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 第212章 隋唐风云之李孝恭

经此一役,唐朝彻底统一了南方,而李孝恭也因平定巴蜀、荆襄、江南的赫赫战功,成为唐初最具威望的宗室将领。李渊曾对大臣们说:“当年萧何镇守关中,给刘邦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如今孝恭平定南方,为我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他的功劳,堪比萧何!”

然而,功高盖主往往是功臣的隐患,尤其是身为宗室,更易引发皇权的猜忌。但李孝恭却深谙“避嫌自晦”的道理,平定江南后,他主动向李渊请求辞去行军元帅之职,回到京城长安闲居。回到长安后,他也从不参与朝堂争斗,而是将精力放在修建宅第、收藏古玩上,偶尔与文人雅士饮酒赋诗,从不谈论时政。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许多宗室与功臣都卷入其中,李孝恭却保持中立,既不支持李世民,也不支持李建成——他知道,作为宗室,卷入皇子争斗,只会引火烧身。

李世民登基后,对这位堂兄的沉稳与识趣十分欣赏,不仅没有猜忌他,反而加授他为礼部尚书,继续让他享受五千户的食邑,还将他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二。贞观初年,有人诬告李孝恭“谋反”,李世民亲自调查后,发现是诬告,便对李孝恭说:“你是我大唐的功臣,又是宗室至亲,我怎么会相信这些无稽之谈?”为了安抚李孝恭,李世民还特意赐给他一把宝刀,说:“这把刀,既是赐给你的荣耀,也是我对你的信任——以后若有人再诬告你,你便用这把刀,证明自己的清白!”

李孝恭晚年愈发低调,他在长安的宅第宏伟壮丽,却从不接待宾客,也很少出门。他常对家人说:“我出身宗室,又有平定江南的功劳,能有今日的富贵,已是万幸。若再贪图权势,恐有不测之祸。”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李孝恭病逝,享年五十岁。李世民得知后,悲痛不已,下令辍朝三日,追赠他为司空、扬州都督,谥号“元”,还亲自为他撰写碑文,将他陪葬昭陵——这是唐初功臣的最高荣誉,象征着他与李渊、李世民父子的深厚情谊。

李孝恭的一生,完美诠释了“宗室名将”的理想形象:他既有宗室的身份优势,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与重用,又有实打实的军事才能,凭功绩立足,而非靠血缘混资历;他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平定南方半壁江山,加速了唐朝的统一进程;在朝堂上,他懂得避嫌自晦,不贪权、不恋位,始终保持低调,最终得以善终,避免了许多宗室功臣“功高震主、身遭横祸”的悲剧。

后世对李孝恭的评价极高,《旧唐书》称他“性豪奢,好游宴,然宽恕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既肯定了他的军事功绩,也赞扬了他的品格;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更是将他与李世民、李靖并列,认为唐初统一战争中,“北方之功归于太宗,南方之功归于孝恭”。如今,在陕西昭陵的陪葬墓群中,李孝恭的墓虽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这位唐初宗室名将的荣光——他用一生的智慧与功绩,在唐初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后世宗室功臣的典范。

喜欢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请大家收藏:()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