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 第32章 刘备登基称帝

成都,汉中王宫。

春寒料峭,本该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这座象征着汉室最后希望的都城,却被一股彻骨的寒意与死寂所笼罩。

当衣衫褴褛、风尘仆仆的信使,用嘶哑的嗓音,将北方的消息带入大殿时,整个朝堂,都凝固了。

“曹丕……篡汉自立……建国号‘大魏’……于洛阳……盖造宫殿……”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一个心怀汉室的臣子心上。而最后那句如同梦魇般的传言,则彻底击垮了王座上的那个人。

“传言……陛下……汉帝……已……已遇害……”

“轰——!”

刘备只觉得天旋地转,耳边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这句话,如同魔咒般,反复回响。他一生征战,半生流离,从贩履织席的少年,到今天裂土封疆的汉中王,支撑着他走过所有苦难与屈辱的,就是那四个字——匡扶汉室。

可现在,汉室,亡了。

那个他誓死要守护的,大汉天子,死了。

“哇——”的一声,一口鲜血,猛地从刘备口中喷涌而出,染红了身前的王案。他再也支撑不住,从王座上,滚落下来,瘫倒在地,发出了如同野兽哀嚎般的,撕心裂肺的痛哭!

那哭声,充满了无尽的悲怆、悔恨与绝望。他哭的,不仅仅是一个皇帝的死,一个王朝的终结。他哭的,是自己那奋斗了一生,却最终化为泡影的理想。

“陛下啊——!臣无能!臣无能啊——!”

他捶胸顿足,泪如雨下,很快便哭得昏厥了过去。

整个成都,瞬间陷入了一片巨大的悲痛之中。刘备下令,王宫内外,百官万民,尽皆挂孝。他亲自在王宫正殿,遥望北方,为“孝愍皇帝”,设坛祭拜。

国丧的悲伤,与理想破灭的巨大打击,如同两座大山,彻底压垮了这位年过半百的君王。他一病不起,整日卧床,形容枯槁,再也无心处理任何政务。所有的大小事务,都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

丞相府内,灯火通明。

诸葛亮看着堆积如山的公文,眉头紧锁。他知道,主公的倒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病痛,更是整个政治集团,失去了主心骨。天下,不可一日无君。

他找来了太傅许靖,与光禄大夫谯周,一同商议。

“二位大人,”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主公忧伤成疾,国事无人主持。长此以往,人心必散。今曹丕篡逆,汉祚已终。为今之计,该当如何?”

谯周抚着胡须,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上前一步,激动地说道:“丞相!此非凶兆,乃是天大的祥瑞啊!”

“哦?”

“近来,成都上空,祥风和畅,庆云缭绕。尤其是在成都西北角,每日清晨,都有一股黄气,粗如梁柱,高达数十丈,直冲云霄!此乃‘天子之气’!更有甚者,我夜观天象,帝星闪耀于毕、胃、昴之间,其光煌煌,亮如明月!此等天象,正应在主公身上!主公乃汉室宗亲,理当顺天应人,即皇帝位,以继承大汉正统!更复何疑?!”

诸葛亮与许靖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断。

于是,由诸葛亮、许靖牵头,联合满朝文武,共上劝进表,来到了刘备的病榻之前。

刘备览表之后,那张苍白的脸上,瞬间涌起一股病态的潮红!他猛地将奏表摔在地上,厉声喝道:“你们……你们这是要陷孤于不忠不义啊!!”

诸葛亮上前一步,从容奏曰:“主公,非也。曹丕篡汉,乃是国贼。您是汉室苗裔,孝景皇帝之后,论血脉,论人心,都理应继承大统,延续大汉祭祀,如此,方是大忠大义!”

“住口!”刘备勃然变色,指着诸葛亮,气得浑身发抖,“孤一生征讨国贼,岂能效仿那逆贼所为,行篡窃之事?!”

说罢,他猛地一甩衣袖,竟不顾君臣之礼,挣扎着起身,走入了后宫,将一众大臣,晾在了那里。

第一次劝进,以失败告终。

三日后,诸葛亮再率百官,入宫求见。这一次,他们长跪于后宫门外,不起。

刘备无奈,只得再次接见。

许靖老泪纵横,叩首于地:“大王!如今汉天子已被曹丕所弑,天下无主!您若不即帝位,高举义旗,兴师讨逆,又如何能为先帝报仇?如何对得起天下万民的期盼?这,才是最大的不忠不D义啊!您若再推辞,必将尽失民望!”

刘备看着阶下跪倒的一片身影,心中痛苦万分。他长叹一声:“孤虽是景帝之孙,然德薄能鲜,未有德泽布于百姓。一旦自立为帝,与那篡国之贼,又有何异?!”

任凭诸葛亮等人如何苦劝,刘备只是摇头,坚决不从。

眼看强劝无用,诸葛亮回到府中,设下了一计。

他对众人说道:“主公乃重情重义之人,以理劝之,已然无用。当以情动之。”

次日,成都便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丞相诸葛亮,因主公不肯即位,忧心如焚,积劳成疾,已然病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备闻报,大惊失色!他与孔明,情同鱼水,早已视同手足。他立刻不顾自己的病体,亲自乘车,赶往诸葛亮府上探视。

他来到诸葛亮的卧榻边,只见自己的军师面如金纸,双目紧闭,呼吸微弱,仿佛随时都会撒手人寰。

“军师!”刘备抓住诸葛亮的手,急切地问道,“你所感何疾?为何病得如此沉重?”

诸葛亮缓缓睁开眼,虚弱地答道:“臣……忧心如焚,五内俱裂……恐……命不久矣!”

“军师究竟在忧虑何事?”刘备连问数次,诸葛亮只是摇头,闭目不答,一副万念俱灰的模样。

刘备心急如焚,再三追问。

诸葛亮这才喟然长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般说道:“臣……自出茅庐,得遇大王,相随至今,您对臣,言听计从,信任有加……臣亦不敢有负托付。如今,幸得大王已有两川之地,基业已成,不负臣……夙昔之言。”

“但……目今曹丕篡逆,汉祀将绝,我等半生心血,将付东流!文武官僚,无不希望奉大王为帝,继承大统,灭魏兴刘!可……可大王您却坚执不肯……如今,众官皆有怨心,不久之后,必然人心尽散!若文武皆散,东吴、曹魏趁机来攻,这两川基业,亦将难保……到那时,臣……有何面目,去见先帝于九泉之下?臣……安得不忧?安得不死?!”

刘备听罢,泪流满面。他终于吐露了心声:“军师,吾非推阻,只是……只是怕天下人议论,说我刘备,也成了曹丕那样的国贼啊!”

“议论?”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圣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今,您称帝,乃是名正言顺,继承大统,有何可议?!岂不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这天下,是大汉的天下!这皇位,是孝愍皇帝留下的皇位!您不去坐,难道要让它空悬于此,任由国贼窃据吗?!”

刘备被这番话,彻底说动了。他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轰然崩塌。他握住诸葛亮的手,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好……待军师病愈,我……我便行此事,未为晚也……”

话音未落,他眼中的“垂死”军师,竟“噌”的一下,从榻上跃然而起!精神矍铄,哪里有半分病态!

诸葛亮抓起羽扇,对着身后的屏风,猛地一击!

屏风应声而倒!只见屏风之后,黑压压跪倒了一片文武官员!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光禄卿黄权……成都朝堂的重臣,竟全都在此!

众人齐齐拜伏于地,山呼道:“大王既已应允!便请择日,恭行大礼!”

刘备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先是一愣,随即哭笑不得。他伸出手指,虚点着精神抖擞的诸葛亮,无奈地笑道:

“好啊!你们……你们竟设下此计,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

诸葛亮率众官,再次拜倒:“主公顺天应人,乃是大义!何来不义之说?”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四月丙午。成都,武担之南。

祭天之坛,早已筑就。九层高台,巍峨耸立,象征九五之尊。

刘备身着十二章纹的冕服,头戴十二旒的冠冕,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一步一步,登上了高台。

他祭告了天地,祭告了汉室的列祖列宗。

谯周站在坛上,用一种庄严而又激昂的声音,高声朗读着祭文:

“……今曹操之子丕,凶逆放纵,窃据神器!群臣将士,皆以为汉室祭祀,不可断绝,备,宜延之……备,畏天明命,又惧高、光之业,将坠于地,谨择吉日,登坛告祭,受皇帝玺绶,抚临四方……”

祭文读罢,玉玺,被诸葛亮恭敬地捧在手中,缓缓呈上。

那一方碧绿的玉石,在阳光下,散发着温润而又威严的光泽。它承载的,是四百年的汉家江山,是无数黎民百姓的期望,更是匡扶天下、讨伐国贼的,大义名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方玉玺,和那个即将接过它的人身上。

刘备伸出手,却在即将触碰到玉玺的那一刻,猛地缩了回来。他看着那方玉玺,又看了看阶下那一张张期盼的脸,脸上露出了极度痛苦的神情。

他捧着那沉重的冕服,颤声说道:“备,无才无德,何以承此大宝?还请诸位,另择贤德之人,以免孤,玷污了这汉家神器!”

诸葛亮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陛下!”

这一声“陛下”,让刘备浑身一震。

“您一生征战,平定四海,功德早已昭着于天下!您更是大汉宗室,血脉纯正!如今,您登坛祭天,已然昭告神明,继承大统,为何还要推辞?”诸葛亮的声音,回荡在高台之上,“这玉玺,代表的,是天命,是民心!您接过的,不是权位,而是责任!是为孝愍皇帝雪恨,为天下万民扫平奸佞的,责任啊!”

“陛下!!”

“陛下!!”

台下,文武百官,齐齐拜伏,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呼喊!

那一声声“陛下”,如同惊涛骇浪,拍打着刘备心中最后的那座孤岛。他看着诸葛亮那充满了信任与期盼的眼神,看着阶下百官那忠心耿耿的脸庞,看着远处,那无数翘首以盼的成都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终于明白,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选择。

他缓缓地,伸出了那双布满老茧,曾握过长剑,也曾织过草席的手。

当他的指尖,触碰到那冰冷而又沉重的传国玉玺时,一股电流般的使命感,瞬间贯穿了他的全身。

他接过了玉玺。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下一秒,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从高台之下,爆发开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汉万年!万年!万万年!!”

文武百官,拜舞于地。远处的百姓,亦是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向着他们新的君王,遥遥叩拜!

刘备手捧玉玺,站立于高台之巅,俯瞰着自己的臣民。风,吹动着他的冕服,吹动着他身后那面重新高高飘扬的,赤色的“汉”字龙旗。

他的眼中,泪光闪烁。

从今天起,他是,大汉的皇帝。

是这片破碎山河之上,汉室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延续。

礼毕,还宫。

刘备登临正殿,接受百官朝贺。随即,颁下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书:

改元,章武元年!

寓意,将以武功,重开汉家新篇章!

立吴夫人为皇后,长子刘禅,为皇太子。封次子刘永为鲁王,三子刘理为梁王。

随即,大封百官,重塑大汉朝堂:

封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总督全国政事军务,开府治事。

封庞统为太尉,位列三公,掌全**事。

封徐庶为大司马,同列三公,辅佐朝政。

封许靖为司徒,掌民政教化。

封关羽为大将军领荆州牧。

封张飞为车骑将军兼绵竹太守。

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

封赵云为镇东将军。

其余文武,亦各有封赏,无不欢欣。最后,大赦天下,与民同庆三日。

整个成都,都沉浸在一片新朝建立的,激昂的喜悦之中。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