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冬则温,夏则清【情节有漏,已补充】
日子一点点过去。
因着太子薨了,朱高爔的周岁宴也没有大肆举办,宴席上,只是燕王府的自家人,一块儿吃了顿饭。
饭后,朱棣抱着白白胖胖的小儿子,眼见小儿子活泼的不成样子,也不怕他这个当爹的,居然敢在自己身上爬来爬去。
于是他装作板着脸的模样,不轻不重地拍了下朱高爔的屁股蛋子,“老四,叫声爹听听。”
朱高爔才不理他。
他继续吭哧吭哧往上爬,顺带还揪掉他的一根胡须。
“诶唷!”
朱棣吃痛,叫了一声。
场中有片刻的寂静,堂下老大三个兄弟,都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
老四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连爹的胡须都敢拔!
朱棣虎着脸,又打了下朱高爔的屁股蛋子,“小兔崽子,你当我是谁?这胡须是你能拔的吗?叫爹!”
朱高爔眨了眨蠢萌的眼睛,眼眸中,似有狡黠之意一闪而过,紧接着,他总算奶声奶气地开了口:
“哎!”
朱棣的脸色果然黑了。
堂下的三兄弟中,老三年纪小,没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了。
小的不懂事,不能跟他一般计较。
但是这几个偷笑的大的,朱棣还收拾不了吗?
他微微沉下脸:
“往日叫你们读书读书,今日我便考考你们究竟读了什么书。”
这是考教功课,还是找茬来了?
堂中的三人想到自家亲爹以前的竹板子,身上皮都不由得绷紧了。
只听得朱棣继续道:
“自你们爷爷开辟洪武朝以来,一直都有流民向北方回迁。
我近日随亲卫在北平城中寻访,见城门口骨瘦嶙峋,面瘦肌黄的流民遍地都是。
你们几个……怎么想的?”
朱高煦听到这话,想也不想地直接说道:
“流民四窜,于朝廷而言,乃是不安定的因素。
爹,我以为,对于流民而言,应当采取强制措施。
例如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否则,北平城荒凉,流民都往富庶之地涌去,那岂不是都乱了套!”
朱棣听到这话,微微点头,但是并没有说什么。
朱高爔继续一副蠢萌样,看着几个哥哥侃侃而谈。
虽然他有脑中的记忆,但是对于一岁的朱高爔而言,这还有些太晦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