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 第363章 以物易物

第三百六十三章:以物易物

玻璃厂的自救行动在艰难中缓慢推进,但最紧迫的吃饭问题,依然像一把利剑悬在每个人头顶。县里拨付的那点应急粮食,对于几百号工人及其家庭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王超深知,必须尽快找到一条能够持续获取食物的途径。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财务科整理出来的那厚厚一摞欠条。

这天上午,王超召集了销售科全体人员开会。与李光明时期动辄呵斥、施加压力的会议不同,王超的会议气氛要务实得多。销售科长老刘和几个科员坐在下面,脸上还带着前几个月被反复批评留下的阴影,神情拘谨。

王超没有坐在主位,而是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了大家中间。他拿起那叠用麻绳捆好的欠条,在手里掂了掂,开门见山地说:

今天找大家来,不骂人,不谈空话,就商量一件事——怎么把这些纸,变成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他抽出一张欠条,展示给大家看:这是红旗公社打下的,欠我们一百二十块玻璃款。钱,他们现在肯定拿不出来。但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不要钱了,我们要东西!要红薯,要芋头,要他们河里捞的鱼,山上摘的野果,打的野味!只要是能吃的,都可以谈!

这个提议让在座的销售科人员都愣住了。老刘揉了揉有些发红的眼睛,迟疑地说:王厂长,这......这能行吗?公社那边能同意?而且,这些东西怎么计价?运回来怎么分?

事在人为。王超语气坚定,现在全县都困难,公社也缺钱,但他们地里、河里、山里总有点出产。我们用他们欠的钱,换他们富余(哪怕只是相对富余)的东西,这是各取所需!至于计价,不用那么精确,大差不差就行,主要是解决眼前的困难。运回来,就按各家困难程度,优先分给最需要的工人家庭!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我知道,这活儿不好干,得磨嘴皮子,得看人脸色,甚至可能白跑。但这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快速见到实效的办法!总比守着这堆白条,大家一起饿死强!

王超的话,虽然朴实,却点燃了销售科人员心中几乎熄灭的火苗。比起去推销那些根本没人要的平板玻璃,这种以物易物的任务,虽然同样艰难,但至少目标明确,而且是为了大家能活下去。

老刘第一个站起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干劲:王厂长,您说得对!我带头,先去红旗公社和红星大队!我就不信,磨破嘴皮子也要换点东西回来!

对!刘科长,我跟你去!

我去前进公社那边,那边靠山,说不定能换到点山货!

我去沿江的几个大队,看看能不能弄点鱼虾......

销售科的人被动员起来了,他们不再是之前那种被逼无奈的下乡,而是带着一种为大家找饭吃的使命感。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老刘就带着两个科员,骑着自行车,揣着几张欠条和一份王超手写的、盖了厂办公章的以货抵款协商函,直奔红旗公社。

到了公社,找到赵书记,老刘把情况一说,果然遇到了阻力。

老刘,不是我们公社不支持,赵书记面露难色,搓着手,可这......这红薯是社员的储备粮,鱼是公社集体的财产,这拿去抵债,不合规矩啊......

老刘早有准备,他不急不躁,苦口婆心:赵书记,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您看,这欠条挂着,也是挂,您心里不惦记?现在玻璃厂几百号人等着米下锅,您就当是支援兄弟单位,救急行不行?我们也不要多,按市价折算,能换多少换多少。等厂子缓过这口气,咱们再按正常买卖来,行不?

他打起了感情牌:赵书记,咱们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初李厂长在的时候,搞赊销,是不对,可现在我们王厂长回来了,是真想带着大家把厂子搞起来。这第一步,就是得让工人们先吃上饭,有力气干活啊!您就当是拉我们一把......

老刘的诚恳态度和合情合理的诉求,最终打动了赵书记。他沉吟半晌,一拍大腿:行!小王(他习惯性称呼王超)这个人实在,我信他!这样,公社仓库里还有去年秋收剩下的一些个头小的红薯,本来打算做种或者分了的,先给你们拉两车去!再让社员从鱼塘里捞点鱼,一起算!

太好了!赵书记,太感谢了!老刘激动地握住赵书记的手。

几乎与此同时,派往其他公社和大队的销售员,也通过各种方式,艰难地打开着局面。有的用欠条换回了几筐品相不好的柑橘,有的换到了几袋晒干的笋干,有的甚至换到了几只公社民兵打到的野兔、山鸡。过程都不轻松,遭白眼、被推诿是常事,但一想到厂里工友们期盼的眼神,他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当第一批战利品被陆续运回了玻璃厂,当那两车带着泥土气息的红薯和几大木桶活蹦乱跳的鲜鱼出现在厂区时,整个工厂都轰动了!

工人们和家属们围拢过来,看着那红皮黄心的红薯和银光闪闪的鱼儿,眼睛里几乎要放出光来。多久没见过这么多实实在在的吃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超立刻组织后勤科和工会的人,现场过秤、登记,然后按照事先摸排的各家困难情况,优先分给了那些家里有老人、孩子多、或者有人卧病在床的工人家庭。虽然分到每户手里的东西不多,可能就是一篮子红薯或者几条小鱼,但这意义非同寻常——这是厂子自己想办法弄来的!是希望!

周婶家也分到了一份,她拿着那几条用草绳串起来的鲫鱼和一小袋红薯,眼眶都湿了,对着来帮忙分发的王刚连声道谢:谢谢厂里,谢谢王厂长......这下,娃们能吃点好的了......

看到这一幕,王超心里踏实了一些。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远远不够,但这第一步走通了,路子就活了。

他召集销售科开会,总结了第一批以物易物的经验,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并且扩大了范围,不仅是公社,以前有业务往来、同样打了欠条的一些小单位、甚至个人,都可以尝试接触。

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讨债,是换吃的!态度要好,条件可以灵活!哪怕换回一筐青菜,也是胜利!王超给销售科人员鼓劲。

玻璃厂用欠条换农副产品的消息,渐渐在南水县传开。这种务实而又带着几分无奈的做法,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有人佩服王超的灵活和担当,也有人暗中嘲笑玻璃厂沦落到了的地步。

但王超不在乎这些议论。他清楚,在生存面前,面子是最不值钱的东西。让工人们和他们的家人不饿肚子,才是当下最硬的道理,也是一个厂长最基本的责任。

夕阳下,玻璃厂的烟囱依旧没有冒烟,但厂区里飘起的红薯香味和鱼汤的鲜味,却比任何机器的轰鸣都更能抚慰人心。这混杂着泥土气息和烟火气的味道,是生存的味道,也是玻璃厂在绝境中,用最原始的方式,为自己搏出的一线生机。

(第三百六十三章 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