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锦凰深宫谋 > 第99章 药藏祸心 及时化解

锦凰深宫谋 第99章 药藏祸心 及时化解

作者:云杪听风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8 20:38: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皇帝巡边离京的第五日,宫中气氛愈发微妙。永寿宫虽表面平静,但沈清辞能感觉到暗处窥视的目光有增无减。

这日清晨,她正为云苓换药,忽见一个小宫女慌慌张张跑来:“娘娘,不好了!林采女突发急病,太医说...说怕是撑不过今日了!”

沈清辞手中药瓶险些落地。林采女?那位患有风湿的老采女?前几日她去诊脉时,虽病情严重,但绝不至于突然病危。

“哪位太医诊治的?”沈清辞边问边迅速收拾药箱。

“是太医院的张太医。”小宫女喘着气,“说是突发心痹之症。”

张太医?沈清辞心中一凛。此人素与淑太妃娘家往来密切,在太医院中以擅用猛药着称。

“带路。”她毫不犹豫地说道。

西偏殿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林采女躺在榻上面如金纸,气息微弱。张太医正在外间写药方,见沈清辞到来,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楚妃娘娘万安。”张太医躬身行礼,“老采女突发急症,微臣正在全力救治。”

沈清辞不动声色:“本宫略通医理,可否让本宫一观药方?”

张太医迟疑片刻,还是递上药方。沈清辞快速扫过,方子看似对症,用药却颇为猛烈,对林采女这般虚弱的老人来说,几乎与虎狼之药无异。

“张太医确定这是心痹之症?”沈清辞状似随意地问。

“症状确是如此。”张太医语气肯定,“脉象浮促,面色青紫,正是心痹之兆。”

沈清辞不再多言,径直走入内室。她坐在榻边为林采女诊脉,发现脉象确实浮促,但细辨之下,却有一丝异常——这浮促中带着虚滑,不似真正的心痹。

她俯身细闻林采女唇边的气息,隐约嗅到一丝熟悉的苦涩味。这不是心痹该有的气味!

“采女今日用了什么饮食?”沈清辞问一旁伺候的小宫女。

“早起只用了半碗小米粥,和往常一样。”小宫女怯生生地回答。

沈清辞目光扫过室内,忽然停在窗台上一盆不起眼的药草上。那是她前日送给林采女的安神草,嘱咐她每日取几片叶子泡水饮用。

她走到窗前,仔细察看那盆药草,发现叶片上有些许不正常的晶莹露珠。用手指蘸取细闻,有一股极淡的奇异香气。

“这盆草今日可曾浇过水?”沈清辞问。

小宫女摇头:“都是林采女亲自照料,不许旁人碰的。”

沈清辞心中已有计较。她不动声色地回到外间,对张太医道:“本宫观采女脉象,似是虚症为主,可否让本宫调整下方子?”

张太医面色微变:“娘娘,这...药方已定,随意更改恐有不妥。”

“出了事本宫担着。”沈清辞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云苓,按本宫说的重新配药。”

她口述了一个温和滋补的方子,与张太医的猛药截然相反。张太医脸色难看,却不敢公然反对得宠的妃嫔。

待药煎好,沈清辞亲自喂林采女服下。不过半个时辰,林采女的脸色竟渐渐好转,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张太医见状,借口太医院还有事,匆匆离去。

沈清辞命人取来张太医之前煎药的药渣,仔细翻检。果然,在常见的药材中,发现了几片极不起眼的暗红色叶片——正是“血枯藤”!

这种药材本身无毒,但与安神草同用,会产生相克之效,导致气血虚脱,症状极似心痹。若非及时救治,三两日内便会虚弱而亡。

好阴毒的手段!借太医之手下药,即便事发也能推脱是误诊。

沈清辞立即通过吴添禄将此事密报皇帝。虽然皇帝巡边在外,但京中自有他的耳目。

两日后,一道圣旨从边关传来:“朕闻宫闱用药不当,致老采女病危,甚为震怒。着令整顿太医院,彻查所有太医资质。即日起,由副院使周明堂暂代院使之职。”

周明堂正是皇帝的心腹!这道圣旨看似因一桩小事而起,实则趁机将太医院掌控在手。张太医及其同党被革职查办,淑太妃在太医院的势力遭到重创。

风波过后,林采女渐渐康复。这日沈清辞前来复诊,老采女握着她的手老泪纵横:“多谢娘娘救命之恩...老身这条命,是娘娘捡回来的。”

沈清辞温声安慰:“采女福大命大,清辞只是尽了医者本分。”

林采女忽然压低声音:“娘娘,老身想起一事...关于当年楚夫人入宫诊治的旧事。”

沈清辞心中一紧:“采女请讲。”

“那日楚夫人被急召入宫,老身恰好在附近。”林采女努力回忆,“除了那位突发急症的贵人,似乎还有一位‘姓孙的老嬷嬷’在场。老身记得,是因为那嬷嬷手腕上有道明显的疤痕,端药时特别显眼。”

孙嬷嬷!沈清辞心中巨震。果然与哑巴宦官留下的线索对上了!

“采女可还记得那位贵人是哪位?”她急切地问。

林采女摇头:“老身份低位卑,不得近前。只远远看见宫人忙碌,气氛紧张。后来听说...听说那贵人最终还是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沈清辞陷入沉思。母亲被急召入宫诊治,孙嬷嬷在场,贵人最终不治...这其中必定有蹊跷。

“多谢采女告知。”她郑重道谢,“这些往事,还望采女不要再对他人提起。”

林采女会意点头:“老身明白。娘娘也要小心...宫中有些人,心肠比毒药还毒。”

回到永寿宫,沈清辞立即将这些新线索记录下来。母亲入宫诊治、贵人暴毙、孙嬷嬷在场...这让她想起父亲札记中提到的特殊印鉴和边境密信。

莫非那位暴毙的贵人与印鉴有关?或者根本就是印鉴的主人?

她取出母亲的医案,仔细翻阅有关那次入宫诊治的记录。然而奇怪的是,那段时间的记载似乎被人为撕去了几页,只留下一些零散的药方和症状描述。

从残存的只言片语中,她拼凑出一些信息:患者症状包括突发高热、皮肤出现诡异红斑、最后昏迷不醒。母亲在旁注中写道:“似毒非毒,似病非病,前所未见。”

这描述让沈清辞想起一种罕见的北疆奇毒——“红颜殇”。据母亲笔记记载,此毒症状与上述相似,中毒者三日内必死,且死后尸体会出现特殊纹路,如同某种图腾。

若是如此,那么当年那位贵人的死因恐怕不是急病,而是中毒!而母亲很可能发现了真相,却不敢声张,只能暗中记录。

想到这里,沈清辞只觉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若真如此,那么楚家案的背后,可能还牵扯着一桩宫廷毒杀案!

是夜,她将最新发现密报皇帝。很快收到回音:“朕已悉。太医院整顿完毕,周明堂可信。继续探查,但务必谨慎。”

有了皇帝的支持,沈清辞开始暗中调查当年那桩旧案。她通过周明堂查阅太医院旧档,寻找有关那位暴毙贵人的记录。

然而奇怪的是,那段时间的太医院记录也有缺失,仿佛有人刻意抹去了所有痕迹。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周明堂忽然带来一个重要消息:“娘娘,下官在整理旧档时,发现一本前任院使的私记,其中提到一桩疑案:淳安郡主突发急症暴毙,诊治太医随后自尽。”

淳安郡主?沈清辞记得这位郡主是先帝幼妹,年轻时曾执掌过丹书铁券,地位尊崇。她的暴毙当年轰动朝野,但官方记载确是急病身亡。

“可提到诊治太医姓名?”沈清辞急问。

“姓孙,名不详。”周明堂道,“只说是位老嬷嬷,精通药理,曾在太医院当过差。”

孙嬷嬷!果然是她!

沈清辞心中激动,表面却不动声色:“那本私记现在何处?”

“下官已悄悄带来。”周明堂从袖中取出一本发黄的小册子,“请娘娘过目。”

沈清辞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私记中详细记载了淳安郡主暴毙前后的经过:郡主突发怪病,孙嬷嬷奉命诊治,三日后郡主身亡,孙嬷嬷随后自尽。但前任院使在旁注中写道:“孙氏死状可疑,似有隐情。”

更让她震惊的是,私记中还提到一件事:淳安郡主暴毙前数月,曾接待过北疆使团,收受了一批珍贵药材作为礼物。

北疆!又是北疆!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串联起来了:淳安郡主接待北疆使团→收受药材→突发怪病暴毙→孙嬷嬷诊治后自尽→母亲被召入宫诊治→发现中毒真相→楚家遭殃...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连环计!而那个特殊印鉴,很可能就是淳安郡主当年掌管的丹书铁券的一部分!

就在沈清辞为这个发现激动不已时,窗外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

“谁?”她警觉地吹灭烛火。

一道黑影迅速从窗前掠过,速度快得惊人。

沈清辞心中一凛:有人一直在监视她!而且此人武功高强,绝非普通宫人。

她悄悄握紧袖中匕首,知道自己的调查已经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