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寒月蛊 > 第891章 《渔岛传防:把安全织进渔网与灯塔光里》

船靠岸时,咸湿的海风裹着鱼腥味扑过来——“东澳岛”的码头挤着十几艘木质渔船,有的正卸下银闪闪的渔获,有的在船舷刷防锈漆,老渔民林阿公蹲在船头,用布擦着一个锈迹斑斑的旧检测仪:“上次出海遇到‘怪风’(渔民对熵能异常的俗称),这机子没撑住,海水一泡就坏了!”

三人踩着摇晃的跳板上岛,才发现海岛的防御难题比预想更具体:渔船多是祖辈传的木船,经不起金属设备的重量;渔民随渔汛走,今天在东澳岛,明天可能去邻岛的渔排;岛上的妈祖庙是村民的精神中心,新东西要是“冲了神明”,根本推不开。

“得用他们熟的东西做文章。”陈屿摸着船舷的老木头,心里有了谱。

他第一站就扎进岛上的老船厂,和老木匠阿海一起琢磨:“木船不能装重铁,那就用轻的不锈钢丝。”两人把细不锈钢丝织进渔网的边缘,做成“屏蔽网”——平时能当普通渔网用,遇到危险时,扯着网角往船中央一拉,不锈钢丝形成的回路能临时挡熵能。陈屿还在网角缝了浮力球:“就算掉海里,也能浮着,捞上来冲冲盐就能用。”

针对检测仪怕海水的问题,他找镇上的五金店,用防水胶把迷你检测仪封进透明的塑料壳里,再焊个小铁环,能挂在船锚的链条上——“抛锚时,检测仪浸在海水里也不怕,还能顺便测水下的熵能,红灯亮就赶紧起锚往回开。”

第一次在渔船上试屏蔽网时,林阿公撒网的手顿了顿:“这网会不会沉?”陈屿笑着把网往海里一扔,浮力球漂得稳稳的:“阿公您看,不耽误捕鱼,还多了层保障。”老林试着拉了拉网,不锈钢丝的韧性刚好,忍不住点头:“比铁疙瘩强,不沉船!”

岛上的老灯塔是渔民的“眼睛”,但只能照路,苏清盯着塔顶的灯转了半天,和守塔人老周商量:“能不能给灯加个颜色档?”两人把普通灯泡换成三色LED灯——绿灯是安全,黄灯亮时,灯塔每隔10秒闪三下(提醒近岛渔船返航),红灯亮时,每5秒闪一下(紧急避险)。

海上没信号,她又想起渔民常吹的海螺:“用海螺当号角,不同节奏传不同信。”她和村民一起选了十几个大海螺,磨薄螺口,教大家吹“三短一长”是“需要帮忙”,“两长两短”是“发现熵能异常”。阿嬷们学得快,坐在渔排上择菜时,就对着海面吹海螺练节奏,海风把螺声送出去老远,邻岛的渔民都能听见。

针对海水腐蚀,她把磁暴贴裹上两层防水胶带,再用铜钉固定在渔船的桅杆上:“铜钉不生锈,胶带能挡盐雾,半年换一次就行。”还在渔排的泡沫浮球上贴了反光条,“晚上灯塔照过来,反光条亮得很,就算渔排飘远了,也能找到。”

渔民出海认路靠《更路簿》,林熵借来老林阿公的传家宝翻了半宿,上面记着“冬至后,看北斗星,往南走三更,到‘红礁’”。他照着《更路簿》的写法,把防御路线也编进去:“黄灯时,看猎户座腰带星,朝西走两更,到‘妈祖礁’(藏有应急物资的礁石)。”

为了让村民好记,他和孩子们一起捡贝壳——用白色的蛤壳摆“安全锚地”的标记,用红色的螺壳摆“避险礁石”的位置,在贝壳背面刷上荧光漆,埋在沙滩的潮间带:“退潮时能看见,涨潮时贝壳不怕淹,还能当航标。”

在妈祖庙前的空地上,他用石灰画了张“海岛防御图”,把灯塔、渔排、避难所都标上,还特意把妈祖像的朝向画成预警方向:“阿公阿嬷们拜妈祖时,就能顺便记住避难的路。”

培训没在屋里开,全在渔船上、渔排上、妈祖庙前:

清晨的渔排上,苏清教阿嬷们吹海螺,阿嬷们总把“三短一长”吹成“两短两长”,老林阿公笑着解围:“就按‘唤孙儿回家吃饭’的调子吹!”大家一试,果然准了——原来渔民唤孩子时,就是“短-短-短-长”的节奏,这下不用记,张口就来。

正午的沙滩上,陈屿教年轻渔民装屏蔽网,有个小伙子说:“渔网收起来时,不锈钢丝容易勾住渔获。”老林阿公蹲下来,从兜里掏出个旧梭子:“把丝头绕在梭子上,收网时顺着梭子捋,就不勾了!”陈屿立刻学过来,在所有屏蔽网里配了个小木梭,渔民们都夸“这才像咱渔家人的东西”。

傍晚的妈祖庙前,林熵教大家看星象,有个老渔民突然指着海面:“你们看,海鸥都往北边飞,这时候要是出海,准遇到‘怪风’!”林熵赶紧记下来——原来海鸟集群迁徙,是熵能异常的天然预警,比检测仪还早半小时。他们在《海岛防御手册》里加了“海鸟观察法”,还让村里的孩子当“海鸟观察员”,看到异常就跑去敲妈祖庙的钟。

最让三人感动的是妈祖诞那天,村民们把改造好的检测仪、海螺号角摆在妈祖像前,老林阿公领着大家拜了拜:“请妈祖保佑,也请这些‘新伙计’护着咱们出海平安。”拜完后,大家还搞了场“模拟演练”——有人扮“怪风”来了,孩子们吹海螺报警,渔民们快速展开屏蔽网,把渔获往避难礁上搬,整个过程像过节一样热闹,没人觉得防御是“麻烦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寒月蛊请大家收藏:()寒月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培训结束后,正好赶上渔汛,老林阿公带着船出海,刚走没多久,马鞍上的检测仪就亮了黄灯——他赶紧吹起海螺“三短一长”,附近的三艘渔船立刻往他这边靠,一起顺着猎户座的方向往妈祖礁开。等靠岸时,海面上果然起了“怪风”,老林阿公摸着检测仪,笑着说:“这玩意儿比老经验还灵,救了咱们一船人!”

消息传到邻岛,西澳岛、南澳岛的渔民都划着船来东澳岛学,有的还带着自家的旧渔网、旧海螺,让陈屿帮忙改造。海岛主任递来一份“渔岛联盟”的申请:“咱们想把东澳岛的法子推广到周边七个岛,还想搞个‘渔汛防御队’,让年轻渔民跟着你们学,以后自己就能教!”

总部的消息也来了,说东澳岛的方案解决了“高盐、流动、文化融合”三大难题,要把“渔网屏蔽网”“海螺预警”纳入“沿海安全区标准”,还让三人牵头,把渔民的“土办法”整理成《渔岛防御经验集》,发给全国的沿海渔村。

离开那天,渔民们划着船送三人到码头,老林阿公扔过来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张用渔线织的小渔网,上面用贝壳拼了个简化星图。“带着它,以后到哪片海,都能找到安全的路。”

船开远了,还能看见东澳岛的灯塔在闪,绿灯亮得稳稳的,海螺的声音顺着海风飘过来,像在说“平安”。陈屿看着手里的小渔网,突然想起从草原的马鞍到海岛的渔网,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是把安全织进别人的生活里——不是给他们“新东西”,而是把“安全”变成他们熟悉的渔网、海螺、星象,变成出海时的一份踏实,回家时的一盏灯。

而总部发来的下一个任务——“内陆河港”的防御设计,正等着他们把这份“贴地而行”的守护,从蓝色的海洋,送到蜿蜒的河流上。

喜欢寒月蛊请大家收藏:()寒月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