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欢乐宋 > 第161章 总管和同知

欢乐宋 第161章 总管和同知

作者:王大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07:07:36 来源:全本小说网

顺着洮水跑了半宿,夜幕下,前方出现军营的轮廓。

虽然明知道这里九成九就是志愿军的军营,但向来谨慎的王大卫还是戴上夜视仪,缓慢靠近,仔细观察。

二战时,小日子的舰载机曾多次试图降落到美军航母上,下场都很惨。

忽然,视野中,望楼上,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年叔。

踏实了!王大卫收了装备,催动阿黄飞奔过去,高声呼喊:“年叔,年叔!我回来了。我是王大卫啊......别放箭!自己人。冷静!”

距离营门四、五十步左右,地上插着火把,防备偷袭用的。王大卫停在火把旁边,没敢再往前走。望楼上的人影看样子都端着弩呢!

年叔的身影消失在望楼下,不一会儿,营门打开一道缝,一人一骑“挤”出门,朝王大卫飞驰而来。

越来越近,确认就是年叔,王大卫下马迎候。

奔马靠近,速度未减,年叔已经跳下马来,借着惯性跑到王大卫面前,一把将他抱住,放声大笑,随后松开手臂,一拳捶在王大卫的胸前:“哈哈!你小子还知道回来啊!”

这一拳挺重,王大卫却很开心:“那当然了,我怎么舍得了年叔您呢?”

年叔的笑声陡然升高:“哈哈......呸!哈哈......虽然明知道你小子说的是假话,但老子还就是乐意听。来,跟我走。”

说着拉过自己的战马,骑上去,转头向东。

王大卫骑上阿黄,不解地问道:“年叔,门在这边。你要带我去哪儿啊?”

年叔:“我知道。但这门你进不去。你王叔的军营,规矩大。这大半夜的,官家来了也得等到天亮。你跟我走就得了,咱们去后营,后营你能进得去。”

王大卫:“后营?后营不归王叔管?”

年叔:“都归他管,他是都总管嘛!但是你能进后营,你是后营行军总管。”

王大卫惊呼:“啊?”同时,脑海中闪过一堆信息:行军总管,始于北周,非常设,因事而置,事迄则罢。

意思就是:这个职务平时是没人干的。要打仗了,把手头能用的军队搜罗到一块儿,再任命一个牛人当头头儿,这个牛人就是行军总管。等仗打完,这个职务也就作废了,原来干啥的还回去接着干啥。

如果这场仗规模很大,或者上头很重视,那就在总管前面加个“大”字,叫:大总管。

行军总管历经北周、隋、初唐,至盛唐之后,逐渐消失。被另一个职务——节度使——取代。

之后,节度使日渐强大,强到了——你想“置”,可以啊!想“罢”?嘿嘿!你动一下试试?

试试就试试,这一试就试了一百多年。

最终,还真被赵匡胤给试成了。

节度使彻底废了,虽然还有,但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可以多拿一份儿工资;如果上朝的话,能站得离皇帝近一点儿。

但这个工作还在,还得有个对应的职务名称啊!于是宋朝发明了“部署”这个词儿。雍熙北伐中,曹彬的正式职务就叫“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

注意:是“都”部署,不是“大”部署。

再后来,宋英宗即位,原名赵宗实,改名赵曙。为避讳,部署这个名字得改,于是干脆改回去,还叫总管。但是,都部署没改回大总管,而是叫都总管。

王韶用这个名称显然是有过考量的。

其一,志愿军并不是宋朝官方军队,但王韶依旧用宋朝官制的名称,你可以说他是为了避免用新名字引起指挥混乱,但,他难道不是在潜移默化地为这支军队打上“宋军”的烙印吗?

其二,都总管事迄则罢。显然,王韶是在向汴梁和这次行动的“股东们”暗示:我就管打仗这一段。我只要攻占青唐,完成《平戎策》的第一章。其他的事情,只要不影响《平戎策》的第二章,我都不管。

顺便提一下,老赵家别管其他的事情干得如何,登基即改名可是一条的的确确的善政。用的都是生僻字,就为了怕老百姓不方便。

“部署”这个官名纯属意外。不过也没啥大不了的,一个临时性的职务,平时都没人干的。

相比之下,辫子朝可就不一样了。就拿那个在电视上把小姑娘们迷得不要不要的四爷来说,人家登基之后也改名了,不过他是这么改的:

朕打一出生就叫胤禛。让我改,凭啥?要改那也是别人改。之前叫胤X的,以后统统改叫允X,连老十三也不能例外。谁不服?谁敢逼逼叨叨?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文字狱。

年叔可不知道王大卫脑子里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见王大卫吃惊到不能说话,笑道:“嘿嘿!你小子没想到吧!你人虽然不在,官儿还给你留着呢。”

王大卫回过神:“怎么能这样呢?这不耽误事儿嘛!”

两人缓缓东行,年叔道:“没耽误。给你找了个副手——李成。你是后营行军总管,他是权发遣同知后营诸杂事。你不在的时候,都是他管着后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欢乐宋请大家收藏:()欢乐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还真得夸你两句。你小子的眼光是真不错,你说李成有萧何的本事,他还真有。到现在,一点儿纰漏没出过。

你王叔常说:后营就这样,想出彩,那是很难的。不出纰漏就是最大的本事......”

王大卫的脑子又不够用了。

“同知”这个官儿在宋朝时还不流行,例如知州的副手现在叫通判,但在枢密院里却有同知官。

枢密院的扛把子叫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取决于任职者的资历,文彦博做,那就是枢密使,换王韶做,顶天了也就是个知枢密院事。虽然明面上管得都是一样的事情,但,其实差很多。

当然,那就是个假设,王韶现在距离做知枢密院事还差老远呢!甚至,就算他这次全取青唐,也还是不够,顶多做个副手——枢密副使。

如果扛把子是枢密使,副手就叫枢密副使。如果扛把子是知枢密院事,那副手就是同知枢密院事。

李成的官职比这个还复杂,前面还有“权发遣”做前缀。这也是宋朝的一大发明。

官场上,有一种需要,就是越级提拔某人。这种需要很普遍,有些年轻人一看就是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的样子嘛!让他按部就班地发展,那是浪费,更是犯罪。

怎么?你不同意?你是在质疑甲大佬教子无方?还是在质疑乙大佬的眼光?如果这个年轻人没那么优秀,乙大佬能把家中千金嫁给他?无知蠢材,滚一边儿去。

有需要,就要解决。硬上,容易遭人话柄,加个“权”字就行了。

权在这里当姑且、暂时讲。意思是:现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他虽然差着一、两级,让他先干着。

看,是不是就很合理了?

但是,如果差得不只一、两级,而是好多级呢?丙大佬的年纪不小了,着急啊!

这有何难?再加呗!“权”字后面加上“发遣”不就行了嘛!多大点儿事儿!

喜欢欢乐宋请大家收藏:()欢乐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