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 第303章 街道欢歌

第三百零三章:街道欢歌

国庆的清晨,王超是在一阵喧天的锣鼓声中醒来的。窗外,喜庆的唢呐声和人群的欢笑声由远及近,仿佛整个南水县城都沉浸在节日的欢腾中。他推开木格窗,只见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洒在青瓦屋顶上,街坊邻居们早已穿戴整齐,扶老携幼地朝着街道办大院的方向涌去。

超儿,快些洗漱吃饭了!李秀兰在灶间喊道,锅里正煮着米粥,香气四溢。

王超应了一声,麻利地穿好那身崭新的中山装。今天街道办组织文艺表演,这可是难得的大热闹。

早饭桌上摆着简单的节令吃食:一锅熬得浓稠的米粥,一碟刚出笼的米果,还有自家腌制的酸菜和霉豆腐。王刚还是按捺不住兴奋,匆匆扒完碗里的粥就急着要出门:去晚了就占不到好位置了!

急什么,王红笑着给瑶瑶喂了一小口米粥,表演要九点才开始呢。

王建国他慢条斯理地夹了一块米果,对王超说:听说今天街道办的节目很丰富,各居委会都准备了拿手好戏。

可不是嘛,李秀兰接过话头,周婶昨天还说,她们居委会的老太太们排练了一个多月的采茶舞,就等着今天露一手呢。

一家人匆匆吃过早饭,锁好门便融入了街上的人流。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街道两旁插满了红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沿街的住户们大多门户大开,孩子们穿着过节才舍得穿的整洁衣裳,在人群中兴奋地张望着。

王刚一出门就看见了同学,几个半大小子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待会要看的节目。李秀兰连忙叮嘱:看着点妹妹,别走散了!

街道办大院离王家不远,转过两个街口就到了。此时院子里早已人山人海,正前方搭起了一个简易的舞台,红色的幕布在晨风中轻轻摆动。舞台两侧贴着大红对联,上面写着庆祝国庆,万众欢腾八个大字。

这边!这边!张胜利老远就看见了王超一家,使劲挥着手。他身边站着媳妇小芳,她腼腆的朝李秀兰点头示意。张胜利早就占好了位置——舞台左侧的几排长凳,这里既能看到舞台全貌,又不至于被太阳直射。

胜利哥,小芳嫂子,你们来得真早。王超笑着打招呼,一家人挤着坐了下来。

能不早嘛,张胜利得意地说,我天没亮就来了,帮街道办搬桌椅板凳,这才占了好位置。

院子里人声鼎沸,相识的街坊互相打着招呼。卖冰糖葫芦的小贩穿梭在人群里,引得孩子们频频回头。空气中弥漫着樟树的清香和人们身上皂角的味道,这是小县城特有的节日气息。

九点整,锣鼓声骤然响起,演出开始了。街道办陈丽华主任健步走上舞台,这位干练的女同志对着自制的铁皮喇叭高声宣布:南水街道庆祝文艺演出现在开始!

第一个节目是街道小学的合唱《歌唱祖国》。几十个系着红领巾的孩子整齐地站在舞台上,用稚嫩而响亮的声音唱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王玥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小声对王刚说:那个扎辫子的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王刚却不以为然:唱得还没有我们学校好呢。眼神里却透着藏不住的兴奋。

李秀兰听得入神,轻声跟着哼唱起来。王超注意到,母亲的眼角有些湿润。这一代人,是亲眼见证新中国从战火中诞生,对祖国的感情格外深厚。

接下来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各居委会选送的女声独唱《南泥湾》,有供销社职工表演的三句半《夸夸咱们的新生活》,还有邮递员们自编自演的小品《送信路上》。每个节目都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台下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

快看!周婶上场了!王红突然指着舞台说道。

果然,幕布再次拉开时,十多位中老年妇女走上舞台。她们穿着自己最好的衣裳——有的是洗得发白的列宁装,有的是过节才舍得穿的的确良衬衫,虽然服装不一,但每个人都精神抖擞。随着悠扬的采茶戏音乐响起,她们手持竹编的簸箕当道具,翩翩起舞。虽然动作不算整齐,但每个人都跳得十分投入。

周婶站在第一排中间位置,她今天特意梳了个光亮的发髻,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舞蹈中有一个转身的动作,她转得稍慢了些,引得台下善意的笑声,她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周奶奶跳得真好!王玥由衷地赞叹。

李秀兰笑着说:为了这个舞,她们可没少下功夫。每天晚饭后都在居委会门口练习,你周婶还专门跟县剧团的老演员请教过呢。

采茶舞结束后,台下掌声雷动。周婶和她的老姐妹们手拉着手向观众鞠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接下来的节目是街道民兵连表演的军体拳。二十多个精壮小伙穿着统一的民兵制服,动作整齐划一,喊声震天,展现了民兵队伍的精神风貌。王刚看得目不转睛,这个年纪的少年最崇拜这样的阳刚之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表演间隙,街道办的干部们抬着几桶凉茶走进人群,给观众解渴。人们互相传递着茶碗,说说笑笑,气氛融洽。

这时,舞台上传来一阵悠扬的二胡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端坐台中,拉起了《赣南采茶调》。这是当地流传已久的民间曲调,旋律婉转悠扬,仿佛把人们带到了云雾缭绕的茶山上。老者闭着眼睛,完全沉浸在音乐中,手指在琴弦上灵活地跳动。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老人们的眼中流露出怀念的神情。王建国轻声对王超说:这调子跟我们洪城老家的戏曲不太一样。

一曲终了,掌声如雷。老者站起身,向观众深深鞠躬,台下有人高声喊道:再来一个!

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老者又演奏了一首《十送红军》。这首在赣南老区广为流传的民歌,立刻引起了全场共鸣。不少老人跟着轻声哼唱起来,眼中闪着泪光。这片红色的土地,曾经见证了多少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接下来的节目是街道幼儿园的孩子们表演的舞蹈《小松树》。孩子们穿着日常的衣裳,只是在腰间系了根绿绸带,在舞台上蹦蹦跳跳,活泼可爱。王瑶在姐姐怀里看得入神,小手也跟着节奏挥舞起来。

你们看瑶瑶,她也想跳舞呢。王红笑着逗弄怀中的小妹。

表演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在全体演员合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落下帷幕。观众们自发地站起来,跟着一起高歌,歌声响彻云霄,把节日的气氛推向了**。

演出结束后,人们意犹未尽,三三两两地聚在院子里聊天。孩子们在空地上追逐嬉戏,大人们则互相问候,交流着各自的生活近况。

周婶还沉浸在表演的兴奋中,兴高采烈地找到李秀兰:秀兰,我们跳得怎么样?没给你们丢脸吧?

跳得太好了!李秀兰真诚地称赞,特别是那个转身的动作,很有采茶女的神韵。

王超也上前道贺:周婶,您今天可真精神!

周婶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孩子,就会哄我开心。

另一边,王刚和同学们还在热烈讨论着刚才的民兵表演,比划着军体拳的动作。半大小子们,正是崇拜英雄的年纪。

太阳渐渐升高,已是晌午时分。人们开始陆续散去,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节日的喜悦和满足。

回家的路上,王刚依然兴奋不已:那个军体拳太帅了!我以后也要报名参加民兵训练!

王玥则对采茶舞印象深刻:周奶奶她们跳得真好看,我也想学。

李秀兰耐心地说:等你再大些,妈教你做针线活,那才是咱们客家姑娘该学的。

王建国和王超走在后面,看着前面兴奋的孩子们,相视而笑。

这样的日子真好,王建国感慨地说,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回到家,李秀兰开始张罗午饭。因为过节,她特意做了几个好菜:一碗红烧肉,一盘清蒸鱼,一盆芋头炖排骨,还有几个时令蔬菜。虽然不算丰盛,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

饭菜的香味飘满小院,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继续谈论着上午的演出。王刚学着民兵打军体拳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王玥则哼着采茶戏的调子,虽然不成调,但那份快乐却是真实的。

午饭后,王超帮着收拾碗筷。窗外,阳光正好,秋蝉在树上鸣叫。这个国庆节,没有盛大的阅兵,没有华丽的焰火,却有着最朴实无华的欢乐和温暖。

下午,王超打算带弟弟妹妹去南水河边走走。秋日的河水清澈见底,岸边的芦苇已经抽穗,在风中摇曳生姿。这样的节日,这样的时光,值得好好珍惜。

(第三百零三章 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