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118章 整理医典,传授医术

古人的智慧 第118章 整理医典,传授医术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16:19:54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118章:整理医典,传授医术

蚩尤败退的消息传遍联盟各部落,篝火旁的欢歌持续了三日,可轩辕的心却从未真正松懈。白日里,他帮着少典处理联盟的杂务——统计各部落的粮草余缺,商议如何加固防御工事,还要调解因分配战利品而起的小摩擦。可每当夜幕降临,他总会独自一人钻进那顶临时搭建的兽皮帐,帐内的石桌上,摊开的竹简在油灯下泛着温润的光。

那是岐伯赠予的《黄帝内经》初稿,竹简边缘已被轩辕的手指摩挲得有些光滑。他借着昏黄的灯光,左手按着竹简,右手握着石笔,笔尖在新削好的空白竹简上缓缓划过。帐外传来晚风穿过树梢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巡夜士兵的脚步声,这些都成了他整理医典时最熟悉的背景音。

“箭伤……需先拔箭,若箭头带倒钩,不可硬拽。”他喃喃自语,石笔在竹简上留下工整的刻痕,“当以石刀割开皮肉,露出箭头全貌,再用骨钳钳住尾端,顺势拔出。随后用烈酒冲洗伤口,清除碎骨与污物,若有碎箭残留,需以细骨针挑出……”

这段文字刻完,他放下石笔,伸手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油灯的火苗晃了晃,映出他眼底的疲惫,却也透着一股执拗。白日里在战场上看到的景象又浮现在眼前:有个神农部落的士兵被蚩尤部落的狼牙箭射中肩胛,箭头的倒钩勾住了骨头,几个族人硬拉硬拽,不仅没拔出箭,反倒让伤口撕裂得更大,鲜血染红了半边身子。当时他急得额头冒汗,跪在地上按住士兵的肩膀,让弟子用石刀小心翼翼地切开周围的皮肉,直到看清倒钩的位置,才用特制的骨钳稳稳夹住,趁着士兵因麻药草效力而昏沉的瞬间,猛地一拔——那士兵疼得闷哼一声,冷汗浸透了衣衫,可伤口的血却渐渐止住了。

“若伤口过深,伤及筋骨,需以桑皮线缝合。”他又拿起石笔,继续刻写,“桑皮需在春秋季采集,浸泡七日去其韧皮,捶打至纤维分明,再以草木灰水煮熟,晾晒后坚韧且不易腐坏……”

刻到这里,他忽然停住笔,眉头微微蹙起。桑皮线缝合的法子是他在救治那位中箭士兵时临时想到的,当时伤口太深,单靠草药压迫无法止血,他望着帐外晒着的桑皮,突然想起母亲附宝缝补兽皮时的样子。可这样的法子是否真的妥当?会不会让伤口感染?他记得那士兵缝合后第三日,伤口周围有些红肿,当时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日夜守在旁边,每隔两个时辰就换一次消炎的草药,直到第五日红肿消退,才敢松口气。

“缝合后需每日换药,观察伤口是否发肿、流脓。若有红肿,加用蒲公英与马齿苋捣敷;若流脓,则需重新清创,不可延误。”他补充道,石笔在竹简上刻下的痕迹比之前更深了些。

帐帘被轻轻掀开,一股带着草木清香的冷风钻了进来,吹得油灯的火苗又晃了晃。轩辕抬头,见是他的大弟子榆罔——那个在伏羲部落时被他救过儿子的首领送来的少年,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师父,该歇息了,天都快亮了。”榆罔手里捧着一个陶碗,碗里冒着热气,“我煮了些粟米粥,您喝点暖暖身子。”

轩辕接过陶碗,粥的温度透过陶土传到掌心,暖烘烘的。他喝了一口,看向榆罔:“今日教你们辨识的那几种止血草药,都记住了吗?”

榆罔点头,眼里闪着亮光:“记住了!您说‘血见愁’叶子背面有白色绒毛,嚼碎后敷在伤口上,止血最快;还有‘铁苋菜’,茎秆是红色的,捣碎后和猪油混合,既能止血又能消炎……”他顿了顿,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就是‘仙鹤草’和‘地锦草’还是有点分不清,它们的叶子都小小的,绿油油的。”

轩辕笑了笑,放下陶碗,从旁边的药篓里拿出两种草药,递到榆罔面前:“你看,仙鹤草的叶子边缘有锯齿,茎上长着细小的绒毛;地锦草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茎秆更细,折断后会流出白色的汁液。明日我带你去药圃,咱们再仔细辨认。”

“嗯!”榆罔用力点头,目光落在石桌上的竹简上,眼神里满是好奇,“师父,您这写的就是岐伯先生传下来的医典吗?”

“算是吧。”轩辕拿起那卷《黄帝内经》初稿,轻轻摩挲着,“不过里面还有很多空白,需要我们一点点填满。医道不是一成不变的,前人的经验要学,但更要在实践中摸索新的法子。”他看向榆罔,语气郑重,“就像缝合伤口用的桑皮线,岐伯先生的医典里没有记载,可咱们试过了,管用,那就要记下来,留给后人。”

榆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说道:“对了师父,刚才帐外有几个其他部落的人,说想跟您学医术,其中还有……还有之前那个总说您是‘邪魔附身’的巫医。”

轩辕有些意外,随即笑了。他想起刚回部落时,那个巫医每次见了他都横眉冷对,甚至在背后偷偷散播他的坏话。可在这次对抗蚩尤的战役中,巫医亲眼看到他用针灸救醒了一个被认为已经断气的士兵,又用草药止住了十几个重伤员的血,那些偏见便一点点消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让他们来吧。”轩辕说道,“只要真心想学,愿意救人,不管是谁,我都教。”

第二日清晨,轩辕的帐外果然围了不少人。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有眼神坚毅的姑娘,还有头发已经花白的老者——正是那个曾经质疑他的巫医。巫医走到轩辕面前,手里捧着一个布包,里面是他珍藏多年的几种草药。

“轩辕……首领。”他有些局促,把布包递过去,“之前是我糊涂,总以为疾病都是神灵发怒,是你让我明白,有些病,人自己也能治。这些草药,或许能帮上忙。我……我想跟着你学,哪怕只是认认草药也好。”

轩辕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有当归、黄芪,还有几株罕见的天麻。他抬头看向巫医,见他眼神诚恳,便点了点头:“好,从今日起,每日辰时,你们都到这里来。咱们先从辨识草药开始,再学包扎、止血、处理外伤……”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欣喜的低呼,榆罔已经搬来了几块平整的石板,轩辕把带来的草药一一摆放在石板上,开始讲解:“这是艾草,性温,点燃后熏烤穴位,可驱寒止痛,妇人产后腹痛可用……这是薄荷,味辛凉,捣碎后敷在额头,可治头痛发热……”

他讲得认真,听的人也学得专注。巫医蹲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根小树枝,在地上画着艾草的样子,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记着功效。有个来自伏羲部落的姑娘,之前在瘟疫中失去了家人,此刻正睁大眼睛看着那些草药,眼里含着泪——她想学会医术,将来再也不让部落里的人因为生病而离开。

日子一天天过去,轩辕的帐外渐渐成了联盟里最热闹的地方。每天都有人来学医术,有的人学会了简单的包扎,就回到自己的部落,帮着处理日常的磕碰伤;有的人悟性高,跟着轩辕参与到更复杂的救治中,成了他得力的助手。

而轩辕整理医典的工作也从未停下。他把治疗瘟疫时发现的“水蛊”及其治法刻了进去,把针灸时不同穴位对应的病症也一一记录下来,甚至连如何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草药的采集时间,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天傍晚,少典走进他的帐内,看到满桌的竹简,忍不住感叹:“我儿如今不仅是联盟的支柱,更是族人的‘活菩萨’啊。”

轩辕放下石笔,站起身:“父亲,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部落要强大,不仅要有能打仗的士兵,更要有能治病救人的医者。不然,就算打赢了战争,族人也可能被疾病夺走性命。”

少典点点头,目光落在那些竹简上:“这些医典,将来会是咱们联盟最珍贵的财富。”他顿了顿,又说道,“对了,西边的夸父部落派人来求援,说他们那里最近怪事频发,有好几个人在山林里迷路后,回来就变得疯疯癫癫,不知是何缘故。”

轩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疯疯癫癫?是中了毒,还是得了什么怪病?他看了看桌上的医典,心里明白,又有新的挑战在等着他了。而这些挑战,终将成为医典里新的篇章。

想知道夸父部落的人为何会疯疯癫癫?轩辕又将如何应对这新的难题?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