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鞑靼来袭
大同。
朱高爔尚且不知道应天那边发生的事情,更不知道,在他看来,不过是一项“小发明”
的玩意儿,居然为他挣回来了一个爵位。
尤其是这个爵位的称号,还显得极富有内涵。
是日。
朝阳冉冉升起。
朱高爔脖子上,挂着一个陶哨,伴随着尖锐而有节奏的哨声响起,一大帮肌肉线条流畅,皮肤黝黑的流民,正在平地上,进行每日两次的演练。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流民的后背,几乎都装着一个长盒,随着他们的走动,长盒中不时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等到来到靶场的时候,长盒中的东西,才算真正映入众人的眼帘。
这东西……赫然就是苏丹从鲁迷国带回来的火绳枪。
准确的来说,现在已经被朱高爔和一众匠人,改装成了独属于明朝的火绳枪。
经过多日的训练,这些流民从对于火绳枪的态度,从一开始的胆怯提防,到如今点燃火绳、塞推弹杆、瞄准、发射……
一系列的动作,宛若一气呵成,丝滑到不可思议。
紧接着,伴随着数道枪声响起,火绳枪的子弹,直接没入草垛。
虽然有些子弹轨迹还是偏差了许多,但这也好歹打在草垛上了。
朱高爔要求不高,对于短短时间内,就能把握到火器关窍的流民,已经算是极其满意了。
倒是苏丹站在一边,即便不是第一次看到这一幕,但是他的内心,还是再一次受到了冲击。
等到流民,也就是新编制的庄子护卫队结束训练后,苏丹才用一种奇怪的表情,看向朱高爔,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殿下,大明的流民,都是如此智慧的吗?要知道,我当初玩火绳枪的时候,即便有人指点,学习的速度也才跟他们一样……”
朱高爔听到这话,就忍不住笑:
“谁说庄子的护卫没有老师?”
苏丹睁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求甚解。
就听得朱高爔继续开口:
“他们想要吃饱饭,想要活下去,想要过上好日子,所以他们拿起了火绳枪。
这些……难道不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老师吗?”
苏丹听到这话,沉默了良久,这才道:
“殿下,您有的时候,可真不像是一个五岁的孩童。”
“我得先提醒你,马上就要过年了。
到时候我就六岁了。
我已经是个大孩子了。”
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