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 第180章 秋阳灼心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第180章 秋阳灼心

作者:青锋渡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0 21:50: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1935年的秋老虎,在陇东高原上格外执拗。10月14日的平凉城,没有一丝风,干燥的空气裹着尘土,刮在脸上带着细碎的疼。平凉省立二中的操场上,密密麻麻挤满了人,校服的青灰色、百姓的粗布衣、士兵的灰军装交织在一起,像一块被岁月揉皱的旧布,却在正午的阳光下,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躁动。

十七岁的刘勇斌挤在学生群里,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刚从课堂上跑出来,课本还揣在怀里,油墨的香气混着尘土的味道,让他有些恍惚。作为刘平贵的小儿子,家里总盼着他能好好读书,将来谋个安稳前程,远离兵荒马乱。刘勇斌也一直记着父亲的嘱托,课堂上的四书五经、算术几何,才是他世界里的主旋律。至于关外的战火、报纸上的“九一八”,那些遥远的名词,只在先生偶尔的感叹中,留下模糊的印记。

“让一让!让一让!”操场东侧传来一阵喧哗,几名挎着步枪的士兵拨开人群,让出一条通道。紧接着,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临时搭建的土台上。那人穿着笔挺的军装,肩章在阳光下闪着光,面容英挺,眉宇间却锁着一层化不开的愁绪。

“是张学良将军!”身边的同学压低声音惊呼,语气里满是激动。

刘勇斌的心猛地一跳。他早就听说过这位东北军的将领,听说他带着队伍退入关内,听说他和日本人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可当这位传奇人物真正站在眼前时,他却有些不知所措,只能下意识地踮起脚尖,紧紧盯着土台上的身影。

张学良走到台中央,没有多余的寒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的人群。那目光里没有将军的威严,反倒带着一种沉甸甸的疲惫,还有一丝灼人的恳切。他抬手摘下军帽,露出光洁的额头,声音洪亮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沙哑,像一块石头砸在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乡亲们,同学们!”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喧闹的操场瞬间安静下来,“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来给大家讲大道理的,是来给大家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我的家乡在东北,在白山黑水之间。可现在,那里已经不是我们的家园了!”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抑制不住的悲愤:“‘九一八’那天夜里,日本人的炮弹炸响的时候,我还在沈阳。我亲眼看着他们闯进百姓的家里,烧杀抢掠;我亲眼看着我的士兵们浴血奋战,却因为得不到支援而节节败退;我亲眼看着无数父老乡亲背井离乡,拖着妻儿老小,在寒风里乞讨,不知道哪里才是归宿!”

刘勇斌的呼吸一下子变得急促起来。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课本里“流离失所”“山河破碎”的词语,此刻突然变得鲜活而残酷。他仿佛看到了漫天的火光,听到了百姓的哭喊,看到了那些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背着残破的行囊,在冰天雪地里艰难跋涉。一种从未有过的愤怒,像火苗一样在他胸腔里窜起来,烧得他喉咙发紧。

“日本人占了东北还不满足!”张学良的声音里带着血丝,“他们又占了热河,现在又把爪子伸向了华北!他们的野心,是要吞掉整个中国!是要让我们所有中国人,都做他们的亡国奴!”他猛地一拍讲台,土台上的尘土簌簌往下掉,“你们想想,亡国奴是什么滋味?就是任人宰割,就是生不如死!他们不把我们中国人当人看,我们要是再不反抗,再过几年,全中国的土地上,就再也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了!”

台下有人开始抹眼泪,低低的啜泣声此起彼伏。刘勇斌的眼眶也热了,他想起了父亲偶尔提起关外亲戚时的叹息,想起了报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伤亡数字。原来,那些遥远的苦难,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它们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都可能落下,劈碎他安稳读书的梦想。

“可现在呢?”张学良的语气突然变得沉重,带着一丝痛心疾首,“我们中国人,还在自己人打自己人!蒋介石先生说‘攘外必先安内’,可我想问一句,内未安,外已破,这样的政策,到底是在救中国,还是在害中国?”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在刘勇斌的脑海里炸开。他一直以为,红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内战,是理所当然的纷争。可此刻听张学良这么一说,他才突然意识到,当外敌大兵压境的时候,内部的争斗,只会让侵略者坐收渔利。

“我手下的东北军将士,哪个不想打回老家去?”张学良的声音里满是无奈,“我们背着‘不抵抗’的骂名,忍辱负重,可心里的苦楚,谁能明白?我们的父母妻儿在东北受着日本人的欺凌,我们却要在这里打红军,打我们自己的同胞!这算哪门子道理?”

他抬手抹了抹眼角,语气坚定起来:“我张学良今天在这里明说,红军是抗日的队伍,是和我们一样,想要保卫家国的队伍!我们应该和红军联合起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日本人赶出中国,才能收复我们的山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人激动地站起来,高喊:“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声音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蔓延开来,整个操场都沸腾了。刘勇斌也跟着喊了起来,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他觉得心里的某个角落被彻底打开了,那些模糊的认知、压抑的情绪,都在这一刻找到了出口。

张学良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目光转向台下的学生们,语气变得温和却又无比恳切:“同学们,你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现在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你们不能再只盯着课本里的字,不能再只想着自己的前程。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自己有本事,更是为了让国家有希望!”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学生,像是在嘱托,又像是在期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不是写在纸上的空话,是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责任。你们年轻,有热血,有理想,国家需要你们的时候,就要勇敢地站出来!将来无论你们做什么,都要记住,你们是中国人,你们的根在中国。如果有一天,需要你们拿起武器上战场,希望你们不要犹豫,不要退缩!”

刘勇斌看着台上的张学良,他的眼里含着泪,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却字字千钧,砸在每个人的心上。十七岁的少年,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原来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一直以为,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就是对家庭最好的回报。可现在他才明白,如果国家亡了,再好的前程,也只是镜花水月。

“我张学良,虽然丢了东北,但我没丢中国人的志气!”张学良突然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绝不会向日本人低头!只要东北军还有一兵一卒,就一定要打回东北去!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把日本人赶出中国,会让流离失所的乡亲们回到家园,会让我们的山河重归完整!”

他的声音慷慨激昂,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台下的人群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口号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平凉城。刘勇斌的心脏怦怦直跳,热血在血管里奔涌。他觉得自己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包围着,浑身都充满了勇气。他想,要是真的到了上战场的那一天,他一定不会退缩。

“大家要相信,光明就在前面!”张学良的声音带着坚定的希望,“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没有打不赢的敌人,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中国不会亡,我们的民族不会亡!”

演讲结束后,张学良向台下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走下土台。可操场上的人群却久久没有散去,大家还在激动地议论着,高喊着“抗日救国”“停止内战”的口号。刘勇斌站在原地,脑子里反复回响着张学良的话,胸口里的热血久久不能平息。

同学王瑞拍了拍他的肩膀,激动地说:“勇斌,张将军说得太好了!我们不能再浑浑噩噩了,我们要为抗日做点什么!”

刘勇斌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是啊,我们得做点什么。”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的课本,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让他着迷的文字,此刻变得有些轻飘飘的。他想,除了读书,他一定还能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人群渐渐散去,刘勇斌却没有立刻回教室。他走到土台边,看着台上残留的脚印和散落的纸片,仿佛还能感受到张学良演讲时的激昂与悲愤。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用笔写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几个字,然后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

回到宿舍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同宿舍的几个同学都在,大家围坐在一起,还在热烈地讨论着下午的演讲。

“张将军真是条汉子!敢说真话,敢担责任!”

“以前总听人说东北军不抵抗,现在才知道,他们心里有多苦!”

“我觉得张将军说得对,我们不能再只读书了,我们得行动起来!”

刘勇斌坐在一旁,听着同学们的议论,心里的想法越来越清晰。他站起来,看着大家说:“我们可以组织一个抗日宣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去街上宣传抗日,让更多的人知道日本人的暴行,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抗日的队伍中来!”

“好主意!”王瑞立刻响应,“我们还可以办一份手抄报,刊登抗日文章,宣传联共抗日的主张!”

“我会写毛笔字,手抄报的标题我来写!”

“我可以画画,把日本人的暴行画出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

同学们纷纷响应,宿舍里的气氛热烈而激昂。刘勇斌看着大家脸上坚定的神情,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仅凭他们几个人的力量,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他相信,只要有更多的人觉醒,只要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就一定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日本人赶出中国。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勇斌和同学们一起,开始了紧张而秘密的准备。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报纸上的抗日新闻,摘抄爱国文章,绘制宣传漫画。为了避免被学校发现,他们只能在晚上熄灯后,借着微弱的月光偷偷忙碌。刘勇斌负责撰写文章,他把张学良演讲中的经典语录写进文章里,把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笔墨之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手抄报办出来的那天,大家都格外激动。报纸的头版,用醒目的毛笔字写着“抗日救国报”五个大字,旁边画着一面飘扬的国旗。里面的内容丰富而激昂,有揭露日军暴行的文章,有呼吁停止内战的倡议书,还有介绍红军抗日事迹的短文。

他们趁着清晨和傍晚,偷偷把手抄报贴在学校的公告栏、街道的墙壁上。每次贴完,他们都会躲在远处,看着过往的行人驻足观看,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来,抗日宣传小组的规模越来越大。他们还组织了演讲会,在学校的操场上、在平凉城的街头,向更多的人宣传抗日主张。

刘勇斌的变化,被父亲刘平贵看在眼里。以前那个只知道读书的儿子,现在每天放学回家,总是忙着抄写文章、绘制传单,嘴里还经常念叨着“抗日救国”的口号。刘平贵起初有些担心,他怕儿子惹上麻烦。可当他看到儿子脸上坚定的神情,看到那些充满热血的文章,他心里的担忧渐渐变成了欣慰。

有一天晚上,刘平贵坐在灯下,看着正在忙碌的儿子,轻声说:“勇斌,爹知道你想为国家做点事情。爹不反对你,只是你要注意安全。”

刘勇斌抬起头,看着父亲,眼里满是惊喜:“爹,您支持我?”

刘平贵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爹虽然老了,但也知道,没有国,就没有家。你们年轻人有热血,有理想,就应该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只是记住,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护好自己,才能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

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刘勇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知道,前路一定充满了艰难险阻。可能会受到学校的阻挠,可能会遭到反动势力的打压,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但他不害怕,因为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张学良将军的引领,有同学们的陪伴,有父亲的支持,还有千千万万渴望国家安宁的中国人,和他站在一起。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