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回到明末做皇帝 > 第30章 宁远兵变终

回到明末做皇帝 第30章 宁远兵变终

作者:老老王的梦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2:25: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节 贪腐现形

腊月,宁远城笼罩在严寒之中。边关的寒风如刀割般凛冽,而比寒风更刺骨的是士兵们心中的冰冷。这日清晨,参将府外突然传来震天的呼喊声,数百名士兵聚集在府门前,个个面带饥色,衣衫褴褛,有些人甚至赤着双脚站在雪地里。

"发饷!我们要活命!"

"三个月没发饷了,家里老小都要饿死了!"

王磊闻讯立即登上府门城楼,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如刀绞。这些士兵大多是来自最艰苦的前哨部队,有些人身上还带着伤,显然已经多时没有领到足额军饷。

"诸位弟兄!"王磊高声喊道,声音在寒风中格外清晰,"本将在此立誓,三日之内必定查清饷银去向。若真有贪腐,定严惩不贷!"

士兵们将信将疑,但在王磊的保证下暂时散去。王磊立即召集宋应星、张武等心腹,下令彻查饷银发放情况。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户部拨发的饷银竟然被层层克扣,到士兵手中不足三成!更令人发指的是,贪官们还在军粮中掺沙,在棉衣中塞絮,甚至将阵亡将士的抚恤银也贪墨殆尽。

"查!给本将一查到底!"王磊怒不可遏,"凡是涉案人员,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查!"

然而王磊深知,作为参将,他并无权直接处置文官。这些贪官大多是杨嗣昌的党羽,凭借朝中有人,才敢如此肆无忌惮。粮道知府张文焕是杨嗣昌的远亲,同知赵文礼是工部尚书的门生,个个背景深厚。

"大人,"宋应星担忧地提醒,"这些人背景深厚。若是动他们,恐遭报复。不如先奏明朝廷,待圣旨下来再行事。"

王磊沉思片刻,道:"贪腐不除,军心难安。但确实不能擅自行事。立即八百里加急奏报陛下,请求特许办案之权。"

奏折送出后,王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派人严密监视所有涉案官员,防止他们串供或转移赃款;其次从秘密储备中调拨粮食,暂时缓解士兵饥寒;最后召集士兵代表,承诺必定给他们一个交代。

然而朝中的阻力远比想象中大。杨嗣昌接到消息后,立即指使党羽上书,诬告王磊"诬陷忠良,意图不轨"。甚至有几个御史联名弹劾王磊"擅权专横,目无朝廷"。

崇祯皇帝面对双方各执一词,一时难以决断。这时,洪承畴挺身而出,上疏直言:"边关贪腐确有其事,若不明查,恐酿兵变。"司礼监王承恩也暗中向皇帝进言,证实王磊所奏非虚。

经过三日激烈朝议,崇祯终于下旨,但旨意十分谨慎:"着宁远参将王磊彻查贪腐,但须依律法行事,不可擅专。待查实后,报由刑部复核。"

这道旨意既给了王磊查案之权,又限制了处置之权。王磊接到圣旨后,深知这是皇帝在各方势力间权衡的结果。

"虽然不能立即处置,但总算有了查案之权。"王磊对心腹们说,"我们先将罪证查实,再请朝廷定夺。"

得到授权后,王磊立即行动。他首先将十三名贪官全部收监,然后设立特别法庭,请来辽东按察使共同审理。为防意外,他还派亲兵把守各重要衙门,查封所有账册文书。

审讯过程中,贪官们百般抵赖,甚至抬出杨嗣昌来威胁。但王磊早有准备,将一桩桩罪证公之于众:贪墨账册、假账文书、赃物清单,件件确凿。

最让士兵愤怒的是,这些贪官不仅克扣军饷,还将贪墨的银两用于吃喝嫖赌。一个贪官甚至在酒后炫耀:"当兵的都是贱命,饿死几个又何妨?"

当这些供词当众宣读时,校场上的士兵们群情激愤,怒吼声震天动地。

王磊深知,虽然皇帝授权查案,但最终判决仍需按律进行。他立即将审讯结果详细奏报,请求朝廷速派钦差复核。

在等待朝廷批复的同时,王磊从自己的秘密储备中取出三万两白银,全部用于补发欠饷和抚恤阵亡将士家属。

"这些银子是本将多年积蓄,"王磊对士兵们说,"今日全部拿出来,绝不让弟兄们挨饿受冻!"

士兵们领到足额饷银,个个热泪盈眶。一个老兵跪地痛哭:"大人如此待我们,我等誓死效忠!"

这一刻,王磊虽然尚未得到处决贪官的正式授权,但已经赢得了全军将士的衷心拥戴。而这场反腐风暴,才刚刚开始。

王磊站在校场上,望着群情激昂的将士们,心中明白:这场斗争远未结束。朝中的贪官保护伞必定会全力反扑,而自己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他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将这些祸国殃民的贪官绳之以法,还边关将士一个公道。

第二节 雷霆肃贪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十三名贪官终于认罪伏法。王磊深知这些人的背景深厚,立即将审讯结果写成奏折,派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然而他预料到朝中杨党势力必定阻挠,特意让信使携带两份奏折,一份走正常渠道,一份通过司礼监王承恩的密道直送御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果不其然,送往通政司的奏折被杨嗣昌的心腹扣下。杨党开始疯狂反扑:先是御史联名上书诬告王磊"严刑逼供",接着又有官员声称王磊"擅设公堂,僭越职权"。更阴险的是,杨嗣昌指使心腹在朝中散布谣言,说王磊查办贪官是为了"排除异己,培植私党"。

面对这些诬陷,王磊沉着应对。他通过王承恩的密道,直接将证据呈送崇祯御前。这些证据包括贪官亲笔画押的供词、详细的钱粮账册,甚至还有贪官们私下炫耀的谈话记录。

关键时刻,洪承畴在朝会上挺身而出,当场出示王磊送来的证据:"这些证据确凿,岂容抵赖!若再不严惩贪腐,只怕边关真要生变!"

崇祯皇帝阅完证据,勃然大怒:"如此蛀虫,岂能姑息!"当即下旨:"着宁远参将王磊,将涉案贪官立即正法,以儆效尤!"

这道圣旨彻底粉碎了杨党的阻挠。王磊接到旨意后,立即在校场设立法场。行刑当日,全军将士齐聚,当十三名贪官被押上法场时,士兵们群情激愤。

王磊亲自监斩,当众宣读圣旨和判决书,然后将令箭掷地:"立即行刑!"刽子手手起刀落,十三颗人头落地,校场上响起震天欢呼。

但王磊知道,光是惩贪还不够。他立即从秘密储备中取出三万两白银补发欠饷。士兵们领到足额饷银,个个热泪盈眶。一个老兵跪地痛哭:"大人如此待我们,我等誓死效忠!"

王磊扶起老兵,对全军立誓:"从今往后,凡我宁远将士,饷银足额发放,军粮绝不掺假。若有违誓,犹如此刀!"说着一刀斩断案角。全军将士齐声高呼:"誓死效忠将军!"

这场兵变让王磊彻底看清了朝廷的**。他站在校场上,望着衷心拥戴的将士们,心中涌起一个强烈的念头:与其效忠这个腐朽的朝廷,不如自己开创一番事业。

"大人,"张武兴奋地说,"如今全军归心,正是大好时机啊!"

王磊没有立即回答,但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仅仅是大明的参将,而是要为自己和这些忠勇的将士,开创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夜幕降临,王磊独自登上城楼。远望京师方向,他握紧拳头,暗下决心:定要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建立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新天地。而这场肃贪行动,正是他迈向目标的第一步。

肃贪行动的成功,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野间激起千层浪。王磊虽然赢得了军心,却也彻底得罪了朝中庞大的利益集团。

杨嗣昌在府中暴跳如雷:"好个王磊!竟敢断我财路!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他立即召集党羽,密谋对付王磊。

首先,杨党在朝中大肆造谣,诬陷王磊"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几个御史联名上书,称王磊"私设公堂,擅杀朝廷命官,其心可诛"。

更阴险的是,杨嗣昌指使心腹伪造证据,声称王磊与后金秘密往来。他们找来几个所谓的"证人",编造王磊"通敌叛国"的罪证。

"要让皇上相信,"杨嗣昌对心腹说,"王磊肃贪是假,排除异己是真。他这是在为自立门户做准备。"

崇祯皇帝起初并不相信这些诬告。但架不住杨党连日进谗,加上王磊确实擅杀了官员,心中不免产生疑虑。

这时,司礼监王承恩暗中相助,将杨党伪造证据的事情密奏皇帝。崇祯这才恍然大悟,但为稳定朝局,只能暂时保持沉默。

杨嗣昌见皇帝没有立即治罪王磊,便改变策略。他指使户部和工部暗中刁难,以各种理由拖延拨发宁远的粮饷和军械。

"没有朝廷支持,看他能撑多久!"杨嗣昌冷笑道。

与此同时,杨党还派人潜入辽东,试图收买王磊的部下,离间他与将士的关系。更阴险的是,他们暗中与后金联络,透露宁远的布防情况。

王磊很快察觉到这些阴谋。他一方面加强内部管控,严查奸细;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渠道,继续维持宁远的运转。

"大人,户部又以'账目不清'为由,扣下了这个月的饷银。"张武愤愤不平地报告。

王磊淡然道:"无妨。我们的海关收入足以维持。传令下去,饷银照发,不能让将士们受委屈。"

最让王磊警惕的是,杨嗣昌竟然说动皇帝派来了钦差大臣,名义上是"巡查边防",实则是来搜集王磊的罪证。

钦差大臣一到宁远,就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要求查阅所有账册文书,还要"视察"军工作坊。

王磊沉着应对。他一面盛情款待钦差,一面暗中布置。他让宋应星准备好经过"处理"的账册,将秘密工坊暂时关闭,只让钦差看到想让他看的东西。

钦差在宁远巡查半月,一无所获,只得悻悻而归。但他临走前还是摆下狠话:"王参将好自为之,若是查出问题,休怪本官无情!"

王磊知道,这只是开始。杨嗣昌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果然,钦差回京后,杨党立即发动新一轮攻势。这次他们改变策略,不再直接攻击王磊,而是从他身边的人下手。

先是有人弹劾宋应星"擅改祖制,妖言惑众";接着又诬告张武"克扣军饷,虐待士卒";甚至连已经退休的老将也被牵连。

"这是要逐个击破啊。"王磊看穿了杨党的阴谋,"传令下去,所有将领都要小心行事,不要授人以柄。"

然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杨嗣昌使出了最毒的一招:他派人暗中与后金联络,约定共同对付王磊。

"只要你们出兵牵制,"杨嗣昌的心腹对后金使者说,"我们在朝中配合,定能让王磊陷入绝境。"

后金正愁无法突破宁远防线,自然求之不得。双方一拍即合,一场针对王磊的巨大阴谋就此展开。

王磊很快察觉到异常。后金的进攻突然变得很有针对性,专打宁远的薄弱环节;朝中的刁难也变本加厉,连最基本的军需物资也开始断供。

"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宋应星忧心忡忡,"我们虽然能自给自足,但长期双线作战,恐怕..."

王磊目光坚定:"既然他们不仁,就休怪我不义。传令下去,启动'雷霆计划'。"

"雷霆计划"是王磊为应对最坏情况制定的预案,包括完全切断与朝廷的联系,实现辽东自治。

随着命令下达,宁远开始悄然变化:海关进一步加强,税收完全自主;军工生产全力开工;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而这一切,都在"防御后金"的名义下进行,让杨党抓不到把柄。

杨嗣昌发现王磊不仅没有被整垮,反而越发壮大,不禁恼羞成怒。他决定使出最后一招:请旨罢免王磊。

"陛下,"杨嗣昌在朝会上声泪俱下,"王磊手握重兵,目无朝廷,若不及早除去,恐成安禄山之祸!"

一些杨党官员纷纷附和,要求立即罢免王磊。

就在这时,边关急报传来:后金大军再次进攻宁远!

崇祯皇帝立即下旨:"着王磊全力御敌,其余容后再议。"

杨嗣昌的阴谋再次落空。但他不知道的是,这场进攻正是后金履行与他的"约定",而王磊早已严阵以待。

站在宁远城头,王磊远望来势汹汹的后金大军,心中冷笑:"来吧,就让这一战来决定一切!"

他知道,只要打赢这一仗,就能彻底粉碎杨嗣昌的阴谋,为自己和辽东赢得喘息之机。

而这场战斗,将不仅关乎宁远的存亡,更关乎整个大明王朝的命运。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