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 第195章 隋唐风云之薛涛

大和三年,薛涛搬离浣花溪,移居碧鸡坊,筑起一座吟诗楼。她换上道袍,每日焚香读书,偶尔与来访的刘禹锡、杜牧唱和。李德裕任节度使时,邀她同登筹边楼,她挥笔写下“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其豪情远志,不输男儿。那时的她已近六旬,鬓角染霜,却目光清亮,一如当年初入蜀地的少女。晚年的薛涛常常坐在吟诗楼的窗前,看楼下的孩童追逐嬉戏,手中摩挲着那块从松州带回的彩石。她将毕生诗作编为《锦江集》五卷,共五百首,却在临终前嘱咐侍女:“这些诗皆为心绪所寄,如今故人已去,留之无益。”侍女不忍,偷偷藏起数十首,才让《全唐诗》得以收录其八十八首佳作。大和六年的冬夜,成都飘起了小雪,薛涛在睡梦中溘然长逝。时任节度使段文昌亲自为她撰写墓志铭,题曰“唐女校书薛洪度墓”。

关于她的身后事,蜀地流传着许多传说。有人说她临终前将剩余的薛涛笺投入井中,那口井从此水色泛红,后人称之为“薛涛井”;也有人说,每逢清明,浣花溪畔会响起吟诗声,寻声而去,只见满地落英与半张红笺。北宋时,有人在薛涛井旁捡到残诗,字迹娟秀,正是她的《柳絮咏》:“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字句间,仍是那半生迎送往来的沧桑。如今望江楼公园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薛涛井的水依旧清澈。游人接过导游递来的红笺,在上面题诗时,总会想起那个在唐代烟雨里,以诗为骨、以笺为魂的女子。她的一生,正如那抹永不褪色的薛涛红,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最惊艳的一笔。

喜欢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请大家收藏:()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