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无邪‘逃离’李逋魔抓后,慕容烬立刻任命他为下一届科举的出题人和监考官。侯家书院邀请他担任院长,在丰都城,这老家伙一时间风头无两。
这可就苦了李逋,因为孔无邪将他做的丑事添油加醋的说出去。这使得李逋本来就不好的名声,沦落到人人唾骂,人人喊打的境地。
这天,李逋从工坊忙完,走在回家的路上。
突然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哟~这不是副司长大人吗?”
那声音像刀子般刺入耳膜,李逋回头,就看见侯守节站在朱门外,一身锦缎华服,身后跟着四五个儒生,清一色的方巾襕衫,眼神里满是轻蔑与厌恶。
李逋记得清楚,侯守节在流民造反一案中,因挑拨流民与当地人的关系,致使矛盾激化而获罪。
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慕容烬都不应该轻易饶过他,怎么会把他放了?
李逋心叹,若是崔玉主政丰都,岂会容这等人猖狂。他冷笑道:“这不是锁在恭桶旁的侯大人吗?”
侯知节被关入大牢后,因司卫知道李逋素恶此人,为巴结上司,便把他锁在尿桶边。他听李逋哪壶不开提哪壶,顿时怒不可遏:“李大人此言差矣。下官蒙冤入狱,多亏孔圣主持公道,才得以洗刷冤屈。倒是李大人,扣押圣贤、欺压士子,而今丰都城内谁人不知您的赫赫大名啊!“
街上的行人渐渐驻足,有人指指点点。
李逋感到如芒在背,自孔无邪在书院开坛讲学,有成百上千的儒生聚集听讲。那老匹夫在讲学时,总是‘不经意’提及被李逋扣押的经历,描绘自己如何遭受虐待,如何反抗,如何不屈,引动士林哗然,学子愤慨。
“把路让开,我要回家吃饭。“李逋沉声道。
一名年轻儒生上前,挡住他:“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李大人终日与工坊匠人为伍,心胸狭隘,不识圣贤,也在情理之中。但今天你走不了,我要为天下士子,讨一个公道!”
李逋看着他认真的模样,不由笑了。
侯知节冷哼一声:“李无咎!论实力我们拦不住你,可这是丰都,礼仪教化之地,若你敢当街行凶,自有理法治你!”
人群骚动起来,开始咒骂。
“朝廷鹰犬,败类,辱没丰都城的斯文元气,把他赶出去,对!向城主请愿,将他赶出去!”
李逋无意招惹众怒,解释:“我是风信堂副司长,慕容烬管不了我。”
但他一个人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群情激愤的声浪中。有人开始朝他扔石头,扔烂菜叶,甚至是臭鸡蛋。李逋没有动手,只是放出信号,很快杜长缨带领数百名风信堂司卫赶来,封锁街道。
众人一看,顿时慌了。
李逋摆摆手,司卫们分开一个口子:“儒妖惑众,我不怪你们。十息内走的人,我就当做没看见。”
众人纷纷退散,侯知节喊道:“威武不能屈,此乃君子之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很多士子闻听,也都停下脚步,并肩组成人墙,与司卫对峙。
李逋神色转冷,正要下杀心,就见慕容烬骑马赶来。
慕容烬笑道:“无咎,你这是在干什么?”
李逋道:“围堵司卫,殴击官差。按律:主犯绞刑,从犯杖一百、流三千里。”
慕容烬低声道:“我会处理他们的,你先回去。”
李逋冷笑:“怎么处理,把他们放了?”
慕容烬道:“推行儒学,乃是正道。无咎,你要理解我的难处。”
李逋道:“我?理解你?行,把钱还给我,总不能你在人前装好人,我被骂的跟个灰孙子似的。”
慕容烬揉着太阳穴,只觉头疼。
侯知节喊道:“主公不必为难!我等不信,小人道涨,君子道消,以至于斯!杀了我们,还有后来人。但此贪财恶贼不除,丰都城就永无宁日!”
得,此话一出,慕容烬就知道事大了。
幸好他做了两手准备,只见林疾带着姐姐赶来,王猛也前后脚赶到。慕容烬对二人作揖:“弟妹,王先生,您们快帮我劝劝无咎。”
林浣摇摇头,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林疾道:“你要早说这事,我也不来。”
慕容烬道:“十二郎,别说风凉话,真闹大了谁能收场?”
林疾只好壮起胆子,喊了句:“姐夫,饭都凉了!”见李逋沉着脸,他赶忙一溜烟躲得远远的。
李逋看向王猛,道:“景略,你也要劝我?”
“我不操那闲心。”王猛拿出两封信:“一封是东宫的,另一封是澹台司长的,司长点名要你带队调查鲁国蛊祸。”
李逋将东宫的信收起来,道:“不能推辞?”
王猛无奈:“不行,信上盖着奉天司的大印,必需接受。违者,视为反叛,自动解除司内所有职务,押回京都受审。”
李逋无奈,只得接受这个任务。
杜长缨低声问:“主公,这些人该怎么处理?”
慕容烬插话:“无咎,就不能给我个面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蛊道无常请大家收藏:()蛊道无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