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辞攥紧手中染血的薄绢,林采女临终前刻在她掌心的"镜中影"三字灼热得烫人。她匆匆将薄绢藏入袖中,随着陈靖疾步赶往养心殿。
殿内气氛凝重如铁。萧景琰端坐龙椅之上,面色沉静,但紧握扶手泛白的指节泄露了内心的波澜。几位重臣分列两侧,皆是面色惶惶。
"陛下,"沈清辞趋前行礼,低声道,"林采女殁了,临终前留下重要线索。"
皇帝目光微动,示意她近前。沈清辞借呈茶之机,将薄绢迅速塞入他手中,指尖在他掌心轻划"镜中影"三字。
萧景琰瞳孔骤缩,随即恢复如常,将薄绢不动声色地收入袖中。
"宣北疆特使。"他沉声道。
殿门洞开,北疆特使阿古达木昂首而入。他身着狼裘,腰佩弯刀,鹰隼般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后定格在皇帝身上。
"大靖皇帝陛下,"他右手抚胸,行了个北疆礼,"本使奉可汗之命,特来询问淳安郡主死因。"
萧景琰神色不变:"郡主乃病逝,太医院有案可查。"
阿古达木冷笑一声:"病逝?为何恰好在郡主准备返回北疆省亲前夕?可汗收到密报,郡主乃被人毒害!"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丞相柳文渊上前一步:"特使此言可有证据?"
"证据?"阿古达木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郡主临终前派人送出的血书!信中明确写道,若她遭遇不测,凶手必是大靖皇室!"
沈清辞心中一震。淳安郡主的血书?难道除了父亲之外,郡主也留下了血书?
萧景琰接过密信,快速浏览后,面色渐沉:"此信笔迹确与郡主相似。但仅凭一封信,难以取信。"
"可汗要的不是取信,是交代!"阿古达木声音陡然凌厉,"三日之内,若大靖不能交出真凶,北疆铁骑必将踏平边关!"
威胁之言掷地有声,殿内死一般寂静。沈清注意到柳文渊嘴角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虽然转瞬即逝,却令人心惊。
"特使远道而来,先歇息吧。"萧景琰不动声色,"此事朕必查个水落石出。"
待北疆特使退下,殿内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议论纷纷,主战主和之声争执不下。
"陛下,"柳文渊上前奏道,"北疆蛮横无理,分明是借机生事。臣以为当立即备战,以显天朝威严!"
兵部尚书却持反对意见:"边关军备尚未齐整,此时开战恐非良机。不如先虚与委蛇,争取时间。"
萧景琰默然听着,目光却投向沈清辞。她微微摇头,示意此时不宜轻举妄动。
"众卿且退,"皇帝终于开口,"此事朕自有计较。"
待众人退去,养心殿内只剩皇帝与沈清辞二人。萧景琰立即取出那封血书,就着烛光细看。
"这信是伪造的。"沈清辞一眼便看出破绽,"郡主习惯在'安'字最后一笔上挑,这封信却没有这个特点。"
萧景琰颔首:"朕也看出了。但北疆特使此次前来,必定还有后手。"
他展开沈清辞给的薄绢,上面详细记录了淳安郡主收集的老王爷通敌证据,包括往来密信的时间地点,甚至还有几个关键证人的名字。
"这些证人..."沈清辞指着其中一个名字,"不是已经死了吗?"
"正是。"皇帝眼神冰冷,"看来有人早就开始灭口了。"
最让人震惊的是薄绢最后一段:郡主怀疑朝中有一位重臣与北疆勾结,此人地位尊崇,甚至能影响皇位继承。但郡主还未查出此人身份,就遭遇不测。
"镜中影..."沈清辞喃喃道,"林采女临终前写下这三个字,莫非是指这个内奸就像镜中倒影,看似在明处,实则隐藏在暗处?"
萧景琰沉思片刻:"朕记得,淳安郡主生前与柳丞相过从甚密。"
沈清辞心中一动:"陛下可记得血书上的名单?'萧、柳、孙、林'...柳文渊当时也在镜殿之约的现场!"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如果柳文渊真是内奸,那朝堂之上还有何人可信?
就在这时,李德全急匆匆进来:"陛下,北疆特使在驿馆遇刺!"
"什么?"萧景琰猛地起身,"人可有事?"
"特使无恙,但随行的副使重伤。"李德全低声道,"特使声称是大靖派人行刺,已经召集随行护卫,说要立即返回北疆。"
"好一招苦肉计!"皇帝怒极反笑,"这是要坐实我大靖害死郡主的罪名!"
沈清辞却道:"陛下,此事蹊跷。若真是苦肉计,为何只伤副使?清辞以为,可能真有第三方势力在搅局。"
"第三方?"
"陛下可记得'影'势力?"沈清辞分析道,"若柳文渊真是内奸,他为何要在此时挑起战事?除非...他背后还有人。"
萧景琰眼神一凛:"你的意思是,有人想借北疆之手,搅乱大靖局势?"
"正是。"沈清辞点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渔翁',或许才是真正的'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皇帝立即下令:"李德全,加派人手保护北疆特使,绝不能让他出事。陈靖,暗中调查柳文渊近日动向。"
待李德全退下,萧景琰凝视着沈清辞:"清辞,朕需要你帮朕做一件事。"
"陛下请讲。"
"北疆特使此次前来,必定带有真可汗的密信。"皇帝低声道,"朕需要你设法拿到那封信。"
沈清辞心中一凛:"陛下是怀疑..."
"朕怀疑,真可汗未必想开战。"萧景琰眼神深邃,"这可能是某些人的阴谋。"
夜幕降临,沈清辞扮作医女,以诊治受伤副使为名前往驿馆。驿馆内外戒备森严,北疆武士虎视眈眈。
副使帐内,阿古达木亲自守在一旁。沈清辞细心为副使诊脉,发现箭伤虽重,却避开了要害。
"特使大人,"她状似无意地问道,"这副使可是可汗的亲信?"
阿古达木警惕地看她一眼:"你问这个做什么?"
"清辞只是觉得,这箭伤颇为蹊跷。"她轻声道,"若是真要行刺,为何不直接瞄准要害?"
特使眼神微变,却不接话。沈清辞知他已有疑心,便不再多言,专心救治。
待包扎完毕,她借故需要清水净手,在侍从引领下走向后院。经过特使住处时,她注意到窗棂上有道细微的划痕——正是父亲札记中提到的北疆暗号!
回到养心殿,她立即将发现告知皇帝:"阿古达木可能并非主战派,他窗上的暗号是'谨慎行事'的意思。"
萧景琰若有所思:"看来北疆内部也有分歧。"
就在这时,陈靖带来一个惊人消息:在柳文渊府邸附近,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北疆人!
"此人昨夜潜入相府,今晨才离开。"陈靖禀报,"我们的人跟踪他到城南一处宅院,那里...似乎是已故孙嬷嬷的产业!"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串联起来了。柳文渊、北疆、孙嬷嬷、镜殿之约...一个巨大的阴谋网络正在浮现。
"陛下,"沈清辞忽然想起什么,"清辞记得,柳丞相的夫人,似乎与淳安郡主是表亲?"
萧景琰眼神一凛:"不错。而且柳夫人曾在郡主暴毙前入宫探望..."
他立即下令:"秘密监视柳夫人,特别是她与宫中的往来。"
三更时分,暗卫回报:柳夫人深夜前往冷宫,在一处荒废的殿宇内与一个蒙面人密会!
"可听到他们说什么?"皇帝急问。
"离得太远,只听到'镜中影'三个字,还有...'三日后动手'。"
沈清辞与皇帝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三日后,正是北疆特使给出的最后期限!
"看来,他们是打算在三日后发动政变。"萧景琰声音冰冷,"好个镜中影,果然藏在朕的身边!"
"陛下,"沈清辞轻声道,"我们或许可以将计就计。"
她在皇帝耳边低语片刻,萧景琰眼中渐渐露出赞许之色。
"就依你所言。"皇帝颔首,"这一次,朕要让他们自投罗网!"
计议已定,养心殿的烛火再次亮至天明。一场决定大靖命运的斗争,即将拉开序幕。
而沈清辞不知道的是,此刻相府密室内,柳文渊正对着一面铜镜低语:
"时机已到,镜中影该现身了。"
铜镜中,一个模糊的身影缓缓点头...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