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326集:《太空旅游的伦理责任保险》

《星尘坠落时》

警报声刺破卡纳维拉尔角的晨雾时,林夏正在调试"开拓者三号"的生命维持系统。淡蓝色的冷却液在透明管道里循环,映出她眼角的红血丝——为了今天的首航,她已经连续工作了48小时。

"氧分压稳定,姿态控制系统自检通过。"耳机里传来副驾驶张野的声音,带着刻意压制的兴奋。舱外,穿着银色宇航服的游客们正依次登舱,镜头对准他们头盔面罩后的笑脸,通过全球直播传遍每个角落。

这是星途公司的第一趟商业太空旅游航班,票价250万美元,搭载6名乘客绕地飞行48小时。林夏作为首席工程师,被临时拉来担任飞行工程师,理由是"让游客感受最专业的技术保障"。她摩挲着控制台下方的金属铭牌,上面刻着公司创始人陈景明的签名,那笔迹张扬得像要冲破金属表面。

"还有十分钟。"塔台的指令传来。林夏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屏幕上跳动的参数。一切正常,就像过去127次模拟飞行那样。

助推器点火的轰鸣震得地面发颤,烟尘裹着热浪翻涌而上。林夏盯着加速度计,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当飞船冲破云层,舷窗外的地球逐渐显露出弧形轮廓时,游客们发出抑制不住的惊呼。

"看那里!"后排的好莱坞导演马克指着舷窗外,"像块被打翻的蓝宝石。"

林夏扯了扯嘴角。她见过无数次地球的全貌,却始终忘不了第一次看到时的震撼——那种脆弱的、悬浮在黑暗中的蓝,让她突然理解了陈景明说的"太空会重塑人类的伦理观"。

然而三小时后,当"开拓者三号"进入预定轨道,准备展开太阳能帆板时,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

"左舷帆板卡滞!"张野的声音变了调,"液压系统压力骤降!"

林夏的心脏猛地沉下去。屏幕上的压力曲线断崖式下跌,红色警告灯疯狂闪烁。她手指翻飞,试图切换备用系统,却发现液压管路上的某个节点完全失去了响应。

"是阀门故障。"她盯着数据流,声音发紧,"备用系统被连带锁死了。"

没有太阳能帆板,飞船的电力只能维持18小时。更要命的是,姿态控制系统依赖液压驱动,现在他们像个失控的陀螺,在近地轨道上缓慢翻滚。

马克的尖叫声刺破了通讯频道:"我们会掉下去吗?"

"保持镇定!"林夏吼道,同时按下紧急通讯按钮,"塔台,这里是开拓者三号,请求紧急返航!"

耳机里只有电流的滋滋声。她抬头看向张野,对方脸色惨白地摇了摇头:"通讯系统受姿态影响,信号不稳定。"

舷窗外,地球的弧线在视野里忽远忽近。林夏看着控制台旁的应急手册,指尖冰凉——手册上关于液压故障的应对方案,前提是通讯畅通、能接受地面引导。

"还有多少燃料?"她问。

"37%,但姿态不稳,贸然点火会加剧翻滚。"

林夏闭上眼睛。她想起上周的安全评审会,自己提出要升级液压阀门的材质,却被陈景明驳回:"供应商保证过可靠性,别用你的技术偏执拖慢进度。"

那时会议室的落地窗外,另一枚火箭正拖着尾焰升空。陈景明说:"太空旅游不是航天工程,是生意。游客要的是体验,不是冗余的安全措施。"

现在,这门"生意"正带着六个人的生命,在近地轨道上摇摇欲坠。

三天后,林夏坐在听证会的证人席上,看着对面的男人推过来一份文件。

"林工程师,这是星途公司与游客签订的免责协议,您看过吗?"男人名叫周砚,穿着熨帖的深灰色西装,袖口露出的手表是老式机械款,在充斥着电子设备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林夏的目光落在文件第7条:因太空环境特殊性,任何事故导致的人身伤害,公司最高赔偿限额为票价的1.5倍,且不承担精神损失赔偿。

"看过。"她声音干涩,"但这是格式条款,游客没有议价空间。"

"所以在您看来,这样的责任界定是不合理的?"

林夏抬起头。周砚的眼神很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性的力量,让她想起事故后第一次见到他的场景——救援船打捞起"开拓者三号"的残骸时,他站在港口的寒风里,手里拿着一份标注得密密麻麻的事故报告,问她:"如果这6个人里有您的家人,您还会签这份协议吗?"

那次事故最终造成两名游客重伤,马克的腿被断裂的行李架砸中,落下终身残疾。星途公司按协议赔偿了每人375万美元,然后迅速宣布将责任归咎于"不可预见的太空粒子干扰",并计划在三个月后恢复航班。

"不仅不合理,而且违背基本伦理。"林夏深吸一口气,"太空旅游的风险远高于航空,但责任界定却比过山车还宽松。这不是商业,是对生命的漠视。"

周砚点点头,转向听证会主席:"各位,这就是我们提出'太空旅游伦理责任保险'的原因。"他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一份草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所有太空旅游企业必须按游客数量缴纳保险金,每人不低于500万美元,纳入专项基金,用于事故救援与赔偿;二、全球每年太空旅游发射次数不得超过100次,避免过度消耗近地轨道资源;三、每次飞行需携带不少于10%的科研载荷,收益用于太空安全技术研发......"

反对声立刻响起。星途公司的法务代表站起来:"这是对商业自由的粗暴干涉!100次的限额会让行业停滞,科研载荷更是增加企业成本!"

"成本?"周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会议室,"那六名游客的医疗费、马克余生的康复费用,难道不是成本?近地轨道的太空垃圾已经够多了,我们还要为了利润,把它变成下一个'死亡区'吗?"

他走到屏幕前,调出一组数据:过去五年,商业太空发射次数增长了300%,但事故率上升了470%,而责任纠纷的解决率不足15%。"没有规则的自由,不是自由,是毁灭。"

林夏看着周砚的背影,突然明白他为什么会牵头这个项目。他不是律师,也不是政客,而是前NASA的安全顾问,十年前曾因反对商业公司滥用航天技术而辞职。事故发生后,他联合了二十多个国家的伦理学者、航天工程师和法律专家,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团队,决心推动建立全球统一的责任体系。

听证会结束后,周砚递给林夏一份名单。上面有物理学家、保险精算师、甚至还有一位研究科技伦理的哲学家。"我们需要懂技术的人加入,尤其是像你这样敢于站出来的。"

林夏看着名单末尾的空缺,想起马克在医院里说的话:"我以为那是通往星辰的船,没想到是艘没有救生衣的破筏子。"

她在那个空缺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团队的第一次会议在日内瓦的一间旧会议室里召开。窗外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大楼,门前的广场上,星途公司的抗议者举着"太空属于全人类"的标语。

"保险金的定价模型遇到了麻烦。"精算师艾莎敲着笔记本电脑,"不同公司的安全系数差异太大,统一按500万美元收取,对安全投入高的企业不公平。"

屏幕上显示着各家公司的事故率对比:星途公司0.8%,而老牌航天企业蓝箭公司只有0.12%。

林夏指着数据:"可以根据安全评级浮动。通过国际航天安全联盟认证的企业,费率降低20%;有过重大事故记录的,上浮50%。这样既能激励企业提升安全,又能保证基金池的充足。"

哲学家陈默推了推眼镜:"但这涉及到谁来评级的问题。如果评级机构被资本操控,反而会加剧不公。"

"那就由第三方学术机构组成评审团,成员任期四年,不得与任何商业航天公司有利益关联。"周砚补充道,"就像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测机构那样。"

讨论陷入沉默时,门被推开了。一个拄着拐杖的男人站在门口,正是马克。"抱歉,我能说几句吗?"

他走到会议室中央,拐杖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我花250万买的,不只是太空观光票,更是对你们技术的信任。但事故后,星途的律师跟我说'太空旅行有风险,买票即认账',这不是信任,是欺诈。"

他看向林夏:"你们争论保险金多少、谁来评级,其实都在说一个问题——谁来为生命负责?企业不会,他们只对股东负责;政府很难,这是跨国界的事。所以必须有一个独立的、带着伦理温度的机制。"

马克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水中。艾莎重新调整了模型:"或许可以设立'伦理系数',对主动承担科研载荷、公开安全数据的企业,给予费率优惠。"

"这个主意好。"林夏立刻接话,"10%的科研载荷不能只是义务,更应该是激励。比如携带高校的微重力实验装置,或者空间环境监测设备,这些数据能反哺安全技术。"

周砚在白板上写下"责任-激励-共享"六个字:"责任保险不只是赔钱,更是建立新的伦理逻辑——太空旅游不能只追求商业价值,还要承担科技普惠和资源保护的责任。"

那天的会议持续到深夜。当林夏走出会议室时,日内瓦的星空格外清澈。她想起小时候读过的科幻小说,里面说人类进入太空,会变成更高级的文明。可现在的商业太空旅游,却像19世纪的蒸汽船,载着投机者和冒险家,在没有灯塔的海域里狂奔。

"在想什么?"周砚走了出来,递给她一杯热可可。

"在想我们是不是太理想化了。"林夏呵出一口白气,"那些巨头企业不会轻易让步的。"

周砚望着星空:"1909年,第一架商用飞机坠毁时,也没人相信会有航空安全公约。但现在,每个机场都有安检,每架飞机都有黑匣子。伦理不是天生的,是被事故逼出来的,是被像我们这样的人争出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手指指向猎户座:"你看那颗参宿四,它已经燃烧了几百万年,但总有一天会熄灭。可人类文明不一样,只要我们还在为正确的事努力,就不会熄灭。"

星途公司的反击比预想中来得更快。

他们联合了五家商业航天企业,在华盛顿召开发布会,宣称"伦理责任保险是贸易保护主义",并威胁要退出国际航天协会。陈景明在镜头前挥着手臂:"周砚他们就是一群不懂商业的理想主义者!太空开发需要速度,过度监管会扼杀创新!"

紧接着,团队收到了匿名邮件,里面是林夏在"开拓者三号"事故前的内部邮件,被断章取义后,暗示她"明知有隐患却未上报"。

"是陈景明干的。"林夏把邮件摔在桌上,手气得发抖,"他想毁掉我的信誉,让听证会质疑我们的动机。"

周砚却异常平静:"这说明他们怕了。如果我们的方案无关痛痒,他根本没必要费这种功夫。"他打开电视,正在播放马克接受采访的画面。

"我不在乎赔偿多少钱,"马克对着镜头说,"我只想让后来者不再经历我的痛苦。那个保险计划,不是给太空旅游套枷锁,是给生命系安全带。"

节目播出后,三十多个国家的航天局公开支持团队的方案,几百名宇航员联名签署请愿书,甚至连一些航天企业的内部工程师,都偷偷给他们发来安全数据。

"你看,"周砚指着不断更新的签名名单,"行业里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渴望规则。无序竞争对他们也是伤害。"

转折点发生在两个月后。一家名叫"天穹"的公司在发射时,火箭一级残骸失控,险些撞上国际空间站。虽然最终避开了,但这件事让各国政府意识到近地轨道资源管理的紧迫性。

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周砚团队的方案被提上议程。辩论最激烈的时刻,陈景明突然出现在会场,手里拿着一份新的协议:"星途愿意接受保险计划,但100次的发射限额必须取消。"

"为什么?"周砚问。

"因为需求在增长!"陈景明提高了声音,"去年有1200人报名我们的航班,难道要让他们等十年吗?"

林夏站了起来,调出一组轨道数据:"近地轨道能安全容纳的每年发射次数,上限就是100次。超过这个数,太空垃圾碰撞的概率会呈指数级上升。您说的需求,是建立在牺牲未来的基础上。"

她展示了团队开发的模拟系统:如果按现在的速度发展,到2040年,近地轨道将被垃圾覆盖,任何航天器都无法安全进出。"那时候,别说旅游,连气象卫星、通信卫星都会瘫痪。"

会场陷入沉默。这时,蓝箭公司的CEO突然发言:"我们支持100次限额,但建议按航天器重量分配额度,小型飞船占0.5次,大型飞船占1次,这样更公平。"

最终,经过72小时的马拉松谈判,《太空旅游伦理责任公约》正式通过:

1. 设立全球统一的责任保险基金,企业按游客数量缴纳保险金,基础额度500万美元,根据安全评级上下浮动;

2. 每年全球商业太空旅游发射次数不超过100次,按航天器类型分配额度;

3. 每次飞行必须携带不少于10%的科研载荷,优先搭载非盈利性科研项目;

4. 成立由技术专家、伦理学者和公众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每三年评估一次公约执行情况。

投票通过的那一刻,林夏看着周砚,发现他眼里有泪光。马克用拐杖敲了敲地板,低声说:"看,星星听见了。"

三年后,林夏站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台上,看着"守望者一号"准备升空。这是公约生效后的第一百次发射,搭载着4名游客和一个来自非洲联合大学的微重力农业实验装置。

驾驶舱里,张野正对着镜头展示科研载荷:"这里面是耐旱小麦的种子,我们要在太空测试它们的基因稳定性,数据会共享给撒哈拉以南的农场主。"

林夏现在是监督委员会的技术委员,每次发射前都要亲自检查安全系统和科研载荷。她抚摸着飞船外壳上的新标识——一个天平托着星星的图案,那是公约的标志。

"所有系统正常,可以发射。"塔台的指令传来。

张野朝她竖起大拇指:"等我们的好消息。"

火箭升空时,林夏没有像以前那样紧张。她知道,即使发生意外,保险基金能提供充足的救援和赔偿;她也知道,这次飞行带回的农业数据,可能让非洲的干旱地区多收获千万吨粮食。

周砚走到她身边,手里拿着一份报告:"今年的科研载荷已经产生了17项技术突破,其中太空材料科学的成果,让飞船的防辐射层成本降低了40%。"

"陈景明呢?"林夏问。星途公司在公约生效后,因安全评级过低而保费高昂,后来被蓝箭公司收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听说去搞星际移民研究了,"周砚笑了笑,"也许他终于明白,太空不是生意场,是人类的新家园。"

马克坐着轮椅来到他们身边,腿上盖着一条印着星图的毯子:"我申请了明年的航班,这次要去看月球背面。"

"审核通过了吗?"林夏问。

"通过了,"马克晃了晃手里的表格,"他们说我的经历,能帮新游客建立正确的风险认知。对了,我的赔偿款捐了一部分给那个农业项目,也算圆了个太空公益梦。"

夕阳把火箭的尾迹染成金色。林夏想起事故后那个黑暗的夜晚,她在残骸里找到一块被烧黑的芯片,上面还残留着太阳能帆板的电路痕迹。那时她以为,自己再也不会相信商业太空旅游了。

但现在,她看着"守望者一号"变成天际的一颗星,突然明白:技术本身没有善恶,关键是用什么伦理去驾驭它。就像这条通往太空的路,既可以是少数人的游乐场,也可以是全人类的进阶梯。

"看,"周砚指着那颗越来越亮的星,"它在带着我们的责任和希望飞行。"

林夏点点头。或许有一天,当人类真正踏上火星时,他们会记得,这场伟大的旅程,不是从第一枚火箭开始的,而是从人类终于学会为彼此负责的那一刻开始的。而那些关于保险金、发射限额和科研载荷的争论,终将变成星尘,落在文明进阶的脚印里。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