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回到明末做皇帝 > 第83章 黄得功猛攻

回到明末做皇帝 第83章 黄得功猛攻

作者:老老王的梦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2:25: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节:血战江淮

江淮平原上,硝烟弥漫,尸横遍野。靖南伯黄得功率领整编后的第一野战兵团,正与张献忠部二十万大军在庐州城外展开决战。这位以勇猛着称的"黄闯子",此刻正站在指挥车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态势。清晨的阳光透过硝烟,照在他满是沧桑的脸上,那双锐利的眼睛紧盯着敌军的动向。

"传令炮兵,集中火力轰击敌军左翼!"黄得功声音沉稳,但握着望远镜的手微微颤抖,"骑兵准备突击,待炮火延伸后立即冲锋!"

"得令!"传令兵飞奔而去,马蹄踏过泥泞的土地,溅起阵阵血水。

这是整编后的江北军首次大规模作战。新式野战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炮弹精准地落在敌军阵中。张献忠部虽然人数众多,但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顿时阵脚大乱。

"虎贲旗前进!"黄得功拔出战刀,亲自率军冲锋。整编后的江北军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燧发枪方阵轮番齐射,弹如雨下;骑兵突击迅如闪电,刀光闪耀;炮兵精准打击,所向披靡。

张献忠见状大怒,调来最精锐的"老营兵"反扑。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悍不畏死,冒着炮火向前冲锋。战局陷入胶着,双方在庐州城外展开惨烈的拉锯战。

"伯爷,右翼吃紧!"田雄满身是血地来报,"敌军集中兵力猛攻右翼,李守备殉国!"

黄得功立即调遣预备队:"命第三旅增援右翼,炮兵集中火力覆盖敌军进攻路线!"

新式炮兵展现出精准打击能力。观测兵迅速测算坐标,炮手调整射角,炮弹如长眼睛般落在敌军密集处。张献忠部损失惨重,攻势受挫。

黄得功抓住战机,下令全线反击。"虎贲旗所指,有进无退!"他亲率亲兵队冲杀在前,镔铁大刀挥舞如风,所向披靡。将士们见主帅如此勇猛,士气大振,奋勇向前。

战至黄昏,张献忠部终于溃败。江北军乘胜追击,斩获无数。是役,歼敌三万,俘获两万,缴获粮草器械无数。

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出现在正午时分。张献忠亲自督战,派出他的义子李定国率领最精锐的"铁甲军"发起冲锋。这些士兵身披重甲,手持巨斧大锤,如同一堵移动的铁墙向江北军阵地压来。

"炮兵集中射击!燧发枪手准备齐射!"黄得功站在指挥车上,声音嘶哑却坚定。汗水从他的额角滑落,与硝烟混合成黑色的痕迹。

新式野战炮发出震天的怒吼,实心弹和开花弹交替射击。但铁甲军悍不畏死,尽管不断有人倒下,整体阵型仍在稳步推进。

"报告!炮弹快用完了!"炮兵统领焦急地喊道。

黄得功咬牙:"改用霰弹!放近了打!"

当铁甲军推进到百步距离时,黄得功猛地挥下令旗:"开火!"

燧发枪方阵齐射如雷,铅弹如雨点般射向敌军。但铁甲军的重甲提供了相当程度的防护,只有部分士兵倒下。

"上刺刀!"黄得功大吼一声,率先跳下指挥车,"亲兵队,随我冲锋!"

田雄急忙拦住:"伯爷不可!您是一军之主..."

"放开!"黄得功怒目圆睁,"今日就让张献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猛攻!"

镔铁大刀在阳光下闪耀,黄得功如猛虎般扑入敌阵。大刀挥舞处,血雨纷飞。亲兵队紧随其后,与铁甲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

"保护伯爷!"田雄声嘶力竭地呼喊,组织第二梯队增援。

战场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黄得功浑身是血,不知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但他手中的大刀从未停歇。

就在这时,战场侧翼突然响起震天的呐喊声。原来是被打散的刘良佐部残兵自发组织起来,从侧翼袭击铁甲军。

"伯爷!我们来助你!"一个满脸血污的校尉高喊道。

黄得功精神大振:"好汉子!今日若胜,本伯定为你请功!"

战至申时,铁甲军终于溃败。李定国身负重伤,被亲兵拼死救出。张献忠见最精锐的部队都被击溃,只得下令撤退。

黄得功立即组织追击:"骑兵营包抄左翼,截断退路!炮兵延伸射击!"

整编后的江北军展现出优异的协同作战能力。各兵种配合默契,追击有序,不断扩大战果。

夜幕降临时,战斗基本结束。黄得功在亲兵护卫下巡视战场,所见皆是惨烈景象。阵亡将士的遗体与敌军尸首混杂在一起,鲜血染红了整片原野。

"清点伤亡,救治伤员。"黄得功声音低沉,"将阵亡将士的遗体好生收殓,他们都是好样的。"

田雄前来汇报:"伯爷,初步统计,我军阵亡三千余人,伤五千;歼敌三万,俘获两万。"

黄得功默然片刻:"厚葬阵亡将士,优抚家属。俘虏按王总督的新规处置,愿降者收编,不愿者遣散。"

回到大帐,黄得功立即给王磊写战报。在信中,他特别提到新式火炮和燧发枪在战斗中的重要作用,也如实汇报了弹药不足的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告诉总督,"他对信使说,"若弹药充足,本可全歼张贼。请速调拨补充。"

信使连夜出发,带着战报和黄得功的请求奔向南京。

次日,黄得功召集将领总结战斗经验。他特别表扬了自发参战的刘良佐部残兵,当场提拔那个带头的校尉为游击将军。

"此战虽胜,但暴露诸多问题。"黄得功严肃地说,"炮兵弹药不足,步兵白刃战能力有待提高,各兵种协同还需加强。从明日起,加强训练,特别是刺刀格斗和步炮协同。"

望着正在打扫战场的士卒,黄得功对田雄说:"经此一役,我军可谓脱胎换骨。但要想真正成为精锐之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田雄点头:"伯爷说的是。不过经此大胜,将士们士气高昂,对整编再无抵触情绪。"

这时,一骑快马飞奔而来:"报!王总督亲率援军赶到,距此只有三十里!"

黄得功大喜:"速备迎接!本伯要亲自向总督汇报战况!"

当王磊的援军抵达时,黄得功亲自出营迎接。只见新军阵容整齐,装备精良,特别是炮兵部队,拖着数十门新式火炮,蔚为壮观。

"末将参见总督!"黄得功单膝跪地,"庐州大捷,全赖总督整编之功!"

王磊急忙扶起:"伯爷请起!此战大捷,全凭伯爷勇猛,将士用命。"他环视战场,看到满地狼藉,不禁感叹:"战况之惨烈,超出想象啊。"

黄得功引王磊巡视战场,详细介绍战斗经过。当看到那些被击毁的铁甲军装备时,王磊蹲下身仔细察看:"这些重甲确实难对付。看来我们需要研制破甲能力更强的武器。"

在临时搭建的帅帐中,黄得功详细汇报了战况和损失。王磊听后当即下令:"立即从南京调拨弹药补给,特别是开花弹和霰弹。工部正在研制新式破甲弹,下月即可装备部队。"

次日,王磊亲自检阅了参战部队。看着这些历经血战的将士,他高声说道:"尔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实乃大明精锐!本督已奏明圣上,为有功将士请功!"

将士们欢呼雷动。王磊特别来到伤兵营,慰问伤员。他看到军医正在用新式疗法救治伤兵,满意地点头:"伤口清创,酒精消毒,这些方法确实有效。"随即下令增派医官和药品。

在军事会议上,王磊与黄得功深入探讨了此战的得失。王磊指出:"我军火力虽强,但白刃战能力不足。今后要加强刺刀训练,做到远近皆能。"

黄得功深表赞同:"末将已下令加强训练。特别是针对重甲敌军,要训练专攻要害的技法。"

王磊还特别视察了炮兵部队。他亲自指导炮手改进射击方法:"对付重甲目标,要集中火力,打击一点。开花弹要在敌军头顶爆炸,最大化杀伤效果。"

三日后,补给到位,江北军实力大增。黄得功信心满满,对王磊说:"如今兵精粮足,末将请命乘胜追击,彻底剿灭张献忠残部!"

王磊颔首:"准!本督亲自为你压阵,让张献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猛攻!"

第二节:乘胜追击

庐州大捷后,黄得功并未满足,决定乘胜追击,彻底肃清江淮地区的流寇势力。

"张献忠虽败,但其主力尚存。"黄得功在军事会议上指出,"若让其喘息重整,必成后患。本帅决定兵分三路,追歼残敌。"

参谋司立即制定详细作战计划。左路由田雄率领,直取安庆;右路由马得功统领,奔袭滁州;黄得功自率中路,直扑张献忠老营。

追击战打得十分顺利。整编后的江北军机动能力强,后勤保障完善,能够持续作战。新式侦察兵提前探明敌情,炮兵随时提供火力支援,燧发枪方阵无坚不摧。

在安庆城下,田雄部展现出整编后的新战术。他们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先以炮兵轰击城墙,工兵挖掘壕沟逼近,最后由突击队爆破城门。整个攻城过程有条不紊,仅用半日便攻克安庆。

与此同时,马得功部在滁州也取得大胜。他们利用新式地图和罗盘,穿插到敌军后方,切断退路,然后前后夹击,全歼守敌。

黄得功亲率的中路更是势如破竹。侦察兵提前发现张献忠设下的埋伏,炮兵远程摧毁埋伏点,步兵随后清剿。张献忠连连败退,一直退到长江边。

"报告!张献忠欲渡江南逃!"侦察兵飞马来报。

黄得功冷笑:"想逃?没那么容易!传令水师拦截,炮兵封锁江面!"

新组建的长江水师及时赶到,战船横亘江面,火炮齐鸣。岸上炮兵同时发威,形成交叉火力。张献忠部渡船大多被击沉,余部溃散。

是役,江北军横扫江淮,收复失地千里,彻底肃清张献忠残部。黄得功"猛攻"之名传遍天下,第一野战兵团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精锐之师。

战后,王磊特赐黄得功"江淮柱石"匾额,增拨军费五十万两。整编后的江北军不仅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更为其他明军的改造树立了典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追击战并非一帆风顺。在进军途中,黄得功部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连日的阴雨让道路泥泞不堪,新式火炮经常陷入泥中,行军速度大受影响。

"伯爷,这样下去恐怕追不上张献忠了。"参谋官忧心忡忡地说。

黄得功凝视着地图,突然一拍桌子:"改变路线!走水路!"

"水路?可是我们的战船都在下游..."

"征用民船!"黄得功果断下令,"将所有火炮和辎重装上船,步兵沿江岸急行军!"

这个大胆的决定收到了奇效。江北军沿长江水陆并进,速度大大加快。三日后,先锋部队终于在芜湖一带追上张献忠的后卫部队。

"炮兵占领高地,轰击敌营!"黄得功亲自指挥,"步兵分三路包抄,务必全歼!"

新式火炮的射程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炮弹越过江面,准确落入敌营,张献忠部顿时大乱。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当地百姓因长期受流寇蹂躏,自发组织起来袭击溃散的敌军。但他们缺乏组织,反而陷入重围。

"报告!西边村庄有百姓被困!"

黄得功毫不犹豫:"田雄,带你的人去救援!炮兵延伸射击,掩护百姓撤退!"

这场遭遇战变成了救援战。江北军一边与敌军交战,一边组织百姓撤离。黄得功甚至亲自带领一队骑兵冲入重围,救出数百名百姓。

"多谢军爷!多谢军爷!"获救的老人跪地叩谢。

黄得功急忙扶起:"老人家请起,保护百姓是我等本分。"

这场意外的救援行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地百姓纷纷前来助战,为明军带路、送粮、照顾伤员。军民一心,士气大振。

最终,在芜湖长江段,江北军完成了对张献忠残部的合围。黄得功采纳参谋司建议,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术,故意留出江面缺口,诱敌突围。

果然,张献忠中计,率残部试图乘船突围。早已埋伏好的水师突然杀出,火炮齐鸣,箭如雨下。张献忠坐船被击沉,本人侥幸逃生,只带着少数亲信遁入山林。

"清点战果,安抚百姓。"黄得功下令,"特别注意搜寻张献忠下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战后统计,此役共歼敌五万,俘获三万,缴获物资无数。更重要的是,江淮地区终于恢复平静,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黄得功立即着手善后工作:组织百姓重建家园,安置流民,恢复生产。他还严格执行王磊的新政,减免赋税,发放种子农具,很快赢得了民心。

一个月后,王磊亲自来到芜湖视察。看到江淮地区恢复生机,百姓安居乐业,不禁赞叹:"靖南伯不仅善战,更善治。江淮交给你,本督放心。"

黄得功谦虚道:"全赖总督整编之功。若无新式火炮,无完善后勤,无百姓支持,末将再勇猛也无济于事。"

王磊点头:"此言甚是。武力可平乱,仁政可安邦。从今日起,江淮地区试行新政,伯爷要好生推行。"

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黄得功感慨万千。从一个只知道冲锋陷阵的猛将,到一个懂得用兵治国的统帅,这一路的蜕变,让他对王磊的革新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传令各营,"他对田雄说,"加强训练,但不得扰民。我们要做的是护国安民的雄师,而不是祸害百姓的骄兵。"

江淮大地终于恢复和平,而黄得功和他的第一野战兵团,将继续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在芜湖的庆功宴上,王磊与黄得功彻夜长谈。王磊详细询问了战斗的每个细节,特别是新式武器在实战中的表现。

"开花弹对付密集阵型效果极佳,"黄得功说,"但对重甲目标,还是需要破甲弹。燧发枪齐射威力惊人,但装填速度仍需提高。"

王磊认真记录:"工部正在改进燧发枪机括,下批新枪装填速度可提高三成。破甲弹也在研制中,采用尖头设计,穿透力更强。"

次日,王磊视察了部队训练。他看到士兵们正在练习刺刀格斗,点头赞许:"白刃战是最后保障,必须练精。"他亲自示范了几个动作:"刺刀要瞄准铠甲缝隙,脖子、腋下、腹股沟都是要害。"

黄得功看得仔细,当即下令:"全军照此训练!每月考核,不合格者扣饷!"

王磊还视察了后勤系统。他看到粮草堆放整齐,弹药分类存放,医药物资充足,满意地说:"打仗就是打后勤。伯爷这里做得很好,当为各军典范。"

三日后,王磊起程返回南京。临行前,他郑重对黄得功说:"江淮就交给伯爷了。这里是我大明粮仓,绝不能有失。若有难处,直接向本督禀报。"

黄得功跪地立誓:"末将必以性命守护江淮,不负总督重托!"

送走王磊后,黄得功立即着手整军经武。他按照王磊的指示,加强部队训练,特别是步炮协同和刺刀格斗。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优胜劣汰,确保部队战斗力。

同时,他大力推行新政:减免赋税,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发展工商。江淮地区很快恢复生机,百姓安居乐业,纷纷称赞:"黄青天"。

半年后,当王磊再次来到江淮视察时,看到的是兵强马壮,民生富足。他不禁感叹:"有伯爷镇守江淮,本督可高枕无忧矣!"

黄得功躬身道:"全赖总督教导有方。末将只是照方抓药罢了。"

两人相视而笑,深知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