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寒风裹着冰碴子,刮在脸上又疼又麻,田埂上的土冻得硬邦邦,踩上去“噔噔”响。阿禾扛着捆老竹条往银花田跑,竹条是去年用过的,泛着深褐的包浆,还带着晒干的竹香——刚到田边就看见揪心的一幕:细秋梢被风刮得弯成了弓,梢头沾着的碎冰碴“簌簌”往下掉,稍微用点力碰,梢身就发出“咯吱”的脆响,像随时会断。
“可不能断啊,这是明年的结果枝!”阿禾把竹条放在田埂上,开始搭竹篱。她先把竹条截成半人高,每两根间距两尺插在土里,再用细竹丝把它们绑紧,特意在竹篱中间留了10厘米的通风缝,“得透点气,不然风裹在里面更伤梢”。搭到第三段时,小阿妹跑过来递竹丝,小手冻得通红:“阿禾姐,我帮你扶着,别让竹条倒了!”
这边刚搭好半圈竹篱,就见苏晴抱着捆草绳走来,草绳还冒着点潮气——是早上用温水浸过的,怕太干硬刮伤树皮。“根颈的皮都冻得发脆了,得缠厚点”,苏晴蹲下身,先摸了摸根颈处的树皮,指尖划过细裂纹时放轻了力道,然后把草绳从根颈底部往上缠,每圈叠压半指宽,缠到两指厚才停下,最后用细绳把绳尾系紧,“这样风刮不透,还不勒坏皮”。
林砚背着竹耙、提着菜籽饼肥过来时,正看见几片落叶被风吹着贴在树底。“先清落叶,里面藏着虫蛹,开春要闹虫害”,他把竹耙齿贴近地面,轻轻搂起落叶,发现里层的落叶黏着点土,扒开就能看见几只白胖的虫蛹,“这些得深埋,别让它们爬出来”。孩子们跟着帮忙捡落叶,把有虫蛹的和干净的分开装筐,小阿弟还特意把虫蛹筐埋到田埂边的深坑里,拍着土说:“让它们冻在里面!”
清完落叶,林砚开始埋菜籽饼肥。他在离根一尺半的地方,用小铲子挖了个浅坑,把饼肥倒进去,遇到结块的就用手指捏碎,再覆上一层薄土,用脚轻轻踩实:“这肥能养根,根壮了抗冻更有劲”。埋完一棵,他还会绕着树看一圈,确保肥坑离根够远,没碰到露在外面的根须。
老周背着共鸣仪赶来时,竹篱已经围了大半圈,草绳缠了十多棵树。他把探头凑到秋梢旁,又插进根边土,仪器屏幕的黄色慢慢淡了:“梢折风险降到9%,根颈冻裂风险降12%,虫蛹残留率才5%!这下能暖暖过冬了!”
午后的太阳透出点弱暖,风也小了些。苏晴把菜籽饼肥放进锅里,加清水煮了半个时辰,晾透后滤掉渣,加进磨好的糯米粉、泡软的银花果干和敲碎的核桃,揉成面团时,核桃的香混着菜籽饼的淡香飘满院子。蒸笼冒起白汽,半个时辰后掀开盖,热气裹着甜香扑出来——竹篱银花果核桃糕泛着浅黄,表面的核桃碎亮晶晶的,咬一口软弹,核桃的脆劲裹着花果的甜,越嚼越有滋味。
孩子们捧着糕坐在竹篱旁,小阿妹吃得嘴角沾了糕屑,还不忘指着竹篱笑:“风进不来啦,树不冷了!”族老接过苏晴递来的糕,慢慢嚼着,眼里满是感慨:“以前立冬挡风用破布,风一吹就烂,梢还是断;缠干用硬草绳,勒得树皮裂;现在竹篱稳、软绳护,还能吃着热糕,日子真是越来越省心!”
夕阳落时,天边染成了淡紫,寒风也歇了些。阿禾摸了摸缠在根颈上的草绳,还是暖乎乎的,再看竹篱后的秋梢,不再被风吹得乱晃。她转头看向林砚,笑着说:“这下树能暖暖过冬了吧?”林砚点点头,帮她拂去肩上的草屑:“肯定能,开春这些梢就能冒新芽,等着挂果了。”
晚风拂过竹篱,竹条发出轻轻的“沙沙”声,像在应和这份安心。根颈裹着暖绳,土里的菜籽饼慢慢释放养分——立冬的防寒时光,就藏在竹篱的守护、草绳的包裹和甜糕的香气里,酿成了对冬天安稳、明年丰收的满满底气。
喜欢寒月蛊请大家收藏:()寒月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