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223集:《舆论的漩涡》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第223集:《舆论的漩涡》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7-25 14:08:41 来源:全本小说网

舆论风暴眼

林舟站在演播厅后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U盘。玻璃门另一侧,《科技前沿》节目的主持人正在调试耳麦,台下观众的议论声像潮水般涌来——其中一半带着愤怒,另一半藏着焦虑。

“林博士,该您上场了。”助理小陈递来一瓶水,瓶身上的标签已经被她捏得发皱,“刚才收到消息,场外有抗议者举着‘禁止编辑人类基因’的标语,直播间的弹幕已经刷爆了。”

林舟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三天前,那则匿名泄露的临床报告像投入湖面的炸弹,在公众舆论里激起了滔天巨浪——剑桥研究所的基因编辑婴儿在出生后第二十八天,检测出X染色体上出现了一段未知的基因重组。

“记住我们的核心立场。”林舟对团队成员点点头,推开门走进聚光灯下。台下立刻响起混杂的声音,有人举着写有“停止扮演上帝”的牌子,也有人挥动着支持技术进步的标语。

“林博士,”主持人的问题尖锐如刀,“根据泄露的报告,CRISPR-δ技术存在未被发现的风险。这是否意味着你们之前的监管框架完全失效?”

林舟调出准备好的基因序列图谱,大屏幕上,那段异常的重组片段被标成醒目的红色。“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段序列变化目前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关联。我们的监测系统之所以能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正得益于之前建立的全球基因数据库——这恰恰是监管有效的证明。”

观众席里传来质疑的嘘声。前排一位戴眼镜的女士突然站起来:“我是遗传学教授,但我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你们凭什么确定这段‘无害’的序列不会在几代后显现影响?人类基因库不是你们的实验室!”

她的话引发了一阵骚动。林舟看向她胸前的铭牌——伦敦大学学院的伊丽莎白教授,三天前还在学术会议上支持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舆论的反转往往比DNA的突变更迅速。

“伊丽莎白教授的担忧正是我们建立伦理审查机制的初衷。”林舟调出另一张图表,显示着从阿西洛马会议到现在的基因技术监管演进史,“从重组DNA技术到现在的基因编辑,科学界始终在自我约束中前进。这次发现的异常片段,我们已经启动了三级响应机制——”

突然,观众席后排爆发出争吵声。一个穿连帽衫的年轻人抢过旁边女士的标语,用力撕成碎片:“我妹妹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如果不是你们这些保守派阻挠,她本该有治愈的机会!”

“治愈?还是成为你们实验的小白鼠?”被撕了标语的女士涨红了脸,“去年那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有三个孩子出现了白血病,你们怎么不提?”

现场顿时陷入混乱。导播急忙切到广告,林舟被工作人员护着退回后台,衬衫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小陈递来手机,最新的舆情监测显示,“禁止基因编辑”的话题讨论量在半小时内增长了300%,而支持继续研究的声音被淹没在愤怒的评论里。

“华威制药的股价跌了12%。”团队的经济分析师推门进来,脸色凝重,“巴西和印度已经宣布暂停所有基因编辑临床项目,日本正在讨论立法禁止生殖细胞编辑。”

林舟靠在墙上,看着屏幕里滚动的负面新闻。那条异常的基因片段其实在常规体检中也可能出现,发生概率大约是万分之三,但在“基因编辑”这个敏感词的催化下,它被放大成了灭顶之灾。

“准备下午的紧急发布会。”他突然站直身体,“我们需要公开所有原始数据,包括那例婴儿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另外,联系全球三十家顶级实验室,让他们同步开展验证实验。”

“可是林老师,”小陈犹豫道,“公开数据可能会被反对者断章取义,而且……万一真的发现风险呢?”

“如果真有风险,隐瞒只会让后果更严重。”林舟打开加密邮箱,开始起草公开信,“科学从来不是在确定性中前进的,我们能做的,是把不确定性摊在阳光下讨论。”

下午三点,全球科技伦理团队的官网崩溃了。超过五百万用户同时涌入,试图查看那份被命名为“透明计划”的数据包——里面包含了CRISPR-δ技术的所有临床数据,从第一例细胞实验到最新的婴儿基因序列,甚至包括失败的编辑案例。

“服务器正在扩容。”技术主管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已经有十七家独立实验室表示愿意参与验证,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和哈佛医学院。”

林舟刷新着社交媒体,#基因编辑透明计划#的话题已经冲上热搜第一。最初的评论充满怀疑,但随着科学家们开始在线解读数据,讨论逐渐转向理性。

“这段异常序列位于非编码区,影响转录因子结合的概率低于0.3%。”一位德国遗传学家发布了动态模拟视频,“就像在图书馆里移动了一本不会被借阅的书,不会改变整体结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我们需要长期监测。”另一位美国学者反驳道,“表观遗传的影响可能延迟显现,建议建立跨代跟踪系统。”

林舟注意到,伊丽莎白教授也发了一条长文,承认自己上午的反应过于情绪化,并提出了三项补充监管建议。评论区里,那个穿连帽衫的年轻人晒出了妹妹的病历,下面有上百条鼓励的留言,也有人分享了类似的患病经历。

“有人在组织线下讨论会。”小陈指着一个众筹页面,“伦敦、纽约、东京的民众自发申请场地,想和科学家面对面交流。”

林舟突然想起导师说过的话:“公众对科技的恐惧,往往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当他们能看懂基因图谱,就不会被‘基因污染’这种模糊的词汇吓倒。”

一周后的伦敦科学博物馆,三百个座位的报告厅挤了五百多人。林舟站在台上,身后的大屏幕实时连接着全球实验室的验证数据——十七家机构的结果全部一致,那段异常序列确实属于自然变异范围。

“现在是提问时间。”他看向台下,第一个举手的是位白发老人。

“我是退休的儿科医生。”老人颤巍巍地说,“五十年前,我看着脊髓灰质炎夺走孩子们的生命,后来疫苗问世,一切都变了。现在的基因编辑,会不会像当年的疫苗一样,多年后被证明是伟大的进步?”

林舟想起那些在病房里等待治疗的孩子,点头道:“有可能。但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就像当年科学家们持续监测疫苗的副作用一样。科技的好处往往立竿见影,而风险却可能潜伏很久。”

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女孩举起手:“老师说我们是未来的主人,那我们能参与决定吗?”

全场响起善意的笑声。林舟蹲下身,平视着她:“当然。我们正在设计青少年科技伦理委员会,每个学校都可以推荐代表,你们的意见会被写进监管规则里。”

讨论会持续了三个小时,从基因技术聊到环境伦理,从个人权利谈到社会责任。散场时,那位穿连帽衫的年轻人走过来,递给他一张照片——病床上的小女孩戴着耳机,正在看这场直播,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

“她问什么时候能用上安全的治疗技术。”年轻人的声音有些哽咽,“我说,当所有人都明白这项技术的好处和风险时。”

林舟握紧那张照片,窗外的晚霞正染红天空。手机震动,是周明远发来的消息:世界卫生组织决定成立全球基因编辑监测中心,由各国轮流主导。

“下一站去哪?”小陈收拾着资料,远处的广场上,还有人在继续讨论刚才的话题,声音温和却坚定。

“去实验室。”林舟抬头看向星空,仿佛能看到那些在显微镜下舞动的基因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完善跨代监测系统,制定更细致的风险评估标准。”

他知道,这场关于科技伦理的讨论永远不会结束。就像DNA的螺旋结构,进步与约束相互缠绕,才能支撑起人类文明的向上生长。而他们能做的,就是让这场讨论始终保持在理性与善意的轨道上,让每一个声音都被听见,每一种担忧都被认真对待。

走出博物馆时,林舟看到一群孩子围在露天屏幕前,用粉笔在地上画着双螺旋结构。他们的笑声清脆响亮,像极了科技最初的模样——充满希望,也带着敬畏。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