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352集:《气候工程的伦理风险评估》

云端的天平

一、红色警报:陈砚的指尖在全息沙盘上悬停了三秒,最终落在阿拉伯半岛上空那片异常的赭红色区域。沙盘中,模拟的热浪正像融化的糖浆般漫过波斯湾,将迪拜的棕榈岛模型染成刺目的橙黄。

“第七次模拟结果,”他的声音在环形控制室里回荡,带着金属被炙烤后的干涩,“如果继续实施‘沙漠之伞’计划,阿拉伯半岛中部的地表温度将在三年内突破70℃,超过任何已知生物的耐受极限。”

环形屏幕上,数百个绿色光点突然闪烁成红色。那是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候监测站,此刻正同步传输着同一个坏消息:北回归线附近的干旱带正在以每月40公里的速度扩张,萨赫勒地区的牧民已经开始往地中海逃难,印度河平原的小麦减产幅度达到了37%。

“所以我们别无选择。”美国代表安娜·科斯塔将钛合金水杯重重顿在桌上,杯壁上的冷凝水在光滑的桌面上画出扭曲的轨迹,“昨天白宫收到的卫星图像显示,伊朗高原已经出现了500平方公里的新沙漠。‘沙漠之伞’必须在季风季前启动。”

陈砚转身看向巨大的落地窗。窗外,日内瓦湖正被四月的细雨笼罩,天鹅在灰绿色的水面上划出优雅的弧线。这座位于阿尔卑斯山麓的国际气候工程伦理委员会总部,仿佛是风暴眼中唯一平静的岛屿。

“科斯塔博士,”他调出另一份全息文件,投影在两人之间,“根据《气候工程伦理评估指南》第三章第七条,任何可能影响超过三个以上气候带的工程,必须获得全球三分之二国家的同意。目前支持票只有41%。”

安娜的金发在顶灯照射下泛着冷光:“陈,你看过苏丹的难民潮视频吗?那些孩子在骆驼尸体旁找水喝。伦理不能建立在尸骸之上。”她突然提高了音量,环形控制室的隔音玻璃都在微微震颤,“再说你们亚洲分部上周刚在青藏高原进行了云层播撒试验,怎么没见你们遵守三分之二条款?”

陈砚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点开一段视频,画面里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冰川正在崩塌,冰屑像白色的烟花般坠入雅鲁藏布江。“那是应急措施,印度气象部门预测恒河平原将出现百年不遇的干旱。而且我们提前72小时向所有受影响国家公开了数据,这符合《指南》第四章的补充条款。”

屏幕突然切换到紧急新闻频道。主播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沙特阿拉伯宣布,将在利雅得周边实施人工增雨工程,预计覆盖范围包括也门、阿曼等五个邻国……”

安娜猛地站起,钛合金水杯滚落在地,发出刺耳的声响。“他们甚至没有通过伦理审查!”

陈砚看着屏幕上沙特国王的讲话画面,突然觉得窗外的雨丝像是无数根细针,正密密麻麻地刺向这座看似坚固的建筑。他知道,气候工程的潘多拉魔盒,已经被强行打开了。

二、沙漠之伞

三个月后,阿曼湾。

“风速12节,湿度68%,符合播撒条件。”

李响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时,陈砚正站在“祈年号”科考船的甲板上,望着直升机群像银色的蜻蜓般掠过海面。每架直升机的腹部都悬挂着特制的气溶胶播撒装置,里面装载着数十吨超细海盐颗粒。

这就是“沙漠之伞”计划的核心:通过在阿拉伯海上空播撒海盐,增加云层厚度,将更多的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从而降低阿拉伯半岛的地表温度。这个由三十七个国家联合发起的工程,最终以59%的支持率勉强通过伦理审查,代价是陈砚团队承诺拿出工程预算的15%,建立总额为200亿美元的生态补偿基金。

“第一批次播撒准备完毕。”李响是亚洲分部最年轻的气象学家,此刻正坐在直升机的副驾驶座上,头盔的面罩映出下方翻滚的云海。

陈砚看向手腕上的终端,全球气候伦理委员会的实时监测数据正在刷新:印度西海岸的气压值、东非草原的植被覆盖率、波斯湾的海水盐度……这些看似无关的数据,此刻正通过复杂的算法,编织成一张衡量人类干预自然合法性的巨网。

“等一下。”他突然按住对讲机,“索马里气象站刚才发来异常数据,他们的沿海出现了强气流预警。”

安娜的声音立刻响起:“那是正常的季风扰动,我们的模型已经预测到了。”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陈,再推迟下去,伊拉克的小麦就全完了。”

李响的直升机已经开始爬升,镜头传回的画面里,阿拉伯海的上空像被打翻的墨水瓶,浓灰色的云团正在迅速聚集。“陈博士,请求指示。”

陈砚的目光落在《气候工程伦理评估指南》的实体文本上,这本蓝色封皮的手册此刻正放在控制台的一角,第17页的“小规模试验风险公开条款”被他用红笔圈了出来。三天前,他们向全球发布的风险评估报告中,只提到了可能引发局部降雨,却隐瞒了模型显示的另一种可能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执行吧。”他最终说道,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

直升机群开始播撒作业。从高空俯瞰,白色的气溶胶在云层中晕开,如同在灰色的画布上泼洒牛奶。最初的几小时,一切都符合预期:阿拉伯半岛的地表温度下降了1.2℃,利雅得的街道上甚至出现了久违的行人。

直到第二天凌晨,异常信号从非洲大陆传来。

陈砚被刺耳的警报声惊醒时,控制台的屏幕已经变成了一片红色。索马里的沿海地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强降雨,洪水流向内陆的同时,埃塞俄比亚的高原地带却出现了异常的干旱——那里是青尼罗河的源头。

“模型错了。”李响的声音带着哭腔,他调出的卫星图像显示,原本应该均匀分布的降雨带,此刻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拧成了麻花,“我们引发了季风紊乱。”

安娜冲进控制室时,头发凌乱,衬衫的袖口沾着咖啡渍。“启动紧急预案,暂停所有播撒作业。”她的声音嘶哑,却依然保持着镇定,“通知生态补偿基金管委会,准备向索马里拨款。”

陈砚看着屏幕上迅速蔓延的红色预警区,突然想起了《指南》序言里的那句话:“人类在气候面前的每一个决策,都应该像在钢丝上行走,既要向前,又不能坠落。”此刻他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三、伦理天平

日内瓦的听证会持续了十四个小时。

陈砚站在半圆形的听证席上,面前是来自196个国家的代表。环形屏幕上循环播放着索马里洪水的画面:被冲毁的茅草屋、漂浮在浑浊水面上的尸体、绝望的母亲抱着孩子向救援直升机挥手。

“根据《气候工程伦理评估指南》第六章,”巴西代表举起手册,蓝色封皮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生态补偿基金的使用必须经过受影响国家的同意,但你们在没有通知索马里政府的情况下,就将5000万美元汇入了联合国账户。这是对主权国家的侮辱!”

陈砚的喉咙发紧,他看向安娜,却发现她正低头看着自己的指甲,仿佛这场争论与她无关。三天前,当他提出应该先与索马里政府协商时,安娜只是冷冷地说:“等他们走完官僚程序,洪水早就把一切都冲光了。”

“我们有紧急使用权。”安娜终于开口,她调出一份文件投影在屏幕上,“这是基金管委会的授权书,第4条明确规定,在发生重大人道主义危机时,管委会有权直接拨款。”

俄罗斯代表突然笑了起来,那笑声像生锈的铁片在摩擦:“说得真好听。去年你们在西伯利亚实施永冻土保护工程时,怎么没见你们这么积极?那时你们说,生态补偿应该尊重当地社区的意愿。”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双重标准的背后,不就是把气候工程当成了地缘政治的工具吗?”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瞬间刺穿了会议室里虚伪的平静。陈砚看到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纷纷点头,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不满。

《气候工程伦理评估指南》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禁止将气候工程作为地缘政治工具。但现实是,当美国提出“沙漠之伞”计划时,附加的条件是参与国必须支持其在红海的军事存在;而欧洲国家同意拨款,前提是中东国家要增加石油出口配额。

“这是污蔑!”安娜猛地站起,她的手因为愤怒而颤抖,“我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基于科学数据,而不是政治考量。”

“是吗?”俄罗斯代表调出一张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了“沙漠之伞”计划的受益区域,“巧合的是,所有主要受益区,都是你们的盟友。而受洪水影响的索马里,正好是俄罗斯最近在非洲的重点合作对象。”

陈砚感到一阵眩晕。他想起了自己加入委员会的初衷——五年前,他的家乡云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干旱,澜沧江的水位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那时他天真地以为,只要有足够先进的技术和足够完善的伦理准则,人类就能避免气候灾难。

但现在他才明白,伦理准则就像一架天平,而在现实的重力面前,这架天平总会向权力和利益倾斜。

听证会最终以通过“索马里补偿修正方案”结束。根据新方案,生态补偿基金将由受影响国家共同管理,任何拨款都必须获得三分之二成员国的同意。这个结果让陈砚稍微松了口气,但当他看到安娜和几个西方国家代表在休息室里低声交谈时,心里又升起一丝不安。

“他们在讨论什么?”李响凑过来,低声问道。这个年轻人的眼圈还是红的,索马里的灾难让他深受打击。

陈砚摇摇头。他知道,有些交易永远不会出现在正式文件里,就像有些伦理准则,注定会被现实的洪流淹没。

四、次生灾害

两个月后,陈砚站在埃塞俄比亚的高原上,看着眼前龟裂的土地,突然觉得喉咙里像是塞满了沙子。

这里本该是青尼罗河的源头之一,往年的这个时候,河流两岸应该长满了纸莎草和金合欢。但现在,裸露的河床像一条干涸的巨蟒,向远方的山谷延伸,河床上的裂缝宽得能塞进一个成年人的手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沙漠之伞’计划改变了季风路径。”当地的气象学家梅莱斯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把土,那土块在他掌心瞬间碎成粉末,“原本应该落在埃塞俄比亚的雨水,现在全跑到索马里去了。”

陈砚的终端上显示着最新的卫星数据:青尼罗河的流量已经下降了60%,这意味着下游的苏丹和埃及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而根据《气候工程伦理评估指南》的补充条款,这种跨区域的次生灾害,同样属于生态补偿基金的覆盖范围。

“我们会启动补偿程序。”陈砚说,但他自己都觉得这句话缺乏力量。生态补偿基金的账户上只剩下87亿美元,而修复青尼罗河的生态系统,至少需要300亿。

梅莱斯突然笑了,那笑声里充满了苦涩:“补偿?你们能补偿那些因为缺水而死去的牲畜吗?能补偿即将绝收的咖啡园吗?”他站起身,指着远处的村庄,“那里的人们开始往苏丹迁移了,就像二十年前干旱时一样。但这次,他们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陈砚无言以对。他想起了听证会结束后,安娜私下对他说的话:“我们不可能拯救所有人,陈。有时候,你必须接受牺牲。”那时他觉得这句话冷酷得可怕,但现在,他似乎有点理解了这种无奈。

当天晚上,他收到了李响的加密信息。信息里只有一个文件,是“沙漠之伞”计划的原始模型数据。陈砚点开文件,瞳孔猛地收缩——模型早在计划实施前就预测到了可能引发尼罗河干旱,但这个结果被人为删除了。

删除记录显示的名字是安娜·科斯塔。

他立刻拨打安娜的电话,却只听到忙音。再打给委员会的同事,才知道安娜已经提交了辞呈,返回美国了。“她临走前说,”同事的声音带着犹豫,“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陈砚站在帐篷外,看着高原上璀璨的星空。那些星辰已经在宇宙中存在了亿万年,见证过无数次的气候变迁。在它们面前,人类的这点技术和伦理挣扎,或许就像尘埃一样微不足道。

但他知道,即使如此,人类也必须继续挣扎下去。因为这是我们作为智慧生命的责任,也是我们唯一的救赎之道。

五、新的指南

一年后,日内瓦。

陈砚站在国际气候工程伦理委员会的讲台上,面前是更新版的《气候工程伦理评估指南》。蓝色的封皮变成了象征海洋的蓝绿色,厚度比原来增加了一倍。

“……根据修订后的第三章,任何气候工程都必须建立‘反事实模拟’对照组,即同时模拟实施与不实施两种情景,并向公众公开全部数据。”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第七章新增了‘伦理追溯’条款,所有参与决策的人员都将对工程的长期影响负责。”

台下响起了掌声。 Somalia的代表举着新指南,眼眶微红——在过去的一年里,生态补偿基金在当地社区的参与下,已经修复了30%的灌溉系统。而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园里,新的抗旱品种正在试种,那是国际农业组织用补偿款研发的成果。

李响坐在第一排,他的胸前别着一枚“气候伦理监督”的徽章。这个曾经充满理想主义的年轻人,现在负责新成立的独立监察机构,专门审核气候工程的潜在风险。

“最后,”陈砚翻到指南的最后一页,那里印着一张照片:索马里的孩子们在新建的学校里上课,窗外是正在重建的村庄,“我想引用一位索马里长老的话作为结束:‘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但人类需要大自然。我们的伦理准则,终究要以敬畏自然为前提。’”

散会后,李响走到陈砚身边,递给他一份文件:“安娜博士在美国成立了私人气候实验室,据说在研究更激进的太阳辐射管理技术。”他的语气带着担忧,“我们需要警惕吗?”

陈砚看着窗外,日内瓦湖的水面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远处的阿尔卑斯山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那是气候变化的晴雨表——过去十年,那里的冰川已经消退了20%。

“不需要。”他摇摇头,将新修订的指南放进公文包,“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更好的武器。”

李响疑惑地看着他。

“是更完善的伦理准则,和更清醒的自我认知。”陈砚笑了笑,“走吧,我们去看看新的云层播撒模拟系统。这次,我们要确保每一个风险都被考虑到。”

两人并肩走出大楼,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不灼热。远处的天空中,几朵白云正在缓缓移动,它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否会被人类的技术改变,但至少此刻,人类正在学着用更谦卑的态度,去对待这颗孕育了生命的蓝色星球。

而那本蓝绿色封皮的《气候工程伦理评估指南》,就像一架不断校准的天平,在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寻找着越来越精准的平衡点。这或许就是人类文明能够持续下去的真正秘诀——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学会与自然共处。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