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54章 软件雄心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54章 软件雄心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3 20:25: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华创电子的招牌在深圳夏日的炙烤下,似乎也蒸腾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办公室里的风扇徒劳地搅动着闷热的空气,王钦站在窗前,望着楼下街道上日渐增多的车流,手中一份最新的财务报表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硬件生意的确如预期般稳步发展,甚至略超预期,组装机的订单一张接一张,车间里的工人常常需要加班加点。这本该是值得庆祝的局面,但王钦胸腔里那颗心,却像被无形的手攥着,沉甸甸地往下坠。

他转身回到宽大的办公桌前,桌上那台IBM兼容机正发出低沉的运行声。屏幕上闪烁的,依旧是那片令人感到疏离的、由英文字符组成的幽暗海洋。暂时的喘息之机,并未驱散他脑海中愈发强烈的危机感。他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船长,在风平浪静之时,却已嗅到了远方风暴携带来的咸腥气息。他清晰地看到,甚至可以说是触摸到,计算机产业真正的核心价值,正在发生一场静默却深刻的迁移——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制造,向着无形的、却更具掌控力的软件和应用服务转移。

IBM兼容机的开放架构,如同一把双刃剑。它让华创这样的公司得以迅速切入市场,用性价比打开局面,但这也注定了一条通往同质化和惨烈价格战的不归路。每一条新的组装线投产,每一个新的品牌出现,都像是在本就拥挤的河道里又投入一块巨石,最终,水流只会越来越急,利润则像阳光下的冰片,越来越薄。王钦深知,仅仅依靠“搬箱子”——将各个硬件部件采购来,组装起来,再卖出去——华创永远只能停留在产业链的底端,做着最辛苦的活,赚取最微薄的利润,命运始终掌握在核心部件供应商和国际巨头的手中。

“必须向上游走,向价值链的高处攀登。”这个念头在他心中反复叩击,日益坚定。而那个至高点的象征,无疑是软件,尤其是如同计算机“灵魂”般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真正的锁住用户,建立生态,产生持续而丰厚的利润。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了那座看似遥不可及的巅峰——操作系统。当时的中国,个人电脑几乎清一色地被微软的DOS系统所统治。那全英文的界面,像一堵高墙,将无数潜在的、对科技充满好奇却又语言不通的用户拒之门外。而且,正版DOS系统的价格对于当时的国内消费水平而言,堪称昂贵。这双重壁垒,极大地限制了计算机在神州大地的普及和应用。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巨大的缺口!”王钦在一次高管会议上,用手指重重地点着桌面,“开发我们自己的汉化DOS操作系统!让电脑能认识汉字,输出汉字!”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寂静。在座的几位副总,大多是从硬件销售、生产管理岗位上提拔起来的,对于“软件”这个概念,还停留在非常模糊的阶段。一位资历较老的经理斟酌着开口:“王总,想法是好的。但操作系统……我听说那是软件里最复杂、最核心的东西,相当于盖大楼的地基。我们一没经验,二没人才,这投入恐怕是个无底洞啊。眼下硬件生意正好,是不是应该集中精力扩大规模?”

质疑声合乎情理,王钦早已预料。他深知其中的难度,操作系统的开发被誉为软件领域的皇冠,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庞大的资金投入,涉及底层内核、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以华创当时的技术底蕴和资金实力,想要从头开发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他王钦,从来不是一个只会硬碰硬的莽夫。他再次展现出那种善于在夹缝中寻找路径、整合资源的强大能力。他的策略清晰而务实:借鉴、汉化、优化。不追求虚无缥缈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那个技术起步阶段,这并不现实——而是瞄准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在成熟的DOS系统基础上,进行深度汉化改造,开发出一个稳定、高效的汉字处理环境,实现汉字的输入、显示和打印,并针对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优化一些实用功能。

策略既定,行动迅疾。他立刻动用了在浙江大学积累的人脉,通过母校的关系,联系上了计算机系几位对操作系统和汉字信息处理有深入研究的老师和高年级研究生。他以“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名义,提供经费和支持,请他们利用学术资源,先行对DOS系统内核进行剖析,尝试汉化的技术可行性。几乎同时,他在深圳本地高薪招募了几名有跨国公司或研究机构背景、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在公司内部组建了一个小而精的软件项目部,与浙大的研究团队遥相呼应。

项目启动之初,确实充满了创业期特有的艰辛与混乱。技术壁垒高耸,熟悉底层系统编程的人才凤毛麟角。浙大那边的研究进展缓慢,学术探索与商业化产品开发之间存在巨大鸿沟。深圳本部的软件项目部,也常常为了一个技术难题争论不休,代码写了又改,改了又删,宝贵的开发时间在反复试错中流逝。资金像水一样泼出去,换来的却是一摞摞晦涩难懂的技术文档和一堆充满bug(程序错误)的演示程序,迟迟看不到能拿得出手的成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请大家收藏:()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公司内部的质疑声再次甚嚣尘上。“软件部就是个烧钱的部门!”“王总是不是太理想化了?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做硬件靠谱。”“听说竞争对手又在降价了,我们应该把钱投到营销和成本控制上!”就连一向坚定支持他、负责公司内部管理和财务的林晓霞,也在一天晚上,趁着给他送夜宵的机会,委婉地提醒:“王钦,软件这边的投入已经不小了,压力很大吧?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节奏?”

王钦放下手中写满注释的技术方案,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他看着林晓霞关切的神情,语气却异常坚决:“晓霞,这不是普通的项目投入,这是战略投资!是关乎华创未来生死存亡的布局!哪怕短期内看不到效益,甚至赔钱,我们也必须坚持做下去!否则,我们永远只是个高级组装厂,脖子上的绞索永远攥在别人手里!这一步,再难也得迈出去!”

他顶住了内外的巨大压力,不仅没有削减投入,反而更加频繁地参与到软件项目的讨论中。他虽然不懂具体的编程语法和算法实现,但对产品的最终形态、用户体验有着近乎直觉的敏锐。他会拿着初步的汉化界面,反复测试,提出诸如“这个提示信息不够直观”、“汉字显示在这里会不会重叠?”、“普通用户怎么能最方便地打出汉字?”之类的问题,迫使技术团队从用户角度思考,而不仅仅是技术实现。

就在汉化DOS项目如同在泥泞中跋涉,举步维艰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像一道闪电,为王钦照亮了另一条可能更具潜力的路径。

华创电子为本地一家城市信用社批量定制了一批柜台用的终端机。在交付硬件后,信用社方面提出,能否顺便开发一套极其简单的、处理日常存取款业务的软件?公司的软件团队在完成主要研发任务之余,接下了这个“小活儿”。出乎意料的是,这支被汉化DOS折磨得焦头烂额的团队,仅用了不到两周时间,就交付了一套虽然功能简单但非常实用的柜台业务软件。软件投入使用后,信用社的反应极好,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副业”,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王钦思维的枷锁。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操作系统固然重要,但门槛太高,投入周期太长,远水难解近渴。而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应用软件,尤其是针对特定行业的应用软件,需求明确,开发周期相对较短,更容易快速看到成效,建立市场优势。这些行业软件市场细分,竞争远不如通用软件市场激烈,正是华创这类具备一定技术实力又了解本地需求的公司可以大展拳脚的蓝海。

他立刻召集软件团队核心成员,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战略会议。会上,他果断调整了软件发展战略,采取“双线并行,重点突出”的新策略:

第一条线,系统软件: 汉化DOS项目不放弃,不抛弃,作为长期的技术储备和战略探索,但降低其资源投入的优先级和预期,允许其以更符合科研规律的速度稳步推进。

第二条线,应用软件: 立即从现有团队中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的行业应用软件小组,将重心转向开发金融、教育、零售等具有迫切信息化需求的行业应用软件。这些软件可以与华创的硬件产品进行捆绑销售,为客户提供“硬件 软件 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策略的调整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行业应用软件需求具体,目标用户明确,开发团队无需再面对操作系统底层那种虚无缥缈的技术深渊,工作变得极具针对性。华创的软件小组很快为几家储蓄所、中学和小型超市开发了定制化的管理软件。这些软件可能在外观和功能上还显得有些简陋,但它们实实在在地击中了用户在业务处理中的痛点,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因此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并开始为华创带来虽然数额不大、但却意义非凡的软件直接收入。

更重要的是,通过提供软件解决方案,华创电子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供应商,而是升级为了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的“合作伙伴”。这种关系的深化,极大地增强了客户黏性,为华创构筑起一道隐形的竞争壁垒。“软硬结合”的策略,终于在实践中崭露头角,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然而,王钦的视野并未就此满足。应用软件的成功,只是第一步,他内心那个关于核心软件产品的梦想从未熄灭。他注意到,随着单位、企业购买的电脑数量逐渐增多,一个新的需求开始萌芽:不同电脑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在那个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人们只能依靠软盘一次次地物理拷贝,效率低下且极易出错。

一个更具前瞻性的想法开始在他脑中酝酿、成型:“能否开发一个简单的、基于早期局域网技术的文件共享和网络管理软件?让几台电脑可以连接起来,方便地传递文件和共享打印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请大家收藏:()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将这个想法与软件团队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负责人听后,沉吟片刻,承认技术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要保证稳定性和易用性,但认为这个方向极具潜力,值得投入力量进行预研。

“好!那就干!”王钦当即拍板,从并不宽裕的软件研发经费中,专门划拨出一笔款项,成立了一个小型的预研小组,秘密启动了这个被他内部称为“桥梁”的项目。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小小的探索,或许将是华创通向下一个时代、真正在软件领域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

就在王钦踌躇满志,试图在软件和硬件的结合部描绘出更宏伟蓝图的时候,一场源自太平洋彼岸、看似与软件毫无关联的风暴,正悄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底层积聚着能量,即将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深刻地冲击和重塑中国这片刚刚萌生绿意的计算机产业沃土。

这场风暴的中心,是决定计算机心脏性能的部件——中央处理器(CPU)。而风暴的名字,冰冷而残酷,叫做——芯片价格战。英特尔(Intel)为了彻底扼杀竞争对手AMD和Cyrix的崛起势头,巩固其市场霸主地位,突然宣布大幅下调其主流产品 CPU的价格。这一记重拳,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了全球电脑硬件市场的剧烈震荡和连锁降价反应。

对于华创这样依靠采购核心部件进行组装的“搬箱子”企业来说,这既是机遇——短期内采购成本得以降低;但更是巨大的、甚至是生死攸关的挑战——品牌整机售价必须随之同步下调,本就菲薄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急剧压缩,直至归零甚至亏损。

行业大洗牌的时刻,再次以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降临了。王钦刚刚因为软件战略调整而稍显轻松的心情,瞬间又被拉紧到了极限。他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喜欢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请大家收藏:()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