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欢乐宋 > 第13章 魔椅和菩萨蛮

欢乐宋 第13章 魔椅和菩萨蛮

作者:王大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07:07:36 来源:全本小说网

沈九台脚步如飞,奔回皇城司,一头冲进值房,坐在椅子上。

这是一把有魔力的椅子。屁股离开椅子后,人就会不断产生困惑、焦虑、猜忌等等负面情绪,若是离开得久了,还会产生惊惧。

而当屁股回到椅子上之后,这些情绪就会统统消失,好像人生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人世间有无数把这样的椅子,它们的魔力吸引着无数倍的人,这些人前仆后继、飞蛾扑火一般,一心想要坐到这样的椅子上,过把瘾。

很少有人想过,那些情绪的来源其实正是这把椅子。

沈九台喝了口茶,心情平复,开始翻看桌上的公文。

都是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送上来的。公文的内容在他头脑中梳理、整合,总算弄清楚了来龙去脉。

王大卫照例出城看地,勋贵子弟们按计划回京。

这帮人基本上都是各大家族中的纨绔。勋贵多子嗣,良莠不齐,各家的策略都是挑出几个资质优秀的集中资源重点培养,其他的,就放纵不管了。

因此他们年前组团离京也没引起多大重视。

曹家大郎曹评可不是纨绔,也没跟这些人一起出游。之所以会出现在公文里是因为他一早奉父命前去迎接。

从事后的结果看,老国舅修道大概是真修出了点儿门道,这个安排可谓巧妙之极。

这两拨人原本是碰不上的。可是王大卫那匹大黄马乱跑,跑出了事儿。

根据以往的奏报,王大卫极其宠爱那匹丑马,很少骑乘。准确地记录中,只有他去杀萧确那天骑了一次。

平时也不给它配上马具,放纵它到处奔跑,这让这帮勋贵子弟误以为它是匹无主野马,于是展开抓捕,并且宣称“谁抓到就归谁”。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大黄马是钉了马掌的,而且额头上还绑了一个亮晶晶的盾形小铁牌:黄底,黑色骏马扬蹄的剪影。

但是这帮纨绔愣是没一个人发现,或许他们看见了也当作没看见。

幸好这帮废柴眼力差,骑术更差,二、三十号人谁也没抓住,还摔了好几个。只有曹家三兄“弟”算是勉强跟得上。

于是,两拨人碰上了,还爆发了冲突。冲突非常激烈,王大卫当时都上马了。幸亏曹大郎当时在场,否则谁也无法预料后果会怎么样。

曹大郎制止了冲突,带着一帮纨绔回城。路上,应该是跟曹七讲了一些王大卫的故事。但是曹家历来行事低调,获得的信息肯定没有皇城司全面。

于是,曹七进宫,沈九台被传召庆寿宫......

沈九台想骂娘。

想了很久,还是忍住了。他可不想明天宫里到处都是“沈都知从庆寿宫出来之后就骂娘”的谣言。

努力平复心情,继续往下看......

王大卫一行人今天回城很早,因为,他已经确定了要买哪块地。

就在冲突发生地不远,离城七里,汴河南岸,十五顷半,荒地,没有山。

一个农业国,距离首都不到十里的地方居然有十五顷以上的整块儿荒地,非常有看点是不是?

这个看点是:这块地的原主是谁?

沈九台继续看下去,皇城司的察子还是挺能干的,就是有点儿不及时,要是能早半个时辰就好了。

原主不是一位,一共八位。时间有限,目前只查到其中三位都和相王府有着拐弯抹角的关系。

故相王,赵允弼,太宗孙,镇恭懿王子。跟仁宗同辈,比仁宗年长四岁。

这位爷前半辈子一直被堂兄濮王赵允让压制,熬到濮王故去,开始放飞自我。

主要事迹有二:其一,欺负濮王后人,重点对象就是后来的英宗。例如,借走英宗的金腰带,还回来的时候就成了铜腰带(这应该是人类最早的核裂变记录)。

其二,仁宗末年,上蹿下跳阻挠英宗入宫,千方百计送自己儿子进宫。

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不过在沈九台看来,全都是瞎耽误功夫。

唯一能阻止英宗继位的只有仁宗生出亲儿子,可惜没有,那英宗就是板上钉钉的英宗,因为他早早地娶了曹皇后唯一的养女高滔滔。

哪怕英宗登基之后跟名义上的“继母”——已经升级的曹太后闹得很不开心,被迫“养病”一年多,那也不用担心变成某某侯。

因为他再怎么闹,母子关系再怎么虚,女婿跟丈母娘的关系却是实实在在的。闹到最后,曹太后还是让他亲政了。

外朝有不少人把这事儿说成是宰相的功劳,我呸!

亲政后的英宗没动赵允弼,继续荣养。赵允弼毕竟是宗室硕果仅存的大佬,而英宗得位的方式也不是没有说道。

然后,现在的官家登基了。官家是英宗的嫡子兼长子,已成年,名正言顺到无以复加,再也没有任何说道。

赵允弼放飞自我的时候,官家已经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治平四年,年号还没换,赵允弼的老母病故;

熙宁元年正月,刚换了年号,赵允弼的嫡长子赵宗述病故;熙宁二年七月,赵允弼病故。官家亲往祭奠,追封相王,辍朝三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欢乐宋请大家收藏:()欢乐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现如今,相王府开始卖地了。都是老家伙放飞自我那段时间入手的。

提起笔来,沈九台开始写奏章。顺带看了一眼,这块地早年间是群牧司的,一并写上。

公文里还有不少杂七杂八的消息,例如:房牙冯汤回城之后很忙,先是联络八个“地主”,之后又去了木行喻家和营造董家。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没必要浪费官家的时间了。

放下笔,吩咐小吏送入福宁宫。沈九台疲倦之极,直接靠在椅子上昏睡过去。

迷迷糊糊中,沈九台被小吏叫醒,庆寿宫赐下的酒席到了。沈九台向东叩拜一番,然后入座,甩开腮帮子,狼吞虎咽。

吃到一半,猛然停住,扔下筷子,跑到门口,高声招呼小吏:“来人,快来人。赶紧召集咱们皇城司在京的好手。

有一个算一个,不管他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统统安排人传到,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让他们直接去樊楼集合,都穿便装。”

小吏:“都知,要抓王大卫了吗?”

沈九台怒道:“抓个屁!是去保护他。”

小吏:“有人要对王大卫动手?什么人啊?咱们兄弟是去抓那些动手的?”

沈九台:“也不能抓。嗯......有人要对王大卫动手,让兄弟们拦着;王大卫要反击,也得拦着。两边都得保住,都不能伤着。”

小吏目瞪口呆。

沈九台:“我特么也知道这事不好办,但是这事必须得办好,绝不能出一点儿纰漏。

办好了,只要两边都没伤着,兄弟们有损伤我都担着,今天的开销全都入公账。

要是办不好,咱们全都特么的滚蛋,一辈子也甭想回东京。快去!”

小吏连滚带爬地出去了。沈九台再无半点儿胃口,回到椅子上等待命运的安排。

消息陆续传来......

曹七被“押”出庆寿宫,出门后直接往东。

曹家在西边,樊楼在东边。两个负责“押解”的小宦官当场跪地,痛哭流涕。好说歹说,曹七总算往西去了。

曹七进了曹府,两个小宦官玩命一般跑回宫复命。

一刻钟后,曹七又出了曹府。这可真是同人不同命,曹六一回城就被禁足了,曹七就屁事没有。

曹七的队伍一边向樊楼前进,一边扩大。

虽然有一部分勋贵子弟摔伤了,还有一部分跟曹六一样被禁足了,但是还有不少过年期间被关在家里没能趁机出京的,这次加入了队伍。

曹七放言:今天要学唐太宗战洛阳,一战灭双王。

皇城司的好手到了一半,另一半还在路上。开封府的四大捕头都到了,同样穿便装。韩维够意思,老沈决定黑转粉。

曹七到了樊楼......

是死是活就看下一条了。但是,消息突然断了。

沈九台心乱如麻,既希望后面的消息快点儿到,又祈盼时间能永远停在这一刻。

矛盾、纠结,连椅子的魔力都无法遏制,干脆起身,在值房里来回走动。

一边疾走,一边平复心情,顺便思考一些富有哲理的命题。

例如:为什么有时候几十年如一眨眼,而有时候一弹指却如千年?

时间到底是什么?竟如此奇妙。

就在沈九台即将摸到相对论大门前的一刻,消息到了。

一首词,王二郎又作词了,这次是《菩萨蛮》。

“醉樊楼下金河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得,这句铁定要流传千古了。

按照许迟的说法,王二郎作词多用典,这无疑会提高词的格调。

现如今词要低诗一头,这也难怪,词大多是离别、闺怨这些内容,王二郎的词也写愁,愁的却是家国天下。

这一派继续发展,将来词的地位肯定会与诗比肩。

但是,用典有利有弊,因为,能流传千古的反倒是那些表面平实,却又“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句子。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沈九台反反复复念着这一句,心中万千思绪翻涌。

西北,无数山,横山、陇山、秦岭......沈九台坐镇皇城司,地理还是过关的,他知道那边有很多山。

每年、每天,山里都会发生许多故事,刀光剑影、金戈铁马。

那些山什么样?好想去看看。

开封这里都是平地,看不到山。王二郎这几天跟着王大卫到处转,肯定也看不到。所以回城之后就有了“可怜无数山”。

真的没山吗?其实是有的。“长安”,按照许迟的说法,这个词在文人的笔下通常代表的不仅仅是西边那座古城,还有另外的意思。

从樊楼往西看,晚上,能看到“山”,很近,很多。自己这个皇城司的小衙门也是其中一座小山包。

“可怜”的王二郎只是一个小衙内,隔着一条“金水河”,进不了“山”。

好厉害的王二郎,十个大白字,无尽的味道。

沈九台好想附和一句,想了半天,叹了一句:“哎!至少......今晚打不起来,也好。老国舅,真厉害。”

喜欢欢乐宋请大家收藏:()欢乐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