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77章 母亲的担忧

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的前一天,林致远正在办公室核对参会人员名单,传达室打来电话,说有人找他。

下楼一看,他愣住了。母亲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正局促不安地站在政府大院门口,身上的粗布衣裳在气派的政府大楼映衬下显得格外寒酸。

“妈?您怎么来了?”林致远赶紧迎上去。

母亲见到儿子,脸上的紧张才稍稍缓解:“你爹说你最近忙,怕你吃不好,让我给你送点家里的东西。”

林致远接过袋子,沉甸甸的,里面装着新磨的玉米面、自家腌的咸菜,还有一罐他最爱吃的辣酱。

“您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车站接您。”

“不用不用,”母亲连连摆手,“你工作要紧。我就是来看看,马上就走。”

林致远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和粗糙的双手,心头一酸:“来都来了,住一晚再走吧。我租的房子虽然小,但住得下。”

母亲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带着母亲走进省政府大院,林致远能感觉到她的紧张。她小心翼翼地踩着光洁的地面,不时偷眼打量四周气派的建筑,像是在担心自己的布鞋会弄脏这里的地板。

“致远,这就是你上班的地方?”母亲小声问。

“嗯,我就在那栋楼的五楼办公。”林致远指着政策研究室所在的办公楼。

母亲仰头望着,眼中既有骄傲,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敬畏。

回到租住的小屋,母亲里里外外看了个遍,眉头越皱越紧:“这屋子又小又潮,连个像样的厨房都没有。你平时都吃什么?”

“食堂吃得挺好的,偶尔自己也做点。”林致远给母亲倒了杯水。

母亲在狭小的房间里转了一圈,摸摸单薄的被褥,看看简陋的灶台,最后在床边坐下,重重地叹了口气。

“致远,妈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您说。”

母亲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开口:“村里人都说你在省里当了大官,风光得很。可妈看你住这地方,比咱家强不了多少。你爹常说,当官要清廉,可这...这也太清苦了。”

林致远笑了:“妈,我刚参加工作,能分到宿舍已经很好了。再说,咱们林家不是有家训吗?清正廉明。”

“理是这么个理,”母亲压低声音,“可妈听说,现在当官的,哪个不是...”

她没把话说完,但林致远明白她的意思。

“妈,您放心,儿子行的正坐得直,不会给林家丢脸。”

母亲看着他,眼神复杂:“妈不是要你学坏,只是...只是担心你吃亏。你爹那脾气你是知道的,一根筋。可这世道,太直了容易碰壁。”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林致远开门一看,是赵瑞龙。

“致远,听说你...”赵瑞龙话说到一半,看见屋里的老人,立刻换上热情的笑容,“这位是伯母吧?伯母您好,我是致远的同学赵瑞龙。”

母亲赶紧站起来,有些手足无措。

赵瑞龙今天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皮鞋锃亮,手里还拿着一个大哥大,整个人看起来意气风发。他热情地和母亲握手,递上名片:“伯母,我在省发改委工作,和致远是好朋友。”

母亲接过名片,虽然不识字,但还是郑重地收好。

“伯母难得来省城,晚上我做东,请您和致远吃个饭。”赵瑞龙热情邀请。

“不用不用,太破费了。”母亲连连推辞。

“应该的,我和致远什么关系。”赵瑞龙不由分说,“就这么定了,晚上六点,我来接你们。”

送走赵瑞龙,母亲看着手中的名片,若有所思:“这孩子,看着挺有出息的。”

晚上,赵瑞龙开车带他们来到一家装潢气派的饭店。母亲显然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走路都小心翼翼的。

席间,赵瑞龙谈笑风生,不时接打电话,言谈间透露出与各路领导的熟络。母亲默默听着,偶尔看一眼儿子,眼神中的担忧更深了。

饭后,赵瑞龙开车送他们回去。下车时,他从后备箱拿出一个礼盒递给母亲:“伯母,一点心意,请您收下。”

母亲刚要推辞,赵瑞龙已经把礼盒塞到她手里,转身上车离开了。

回到住处,母亲打开礼盒,里面是一支人参和一套保暖内衣。她拿着这些东西,坐立不安。

“致远,这些东西太贵重了,咱们不能收。”

“妈,您就收下吧,瑞龙也是一片好意。”

母亲摇摇头:“无功不受禄。你爹常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咱们林家,不能欠这种人情。”

她想了想,从带来的布袋里掏出一罐辣酱和两双自己纳的鞋垫:“明天你把这些还给赵同学,就说妈谢谢他的好意,但这礼物太贵重了,咱们不能收。”

林致远看着母亲坚定的眼神,心中触动。这就是他的母亲,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农村妇女,却有着最朴素的价值观和最坚定的原则。

第二天一早,母亲就要回去。林致远送她去车站,路上,母亲终于说出了憋在心里的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请大家收藏:()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致远,妈知道你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可这官场上的事,妈虽然不懂,但也听说过一些。昨天见你那个同学,人家混得风生水起,你呢?住这么个小屋子,妈看着心疼。”

她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儿子:“妈不指望你大富大贵,只希望你平平安安的。你爹那套清正廉明的道理是对的,可你也得学会变通。妈就怕你太直,吃亏。”

林致远握住母亲粗糙的手:“妈,我懂您的意思。但您要相信儿子,我知道该怎么做。赵瑞龙有他的活法,我有我的原则。也许我现在过得清苦,但心里踏实。”

母亲看着他,眼中泛起泪光:“你呀,越来越像你爹了。”

送走母亲,林致远回到办公室,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母亲的担忧让他看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坚守原则往往意味着清贫和边缘化。

下午,他去找王老师,把母亲的来访和担忧告诉了他。

王老师听后,沉思良久,说:“你母亲的爱子之心,令人感动。她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但是致远,你要明白,为官之道,贵在守住底线。一时的得意不代表长久,一时的清贫不意味永远。”

他站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曾国藩家书》,翻到某一页:“你看,曾国藩说'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这个耐烦,既包括耐得住清贫,也包括耐得住寂寞。”

林致远接过书,仔细阅读那段文字。

“你母亲希望你过得好,这是人之常情。”王老师继续说,“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是住大房子、坐好车,但整天提心吊胆?还是粗茶淡饭,但吃得香、睡得稳?”

这番话让林致远豁然开朗。

晚上,他给父亲写了封信,讲述了母亲的来访和担忧。在信的结尾,他写道:“父亲,请您放心,儿子一定会牢记家训,守住底线。也请您多开导母亲,让她不要为我担心。我认为,真正的孝顺,不是给父母带来物质上的享受,而是让他们为儿子的品行感到骄傲。”

几天后,父亲回信了。信很短,只有一句话:“你母亲已经想通了。林家儿郎,但求问心无愧。”

看着这句话,林致远仿佛看到了父亲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那种农家汉子特有的,固执却令人安心的坚定。

他把父亲的信和家传的砚台放在一起。每当迷茫时,就看上一眼,提醒自己勿忘初心。

母亲的担忧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官场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但父亲的坚定和家传的砚台,却像灯塔一样,指引着他在茫茫官海中前行的方向。

喜欢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请大家收藏:()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