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天光破云层
工业局检查风波过后,玻璃厂仿佛经历了一场疾风骤雨的洗礼,厂区内的空气似乎都清新通透了几分。王超那套变废为宝的理论,经过吴海涛局长那次不置可否却隐含默许的后,竟意外地在南水县城传扬开来。这消息的传播,并非通过官方渠道,而是像赣南山间的晨雾一样,悄无声息地浸润到县城的各个角落。
先是供销社和几家杂货铺的售货员发现,玻璃厂送来的那些切割整齐的小块玻璃格外好卖。价钱实惠,尺寸合用,无论是配个破了的窗户,还是自家做个相框,都正合适。主妇们买菜时闲聊,难免会提一嘴:玻璃厂现在出的那种小玻璃,蛮实在的,价钱也公道。
接着,县里其他几个同样处境艰难的小厂负责人,碰头时也会私下议论。听说了吗?玻璃厂那个王超,把李光明留下的烂账(指积压玻璃)愣是给盘活了!这后生仔脑子是活络,咱们厂里那堆废铜烂铁,是不是也能想想办法?
这些议论,或多或少也传到了王超耳朵里。他对此只是淡然处之,既无得意,也无惶恐。他清楚,名声是把双刃剑,眼下更需要的是沉下心来,把厂子内部稳住,把药瓶生产抓牢。综合利用小组的工作依旧在进行,但节奏放缓了许多,更注重质量和安全,仿佛从一场应急的冲锋,转入了常态化的阵地防守。
马卫东自那次检查后,明显沉默了许多。他依旧负责着后勤那一摊事,单据报表处理得一丝不苟,但见到王超时,那份刻板的恭敬里,少了些许对抗,多了几分复杂的审视,或许还有一丝不被理解的委屈。王超也没有刻意去安抚或解释,有些心结,需要时间和事实来化解。
这天下午,天气有些闷热,王超正在车间里和雷师傅商量着改进几个药瓶模具,以进一步提升成品率。忽然,厂部门口传来一阵吉普车的引擎声,不多时,通讯员就气喘吁吁地跑进车间:厂长!工业局来人了,吴局长的秘书亲自来的,说是局长请您立刻去局里一趟,有要紧事商量!
王超和雷师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吴局长派秘书亲自开车来接?这规格可不一般,看来确实是有重要事情。
好,我马上就去。王超对通讯员吩咐一声,又对雷师傅简单交代了几句,便快步走向厂部。
厂部门口,那辆半旧的吉普车确实停在那里,吴海涛的秘书站在车旁,见到王超出来,立刻迎上前,态度客气中带着几分郑重:王厂长,打扰您工作了。吴局长让我来接您,说是有个紧急又重要的事情,需要当面和您谈。
辛苦你了。王超点点头,没有多问,拉开车门坐了进去。吉普车驶出玻璃厂,在略显颠簸的县道上向着工业局方向开去。王超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暗自揣测,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吴海涛如此重视,非要当面谈不可?
到了工业局,秘书直接领着王超来到了吴海涛的办公室。吴海涛正坐在办公桌后看文件,见到王超进来,立刻放下手中的材料,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甚至可以说是热情的笑容。
王超同志,来了啊,快坐!吴海涛起身,亲自给王超倒了一杯凉茶,天气热,先喝口水。
谢谢局长。王超双手接过茶杯,在旁边的木椅子上坐下,心里更加确定,今天的事情非同小可。
今天叫你来,是有个重要的任务,也可以说是个天大的机会,要交给你们玻璃厂。吴海涛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郑重,地区新建的百货大楼,你知道吧?那是咱们地区今年的重点工程,门面工程!
王超心神一凛,坐直了身体:听说过,主体应该快完工了。
对!现在正是内部装修和货架筹备的关键阶段。吴海涛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看着王超,他们需要一大批高质量的平板玻璃,主要是用于临街那几面大气敞亮的橱窗,还有大楼内部的隔断、展示柜台。要求非常高!面积要大,透光度要好,气泡、瑕疵要控制在最低限度,而且,交货时间非常紧!
王超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百货大楼!平板玻璃!这正是玻璃厂的老本行,也是李光明时代盲目追求却最终折戟沉沙的产品方向!而且,这是地区级的门面工程,其意义远非普通订单可比!
局里的意思是……王超试探着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我的意思,也是局领导班子研究后的决定!吴海涛语气斩钉截铁,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们南水县玻璃厂来完成!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地区地图前,指着地区所在地的位置:王超啊,这可是咱们地区解放后新建的最大百货大楼,是门面!用的玻璃,代表的可是咱们整个地区的工业水平和脸面!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是组织上对你们最大的信任!
王超深吸了一口气,没有立刻回答。巨大的荣誉感与巨大的压力同时袭来。高质量、大尺寸、时间紧,这需要完好的设备、充足的优质原料、熟练的技术工人,而这一切,恰恰是现在玻璃厂最紧缺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