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临安城外的破庙里,指尖摩挲着怀里的青铜丐钵,钵身微凉,符文在昏暗的光线下若隐若现。雨丝斜斜扫进庙门,打湿了我的裤脚,带来一股江南特有的潮湿气息。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是李锐——陈默牺牲后,我提拔的情报堂新首领,这小子年纪不大,却继承了陈默的谨慎,连走路都带着股悄无声息的劲儿。
“长老,城里的眼线传回来消息,主和派的御史大夫王敬之,昨天在皇宫里待了整整一个时辰,出来的时候脸色铁青,像是跟谁吵过架。”李锐压低声音,从怀里掏出一张揉得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是丐帮弟子特有的暗号,“还有,禁军最近在宫门附近加了岗,连带着咱们之前安插在宫里的杂役,都被换了一批,现在消息传不出来了。”
我接过纸条,借着庙外透进来的天光扫了一眼,指尖一动,青铜丐钵微微发热,“辨伪”技能悄无声息地激活——纸条上的暗号没问题,是自己人写的,没有被篡改的痕迹。我心里咯噔一下,之前就料到朝廷会忌惮丐帮,可没想到动作这么快,刚把我召来临安,就开始清理宫内的眼线,这是怕我知道什么,还是在为软禁我做准备?
“知道了。”我把纸条凑到火折子旁点燃,看着它化成灰烬,“你再去一趟城南的‘醉仙居’,找掌柜的老胡,告诉他启动‘备用线’,让宫里还没暴露的兄弟,暂时别传消息了,先保住自己。另外,查一下王敬之最近跟哪些人走得近,尤其是净衣派的残余势力,有没有人跟他私下接触。”
“明白!”李锐躬身应下,转身就要走,又被我叫住。
“小心点,临安不比襄阳,城里官差多,眼线杂,别露了马脚。”我叮嘱道,李锐这孩子本事不错,就是性子急,容易冲动,“如果遇到危险,别硬扛,丐帮的规矩,活着才能传递情报。”
李锐重重点头,掀开破庙的门帘,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幕里。庙门被风吹得吱呀作响,我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心里盘算起来。这次宋理宗召我入京,名义上是“述职”,实际上,八成是王敬之那帮主和派在背后煽风点火,说丐帮“拥兵自重”“意图不轨”。他们怕的不是丐帮谋反,而是怕丐帮太强,会逼着朝廷跟蒙古硬打——主和派那群人,眼里只有眼前的安稳,哪管什么家国大义,只要能苟活,哪怕向蒙古称臣纳贡,他们也愿意。
可他们忘了,蒙古人的野心,从来不是一点贡品就能满足的。历史上,南宋就是这么一步步被蒙古蚕食,最终灭亡的。我既然来了这里,就不能让历史重演,丐帮不能被朝廷掣肘,更不能被主和派联手蒙古给端了。
我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自从完全激活后,它的“时空感知”技能偶尔会自动触发,虽然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片段,但总能在关键时刻给我提示。刚才李锐说话的时候,我就隐约看到一片宫墙,还有刀光剑影,虽然看不清具体是什么,但直觉告诉我,这次临安之行,绝不会一帆风顺,搞不好真会有性命之忧。
“林长老,外面雨大,不如进屋避避?”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我抬头一看,是苏晴,她穿着一身青色的峨眉弟子服,头上戴着斗笠,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贴在脸颊上,显得格外清丽。她身后跟着两个峨眉派的弟子,手里还提着几个油纸包。
“你怎么来了?”我有些意外,这次入京,我只带了李锐和几个情报堂的弟子,苏晴按理说应该在四川协助峨眉派加固防线,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临安?
“静玄师太担心你这边出事,让我带几个师姐妹过来接应。”苏晴走进破庙,摘下斗笠,抖了抖上面的水珠,“我们昨天就到了,一直没敢贸然联系你,怕被朝廷的人盯上,刚才看到李锐从这边过去,才跟过来的。”
她把手里的油纸包打开,里面是几个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和一壶米酒:“路上买的,你肯定还没吃东西,先垫垫肚子。”
我确实饿了,从襄阳出发,一路赶路,到了临安城外,为了不引人注目,没敢进城吃饭,就一直待在这破庙里。我拿起一个肉包子咬了一口,温热的馅料在嘴里化开,带着淡淡的酱香,味道还不错。
“朝廷那边有什么动静?”苏晴坐在我对面,声音压低了些,“我们进城的时候,看到不少禁军在街头巡逻,还有人在盘查过往的江湖人,看样子,是在防备什么。”
“不是防备什么,是防备我。”我苦笑一声,把刚才李锐带来的消息跟苏晴说了一遍,“主和派想让朝廷软禁我,趁机削弱丐帮的势力。他们觉得,只要控制了我,丐帮就群龙无首,不敢再跟朝廷对着干,到时候他们就能安心跟蒙古谈和了。”
“这群卖国贼!”苏晴咬牙切齿,握着剑柄的手微微用力,指节都泛白了,“蒙古人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他们不想着怎么抵抗,反而在背后捅自己人刀子,真该让他们去蒙古军营里尝尝滋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丐帮神丐请大家收藏:()丐帮神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别冲动。”我按住她的手,“现在不是发脾气的时候,我们现在人在临安,身处险境,一举一动都得小心。朝廷还没撕破脸,说明他们也有顾虑——毕竟丐帮现在是抗蒙的主力,真把我们逼急了,我们要是撤了襄阳的防御,蒙古人直接打过来,他们谁也跑不了。”
苏晴深吸一口气,慢慢平复了情绪:“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就这么在破庙里等着?等宋理宗召见你,然后被他们软禁起来?”
“当然不能。”我喝了一口米酒,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脑子也清醒了不少,“我得主动出击,不能等着他们来拿捏我。明天一早,我就进城,先去拜访主战派的枢密使张浚大人,他是少数几个明白人,知道蒙古的威胁,只要能争取到他的支持,宋理宗那边,就好办多了。”
“可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苏晴担忧道,“主和派肯定在城里布了眼线,你一进城,他们就会知道,万一他们在路上对你动手……”
“动手更好。”我眼神一冷,握紧了青铜丐钵,“光天化日之下,主和派要是敢对我这个丐帮长老下杀手,传出去,看天下人怎么骂他们!他们现在还不敢这么明目张胆,最多就是派人跟着我,监视我的一举一动。”
说到这里,我心里突然有了个主意。主和派不是想让朝廷忌惮丐帮吗?那我就偏偏要让临安的百姓,让朝廷的官员看看,丐帮到底是干什么的。丐帮不是什么“拥兵自重”的反贼,而是保家卫国、护佑百姓的江湖力量。
“苏晴,你帮我个忙。”我看着她,“你带着师姐妹,去临安城里的流民安置点看看。之前蒙古南侵,不少北方的百姓逃到临安,朝廷不管不顾,让他们在城外自生自灭,你去跟他们聊聊,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顺便……把丐帮在襄阳救助流民、开垦荒地的事,跟他们说说。”
苏晴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你是想让百姓知道丐帮的好,用民心给朝廷施压?”
“没错。”我点头,“主和派不是说我们‘意图不轨’吗?那我们就做给所有人看,我们丐帮弟子,上能抗蒙杀敌,下能救助百姓,这样的门派,怎么可能会谋反?民心向背,有时候比十万大军还管用。宋理宗就算再昏庸,也不能不顾忌百姓的看法。”
“好!我这就去办!”苏晴站起身,干劲十足,“我还会让师姐妹把蒙古人在北方屠城、残害百姓的事说给大家听,让他们知道,主和派的‘和平’,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看着苏晴带着弟子离开的背影,我心里稍微踏实了些。有苏晴在,临安城里的民心工作应该没问题。峨眉派在江湖上声望很高,苏晴又是静玄师太的得意弟子,她说的话,百姓们会信的。
雨渐渐小了,天边露出一丝鱼肚白。我收拾了一下,把青铜丐钵贴身藏好,又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粗布衣服——虽然是丐帮长老,但在临安这种地方,还是低调点好,免得引人注目。
刚走出破庙,就看到不远处的大路上,有几个穿着短打、眼神闪烁的人,一直在盯着破庙的方向。不用想也知道,这是主和派派来监视我的人。我冷笑一声,装作没看见,径直朝着临安城门的方向走去。
走到城门口,果然被禁军拦了下来。一个领头的校尉上下打量着我,眼神里带着审视:“干什么的?进城做什么?”
“在下林越,是丐帮的执法长老,奉陛下旨意,入京述职。”我拿出耶律齐给我的信物,还有朝廷发来的文书,“劳烦校尉通融一下。”
校尉接过文书,仔细看了半天,又看了看我身后跟着的两个丐帮弟子(是我特意留下的护卫),脸色有些为难:“林长老,不是小人刁难,上面有令,凡是江湖人士入京,都要仔细盘查,还要登记造册。”
“应该的。”我配合地说道,“校尉尽管盘查,只是还请快点,陛下召见,耽误了时辰,我可担待不起。”
校尉见我态度配合,也不好太过刁难,让人登记了我的身份信息,又检查了我们随身携带的东西,确认没有武器(当然,我的青铜丐钵被当成了普通的乞讨用具,没被在意),才挥了挥手,让我们进城。
一进临安城,我就感觉到了和襄阳截然不同的氛围。襄阳是边境重镇,处处透着紧张,街上随处可见巡逻的士兵和丐帮弟子,百姓们虽然生活不易,但眼神里有股韧劲。而临安,作为南宋的都城,虽然繁华,却透着一股奢靡和麻木。街上的酒楼茶馆人声鼎沸,穿着绫罗绸缎的达官贵人随处可见,他们谈笑风生,仿佛北方的战事跟他们毫无关系。偶尔能看到几个衣衫褴褛的流民,缩在街角,眼神茫然,与周围的繁华格格不入。
我心里一阵唏嘘,这就是南宋的都城,表面上歌舞升平,实际上早已危机四伏。主和派的官员们,就沉浸在这样的虚假繁荣里,不愿意醒来。
按照之前打听好的路线,我朝着张浚大人的府邸走去。张浚是主战派的核心人物,多年来一直主张抗蒙,可惜在朝廷里,主和派势力太大,他的主张一直得不到推行。之前襄阳保卫战,张浚曾经暗中给我们送过粮草和武器,算是丐帮的盟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丐帮神丐请大家收藏:()丐帮神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