绝非鲁莽之辈,此番言行,定有深意。他连忙拱手道:“都督有何深意,还请明示。吾愚钝,实难揣摩都督心思。”

周瑜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运筹帷幄的自信与冷峻。他缓缓说道:“子敬,你还记得吾初见陆瑁之时,吾对他作何评价吗?”

鲁肃回忆了一下,答道:“都督当时只知陆瑁随赵子龙血战长坂坡,武艺高强,堪称万人敌,故有意招揽,但言语间多是试探,似乎并未完全看重。”

“正是!”周瑜眼中精光一闪,“吾初见他时,只知道他是吴郡陆氏的子弟,又在长坂坡与赵子龙并肩作战,身先士卒,勇猛过人。传闻他武艺精湛,甚至能与赵云匹敌,乃是一名不可多得的猛将。所以,当初招揽他,只是试探性的。毕竟,再勇猛的武将,若无智谋统帅之才,也终究不过是一介匹夫,最多只能冲锋陷阵,难当大任。”

周瑜的目光再次望向中军大帐的方向,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与欣赏:“直到乌林一战!子敬啊,你可知陆瑁在乌林山中,究竟做了什么?”

鲁肃摇了摇头,他只知陆瑁与赵云在乌林袭扰曹军后路,牵制了部分兵力,但具体细节并不清楚。

“他做了什么?他用兵如神,将曹操的后勤弄得一团糟!”周瑜的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叹,“陆瑁与赵子龙仅仅率领一千精卒,却将曹操名将徐晃打得找不到北,甚至连徐晃本人都险些被擒!”

周瑜伸出手指,在空中轻轻划动,仿佛在描绘着当时的战况:“他利用乌林山地的复杂地形,以区区千人,布下疑兵,设置陷阱,断其粮道,烧其辎重,昼夜袭扰,让徐晃的数万大军疲于奔命,首尾不能相顾。那不是匹夫之勇,那是兵法之精髓,那是智谋的体现!以一千精卒,将曹操的后勤搅得天翻地覆,将徐晃这等名将逼得狼狈不堪,这等手段,绝非寻常武将所能为也!”

鲁肃听得瞠目结舌。他知道乌林之战刘备军有功,却没想到陆瑁竟然在其中发挥了如此关键的作用,而且是用兵法奇谋,而非单纯的武力。

“所以,”周瑜的目光再次转向鲁肃,眼神中充满了坚定,“那一刻,吾才真正确信——他陆子璋,绝非仅仅是一名武力强悍的猛将!他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大将!甚至,其才华之深,犹在吾等预料之上!”

周瑜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子敬,你现在明白吾为何要留下他了吗?他不仅是吴郡陆氏的子弟,是能在乌林以千人扰乱数万大军,让名将束手无策的奇才!这样的人,若放他回到刘备身边,不仅会让刘备的实力大增,多得一员能独当一面的智将,更重要的是,这将是我们江东的巨大损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一字一顿地说道:“刘备如今根基不稳,正是求贤若渴之时。若陆瑁这等人才被他所用,辅佐孔明,则刘备如虎添翼,他日必成我江东的心腹大患!吾今日留下他,既是为了江东的未来,也是为了削弱刘备潜在的力量。哪怕他心中有所怨怼,只要能为我江东所用,便是值得的!”

鲁肃听完周瑜的这番肺腑之言,方才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了周瑜的深谋远虑,也理解了周瑜为何会抛出如此强硬的条件。这并非意气用事,而是周瑜对天下大势和人才价值的精准判断。一个鬼谷门人,一个能以奇谋扰乱大军的将才,其价值确实无法估量。

“都督英明,吾不及也!”鲁肃由衷地叹服道,“若陆子璋真有如此之才,吾等确实不该放他离开。只是,他毕竟是刘豫州使者,又曾追随刘豫州多时,要他归心江东,恐非易事。”

周瑜冷哼一声:“人心叵测,但利益与前程,往往能动摇人心。吾已给他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也向他展示了江东的强大。他若识时务,自会知道何去何从。若他当真宁死不屈,那也只能怪他有眼无珠,辜负了这身才华!”

他再次看向中军大帐,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对人才的渴求,也有对刘备的提防。

“不过,子敬,你方才说得对。吾虽欲留下他,但手段也不能太过粗暴。”周瑜沉吟片刻,目光变得更加深邃,“吾给他时间考虑,你可从中周旋一二,晓以利害。但底线不可退让——他必须归附江东,才能让刘备得到荆州。这便是他为刘备所能做出的最大贡献!”

鲁肃心中了然,知道周瑜这是在给他下达新的任务。他拱手道:“诺!吾定当尽力说服陆子璋,为都督分忧。”

中军大帐内,陆瑁在周瑜那句“你必须回江东效力”的巨大压力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忠诚与道义,主公的宏图霸业,两相权衡,重如千钧。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刘备那双饱含仁慈与期待的眼睛,以及诸葛亮临行前那句深远的叮嘱:“万事当以自身安危为重,切莫逞一时之勇。”然而,此刻周瑜的条件,无疑是将他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若他留下,刘备便能得到荆州;若他离开,刘备可能失去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荡。诸葛亮的计策,是借力打力,让周瑜心甘情愿地“借”出南郡。但周瑜的回应,却是一招釜底抽薪,直接冲着他陆瑁而来。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周瑜对他的考验,更是对刘备集团的一次巨大挑战。

就在陆瑁心潮澎湃,难以自持之时,帐帘忽然掀开,鲁肃与周瑜重新步入帐中。周瑜的目光再次锁定陆瑁,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与玩味,似乎在期待着陆瑁的答复。鲁肃则面露一丝担忧,他知道陆瑁此刻面临的抉择有多么艰难。

陆瑁迎着周瑜的目光,深吸一口气,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知道,在这样的时刻,任何犹豫或动摇,都可能被周瑜视为软弱,从而失去谈判的主动权。他必须展现出刘备麾下士人的骨气与决心。

他上前一步,向周瑜深深一揖,语气坚定而有力,字字铿锵:“多谢都督厚爱,陆瑁感激不尽。然自古忠臣不事二主,瑁既已追随刘豫州,便当忠心不二,至死不渝。我主刘豫州乃汉室宗亲,仁德宽厚,胸怀天下,匡扶汉室之志,天下共知。瑁虽不才,愿追随主公,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陆瑁的声音在大帐中回荡,掷地有声,没有丝毫退缩。他用最直接、最坚决的方式,拒绝了周瑜的招揽。

周瑜的脸色,在陆瑁说出这番话后,瞬间变得阴沉。他那双锐利的鹰眼,死死地盯着陆瑁,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他从未想过,一个年轻文士,在面对如此诱惑与威胁时,竟能如此决绝。帐内其他江东将领也纷纷侧目,对陆瑁的这份骨气感到震惊。

鲁肃则在旁边暗自叹息,他知道陆瑁此举,虽然彰显了忠义,却也可能彻底激怒周瑜,导致谈判破裂。

“好!好一个忠臣不事二主!”周瑜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压抑的怒火,“既然你如此执迷不悟,不识抬举,那便恕吾不能相助了!刘豫州欲取荆州,便凭他自己本事去取吧!”

周瑜猛地一拍桌案,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桌上的茶盏都跳动了一下。他站起身,走到陆瑁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眼神中充满了威胁:“陆子璋,你可知你今日之举,将断送刘豫州多少年的心血?你可知你今日之言,会让刘豫州失去多少将士的性命,才能换来一块立足之地?”

陆瑁毫不退缩,他直视周瑜那双燃烧着怒火的眼睛,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瑁深知此举后果。然,忠义二字,重于泰山。若为区区城池而背弃主公,瑁何颜立于天地之间?又何谈匡扶汉室之志?”

他随即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傲然,也带着一丝无奈:“既然周大都督不允,那便罢了。我主刘豫州虽势单力薄,但有军师诸葛孔明辅佐,麾下将士皆是忠勇之辈。即便没有江东相助,我等也愿放弃南郡。荆南四郡,我军自会尽力去取,至于南郡,大家就各凭本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陆瑁此言一出,大帐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陆瑁的决绝与魄力所震动。他不仅拒绝了周瑜的招揽,甚至直接放话,放弃了南郡的“借地”要求,转而要与江东在荆州一较高下。这等于是将谈判桌掀翻,直接挑明了竞争关系。

周瑜的脸色,在陆瑁说出“放弃南郡,各凭本事”后,变得更加难看。他双拳紧握,青筋暴起,显然被陆瑁的强硬态度彻底激怒了。他原以为陆瑁会苦苦哀求,会动摇妥协,却没想到陆瑁竟会如此刚烈,宁愿放弃到手的利益,也要坚守忠义。

鲁肃见状,心中大急。他知道周瑜的脾气,若再任由他发作,恐怕真的要与刘备军撕破脸皮了。他连忙上前,拱手道:“都督息怒!陆子璋此言,亦是情急之下。都督何不……”

周瑜却猛地一甩衣袖,打断了鲁肃的话,他目光如刀,狠狠地剜了陆瑁一眼,冷哼一声:“好!好一个各凭本事!陆子璋,你给吾记住,他日若你刘豫州兵败荆州,莫要再来求我江东!”

说罢,周瑜拂袖而去,怒气冲冲地走出了中军大帐。帐内只剩下鲁肃和陆瑁,以及几名面面相觑的江东将领。

鲁肃看着周瑜远去的背影,又转头看向陆瑁,脸上充满了无奈与担忧。他知道,陆瑁此举虽然赢得了骨气,却也可能输掉了刘备的未来。

“子璋啊子璋,你这又是何苦?”鲁肃叹息一声,走到陆瑁身边,低声劝道,“你可知都督脾气?你此番言语,恐怕……”

陆瑁摇了摇头,脸上却并无后悔之色。他知道自己刚才的言行,无疑是激怒了周瑜,但他别无选择。他不能背叛刘备,更不能让刘备的基业,建立在他陆瑁的背叛之上。

“子敬先生,瑁心意已决。”陆瑁语气坚定,“忠臣不事二主,此乃为人臣者之根本。若因贪图一时之利,而弃主公于不顾,瑁此生将再无颜面面对天下士人。既然周都督不愿相助,那便各凭本事。我主公虽弱,但有军师辅佐,众将用命,亦非无取荆州之能!”

鲁肃看着陆瑁坚毅的面庞,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敬佩。他知道,陆瑁此人,虽然年轻,却有着非同寻常的骨气与原则。这样的士人,一旦认准了主公,便会倾尽所有,忠诚不二。

“唉!”鲁肃再次叹息一声,他知道此刻再劝也无益。他只希望周瑜的怒气能够平息,不要真的因此而与刘备军彻底决裂。

“子璋,你先在此歇息。吾再去向都督解释一二。”鲁肃拍了拍陆瑁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无论如何,孙刘联盟的大局,绝不能因此而受损。你先在此等候,切莫再出言顶撞都督。”

陆瑁拱手道:“多谢子敬先生!”

鲁肃急匆匆地追赶周瑜而去。帐内再次只剩下陆瑁一人。他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南郡和荆南四郡的位置。他知道,他今日的决绝,或许会让刘备失去一个唾手可得的南郡,但却也扞卫了他作为刘备臣子的尊严与忠诚。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下决心:既然要各凭本事,那便各凭本事!他相信诸葛亮和徐庶的智慧,也相信刘备的仁德,他们绝不会因此而放弃荆州的宏图霸业。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